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賊第69章 張家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明賊>> 明賊 >>明賊最新章節列表 >> 第69章 張家集

第69章 張家集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7日  作者:紙花船  分類: 歷史軍事 | 穿越歷史 | 紙花船 | 明賊 
正文

正文

全速更新小說請繼續支持艾弗遜

艾弗遜這天寒地凍的,勤奮的小船怒求支持暖心……

不多時的功夫,已經有五十多人愿意舉家跟隨李元慶和陳忠走,甚至,還有兩鹽場守衛。

李元慶和陳忠相識眼,都沒有想到會有如此豐厚的收獲。

這主要是鹽丁苦力們的生活實在太慘了,每天幾乎就是無休止的勞動,煮鹽,曬鹽,裝鹽,卸鹽,薪水卻少的可憐,年還賺不到兩銀子,。

這大冬天的,很多人都只穿著薄薄的單衣,自己都吃不飽,卻還要用微薄的薪水,去養活家人。

他們中很多人,都是家里的頂梁柱,家庭,上至老人,下至孩童,都要指望著他們的薪水過活。

如果放在平時,苦點就苦點,華夏的老百姓,對苦難的忍受程度,可以說是最高的。

但耐不住這三管家劉寶三巧取豪奪,不僅大肆克扣他們的薪水,讓他們吃著豬狗都不吃的食物,關鍵這廝還好色,老是通過種種由頭,將鹽丁苦力們的家眷,騙到鹽場來,為所欲為。

人心都是肉長的,劉家勢大,鹽丁苦力們確實是敢怒不敢言。

但這不代表著,人們心里沒有桿秤,今夜,在李元慶這突破口上,所有的矛盾,就如同壓抑著的火山,全都崩發了。

得知了這些情況,李元慶沒有絲毫猶豫,對黃國山這五十多人,每人發下了二兩安家費,讓他們在黎明之前,把家人接到鹽場來。

至于這些不愿意走的苦力,李元慶也給了他們每人兩的安家費,但他們現在卻不能走,而是要將倉庫的存鹽,全都搬到李元慶和陳忠的船上,等到那五十多人的家口到來,李元慶等人離開之后,他們才可以離開。

這種時候,說話的效果遠遠不如實實在在的銀子,隨著銀子發下去,整鹽場,迅速開始運轉了起來。

只可惜李元慶和陳忠此次帶來的船少,否則,兩人恨不得把整鹽場都給搬空了。

看著切走上了軌道,陳忠小心道:“元慶,若是這些人之中,有人去告了密,咱們該怎么辦?”

李元慶早就想過這問題,這世界上,投機者無處不在,想控制每人的心,那幾乎不可能。

劉家畢竟勢大,保不準,就會有人半途心生悔意,反而站到了李元慶和陳忠的對立面。

“大哥,別慌。沒事的。他們愿意去告密,那盡管去好了。這里距離登州三十里地,我估計,就算有人告密,劉家和官府要出兵,最少也得拖到明天中午,咱們還有的是時間。”

這時代,不同于后世,信息如此便捷,出兵可是大事,沒有幾次商議、上報,斷然無法成行。

再者,旁邊就是大海,若是劉家和官兵趕來,李元慶和陳忠只需率部退入大海就完了。

他們不摸李元慶兩人的底細,斷然不趕輕易追擊。

陳忠也想明白過來,點了點頭。

事實上,他不是害怕官兵和劉家,只是,他和李元慶畢竟身份特殊,如果真的走到那步,避不過去了,兩人為了己方的安全,必定要大開殺戒,這將是最悲劇的事情。

慶幸的是,陳忠擔心的事情,最終沒有發生,天亮之前,這五十多人,趕回來了四十九人,拖家帶口。

他們都是鹽場附近的村民,有軍戶有民戶。聽說鹽場出了這種事,娃崽們又收了人家的錢,要讓劉家知道,那還能放過他們?

加之這些鹽丁苦力們對李元慶的形象描繪都很高大,又聽說李元慶能管吃飽,他們又怎能還會猶豫?

