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
書名:
這老頭的態度很柔和,慈眉善目的,仿似并不是朝堂上的問詢,而只是家常的聊天,好看的小說:。
但他開了口,周圍眾人的目光,不自禁的便都聚集到了李元慶的身上。
頭頂上,天啟小皇帝也笑瞇瞇看向了李元慶這邊。
而他旁邊的張皇后,目光也有意無意的往李元慶身上飄。
只不過,周圍氣氛雖很肅穆,但李元慶的心里,卻總感覺有些,有些說不出的喜感……
他忽然想起了后世很經的畫面。
某知名媒體記者去北地采訪老農,“大爺,關于燃放煙花爆竹,您怎么看?”
大爺思慮片刻,“哦。我們般都躲在窗戶后面看。要么,就出去站在臺階上在高處看……”
但這里畢竟是朝堂。
瞬間,喜感散去,李元慶的精神也高度集中了起來。
在很大程度上說,李元慶此時雖已經有了定規模的小基業,但對大勢而言,他就像強壯的嬰兒,雖有點小力量,但卻遠遠沒有到可以擁有話語權的時候。
在很多事情上,李元慶可以在暗中‘四兩撥千斤’,悄悄參與,但在明面上,他還不夠資格。
今天天啟小皇帝這出,或許本意是好意,但卻將李元慶過早的推到了這風口浪尖上。
眼前這老頭也不急,笑瞇瞇的看向李元慶,仿似在給李元慶足夠的思慮時間。
前方,他身邊數站在前列的大佬,也饒有興趣的看向了李元慶。
李元慶腦海飛速旋轉。
已經到了這般,避是避不過去了,但想讓所有人滿意,也不可能。
這他娘的。
旁邊,安公公也為李元慶捏了把汗,這是大坎兒啊。
猶豫片刻,他小心在旁低聲道:“李軍門,這位是首輔葉老。”
李元慶愣,卻瞬間仿似將切都貫通了起來,嘴角不由微微翹起來。
片刻,他恭敬對首輔葉向高禮,“回老,卑職以為,今年遼地事態暫時穩定,但后金依然強大,主力未損,我大明還當以相持為主,苦練精兵,尋找機會。”
葉向高笑瞇瞇點了點頭,“李軍門老成持重,你的意見,內會充分考慮。”
說完,他便轉過了身,不再看李元慶。
周圍眾人見李元慶回答的波瀾不驚,沒有任何出彩之處,原本還有的些許期待,瞬間消散,也紛紛回過了身。
李元慶瞬間便明了過來,這是葉家在賣他面子啊。
想著,李元慶忙恭敬對天啟小皇帝磕了頭,“卑職愚鈍,讓皇上失望了,其他書友正在看:。”
天啟小皇帝也明了了李元慶的意思,不由笑,“國事家事天下事!李軍門是遼地線將領,你的意思,吾也會好好思慮的。”
天啟小皇帝親自給李元慶解了圍,事情到此便告段落,李元慶在安公公的陪伴下,恭敬離開了大殿。
走出大殿幾十步,下了階梯,安公公有些可惜的對李元慶低聲道:“大哥,這次機會,您,您浪費的有些可惜啊。”
李元慶卻笑,“或許吧。對了,兄弟。這銀牌令箭,是怎么回事?”
安公公見李元慶居然如此輕描淡寫,也有些無奈,不過,他轉瞬也明白過來,以李元慶的精明,絕不會無的放矢,他這樣做,放棄在朝堂上出彩的機會,必然有著他的道理。
忙道:“大哥,這就是朝廷的賞賜。尚方寶劍和金牌令箭低。在之前東江毛帥那邊,皇上賜了金牌令箭。”
李元慶點了點頭,也明了了過來。
此時,他雖然已經跳脫了東江,但在很大程度上,恐怕,內,朝廷,甚至包括天啟小皇帝本人,還是將他和毛文龍劃為體啊。
不過,這也好。
李元慶也并未想過,他此時要在勛銜上,壓過毛文龍頭。
朝廷這般處置,也算是顧全了大局,維護了遼地內部的穩定。起碼也是維護了遼南和遼東的穩定。
否則,若李元慶的勛銜高過了毛文龍,李元慶以后倒真很難面對毛文龍了。
李元慶和安公公在前面走著,身后,兩小太監端著李元慶的輔國將軍官袍、印信和所謂的銀牌令箭。
走下了臺階幾十步,李元慶笑道:“兄弟,你去忙吧。我可能還要在京師呆幾天。等忙完了這邊,咱們兄弟,定要好好喝上幾杯。”
安公公忙笑道:“小弟隨時恭候大哥召喚。”
告別了安公公,李元慶不慌不忙的朝著宮外走去。
封賞結束,貨物也都已經出手,李元慶此行來京師的任務,基本也算完成了。
出來已經十幾天了,李元慶也著實有點想家了。
俗話說,‘金窩銀窩,都不如自己的狗窩’。
京師雖好,但此時,這里卻并非李元慶能掌控的溫柔鄉啊。
好在今天的封賞波瀾不驚,并沒有哪不開眼的,想搞李元慶,弄出質妻質子這套。
或許,在那些大佬們的眼里,他李元慶還沒有這資格,讓他們這般針對。
但這卻也為李元慶敲響了記警鐘。
所謂‘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此時只是天啟四年中,大明格局依然穩固,這龐大的巨無霸,依然走在還算正確的軌道上,遠遠不到他李元慶露出鋒芒的時刻啊。
也正是如此,李元慶也不能這么早便離開京師,起碼,葉家方便,李元慶總要去拜訪下,。
加之,還有張皇后那邊……
想到張皇后,李元慶不由有些頭大,這他娘的真是……
也無怪乎古人言,‘色頭上把刀啊’。
走出大殿,剛要饒進宮墻,這時,身后卻有小太監急急奔了過來,恭敬來到了李元慶面前,“李軍門留步。皇后娘娘要見您。”
李元慶愣,心中不由大駭,我勒擦,報應不會來的這么快吧?
