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駙馬第173章 劉可董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小駙馬 >>三國小駙馬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3章 劉可董睦

第173章 劉可董睦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03日  作者:墨柱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墨柱 | 三國小駙馬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墨柱書名:

許攸定下投奔長安,聞知姜述如此爽快,心中不免狐疑,問道:“請教丞相,若在下投奔長安,結局如何?”

姜述笑道:“未來天下必會統一,你以為何方能勝?”

許攸雖有貪財惡習,卻是當世智者,略一思忖,道:“我在此立誓,決不貪婪,今生認定只隨主公。”

姜述坦然受其一禮,道:“有一件大功,未知子遠敢為否?”

許攸道:“不知何事?若能為之,當盡力而為。”

姜述道:“我欲使你投奔曹操。”

許攸道:“莫非用間?”

姜述道:“非也。孟德雖是干練之才,但大勢所趨,長安必敗。孟德以戲志才為謀主,與子遠水平相當,子遠去長安必得重用。待孟德到了絕境,只需勸其歸降,便是大功一件。”

許攸心道要立此功最是容易,又處于不敗之地,如何不為?道:“屬下當盡力而為。”

出征數月,諸妻恩寵皆讓孫尚香占了去,自然要好好應付一番。這一夜,若非諸妻擔心累壞姜述,提前商議好日程,恐怕姜述會讓諸位艷妻生生吞掉。

次日上午,姜述又入宮去看何后、董后,兩人皆剛剛生產,董后之子比何后之子要小月余,何后之子又比公主之女小月余,日后這輩份甚有些亂套。想想也夠頭痛,三女之子皆叫自己是父親,但三子之母為祖孫三輩,公主的兒子叫自己兒子的母親叫外婆,叫另一個兒子的母親叫太外婆。姜述想了半天,也未想出辦法處理。

姜述出征以后,常擔心何后會虐待董后,入宮詳細詢問數人,聽說相處不錯,也就放下心來。何后聽聞姜述回京,估計今日定會入宮,早在寢宮等待,姜述先看了一下兒子,長相不像何后,有五六分像自己少年時模樣,十分可愛。何后從宮外請了位乳母,奶水充盈,將兒子喂得胖頭大臉。何后見他喜愛此子,內心滿是喜悅,嗔怪道:“有了小的,忘了大的,真是個沒良心的。”

姜述笑道:“喜歡子女是正常之事,難道不喜歡小的良心就好了?”

何后道:“托言抱得宗室之子,姓劉,你給起個名吧。”

姜述想了一會,道:“汝姓何,偏旁有孤獨之意,如今有人關心,兒子就叫劉可。”

何后聞言,芳心頓時大慰,瞅著姜述的目光似是能柔出水來。兩人又聊些內宮事務,何后道:“還有個兒子過去看看吧。董后生產時嚇人得很,若非用參湯吊住命,恐怕早就完了,近日倒是恢復得不錯。華佗不虧有神醫之名,不過此事千萬要他保密才好。”

姜述笑道:“無妨,華老非常聰明,此等事打死他也不敢亂說。”

姜述又去看望董后,董后還下不了床,不過氣色尚可,高齡產婦母子平安很不容易。董后生子后顯然失血過多,臉色十分蒼白,人也憔悴了許多,頭上已經生出幾根華發,看見姜述進房,掙扎著要坐起身來。姜述連忙擺手道:“躺著吧,身子正弱,先養好身子為上。”在榻邊坐下,說了一會兒話,問道:“兒子呢?”

董后道:“跟乳母在偏殿,我讓侍女抱他過來。”

姜述道:“你就別費心了,外面冷,別凍著孩子,我過去看看。”

姜述出室,宮女皆是心腹,引他到偏房,姜述抱著看了一會,生得瘦小些,精神還行,逗他玩了一會,囑咐宮女奶娘一定好好伺候,又回到董后寢室,道:“對外如何托詞?”

董后道:“說是族人調零,抱養民間子繼承董氏宗祠。”

姜述道:“這個托詞好,外人很難生出疑心。”

董后笑道:“你得給取個名兒。”

姜述沉思一會,道:“本與董家有怨,如今又使其承祀,其為和,董和……”說到這里,姜述記得三國名人有位董和,接著說道:“和睦,就叫董睦。”

姜述看完董后,又讓馬后召去,馬后年輕,生產后恢復很快,已經坐朝聽政兩月。姜述進房,見馬后正在逗子為樂,道:“凝兒清閑得很。”

馬凝道:“你出征初回,事務繁多,我在宮里無聊,只能逗中兒玩樂。”

