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風力水車最終采用的是立軸式風車,軸高兩丈六,直徑為三丈一,可以安放九葉風帆,掛帆的方式參考的是船帆的掛法,經反復試驗比較后方才確定,關鍵是讓風帆一面可以受力。轉到另一面時,會逆風受力縮起,從而保證風輪始終是迎風轉動,而不會受到風的阻力。
立軸的底部安裝著“風車圈”,也就是臥置的大齒輪,一共有七十三個齒,這個所謂的齒輪與葉塵想象中的有很大差距,類似于老式輪船上那種帶了手柄的方向盤,只不過圓盤更大些,作為“齒”的手柄也更多些。
與這個大齒輪“咬”在一起的是一只豎齒輪,共有二十一個齒,外形自然也是一樣,只是要小很多。大齒輪在立軸式風車的帶動下作水平方向的轉動,帶動豎齒輪在垂直方向轉動。
葉塵看過之后,發現這種原始的齒輪雖然看著粗糙,轉動時必然耗費很多力量,但卻很實用,至少用來帶動這種原始水車不是問題,畢竟涉及到技術水平,就算齒輪高級了,水車本身也未必能夠承受得起更高的轉速。
豎齒輪連著一根橫軸,橫軸的另外一端連著水車,安放著一個大的轉輪,也就是“水頭”,有十九齒,嵌著木制的,更接近于履帶的木鏈,其內側是與輪齒相扣的凹槽,外側則裝著水桶,當齒輪轉動時,帶動木鏈,水桶就提著水升高。
看上去很粗糙,也正因為如此,葉塵從構圖上就能推斷這臺風力水車可以運轉,制造的過程中也沒有出現大的意外。只是因為需要將水車架高,安裝的時候倒是有些麻煩,不過最終還是得以解決。
寬大如一條小河的秦渠邊,被葉塵命名為大力一號的祥符國第一臺風力水車高高豎立,風力水車本身就有兩丈多高,加上土石壘就的高臺也有一丈多,疊加起來超過四丈,足有兩三層小樓那么高,在曠野中很是引人注目。
河邊的風很大,九面風帆掛上以后,在風力的推動下,風輪輕輕一顫,便緩緩轉動起來。立軸、齒輪摩擦處,發出吱嘎吱嘎的響聲,聽在葉塵和工匠們,以及前來觀摩的黨項縣百姓的耳中,卻是非常悅耳。
水車的橫軸在風車齒輪的推動下,也開始帶著木鏈,緩緩轉動,木鏈上的木桶沉入水中,再升出水面的時候,已經裝了大半桶水。
裝了水的木桶被越提越高。到了水輪處,木鏈開始彎曲,木桶發生傾斜,裝著的水順著桶口流出,落到水輪下面的水池中。
水輪下的水池并不大,也不存水,落到水池中的水很快順著木制的水槽向下流淌,流到下面的水溝中,分別送往各處。
寇準看了看水量,飛快的估算了一下,高興地感慨道:“陛下,以這個速度,一天足以澆田五十畝,河套八個縣,每個縣只要打造出十個風力水車便已足夠將所有旱地變成水田,并且其中有近半可以改成稻田。”
“這不過是開始而已。”田九米看著通向田地那邊的溝渠已經被挖開,河水順著水溝向前流淌,想必到了明日,有些田便要浸泡到水中,待泡上一段時日,將水放空,再引水浸泡,如是再三。便是洗堿。經過洗堿以后的土壤,鹽堿含量會大為下降,再施些糞便之肥提高土壤肥力,數年以后,便能成為良田。
祥符學院逐漸走進了正常的軌道,缺乏講師教授的問題漸漸緩和,至于擔心招收不到學生就更不用說了。全學院如今都是統一的服飾,淡青色的麻衣,麻衣很便宜,可是青色的染料很貴,這一點曾經遭到戶部尚書賈憲的強烈反對,至今也是他一直在詬病的地方,說完全沒必要把衣服染成淡青色,染成藍色或者白色、黑色都可以,至少可以省下一半的錢財。但最終在學院學生強烈要求和葉塵有意凸顯學院學生地位的目的下,最終還是未能改變這件事情。
清晨,當鐘聲響起,所有的學生一人拎著一個鐵皮桶來到灶房拎熱水好回去洗漱,任何人,不論出身來歷都不例外。因為葉塵的重視,再加上朝廷大員都是學院‘客座教授’,所以祥符國上到左右二相,下到縣令縣尉,無不將自己還符合招收年齡和條件的兒孫送到了祥符學院參加考核,然后入學學習。所以,嚴格算起來,祥符學院這第一批學生,有至少三分之一是官宦子弟,其中不乏紈绔子弟。
