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1076章:謝謝配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76章:謝謝配合

第1076章:謝謝配合


更新時間:2019年02月01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經過兩天的暴曬,地面的泥土是恢復了硬度,只是不會到了稍微踐踏就成為泥濘的程度,反復踐踏還是會變得松軟。

一支又一支的馬蹄重重地踩踏下去,馬蹄邁起來的時候是翻起了一片的泥塊,地面也被留下一個大約五六厘米的馬蹄坑印。

哈比布拉來回觀察左右兩翼的兩支漢軍輕騎兵,離得比較遠的關系,再來就是騎兵馳騁的泛起了一片的煙塵,其實是看不太真切有多少人,又都是什么樣裝備的騎兵。

薩珊軍隊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與漢軍面對面碰上,幸虧是這一邊地勢平坦,雙方相隔很遠就看到了對方,要是在地形復雜的地方就該是互相看到對方的時候下一刻就該進行廝殺。

“讓騎兵出去!”哈比布拉不是那么確定這一支漢軍有沒有裝備火器,對組織正面防御并沒有多么大的信心:“后線的部隊最好拉開一些!”

哈比布拉再怎么說都是身為高層,沒有親眼看過火器發威的場面,卻是能從一些渠道知道該怎么面對列裝火器的漢軍。

總之,與漢軍火器部隊交戰的時候絕對不能擺下密集陣型,要不然就是給漢軍的炮兵送人頭。

再來就是,一旦發起沖鋒千萬不要有任何的猶豫,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沖上去與漢軍士兵混在一塊。

現在的這一支薩珊軍隊并不是處在進攻地位,他們因為步騎混編的關系,然后是發現來的漢軍都是騎兵,按照傳統選擇停下來進行整頓,布置必要的防御前置陣型。

五萬左右的步騎,占據的范圍其實并不算小,擺開之后占據的空間正在不斷地增大。

這一片地區是絕對的平坦地形,看不到有什么坡度的傾斜,不存在什么茂密的植被,連樹木都沒有看到幾棵,一眼看去就是灰黃色的地表。

大約六千左右的薩珊騎兵是在哈比布拉的命令下出擊,他們脫離本陣之后沒有多久分為兩個縱隊,一個約有四千來騎兵,另一個是兩千左右的騎兵,分別迎向了從左右兩翼突擊而來的漢軍騎兵。

戰場之上,現在早就是鼓號聲不斷。

波斯人的主要戰爭器樂是一種長號角,吹起來是聽著像是大象的低沉鳴叫。這種樂器他們已經使用了千年以上,他們的對手一直很聽不慣這種戰爭號角,羅馬人給予的評價是軟綿綿。

現在,漢軍聽著薩珊軍隊那邊的長號角,無數人在腦海里面出現的評價就是“靡靡之音”。

薩珊并不止有一種戰爭樂器,他們其實也有戰鼓。是一種擺平了的大鼓,敲動的時候聽著比較脆,沒有戰爭樂器還有的雄厚。

每一個國家都會有自己的戰爭樂器,以漢軍為例是使用號角和戰鼓,聲音聽上去都會比較雄厚。

漢人所知道的是羅馬人的戰爭樂器主要是一種銅制的小號,吹起來音波不會太長,大概就是一種“嘟嘟嘟”的節奏。

羽林軍沒有攜帶戰鼓,是有司號員隨身攜帶一種牛角形狀的號角。

漢軍的戰爭樂器,攜帶戰鼓的時候會在開戰之后不斷敲響,號角則是只有在傳達軍令時才會被吹響。

現在的戰場上,戰爭樂器的聲音全是來自波斯人,使漢軍這邊的軍官納悶一點,波斯人不斷用戰爭樂器制造動靜,等待要用戰爭樂器傳達軍令的時候又該是什么樣的狀況。

戰場上戰鼓和長號的聲音不絕,馬蹄的重踏聲亦是連成一片,薩珊的步兵也開始在不斷地吶喊。

“他們在喊什么?”李均問的是懂波斯語的翻譯:“怎么聽著音節那么固定?”

翻譯傾聽了一下,答道:“是喊殺聲和一些神靈的名字。”

“這個世界就不該有除了漢語之外的語言!”李均露出了嫌棄的表情:“聽著太怪了!”

