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1073章:將與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73章:將與帥

第1073章:將與帥


更新時間:2019年01月30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您可以按"CRTLD"將"傲宇閣"加入收藏夾!方便下次閱讀。


冷兵器時代能夠動員出百萬兵力的國家一直是屬于少數。

想要動員百萬人參軍,首先是國家要有足夠多的人口基數,那么這個國家的疆域面積肯定是小不到哪去。

再來的話,國家還要有足夠的農耕區,才會有充足的產糧喂飽龐大的人口,平時的積累支撐動員百萬人成為士兵的基礎。

除了人口、疆域面積和足夠的糧食之外,國家經濟實力肯定也不能低到哪去,動員士兵之后總不能是讓他們兩手空空,另外就是關于制服統一的必要性了。

上述那些基礎有了,必不可缺就是一個強有力的中央,要不然就算是國家人口再多,經濟有多么發展,沒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國家有再強大的實力其實都屬于無法利用的層次。

像是戰國時期的秦國,一再以四五百萬的人口動員出五十萬以上的軍隊,秦庭就是一個屬于有高超戰斗力的中樞,不但是將兵源給動員起來,通常還能保證有足夠的軍需。

同一時期的其余戰國,能夠動員百萬兵力的國家并不算少,可是通常因為中樞沒有足夠的執行力,明明是有龐大的人口基數,可是通常能夠動員二三十萬兵力就是到達極限。

那個時期有個比較特別的戰國,楚國的人口為各個戰國的最多,疆域面積也是各國最大,經濟實力僅次于齊國,偏偏楚國因為自己的特殊國情發揮不出國家體量該有的戰斗力。

在諸夏的各個王朝,做到動員百萬兵力的國家也不算多,僅是能夠動員百萬兵力,往上數就是戰國時期的秦國和楚國,西漢的孝武皇帝時期做到了一次,五胡亂華的石羯趙國做了一次。

能夠動員百萬兵力,同時還能將軍隊調動上戰場,那么就獨獨先秦時期的秦國和楚國,再加上劉徹時期的西漢。

再往后面看,北宋的常備兵力一直超過百萬,可是能夠拉出去野戰的,其實一直都沒有超過十萬;明朝也是一個常備兵力大半時期超過百萬的朝代,與北宋相同的是,所謂的常備軍真沒有多少野戰部隊。

動員起百萬軍隊,又真的將百萬軍隊調配到戰場,數來數去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只有先秦時期的秦國。

像是西漢孝武皇帝動員百萬兵源,但是拉到戰爭的兵力其實沒有那么多,最多的一次是衛青統兵四十五萬,霍去病統兵三萬,除了這一對舅甥兩人之外,其余幾個邊疆太守和校尉兵力合起來約有十三萬左右,再加上一些邊軍,一次戰役動用的總兵力七十余萬。

在這一次戰役之后,西漢的國帑和府庫大概是空了,隨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動用的兵力都沒有超過十萬。直至劉徹駕崩之前,再一次動用總兵力超過十五萬,是貳師將軍李廣利遠征大宛。

其余其它朝代?國家空有百萬常備兵力,可是不管是被動防御,還是主動出擊,很少能夠看到單獨一個戰場布置二十萬以上兵力的例子。

“大漢的百萬大軍……”謝安感慨地說:“絕非守備軍啊!”

謝艾聽懂了謝安表達的意思。

所謂的守備軍就是沒有野戰能力的部隊,通常是某一座城池的守軍,并且素質基本上不怎么樣。

元朔十六年之前的漢帝國,算上虎賁軍和羽林軍是總共有十五個常備軍。這些常備軍都是擁有野戰能力的軍團,總兵力約有二十萬。

次一級的郡縣兵,他們其實就是所謂的守備軍,素質參差不齊的不說了,其實并沒有正兒八經的有大將過來操練,拉到野外戰場連基本的軍陣都組不起來。

謝艾真的聽懂了謝安的意思,除了兵源的素質之外,關鍵的是統兵的將軍。

這一次西征幕府最終會達到五十萬的兵力,謝安身上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歷史上作為一名將帥統率五十萬兵力的人有多少?滿打滿算也就那么幾個,能夠統兵五十萬以上并且戰而勝之的將帥,一只手都數不滿。

最出名也是最為厲害的人,除了韓信沒有其他人選。

韓信鄙視白起,說白起虛有其名,認為白起根本就沒有多么強駕馭大軍的能力,所指的是白起只不過是將大軍給帶到戰場,沒有對軍隊有多么靈活的指揮,只是將部隊擺到戰場上打呆仗。

白起真的是那樣帶兵的?翻找一些白起統兵作戰的戰例,似乎韓信并沒有說錯,白起統兵作戰就一個“剛”字,不管有多少敵人,設下營地等著被剛,等待敵人剛不動了,就該輪到白起去剛了。

以正合,以奇勝,這個兵法要訣被白起掌握得透徹,但是這樣的打法對麾下軍隊的素質要求極高,尤其以來工程兵部隊,同時對后勤的消耗也會非常恐怖。

硬剛的打法幾乎是不會存在什么大勝大敗,勝了自身傷亡也不會比敵軍少多少,差不多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個也是韓信瞧不起白起的原因?

白起統率兵馬最多的時候是達到四十萬,或許還要少于這個數字?

