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97章 南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97章 南關

第97章 南關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7日  作者:紙花船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紙花船 | 明賊 


李元慶也不跟陳忠客氣,接過酒壺,‘咕咚咕咚’灌了一大通,這才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

要看書要·1書·

陳忠笑著從李元慶手里接過酒壺,也喝了一口,“元慶,你別在意。張盤就是這脾氣。咱們都是自己弟兄,沒有必要為了一點小事,傷了和氣。”

李元慶點點頭,笑了笑,“大哥,放心吧。我還沒有這么小肚雞腸。對了,廣寧那邊,現在有新的消息么?”

陳忠抬頭看了一眼夜空,“暫時還沒有。元慶,你是不是不同意張盤的策略?”

陳忠說著,看向了李元慶的眼睛。

李元慶長長吐出一口濁氣,“大哥,你對廣寧方面的防守,有什么看法?說實話。”

陳忠一愣,“元慶,廣寧是我們本部,擁有十三萬大軍,兵器糧草都很充裕,又有巡撫大人坐鎮,我不知道,你到底在擔心什么?”

李元慶點了點頭。

陳忠說的不錯,恐怕,天啟小皇帝和朝中大佬們,也是這么認為。廣寧周圍的百姓們,同樣是這么認為。

只是,王化貞是個什么人?

恐怕,他們早已經忘了。

王化貞能當上遼東巡撫,誠然,他有他的特長,又為官多載,深喑官場之道。

只是,百無一用是書生啊。

王化貞畢竟不是于謙,這種只知紙上談兵、沒有絲毫實戰經驗的文臣,又能指望他做到哪樣?

即便是他的死對頭熊廷弼,恐怕也并沒有真正率領一軍作戰的經驗。

但就是這般,廣寧軍十三萬將士,卻要唯這兩人馬首是瞻,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把自己的老婆孩子、把數十萬百姓的性命、家當,全都交由這兩人手里……

昔年趙括紙上談兵,長平一戰,趙國數百年的基業,被白起一個坑埋的干凈。

眼下這般,指望這兩個書生,去跟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老奴相抗衡?

深深吸了一口氣,穩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緒,李元慶笑了笑,道:“大哥,你還記得孫德功么?”

“孫德功?”

陳忠一愣,“元慶,你說的是廣寧城里的那個地頭蛇游擊?”

李元慶點了點頭。壹

“怎么?你跟他?”陳忠疑惑的看了李元慶一眼。

李元慶當然明白陳忠的意思,笑道:“大哥,我跟他沒有任何矛盾。相反,若不是他的幫忙,我恐怕還真沒有今天。”

陳忠與李元慶相處良久,自然很了解李元慶的性子,李元慶這種人,絕不會無的放矢。

“元慶,你是說,孫德功這人有問題?不會吧?他是巡撫大人的心腹愛將啊。估計廣寧此戰打完,這廝怎么也得撈個參將、副將吧?”

李元慶笑了笑。

孫德功怎樣,歷史書上寫的明明白白,李元慶絕不會相信,因為自己穿越了,就能連帶他也變成好人。

王化貞或許能給孫德功參將、副將,但他能給孫德功總兵么?

不要忘了,毛文龍現在都已經升任為廣寧軍副總兵啊。

孫德功的資歷,比毛文龍又要老上多少?

“大哥,咱們先不說這個。明天的南關之戰,你有什么想法?”李元慶笑著岔開了話題。

即便李元慶現在跑去廣寧,告訴王化貞,孫德功這狗日的吃里扒外,是個早已經投降了老奴的二五仔,但王化貞肯信么?

別說王化貞不信,就算是現在的陳忠都不信,因為,他們找不到孫德功背叛大明、背叛王化貞的理由。

但很快,現實就會給他們一記狠狠的耳光,甚至,這一記沉重的耳光,連大明也扇彎了腰。

不過,大明再不好,也是李元慶的母國,朝廷做的決策不對,李元慶無法干涉,卻絕不能冷眼旁觀。

遼民們已經夠苦了,即便是為了這些淳樸善良勤勞的百姓們,李元慶也只能強迫自己,放下心中的不滿。

聽聞李元慶說起南關,陳忠不由一笑,“元慶,南關這邊,還有不到一千韃子,多半都是漢軍旗,咱們三部三千多人,怕他個球?你放心,明日,我來打先鋒。壹看書·1·必然要來個開門紅。”

陳忠說著,剛毅的臉孔上閃過一絲猙獰,自鎮江之敗后,他等待這一天,已經很久了。

李元慶點了點頭。

之前,張盤是從劉愛塔的手中,取得的金州,當時,南關這些地方,都在張盤的控制之下,可惜,隨著后來鑲紅旗主力的反擊,張盤無奈之下,只得放棄這些地方,退守地勢險要的旅順。

此時,雖然鑲紅旗主力已經去遼西與老奴匯合,但莽古爾泰其實也擔心張盤從背后給他捅刀子,便將南關做成了橋頭堡,與金州連成一線,將張盤部牢牢的壓制在旅順口這小規模范圍內。

若放在往常,張盤就算有心,但也很難突破南關和金州的兩重壓迫,但此時,有了陳忠和李元慶幫忙,這才給了張盤底氣。

這也是張盤死盯著南關不放的一個很大原因。

此時,大明和后金雙方力量的對比,看似大明強大,但事實上,在遼地,在軍事層面上,大明幾乎已經喪失了完全的主動權。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這一幕,與當年紅軍在瑞金時,何其相似?