翻譯能怎么樣,只能是附和著點頭表示贊同。

從左右兩翼進行突擊的漢軍騎兵,其中的一支即將與那股兩千左右的薩珊騎兵發生接觸。

另外一支處于右翼的漢軍騎兵,他們是在進行彎度比較大的迂回,帶著那股四千左右的薩珊騎兵兜圈子。

漢軍騎兵是在運動中收攏了長線,慢慢變成了三個騎兵隊,每一個騎兵隊都是兩名騎兵并駕齊驅,他們的身后是跟著同樣并肩齊驅的袍澤騎士。

從高空中向下鳥瞰,會看到漢軍騎兵拉長了三條長線,線條并不是絕對的筆直,相反是像蛇一樣的扭曲,會在前方騎士的帶領下不斷地改變形狀。

用諸夏的戰爭隊形來解釋,三支漢軍騎兵隊都是在布置長蛇陣。這種騎兵隊形并不是被用來做沖鋒用途,主要是拉扯敵軍的陣型,同時在進入射程之后用遠程武器進行攻擊。

每一名漢軍的騎士,他們都會與袍澤保持三米以上的安全間距,使隊形看上去又被拉長。

漢軍的輕騎兵,他們的主要裝備是一桿騎矛、一柄用彎曲幅度的騎兵用戰刀、一部騎弩和一張騎弓。因為是輕騎兵的關系,戰馬并沒有什么防御甲具,其實則是穿著一身輕便的騎兵款式皮甲。

所謂的騎兵款式甲胄,是一種有裙甲的類型,裙甲的長度是覆蓋了大腿。

皮甲對于防御近戰類型的武器基本沒有太大的效果,對遠程擁有金屬箭鏃的防御也不高,除非是對上使用骨頭或是石頭箭鏃的箭矢,要不然其實是防止擦傷,再來就是一種心理安慰了。

“射!”

不同的語言,不同陣營的士兵,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發出高喝。

漢軍騎兵這邊并沒有使用騎弩,進入到射擊可達范圍內的騎士,他們是手持騎弓搭箭發射。

薩珊軍隊那一邊,專業的弓騎兵使用的是一種大弓,普通騎兵則是使用角弓。

漢軍的騎弓和波斯弓騎兵使用的弓,它們從外形方面看上去很像,弓身的長度都比普通弓要長一些,所用的箭矢箭桿也要稍微長一些。

弓弦的響聲在馬蹄的奔雷聲中并不明顯,被射出的箭矢在半空中飛著,它們落下的時候,只有極少部分是命中騎士和戰馬,一旦人被射中基本上就是大半的箭桿穿透而過,戰馬被射中是會失蹄重重地摔在地上。

這一支漢軍騎兵是一種長蛇陣型,互相對射的同時整體隊形不但是進行了大幅度的彎曲,甚至是進行了“斷節”分為更多的長形隊形部分。

與這一支漢軍對戰的這一股薩珊騎兵,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是跟隨著漢軍騎兵在運動,并且是分著進行了分兵行為。

雙方在運動中不斷對射,時時刻刻都有騎士中箭落馬,要不然就是戰馬中箭失控。

漢軍騎兵這一邊是早就拉好了隊形等著薩珊騎兵自己“撞”上來,一樣是在射箭,可是同一時間段是有更多的漢軍騎兵射出箭矢。

這樣一來的話,漢軍這一邊每倒下一名騎士,薩珊那一邊則是至少會倒下三名騎士,等待雙方的陣型都是在運動對戰中拉扯斷節破碎,兩天漢軍騎兵至少還有一千九百以上,薩珊的兩千騎兵卻是只剩下不到一千七百的樣子。

算是正式交戰了的兩股騎兵,互相之間不再存在什么隊形之后,戰事的發展是慢慢變成了小隊與小隊的較量,或是單騎之間的廝殺。

交戰態勢發生改變之后,漢軍騎兵的裝備優勢被最大化的體現出來,例如進行追討時期,不用多么費勁就能拿起騎弩瞄準射擊,一發不中就再射一發,直至將敵手射翻下馬。

進行對沖的敵我雙方騎士,漢軍騎兵是有一桿長度六米的騎矛,薩珊騎兵這是大多為彎刀之類的短兵器,騎兵對戰講的就是一寸長一寸強,對沖之下是薩珊騎兵的彎刀距離漢軍騎兵還有那么幾米距離,卻是被漢軍騎兵的長矛捅了個透心涼。

兩股一開始數量都是兩千左右的騎兵,他們從進入廝殺狀態,到演變成為小隊混戰,時間不過是過去五分鐘左右。

身為統兵主將的李均,他只是在前面會關注一下進入廝殺狀態的部隊,更多的心思則是會放在整體的調動上面。

“漢人果然不止使用火器才厲害。”哈比布拉比較關注開戰后的廝殺情況:“我們損失三名士兵左右,才能消滅一個漢軍!”

