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小駙馬第130章 三韓噩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小駙馬 >>三國小駙馬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0章 三韓噩夢

第130章 三韓噩夢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03日  作者:墨柱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墨柱 | 三國小駙馬 
契合無奈,只能縱馬向前,帶領剛剛反應過來的烏恒兵繼續進攻。可城上炮火無休無止,不斷歡快地轟鳴著,在烏恒兵陣里劃出一道道鮮紅的通道。心驚膽戰的烏恒兵好不容易來到城下,上面忽然淋下一桶桶液體,見過天火威力的烏恒人大吃一驚,不顧將領喝止,紛紛往后面奔去。契合見部下跑了大半,進攻已成了一個笑話,無奈之下只得傳令退兵。城墻上的漢兵哈哈大笑,方才那一桶桶不是火油,只是一桶桶水而已,卻將攻城的烏恒人嚇得落荒而逃。丘力居見狀,知道軍心已不能用,統領兵馬退回大寨駐扎。此時張純引兵馬到來,到丘力居大帳拜見,見丘力居神色不豫,道:“大王,戰事可是不利”丘力居心中正煩,叱道:“你軍如何方至?”張純苦笑一聲,道:“兩個小皇帝都下了詔書,漁陽百姓作亂,平定了騷亂方才過來,因此耽誤了數日。”丘力居道:“噢?詔書說些什么?”張純從懷中掏出數張紙,道:“此為兩份詔書抄本,還有姜述和曹操的檄文,請大王過目。”丘力居仔細看完,臉色變幻不停,最后冷汗滿面。張純道:“詔書很是蠱惑人心,百姓因此生事,十分麻煩。”丘力居內心正在翻天覆地,道:“將軍且先歸營,有事明日再議。”張純走后,丘力居呆呆坐在帳中,心思這下踢到鐵板上了,本以為趁大漢內亂之時,能趁機討些便宜,如今這個,形勢,若是漢軍重兵前來,烏恒確有滅族之禍。丘力居沉思良久,亦無想出解禍之道,命人將摩利召來,將詔書、檄文遞給摩利。摩利讀完,臉色蒼白如紙,拿紙張的手微微顫抖,喃喃說道:“滅族之禍。”丘力居見狀,心中也是懊悔,近年生活雖然苦些,族中平安,人丁興旺,萬不該受了張純蠱惑起兵滋事。摩利道:“近聞劉刺史虞復掌幽州,若是我等殺了張純,奉其首而請罪,或可免禍。”丘力居大喜,道:“正是,劉刺史仁慈,必不會為難我等。”摩利又道:“劉刺史雖會饒恕我等,如今卻做不得主,此事尚須取得齊侯諒解方可。不若我等設法抓捕張純,攻其部下建功,再派兵協助攻取漁陽,如此齊侯或許不會見罪。”有了解決思路,兩人當即琢磨起來,最后定下計來,分派諸首領任務。候不多時,眾首領準備停當,丘力居下令道:“各按軍令行事。”徐晃近日見敵軍不來進攻,心中疑惑,卻也不敢大意,每日巡防不誤。這日忽聞城門尉官來報,道:“丘力居派使者前來議和。”徐晃道:“既是來使,讓他進城吧。”使者正是摩利,見到徐晃,先行告罪道:“前期受了張純蠱惑,做了許多錯事,大王聞知張純為惡甚重,恥于與其為伍,因此派兵殺了張純,降其部下。如今欲與漢室交好,送張純首級及其部下兵將來此,不知將軍能否赦我等之罪。”徐晃知道姜述大軍數日便至,蠻兵請降雖是好事,但不敢答復,道:“此等軍國大事,非我所能決斷。”摩利道:“張純已死,漁陽正是大亂之際,我軍欲助將軍攻下此城,如何?”徐晃道:“多謝美意,然漁陽為我大漢疆土,些許反賊,舉手可滅。此事我自會派人報給丞相,你等且靜候數日。”姜述統兵行至廣陽,有人攔路求見,姜述令人帶上,見此人年紀四十上下,衣著整齊,儀表不凡,道:“你為何人?”此人道:“我乃幽州來客,有機密事稟告丞相。”姜述見他出言謹慎,屏退他人,只留典韋、許褚左右隨侍,道:“有事盡管講來。”此人道:“下官乃幽州治中李歷,今韓馥欲讓幽州于袁紹,眾官苦勸不聽,下官前來稟告詳情。”姜述心中暗喜,細問其間過程,李歷細述一遍。姜述當即交待李歷數事,讓他帶些細作返回涿郡。又行了兩日,劉虞使人來報,道:“韓馥違旨不遵,劉大人現在鮮于輔府上安頓,已傳訊各郡太守勿遵韓馥之令,專候丞相大駕光臨。”姜述聞言更是開懷,寫了回信,讓來使帶給劉虞。入夜扎營,神鳥忽然傳來緊急軍情,道東萊海面聚得水匪數千,襲擾過往客商。