只不過,當年雄才偉略的太祖,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不計較一時一地的得失,集中主力部隊,殲滅敵人有生力量。’

這天才般的設想,使得紅軍成功突出了**層層的包圍圈,順利踏上長征之路,最終到達陜北,為革命留下了希望的火種。

張盤既然固執,那就讓他去固執,李元慶也不能改變所有人的想法,他想貪圖南關的一時之利,李元慶也不會阻止,更不會拒絕。

某種程度上,這確實也算反攻遼南,為廣寧軍主力爭取時間。

此時,在長生島的許黑子和黑島的官滄海兩部,都還沒有趕來旅順,許黑子明天早上能到,官滄海這邊路途遠一些,但明天傍晚也能到。

深深吸了一口氣,李元慶道:“大哥,明天,我會幫助張盤攻打南關。咱們務必要在一天之內拿下。”

陳忠不由大喜,“元慶,你能想明白就好,只要能殺韃子。咱們弟兄,又有什么是放不下的。”

李元慶卻搖了搖頭,“大哥,打下南關,我不準備再跟你們打金州了。”

陳忠一愣,“元慶,這,這是為何?”

李元慶想了一下,笑道:“大哥,我說不上為什么。或許是直覺吧。我總感覺廣寧的戰事,可能不會太順利。我準備去廣寧那邊看看。”

陳忠不由大驚,“元慶,你瘋了?去廣寧?咱們沒有騎兵,到了陸上,那不是任人宰割?這不智啊。”

李元慶一笑,“大哥,我當然不會直接去廣寧。我是想去蓋州和三岔河一線,打聽廣寧方向的動靜。如果有機會,就做上一票,沒有機會,就在海上等機會。我這邊糧草還算充足,只要不貿然上岸,應該沒有太大的危險。”

“這……”陳忠不由陷入了兩難。

坦白說,他是愿意跟隨張盤,一起攻打南關,再打金州,這也符合他的利益,但李元慶這般,卻是給陳忠出了一個大大的難題。

李元慶當然明白陳忠的思慮,不由一笑,“大哥,你我弟兄,不用這么為難。你留在這邊就是。有消息,我們隨時聯系。都是殺韃子,在哪里不是一樣殺。”

眼見李元慶已經說得這么直白,陳忠只能點了點頭,他深深嘆了一口氣道:“元慶,等明天打下南關,這件事,我去跟張盤說。”

南關是個小堡,城池并不算大,這段時間,莽古爾泰的奴才們雖然又對堡墻和防御措施進行了加固,但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南關的格局,其防御千人以下的小規模騷擾,還有些用途,但面對李元慶三部這三千多大軍,堡內諸人,也不敢貿然出戰了,只能憑借城池力守。

次日清晨開始,李元慶三部的先頭部隊,已經開始圍困南關。

張盤為中軍,陳忠為左翼,李元慶為右翼,三部呈倒‘品’字型陣勢,將小小的南關包夾其中。

至于北面,三部直接選擇了放棄,這也是所謂‘圍三缺一’,給守軍留條后路,給他們一絲希望,這樣在攻城的時候,守軍便不會真正的玩命。

太陽剛剛升起來,張盤的中軍率先對南關發起了進攻。

張盤親自率領二百名披甲士兵,在幾百鳥銃和弓箭手的掩護下,逼近南關的堡墻。

與李元慶和陳忠不同,張盤接手的是劉愛塔的本部,各項裝備、武器都很足,又背靠本土,士氣很旺。

很快,張盤部便接近了堡墻,雙方的遠程火力展開了對射。

南關后金守軍方面,遠程火力主要以弓箭為主,明軍張盤這邊,是火器夾雜著弓箭。

一時間,天空中箭矢亂飛,鳥銃齊鳴,雙方你來我往,誰也不肯相讓。

不過,雙方大概保持著百步的距離,不論是后金方面,還是張盤這邊,這些盲目的火力覆蓋,都不能真正的射殺到敵人。

火力大概持續了一刻鐘,李元慶打眼望去,雙方的損傷,恐怕都是個位數。

預計對方的弓箭手已經差不多開始疲憊了,張盤當即令一隊刀盾兵,頂在前面,后面,披著各種鎧甲的士兵扛著云梯,開始對堡墻發起了真正的沖擊。

這時,才是刺刀真正見紅之時。

張盤部出戰的盡是精銳,速度很快,幾分鐘時間,已經沖到了堡墻之下,架起了五六架云梯,有驍勇的士兵,已經開始從云梯往上攀,沖上了南關的城頭。

后金守軍也不敢示弱,對明軍發動了瘋狂的反擊。

滾木、礌石、金汁、石頭,只要能對明軍造成殺傷的,城頭后金守軍幾乎一股腦的丟下來。

張盤部這邊很快開始有了死傷。

滾木、礌石雖然不至于致命,但慣性的威力卻不小,有些剛剛攀上云梯頂部的士兵,直接被慣性砸下來,狠狠摔在地上,痛呼不止。

石塊也都很大,最小的也要有足球大小,被砸中頭部,很可能會被一擊斃命。

但這些還是運氣好的,那些被金汁澆中的士兵們,才簡直是生不如死。

李元慶親眼看到,一個剛要攀上城頭的明軍士兵,被滾燙的金汁澆中,瞬間便變成了一個泥人,他痛的大呼不止,活生生從云梯上跳了下來,卻正好摔在了一截滾木上,直接斃命。

新書、、、、、、、、、、、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