波斯人對于漢人的強大還是有比較深的了解,真沒有將漢人視為菜雞,相反是比對羅馬人還要更加的重視和忌憚。

后面純粹是漢人的火器表現得太搶眼了,導致火器更為波斯人忌憚,某方面來說是忽視了漢軍除了火器強大之外的實力。

“總督閣下!”沙展是一名波斯將軍,他一直是關注漢軍的本部:“他們動起來了!”

哈比布拉視線轉移過去,看到的是漢軍本部正在以緩慢的速度向己方接近。

“暫時沒有發現這一支漢軍攜帶火器。”沙展對這個發現還是相當的振奮:“如果他們沒有火器,我們是不是應該更加大膽一些?”

不算之前那一支波斯人與眾多盟友一起進入匈尼特國境內的戰事,他們其實是第一支在本國國境內與漢軍交戰的薩珊軍隊。

作為第一批與漢軍交戰的薩珊軍隊指揮官,哈比布拉的心理壓力是超乎想象。恰恰是壓力太大了,才會使他在做出選擇的時候更多是傾向于保守,分兵進擊季多羅王國是不得不做,率軍壓上來更是一種戰略方面的考慮。

就在剛才,哈比布拉還想著從本陣抽離一支騎兵,去挽救那一支看上去注定要敗了的己方騎兵,還沒有進行抉擇之前,漢軍的本部卻是壓進了。

漢軍本部壓進的時候,右翼那一支一直處于游弋狀態的漢軍騎兵,他們已經變成了一個鋒矢陣的隊形,對著前方的四千左右薩珊騎兵發起了沖鋒。

李均會讓本部向前,是策應左右兩翼的己方騎兵,其中之一就是保證左翼即將取勝的戰果,再來就是給予敵軍主將更多的心理壓力。

軍隊與軍隊之間的較量,勝敗主要是看統兵將領對戰場的把握,通常就是進行調度給予已經進入交戰狀態的己方部隊,更多能夠取得戰果的機會。

通常意義上來講,避免某個局部處于劣勢,保證有優勢的局部戰果擴大,是一名將軍最基礎的素質。

李均在干的就是保證局部優勢擴大,會視敵軍的狀態進行下一步的選擇。

“騎兵……”哈比布拉咬了咬牙,大吼:“騎兵全部脫離本陣,不用思考更多,直接向能看到的敵人沖上去!”

哈比布拉被沙展一提醒算是醒悟過來了,他們比漢軍多出十倍的數量,過于謹慎不但是在打擊己方士兵的士氣,還是在給敵軍進行逐個消滅的機會。

正在親率本部向前推進的李均,聽到敵軍本陣戰鼓和號角變了節奏,再看敵軍本陣呼啦啦奔出騎兵,組成陣線的步兵也是在向移動,暗罵了一聲,下令:“命令左右兩翼脫離戰場,本部向北轉進!”

李均最不想看到的局面還是出現了,他希望的是敵軍對己方足夠忌憚,每一次只是派出合適的數量進行交戰,要是敵軍不管不顧地發動全軍出擊,他們就是滿身鐵又能打幾顆釘,只能是選擇拉開距離。

“哈哈哈!”哈比布拉指著看模樣在撤退的漢軍一陣大笑:“漢人原來也會害怕!”

漢軍撤離的舉動是引起了薩珊將士發出了歡呼,似乎是發現原來漢人也不是無法戰勝,小心臟總算不用跳得那么快,手腳也不用再發抖,一時間是勇氣重新回來了。

“撤離速度不用太快!”李均聽到波斯人發出熱烈的歡呼聲,回應是一臉的冷笑:“讓他們追!”

漢軍全是騎兵,薩珊軍隊卻是步騎混編,李均很愿意看到波斯人興高采烈地追擊。

李均之前還郁悶敵軍足夠冷靜,要是敵軍真的保持陣型,全是騎兵的漢軍真不會傻乎乎去沖擊。

現在嘛,薩珊軍隊自己動了起來,是在追逐之中步騎脫離,大軍是越拉越散……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