馬凝身子早已恢復,又不需喂養,有孕后曠了很久,說了會話目光變得柔情似水,動起心思,讓養娘將兒子抱到外室,生猛得將姜述吞了半個多時辰,才稍微過了把癮。

馬凝掌管內宮,知曉何后、董后秘事,表面上卻佯為不知,問起兩子情況。姜述照實說了。馬凝道:“睦兒承了董家宗祀,日后封個爵位,就可以圓滿解決。可兒長大成人,若是有人從背后生事,卻有些麻煩。”

馬凝言起此事,確實是個問題,以前何后無子,將劉中當成親孫子看待。如今有了親子,日后難免會有想法,若是有人背后生事,都是自家兒子,確實左右為難。此時宮中一片和睦,若是因此讓婆媳生怨,自己夾在縫里,更是不好處理。姜述想了半晌,道:“我去與何后談談,免得日后因此生出枝節。”

姜述復回何后宮中,與她聊起此事,何后搖頭道:“我在宮中多年,知曉皇家表面光鮮,內里著實不讓人羨慕。若你有意,可設法為之,若你無意,日后封個王侯爵位,平安享受榮華富貴就好。”

姜述聞言放下心來,又去馬凝那邊,將何后之話轉述一遍,馬凝見姜述和何后皆無此意,心中大定。姜述這一來一往耗時甚長,馬凝這時氣力早恢復過來,又拉住姜述大戰一回,才放姜述出宮。

姜述品嘗完如狼似虎的滋味,逃也似的出宮,可巧有情報傳來,于禁等人在東萊被抓獲。姜述看完公文,又仔細看于禁眾人供詞,見曹操只是下令燒糧,卻嚴禁傷害百姓,對曹操又高看一分。但是曹操若是繼續來這一手,可是防不勝防,若狠心些派人破壞黃河大堤,姜述可就有罪遭了。

姜述想了一會,提筆給曹操寫了一封私信,蓋上私章,派情報系統安排人直接交給曹操。信上道:“吾與公年少相識,知公深明大義,雖然兩朝對立,但對公敬佩萬分。首先我等所為皆致力于中興漢室,以天下百姓安居樂業為目標,以根除邊患為榮耀。公派人去青州燒糧,又告誡不得害民,辦法雖然讓人不快,愛民之心卻讓吾佩服之極。今所派之人皆已抓獲,無意放歸,留下效力算是贖罪。公若如此行止,吾派人報復,長安更是難過,苦難最終還是會轉嫁百姓身上。請公勿再行傷民之事,需知大漢若是缺糧,官員士兵或可飽食,最終受苦的還是百姓。現與公為約,為了社稷萬民,即便交兵,亦不行傷民之法。”

雖是寫了信去,想起曹操史上名聲不好,曾有徐州屠城之舉,事關重大,命各地駐軍、官府注意巡視水利大堤,注意官庫安全。安排完這件事,想起于禁此人亦是出名人物,史上關羽水淹七軍丑角就是此人,命人將其送到京城。

回去府中,賈詡來訪,姜述說起曹操派于禁所行之事,賈詡道:“曹操世之奸雄,年輕時或心懷忠義,其如今掌控長安大權,心機深沉,主公與其相約,其勢強之時不屑為之,勢弱時或不敢行,但其勢危之時,則無所不用其極。劉岱防區與我等共有黃河,曹操點撥幾句,就可生出大事。此等事情還須小心提防,萬非一紙約定所能控制。”

姜述道:“文和之意,當如何行之?”

賈詡道:“可仿檄文異族之事,共約天下,凡背后指使者、謀劃者、執行者,若行害民之舉,必使其族滅,永不可赦。以威相加,或可生效。”

姜述依言,次日朝廷下旨,大意為天下諸侯交兵,不許破壞水利農田、民生基礎等等,不許行害民之事,違者為天下公敵,其幕后指示者、謀劃者、執行者,皆為國家公敵,犯族誅之禍,永不可赦。朝廷誓將討之。然后派人送予各州,張榜公示。公文一經公布,朝廷更得民心,聲威更隆。

曹操接到姜述私信,與戲志才相商,戲志才道:“此計正中其軟肋,懼主公再行此事,因此寫信以大義相約。此人確實愛民,卻這也是其最大軟肋,可利用之。”

待洛陽朝廷公文公告天下,曹操又與戲志才相商,戲志才苦笑道:“此文一出,其計再難行之,我等尚且懼禍,何況他人乎?”

姜述回京,處理完朝堂大事,想起衛家之事,喚衛覬前來,道:“以伯儒之意,貴家之事如何外置?”


上一章  |  三國小駙馬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