正文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
書名:
黃忠未及答話,只見魏延、公孫瓚、潘鳳等將統兵出關接應,見是黃忠諸將,笑道:“還想在此堅守段時間,未料到你等倒是快速,竟將柯龍陷于此處。”
黃忠道:“鮮卑失了馬匹,聚成錐形陣迎敵,關上炮彈眾多,不若將火炮運來,先轟陣再說。”
黃忠節制各軍,魏延隨即傳下軍令,天色剛亮,火炮已經部署到位。只聽魏延聲令下,五十門火炮頓時轟鳴起來。鮮卑士兵攻城時吃過火炮苦頭,聽到炮響,紛紛奔走躲避,軍陣立時亂將起來,好看的小說:。
等到火炮停下,呂布、黃忠、馬超、公孫瓚、田疇、高覽、龐德、潘鳳、魏延等將各引本部精騎沖陣,鮮卑人軍陣既亂,騎兵又少,怎能抵擋漢騎猛攻?諸將大殺陣,見馬力漸盡,黃忠聲令下,諸將又統兵撤到外圍。
柯龍此時雙眉緊鎖,經過漢軍這波沖擊,麾下騎兵又減了半,如今只余萬余,面對火炮轟擊和十余萬漢軍的輪番沖擊,全軍覆沒是必然之事。柯龍也是能屈能伸之輩,當下派使者去見黃忠,意欲談判歸降事。
使者著白旗,來見黃忠,道:“我族與貴軍有些誤會,能否同意我等歸降?”
黃忠不由感到好笑,暗想主公當年曾言,胡蠻勢強時侵邊,視漢人如無物,勢弱時蜇伏,似養不熟的白眼狼。黃忠剛欲拒絕,只見情報官匆匆過來,小聲在黃忠耳邊嘀咕會。
黃忠臉色數變,目送情報官匆匆遠去,道:“你回去告訴柯龍,歸降可以,須將兵器馬匹交出,至于如何處理你們,要等朝廷決斷。”
使者聞言色變,交出兵器馬匹,不是將二十余萬鮮卑士兵性命交給漢軍了嗎?使者道:“若是我等不降,兩軍相戰各有損傷。我來談判歸降事,很有誠意,如將兵器馬匹交出,我軍生死皆系你們之手,這如何可以?”
黃忠冷笑道:“你等失了馬匹,又無糧草,我軍只需用火炮攻擊加上精騎強攻,你們能抵擋多長時間?你若不能決斷,可速告柯龍,給你們半時辰時間,若是不降,我軍即刻發動進攻。”
使者道:“若是我族大軍歸降,能保眾人性命否?”
“不傷你軍官兵性命。”黃忠盯著使者,緩緩說道。
使者得了黃忠答復,因為時間所限,不敢耽誤,立時回去告訴柯龍。柯龍躊躇滿志而來,不料卻是這般下場,但在漢軍火炮精騎的雙重壓力下,實無再戰膽量,因此下令,合軍出營投降。漢軍收拾好戰場,將兵器、馬匹等送入關上,黃忠當著鮮卑合族降兵當面,道:“聽聞鮮卑是貴族當家,請貴族出列。”
柯龍此時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當即招呼聲,先走出來站好,其余貴族依言出列,排在柯龍身后。鮮卑最重血統,貴族皆出于姓,枝葉繁育多代,二十余萬降軍竟有五千余名貴族。
黃忠遍視眾人,見使者也在其內,呼其上前,道:“你前番來此,你如何言語?我如何答復?”
使者是族中精明伶俐之輩,否則柯龍怎會派其出使?時間未過多久,使者記得清楚,遂將兩人言語復述遍。黃忠道:“現場肅靜,請使者當著眾人之面,用漢語和鮮卑語再大聲復述遍。”
使者不解其意,當著眾人之面又大聲復述遍,因為遠處降兵聽不清楚,黃忠又讓使者分別去左、右、后三方位大聲復述遍。黃忠待眾人皆聽清楚,謂呂布道:“奉先可派部下健卒,將這五千余貴族綁了。”
呂布當即命令部下士兵上前,兩人,不會將貴族們綁結實。柯龍受辱,大聲抗議,漢軍只是不理。黃忠待鮮卑貴族皆被縛好,大聲說道:“鮮卑犯我漢境,我大漢有好生之德,故此饒恕你等性命。普通士兵奉令不得而為,可以原諒,貴族乃是決策者,若不受罰,于理不合。”
柯龍以為黃忠欲要斬殺眾貴族,大聲道:“久聞大漢為仁義之邦,如何出爾反爾?”
黃忠道:“如何出爾反爾?”
柯龍道:“方才使者說,你答應饒恕我軍上下性命,如今要將我們斬首,不是出爾反爾嗎?”
黃忠道:“我代表大漢所言,自然不會出爾反爾,我何曾說要斬了你等?”