但面上,李元慶卻保持住了足夠的沉穩,冷聲道:“皇后娘娘要見我?”
小太監忙恭敬道:“皇后娘娘現在正在坤寧宮等您,奴婢這便帶您過去。”
李元慶點了點頭,不動聲色間,張百兩銀票已經塞到了這小太監手里,低聲道:“公公,皇后娘娘她,她老人家心情怎樣?”
小太監看銀票,手不由哆嗦,但看到李元慶的目光,他慌忙將銀票塞到了袖子里,忙小心道:“李軍門,皇后娘娘的心情似乎,似乎不是太好。您,您要多加小心那。”
李元慶點了點頭,笑道:“公公,還要勞煩您帶路了。”
“李軍門,您請跟奴婢來。”
此時還不到8點鐘,加之又正值大朝,繞過了大殿后,宮里的人流并不多。
走了大約刻鐘多點,李元慶如約來到了坤寧宮外。
到了這時,李元慶也明了,必定是他走后,張皇后也離開了大朝,派人到這邊截住自己。
她到底想要干什么?
坦白說,自從上次見面之后,李元慶便有種感覺,他和張皇后之間的距離,非但沒有變近,反倒是越來越遠。
在很大程度上來講,當她從萬千佳麗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天啟小皇帝的正宮皇后開始,她命中的悲劇,便已經注定。
但若沒有李元慶,或許……
李元慶長長吐出口濁氣,忐忑之間,已經來到了坤寧宮的正殿門口。
小太監忙道:“李軍門,奴婢去為您稟報。”
李元慶也回過神來,忙拱手道:“有勞小公公了。”
片刻,小太監快步走了出來,恭敬道:“李軍門,皇后娘娘請您進去。”
“多謝小公公。”李元慶又塞給了他張百兩銀票。
走進大殿,李元慶掃視眼,正發現張皇后坐在中央的主座上,還是剛才大朝時的正裝,額頭上,還有些香汗,想來,她也是剛剛才趕過來,還沒有來得及換衣服。
“卑職遼東長生島總兵李元慶,叩見皇后娘娘,皇后娘娘鳳體金安,其他書友正在看:!”
李元慶走出半步,忙恭敬跪倒在地上,目不斜視,對張皇后磕頭行禮。
但半晌,卻沒有得到張皇后的回應。
周圍還有不少太監宮女,李元慶也不敢覬覦,只能干跪在地上,額頭上,已經有冷汗開始滲出來。
但不多時,身邊忽然傳來了最熟悉的香風,雙精巧的金邊繡鞋,出現在李元慶的眼角余光里。
熟悉萬分的聲,卻仿若寒冰般的冷聲呵斥道:“李元慶,你好大的夠膽呢!”
李元慶被嚇了大跳。
但張皇后既然開了口,說明事情還沒有到最壞的程度。
李元慶忙恭敬磕頭道:“皇后娘娘,卑職有罪,但,但卑職好像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李元慶說著,小心抬起了頭,恭敬看向張皇后的俏臉。
她的俏臉還是那么迷人,只不過,冷色調的妝容,使得她的年齡,實際要成熟不少。
但李元慶卻清晰明了,她今年,才剛剛滿十八歲。
若要放在后世,還是父的掌上明珠啊。
“呵呵。呵呵呵呵……”
張皇后忽然陣冷笑,“你不明白?那你告訴本宮,到底誰明白?”
她說著,冷冽的掃視四周,“你們都退下!”
“是!”
周圍太監宮女哪里敢反抗她皇后娘娘的威勢?瞬間散去。
李元慶額頭上的冷汗已經止不住的翻涌出來,他已經很了解張皇后的性子,在這種時候,她絕不會無的放矢。
這時,張皇后已經走到了李元慶身前,居高臨下的俯視著李元慶,近乎是咬牙切齒般的道:“李將軍,李軍門,明月樓彩虹姑娘之事,你,到底要跟本宮怎么解釋?”
張皇后是近乎咆哮般,喊出了這幾句話。
就算是躲在廊柱后、隨時準備伺候的幾宮女,也不自禁的縮起了身子,大氣兒也不敢喘。
李元慶沒想到事情這么快就已經暴露,他還是小瞧了宮內的復雜啊。
但片刻,李元慶卻也冷靜下來,沉穩道:“皇后娘娘,此事,此事是卑職色膽包天,看上了彩虹姑娘,便用了些非正常手段,為她贖了身。若有不周之處,卑職愿力承擔,懇請皇后娘娘責罰!”
看今日張皇后擺出的這龍門陣,她明顯是想將事情鬧大。
但此時李元慶還摸不準她的門路,便只能先將所有的責任,都攬在了自己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