神鳥同時傳來情報,水匪欲集眾攻打威海商埠。姜述大驚,立即傳達數道命令,調派東萊兵馬分頭行動。次日,出歷陽城三十里,先后接到田豫、劉虞傳來的軍情。遼東太守田豫報:高句麗起兵三萬,劫掠遼東,聚郡兵與其相持,兵力太少,數戰小勝,然不足退敵。劉虞報:三韓合兵兩萬,攻打樂浪,攻克縣城一座,軍民死傷三千余眾。姜述不由拍案而起,命令趙云統領一萬騎兵往援樂浪,不滅三韓,不準回兵。又讓張遼統領五千騎兵往援田豫,以驅逐敵兵為要。趙云、張遼即刻起兵,又有軍報傳來,徐晃使人來報:丘力居殺了張純,以張純部下兵馬獻降,又欲出兵助攻漁陽。姜述冷笑一聲,讓來使先行歸去,通知徐晃嚴加防備,不得懈怠,待大軍到時再做商議。郭嘉勸道:“丘力居既然來降,何不利用其平了漁陽,我軍可以少些損傷。”姜述笑道:“倘若丘力居部不殺漢民,此事可以和議。如今我等納降,如何向天下百姓交待?此次進兵,無論丘力居如何表白,自作孽不可活。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朝強時俯首稱臣,我朝弱時趁火打劫,可謂無恥之極。其與我朝交戰,勝時殺我軍民,搶劫人口財富;敗時委屈求和,我朝君臣自謂仁義,根本不管戰爭損耗多少,兵丁死傷多少,為了所謂仁義而放其一馬。我要為大漢立個規矩,凡敢侵犯大漢疆土、殺害大漢民眾者,即使上刀山下火海,必將屠滅其族。以暴制暴,異族才不敢再生異心,長久以后四邊無邊患也。”郭嘉頓悟,道:“此語如警世良言,嘉受教也。”先說趙云一軍,連夜行軍急赴樂浪,來到樂浪城時,三韓兵馬已經圍了四門,晝夜攻打。趙云派親兵去城中報信,引兵徑直沖擊敵軍西門兵營。三韓是指馬韓、弁韓、辰韓三國,其時三韓占據朝鮮半島中南部,極南還有無數小國,皆依附三國。三韓兵馬不多,裝備又差,此次之敢于進兵,也是因為大漢內亂,生出僥幸之心,再則樂浪兵馬合共不足三千,三國合兵兩萬,以兩萬之眾對敵三千漢卒,占了明顯優勢。三國之中以馬韓勢力最強,出兵一萬,分兵圍住樂浪東、北兩門,西門為弁韓軍營。弁韓由十二個大部落組成,國王殷敬實則類似部落聯盟首領,自謂是商代箕子之后,此時聞聽有騎軍殺到,命令部下皆回營中防守。趙云統兵來到敵營前方,打量一下弁韓營盤,傳令讓百名騎兵人馬皆披甲,備上撓鉤長索。百騎不畏箭矢,一齊上前,待到營墻三十步左右,撓索齊出,勾住營墻大木一齊往后策馬。寨墻為大木連結而成,抗不住百馬奔騰之力,當即被連根拔起。趙云一馬當先,從空檔處殺入寨中,身后騎兵同時發動,弁韓士兵掛甲者十不足一,不到半刻鐘,便被殺得抱頭鼠竄。殷敬見大事不妙,呼喝兵馬撤退,其部下多為步卒,這下生機更是渺茫,成了漢軍精騎的活靶子。等到殷敬引領親兵逃到南營之時,五千兵馬只余四百余眾。辰韓在馬韓之東,其耆老傳世,自言古之亡入避秦役來馬韓國,馬韓割其東界地與之而成國。辰韓與弁韓勢力相當,也由十二個部落組成,辰韓國王衛遠駐于南軍營,聞聽殷敬兵敗,打開寨門接進營中。趙云一馬當先,尾隨敗兵近得寨門,守兵待要關閉寨門,卻被趙云單騎殺入,守兵聚兵來攻,怎敵得趙云之勇?趙云專殺著甲之兵,多為軍中將校,連挑二十余眾,守兵頓時亂將起來,趙云親兵隨即跟了上來,頓時殺出一條血路,后面主力趁勢殺入踹營,殺得辰韓兵丟盔卸甲、潰不成軍。衛遠自謂武藝精通,上前阻擋趙云,不料實力相差懸殊,一合便被趙云挑落馬下。守兵被趙云威勢所駭,拜伏乞降者無數。敗軍跟隨殷敬往東逃去,一路上損傷甚眾。趙云統兵趕至東營,見東營兵馬防衛嚴謹,部下馬力已疲,分派一路兵馬回去打掃戰場,又分一些兵馬集合降眾,先行押解入城,自引三千鐵騎在敵營門前就地歇息。樂浪太守劉昕、郡尉鮮于嗣統兵防守十余日,守兵損折過半,正在危難之時,忽聞援軍到達,不由大喜過望,統領屬下官員去西門迎接。剛到西城門,聞聽援軍前去踹營,一齊上城觀戰,但見一員小將引領部下如入無人之境,一刻鐘時間攻破敵軍大營,一路殺得干脆利落,讓人不由拍手稱快。

小說網址:/html/130/130116/31963050.html

②在《讀書窩》閱讀《》《》無彈窗廣告的煩擾。

⑤如果發現小說《》《》有錯誤,或沒有及時更新,請通知我們,我們會盡快處理!

干凈無彈窗廣告的站


上一章  |  三國小駙馬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