但也有極少數人,拿了李元慶的銀子,卻又畏懼劉家的勢力,便躲在家里,關死房門,等待事情的進展。

對于這種人,本身便沒有什么擔當,李元慶自然也不會去理會,十幾、二十兩銀子,對李元慶而言,那還叫事情么?

很快,隨著人口越聚越多,李元慶和陳忠都發現了巨大的問題,這么多鹽加上人口,他們的船,有些不夠用了,好看的小說:。

還好剛加入的鹽丁守衛,告知兩人,在后面的小海灣里,有鹽場的幾條大貨船,李元慶不由大喜,當即賞了這鹽丁守衛二兩銀子,令他帶人去把船開過來。

劉家不愧是豪族,鹽場的大貨船,之前覺華島水營給毛文龍的沙船還大,足可以裝下2、3人。

有了這5條大船幫忙,李元慶和陳忠的隊伍,下子變的游刃有余。

在士兵們的指揮下,鹽丁苦力們紛紛充作水手,載著他們的家人,載著他們的希望,在大雪茫茫的早晨,路駛向了北方。

但李元慶并未直接返回廣鹿島,這些鹽丁苦力加上他們的家眷,足有3、4人,以老弱、女人居多,李元慶此行糧食本就帶的不多,廣鹿島也沒有多少存糧,即便有這么多鹽,但鹽也不能當飯吃,李元慶必須想辦法,把這些鹽換成銀子和糧食。

船隊在十幾里外的座無人小島暫時停靠,李元慶和陳忠也召集了鹽丁苦力中的幾代表,探聽些登州本地的事物。

黃國山雖是勇猛,在鹽丁苦力中威信也很高,但他沒有太多智計,與之前陳忠倒是類型。

而告訴李元慶鹽場貨船的那鹽場守衛,名叫楊小船的,卻是頗為機靈,加之他算是鹽場的管理階級,對周圍和鹽場的事物也算熟知。

“爺,前幾天過賬的時候,我聽劉寶三這狗日的說過,倉庫里的這些鹽,大概有三萬多斤,都是好貨色,劉寶三說,東家好像要賣給淮北的位大客商,能值好幾萬兩銀子。”

楊小船之所以背叛劉家,背叛鹽場,還是因為劉寶三太不地道,連自己麾下的鹽丁守衛也不放過,楊小船的姐姐,在出嫁前,被劉寶三騙到鹽場來糟蹋了,不得已投海自盡,楊小船雖然不說,但心里卻已經是恨劉寶三入骨。

所以,面對選擇,他幾乎沒有猶豫,就踏上了李元慶的大船。

聽楊小船說完,李元慶點了點頭,這幾萬兩鹽,確實很值錢,但關鍵是,現在李元慶并沒有門路,把它們銷出去,自然換不成錢和糧食。

楊小船頗善察言觀色,忙又對李元慶道:“爺,劉家雖然在登州府手遮天,不過,他們卻并非沒有對頭。從這里往東百多里,有叫張家集的鎮子,那里,有綽號叫做‘及時雨’的大商人,名叫張晉松。據人說,這張晉松有大背景,在京師有很強的關系,為人豪杰,行俠仗義,也是做鹽場生意,跟劉家是死對頭。劉家幾次找茬,跟這張大官人過不去,最后卻都拿他沒辦法。或許,咱們可以把這鹽賣給他。”

聽楊小船說完,李元慶看了陳忠眼,陳忠忙點點頭。

已經到了這步,如果有銷路,哪怕風險大些,陳忠都不想放棄。

李元慶卻笑,“及時雨?這名頭大啊。小船,這張晉松,真有傳說的這么行俠仗義?”