這個時候,每人拎著自己的小桶一邊議論著待會早點吃什么,一邊琢磨著今天的課程。從古到今,學校的飯食就沒有好吃的,祥符學院也不例外,當然也有大魚大肉這些在尋常百姓看來的美味吃食,可是出生富貴官宦豪商子弟吃慣了精心烹調的美食,這種大鍋飯卻不喜歡吃的,多是到學院附近酒樓中吃飯。不過在一些窮苦學生看來,學校里比外面便宜很多的紅燒肉、雞腿鴨翅等肉食還是比較有名的,常常光顧。甚至其中一些不是學院學生,跑來蹭課聽的窮士子或者百姓花兩文錢就可以到食堂買一份肥膩膩,紅通通的紅燒肉或者雞腿鴨翅,聞著味道就陶醉其中,驚為無上美食。有些還舍不得吃,用竹筒飯盒裝起來,帶回家好全家享用。
葉塵從河套八縣微服私訪回到夏京,路過祥符學院,興之所至,便打算到祥符學院一游。
葉塵到的時候是巳時,正是上課的時候,學院里面人很少,且因為是微服私訪,葉塵只帶了連繼城一人進入學院,所以一時間并未被人發現。寇準留在了他的黨項縣繼續當縣令,葉塵給他的目標是將黨項縣變成黨項大州,治下定居的黨項人至少要有十萬,漢族百姓至少有十萬。而田九米卻是忙自己的事情去了,如今農部尚書空著,他是農部左侍郎,擔負尚書之職責,葉塵此次微服私訪中安排的大白菜束葉,普及風力水車都是他農部的事情。另外朝廷各州、縣以比市場價高一籌的價錢直接向百姓購買余糧,以充官倉之事,則是戶部負責,葉塵早在十數日前在懷州時便已經派人給中書省下了旨。
“大家首先要弄明白,我們祥符學院所開設地理這名學科與以往書中所言‘地理’一詞是大為不同的。“地理”一詞最早見于中國《易經》,其實便是‘風水學’的別稱,呵呵!說到這一點,咱們學院算學科有幾名講師對這一點可是清楚的很啊!前幾天老夫還和他們探討了一下。好了,言歸正傳,以前這‘地理’是古代學者研究‘天人合一’之道作用于大地表面或大地內部系統的理論。目前有大量古書傳世,皆名為‘地理’,比如《地理琢玉斧》、《地理啖蔗錄》、《地理五訣》、《地理四彈子》、《地理囊金》等等這些古書皆是風水名著,此處的‘地理’皆是風水的別稱。而我們學院所開設‘地理’學科乃是我祥符國當今陛下親自命名,自然是大有深意,更不會與‘風水學’有任何關系。我們所講地理是研究大地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所以,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前面我們說過我們所在的大地,并非是所謂的天圓地方…………”
學院是公開授課,結果那些新開設的課程,來旁聽的人竟然是人山人海………來得晚一點,就絕對沒地方站。葉塵和連繼城在一間教室內外都圍滿了人的走廊上,悄悄的聽著里面的情況,透過窗戶,葉塵發現學生聽得很認真,臉上充滿了對這個世界探索的新奇**,葉塵臉上不由露出了微笑,轉身離開,準備再聽聽其它的課。
葉塵卻是不知道,這些來聽課的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對所講內容很不服氣,甚至大為反對,特別跑來學院找講師教授爭辯的。而相比算學、化學、物理和生物的晦澀難懂,地理這門課是最能招惹全國各地士子,甚至不少學院的學生前來爭辯,不說別的光是祥符學院地理課程直接否定了一直以來天圓地方的說法,就惹來無數人的爭議。
總的來說,開辦祥符學院的成功超乎葉塵的想像,他似乎已經看到第二年參加報名考試的學生擠滿學院的景象了…………
“但是這種熱情在一個學而優則仕的社會能支持多久?若是沒有我在后面全力支持推動,讓很多人看到了我的重視,否則恐怕不會有這樣的效果。”
“所以,我既然已經將科學的種子種下,便要做好這個培植者,而要做到這一點,便要徹底改變學而優則仕的現狀,畢竟光靠一批優秀清廉的官員、政治家最多可以使祥符國安寧平定,也或許能夠解決百姓溫飽問題,但卻很難讓這個國家生產力真正的進步和強大,更不用說讓所有百姓直奔小康,甚至變得富裕。所以,大力提升以工匠為主的科研工作者甚至商人的地位實乃大勢所趨。只有這樣科學的種子在發芽之后,才能茁壯成長,長成一顆參天大樹。”
本月第一天,凌晨深夜先送上三更,只求兄弟們捧場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