柯龍頓時無語,只聽黃忠又說道:“你等挑起戰爭,但因沒有殺害漢族平民,又領兵主動投降,所以免去死罪,其他書友正在看:。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來人,將鮮卑貴族左右兩拇指給我斬下。”
五千余鮮卑貴族聞言,表情反應各異,有呼冤枉者,有呼大漢違言者,有大罵柯龍糊涂者。行刑者不理眾人反應,兩位健卒按住,行刑者人兩刀,很快便斬下萬余根拇指。場上頓時慘呼連連,哀聲不斷,直至醫官上前逐為其上藥包扎,場上方才安靜許多。
斬上兩拇指,基本已是廢人,柯龍此時欲哭無淚,但他也是硬氣,硬扛著聲未吭。鮮卑降兵見狀,不由噤若寒蟬,不敢稍動,生怕不慎惹惱黃忠,也被斬上兩拇指。
等到場上逐漸安靜下來,柯龍大呼道:“我等不服!”
黃忠冷笑聲,道:“你等既然挑戰大漢,就要接受失敗后的悲慘命運。下次若有異族進犯,就是不傷漢民性命,可以饒其性命,但需斬去雙腿雙手!”
柯龍不由渾身發顫,想象被斬去雙腿雙手的悲慘局面,還不如直接斬首為好,再也不敢復言,生怕惹惱黃忠,真被斬去雙腿雙手。
黃忠處置完柯龍等人,讓人分批押送俘虜進入關內,當即與諸將入關,拜見姜述。原來姜述聞知幽州大捷,快馬趕到雁門關主持,入關之時,正好聽說柯龍請降,為了避免漢軍士兵多有損折,便讓黃忠允降,又故意留下語病,饒了鮮卑諸貴族性命,但讓其自此失去戰斗力。
姜述召集黃忠、呂布等將商議,決定眾軍在雁門關休整天,然后西上,攻正在清理新興道路的鮮卑其余兵馬。讓公孫瓚、潘鳳兩將押送鮮卑貴族隨軍而行。
黃忠、呂布、馬超三路大軍十五萬,加上四營重騎兵四萬精兵,共十九萬兵馬立即西上。姜述派遣民夫運送物資,又讓重騎兵押送二十門火炮隨軍同行。22*22,
步度根等眾清理道路倒是積極,再有十余日便會通道路,不料突然得到消息,言柯龍部被漢軍偷襲大敗,柯龍被漢軍逼降。步度根立即召集諸首領商議,眾人以為柯龍近三十萬大軍,不可能被漢軍逼降,皆以為傳言不可信。步度根最后也有些猶豫,復派斥侯仔細探情況。
斥侯東行三十里,正逢呂布統領部下殺來,斥侯人少,見勢不,命逃回報信。步度根聞訊大驚,忙與泄歸尼商議,泄歸尼道:“漢軍主力出現在此,說明傳言是真。柯龍本部兵馬近三十萬,今被漢軍逼降,說明漢軍戰斗力極強。此處兵馬三十余萬,兵力雖柯龍本部兵多,戰斗力卻不及柯龍本部。再則其余各部心思各異,如何能令其命?不若讓諸部固守營寨,只言我等繞路去漢軍后面埋伏。柯龍部下皆降,諸部又被拖在此處,失敗是必然之事。鮮卑境內空虛,可以趁此兼并鮮卑各部,鮮卑王位垂手可得。”
步度根聞言大喜,隨即命令各部堅守營寨,自領本部兵馬匆匆北上。各部匆忙間不及辨別真相,依令嚴守營寨,見呂布部并不來攻營,只在附近扎下大營等候主力抵達。
諸部首領皆不是傻子,步度根部當夜未歸,諸人意識到不,探明漢軍主力有十余萬時,各部知道以目前實力絕對無法抵抗,諸部商議決定退兵。
黃忠、呂布、馬超三路兵馬沿路追擊,間或沖擊后軍,各部路之上吃盡苦頭,等到漢軍撤離,查點部下,共損失五萬余眾。若非姜述擔心涼州有失,命令三軍撤回,各部恐怕也會遭到柯龍部下樣的后果。各族首領在漢軍撤退以后,這才安頓下來,又聽北方傳來戰報,步度根統領兵馬兼并各部,不順從者皆被屠殺,各部擔心部族安危,分別統領屬下,各自趕往本部落。
再說步度根此時實力為各部之首,所到之處無敢迎戰者,迅速占下不少地盤,準備會聚諸部首領,推舉鮮卑新王。正在步度根志得意滿之時,有人來報,道:“柯龍回歸本部。”
步度根不由大驚,急問情況,才知隨從柯龍回歸者,只有五千余眾,且皆帶傷,步度根不由心中大定。但是柯龍回歸,還如何稱王?步度根不做二不休,索性領兵去攻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