及時雨,顧名思義,就像是旱地需要雨水時,雨水總能及時出現,當年水泊梁山好漢宋江就是這諢號。

無論是在此時還是在后世,能有這種諢號的人,那必定是手眼通天之輩。

宋江當年能有這諢號,最大的功績,是他身為公職人員,在得到了朝廷要對晁蓋伙劫了生辰綱的要犯動手,提前跑去晁家莊通風報信。

這種魄力,可不是誰都有的,放著鐵飯碗不要,卻跟伙亡命徒勾勾搭搭。

楊小船忙道:“爺,小人也不知詳細,不過,百姓們都是這么說,其他書友正在看:。就算是登州府這邊,也有很多人,都把鹽賣給這位張大官人,從未聽說過他缺斤少兩,欠人銀子。”

李元慶點了點頭,照楊小船這么說,這人倒是可以試試。

當下,李元慶和陳忠簡單商議番,便直接令船隊開向了東面方向。

張家集并不位于海邊,而是在內陸十幾里處。

傍晚,李元慶、陳忠帶著十幾名親兵,在楊小船和黃國山的帶領下,悄然來到了陸地,直奔張家集。

路走著,楊小船也不斷給李元慶介紹著周邊的景物。

這張晉松張大官人,雖然收鹽,是大鹽販子,不過,這人卻沒有鹽場,全靠收別人的鹽,這也使得,張家集附近,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鹽場,大到百人、幾百人,小到幾人或者兩口子,只要是賣給他鹽的人,他都給予保護,很多事情上,還會幫忙。

這也使得,張家集附近,有了種畸形的繁華。

就算是傍晚了,路上趕往張家集的人,卻是絡繹不絕,多數人,都推著小車,都是賣鹽的小戶。

李元慶和陳忠都有些咋舌。

這張大官人能有如此能量,著實是不容小覷。

隨著進入了張家集,李元慶更是微微瞇起了眼睛。

張家集并不大,只有條主街,周圍有簡易的石墻,但就這條主街上,卻是燈袖酒綠,花枝招展,僅是妓院,恐怕就不下十家,而客棧和酒樓,那就更多了。

楊小船忙對李元慶和陳忠解釋道:“兩位爺,這邊來買鹽的南來北往的客商,般都會選擇在這里歇腳。所以,晚上,這里登州城還熱鬧。”

李元慶不由點了點頭,對這張大官人的評價又高了分。

如果說登州府是官市,那這里,就應該是私市了。

這東西就有些類似后世的小規模自由貿易區,稅賦很低,服務業發達,這里的主人,主要是通過稅賦和低買高賣,拉動行情,賺取里面的巨額差價。

這看起來,似乎有標桿的官市賺的少,但實際上,這里面貓膩官市要大多了,若是操作的好,這簡直就是搖錢樹都賺錢的買賣。

而通過眼前這景象來看,這張大官人,必定是此中高手。

李元慶也有些好起來,這種可以說跨越時代的高手,究竟是什么底子?難不成,這世界上真有天才?

畢竟,李元慶知道這些,是因為李元慶從后世中來,熟悉事物的規律,但在此時,能有這種見識,這種手段,絕對可以稱得上是資本方面的天才了。

“大爺,我們綠柳的姑娘,可都是江南的上好貨色,大爺,過來看下嘛。”

“大爺,我們鳴翠樓的美酒,那可都如宮廷玉釀般,姑娘更是天上的仙女兒,進來看下吧?”

剛剛進入主街,群鶯鶯燕燕便圍了上來。

**************************************************************艾弗遜手機版上線了手機上艾弗遜看小說更方便小說全文閱讀盡在

全速更新yy小說

全速更新小說請牢記我們的網址

所有章節內容來自于廣大書友熱心上傳,本站僅根據書友的共享內容整理出免費閱讀頁面供喜歡的書友閱讀。如果您是的作者“紙花船”或者是其他版權所有者,需要本站刪除該作品,請持相關版權證明與本站郵件聯系;如果您覺得小說有違背國家的法律法規或者倫理道德的地方,請您通過郵件告訴我們不當之處;如果您覺得更新緩慢,請將網絡上其他的地址通過站內信的方式發送給我們;以上問題會在本站收到相關信息后的一個工作日內處理,敬請諒解!


上一章  |  明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