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武爭鋒第七百八十六節:半圣方運殺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奇幻>> 儒武爭鋒 >>儒武爭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八十六節:半圣方運殺到!

第七百八十六節:半圣方運殺到!


更新時間:2017年03月24日  作者:情殤孤月  分類: 奇幻玄幻 | 東方玄幻 | 情殤孤月 | 儒武爭鋒 


聽得秦楓滔滔不絕的雄辯,董仲舒忽地淡淡一笑,有些艱難地從藏書室的地板上,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

他的話描淡寫,實則機鋒暗藏:“儒者修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又有論語孟子以修身,詩經尚書禮記易和春秋以陶冶情操,明德明志”

董仲舒說到這里,秦楓才陡然意識到了,自己未免太小覷這位兩個世界的儒道中,都擁有崇高地位的大儒了。

與專事詩詞文賦的6機不同,董仲舒的辯才,絲毫不在秦楓之下

“如此之多的書籍,窮盡畢生之力,都不見得能夠全部學完吃透,往往管中窺豹,坐井觀天,就自以為盡得儒家奧義,實則貽笑大方之家”

董仲舒說到這里,話語之中已對秦楓隱隱有了鄙夷之意。

“居然還有人鼓吹兼收并蓄儒道之深奧,吾自認窮吾一生,學海之中,孜孜以求,亦不能探知全部”

“身為儒者,不鉆研君子六藝,不研讀儒家的經典,卻去諸子百家的學說和文集,這不是本末倒置又是什么”

“倘若只讀了一點儒家的書,就自稱是儒者,然后又去百家的書,鼓吹諸如賢者與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兼愛非攻,人人平等,天下大同之類的謬論”

董仲舒這里批判的兩個思想,一個是農家,一個就是墨家,他們一度都是儒家統治地位的有力挑戰者。

董仲舒說到這里,用右手的書卷,拍打著自己的手心說道:“那究竟這些讀書人,是儒家的門徒,還是其他學派的門徒呢”

“儒者不讀儒者的書,不做儒者的事,不說儒家的話居然還恬不知恥地說,自己是儒家的人嗎”

話音落下,整個藏書室內,安靜地連一根針落地的聲音都聽得到

董仲舒似乎早已習慣了這等激辯之后,突然變冷的氣氛,以他一貫的經驗,這是對方理屈詞窮的征兆,他已經感覺到,自己即將獲勝了。

這就是千年后的挑戰者嗎

實力真是不值一提啊

他轉過身來,楓,帶著淡淡笑意道:“閣下對此又有何高見”

秦楓聽得董仲舒的話,知道他是要自己親口承認服輸。

董仲舒的辯才的確高明,他緊緊扣住了,身為儒家人,就應當讀儒家書,做儒家書,講儒家話學儒家的君子六藝。

只要緊緊扣住儒家人的身份,對方就很難還擊。

誰敢說自己窮盡了儒家的學問

誰也不敢開這個海口,既然你連自己儒家的學問都沒有參悟透,吃透,居然還去學習其他諸子百家,你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這一頂天大的帽子扣下來,可以說,如果秦楓不出奇制勝,到目前為止,他所有可能的辯論言路,都已經被董仲舒給封死了。

董仲舒見秦楓不開口,更是大笑了起來:“閣下剛才說兼收并蓄的百家之說時,不是滔滔不絕嗎”

聽出董仲舒言語說的鄙視之意,秦楓依舊淡淡一笑回答道:“董夫子,我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董仲舒笑道:“愿聽閣下的高論”

秦楓屋子里滿滿當當的儒家書籍,忽而笑道:“請問董夫子,文王演易經,為何孔圣寫春秋又為何”

董仲舒信口答道:“文王憐憫世人,生死愁苦深陷其中,不得自知,故引出易經之法,使人得以趨吉避兇。上可占卜國運,下可趨吉避兇,乃是為蒼生大計所做”

“孔圣見諸侯攻伐,禮崩樂壞,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民不聊生,于是著春秋,希望將天下恢復秩序與和諧,令百姓安居樂業,此也是為天下蒼生計的大胸懷”

董仲舒笑道:“你身為儒家讀書人,難道連這兩點都不知道嗎”

秦楓聽得董仲舒的話,他只說了一句話,頓時就將董仲舒給噎住了。

“既然為天下蒼生計,為百姓安居樂業是所有儒道先賢的初心本意,那何必計較儒者是用了誰家的方略,誰家的方略呢”

董仲舒似是根本沒有想到,秦楓問他的話里,居然藏著這么大的一個陷阱,足以讓秦楓絕地反擊,甚至一擊必殺

原本有些傲慢,甚至輕視秦楓的董仲舒,一時語塞,竟是連話都說不利索了。

“這這怎么可以呢”

“你是儒者,若你用別家的理念治國,你還是儒家嗎”

“你這簡直就是欺師滅祖”

面對董仲舒有些歇斯底里的反駁,秦楓越來越氣定神閑,淡淡說道:“若僅按照儒家的理念來治國,不做絲毫變通,不但沒有給百姓帶來好的生活”

“反而會給人民帶來更深重的苦難,那么我們儒生究竟是遵行了先圣們的儒道,還是毀掉了他們的儒道呢”

董仲舒氣急敗壞道:“信口雌黃,真是信口雌黃你何曾見過有人以儒治國,將國治得民不聊生”

秦楓笑了笑說道:“春秋時,宋國篤信儒道,結果被楚國圍困時,還是墨家人舍身取義,挺身而出,才免去滅國之災”

“這樣的例子還少嗎”

董仲舒當即反駁道:“那是宋國上下,國小民貧豈是儒道的過失”

秦楓又笑道:“就算宋國的國力不行,何至于作戰時,將軍被人砍斷了帽纓,因為君子死而冠不免,還用手扶起帽纓,結果被人砍成肉泥的事情”

“一個將軍尚且如此,何況整個宋國”

董仲舒一時愕然,卻聽得秦楓曬然笑道:“所謂君子,有吞吐日月之氣度,亦有舍身取義之豪氣”

“豈會拘泥于君子死而冠不免,白白枉費自己的性命”

“又豈會拘泥于是儒家之言,還是百家之言,只要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和諧,便是歷代儒圣的初心所在。”

“重形式而輕本心,這等買櫝還珠,究竟是維護儒道,還是在僵化戕害儒道呢”

公告: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復制

手機上就是手機版哦!可躲進被窩里看有護眼和省電省流量模式,屏幕自動翻頁,看書手不累喜歡請收藏加入書簽.~


上一章  |  儒武爭鋒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