韓信對同樣是秦將的王翦評價卻要高出許多,不單單是因為王翦最高統兵數字達到六十萬,還因為王翦能夠在廣袤的地域去調動那六十萬的軍隊。

不是將六十萬兵力擺在那邊,不去進行調動,只是守住營盤,有這種能力的人其實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帥了。

韓信對李牧的評價也要遠高于白起。

原因是李牧統率十來萬兵馬在廣袤的草原之上,多次分兵合兵,又玩出高超的戰車與騎兵配合戰術,甚至還要一邊指揮數量更加龐大的步兵,對付全由騎兵組成的匈奴人戰而勝之。

韓信對自己的評價當然是無比的牛逼,一句“點兵多多益善”足以說明一切。他也沒有吹牛逼,用諸多的戰績來證明自己的確是無比的牛逼。

歷史上能夠統率七十萬以上的大軍,并且還能做到如臂而使,韓信很想問:還有誰?

每一名將軍會有拿自己與歷史上的名將做比較,謝安也不例外。

謝安得知自己將會統率實打實的五十萬軍隊時,心情是忐忑遠要多于激動。

歷史上能夠統率五十萬兵馬以上的人,要么是成為赫赫有名的名將,要么必然是會成為被釘在恥辱柱上的罪人。不管是戰而勝之成為名將,還是一敗涂地成為罪人,其實后面的下場都很難預料。

不是難以預料,是除非以君王之身統率大軍,要不然最后都會落下被君王猜忌的下場!

“安未有淮陰侯之才,只能戰戰兢兢效命王事。”謝安說這句話是特地說給謝艾聽的:“介時還請長史多多用心。”

謝艾行禮而沒有多言。

疾隆坡的西北方向是一片廣袤的平原,波斯軍隊過來之后是選擇在漢軍營地一百二十里之外安營扎寨。

哈比布拉一開始就沒打算構建防線,營地也就沒有進行多么復雜的布置。

人一滿萬便是無邊無際,多達二十余萬大軍的營地占地范圍非常廣,以面積而算絕對超過二十平方里。

他們的中軍數量最多,占地也最廣。

中軍的周邊再分布多個營地,主要是將雜兵安排在外圍,哪怕是遭遇漢軍的突襲,他們也能起來阻擋作用。

因為沙普爾二世的重視,薩珊最為名牌的幾個軍團是在得知漢軍西進就調到了東方。

包括為數五千的弓騎兵以及名頭傳承了將近千年的一萬不死軍,另外就是為數三千的具裝重騎兵和數量為六千的戰車,由這些部隊構成東部軍團的絕對主力。

波斯人玩弓騎兵已經有將近三千年的歷史,是在大流士時期就組建起弓騎兵,只是每一個時期有多少弓騎兵都不固定。

在帕提亞人統治這一片土地時期,一度組建起一萬五千弓騎兵,他們在與羅馬人較量的初期,弓騎兵是將短腿的羅馬人打得找不到北,逼迫不擅長騎戰的羅馬人不斷完善自己的步兵防御,羅馬人的龜甲陣就是在抵抗帕提亞弓騎兵的過程中被弄了出來。

薩珊已經從漢帝國那邊獲知了馬鞍和馬鐙的重要性,他們是第一時間就進行仿制。

由于馬鞍和馬鐙根本不存在什么科技壁壘的關系,只要擁有足夠多的工匠就能大批生產,短暫的一年之內波斯騎兵就普及了馬鞍和馬鐙。

得到馬鞍和馬鐙的薩珊弓騎兵,他們是被派到中東戰場進行實戰檢驗,面對那些造反的阿拉伯人,是比以往更加輕易地進行了一場又一場一面倒的殺戮。

馬鞍和馬鐙的存在不止是加強了弓騎兵,對于具裝重騎兵才是最大的加強。

沒有馬鞍和馬鐙之前,薩珊的具裝重騎兵雖然能夠橫沖直撞,問題是哪怕僅是沖擊直線也會有騎士掉落下馬。再來就是因為雙腿沒有借力點的關系,他們的主兵器只能是一桿長度約六米的騎矛,還是那種硬桿款式的騎矛。

硬桿款式的騎矛,一個不慎就算是刺中敵軍,騎士也會因為阻力自己摔落下馬。

有了馬鞍和馬鐙的薩珊具裝重騎兵,他們進行了必要的加強,尤其是從漢帝國使用的弩具得到啟發,薩珊自己也搞出了弩機,性能……也就是射程和穿透力方面或許不如漢帝國,不過他們也制造了數量龐大的弩機,分為步用和騎用,具裝重騎兵就裝備了騎弩、長毛和彎刀,被加強真不是一絲半點。

同時,薩珊與漢帝國接觸的成果遠不是獲得馬鞍、馬鐙和弩的啟發,他們還發現原來板甲要比鱗片甲更為輕便,就是板甲的制造要比鱗片甲更困難一些,那是技術方面的決然不同所造成。

要是漢帝國沒有那么霸道,薩珊沒有意識到再怎么忍讓也無法避免發生漢帝國西進,他們在得到那些加強之后,是再一次有了將羅馬人摁在地上摩擦的信心。

可嘆的是,與漢人高層接觸過的波斯人,再結合漢帝國的外交政策,無比確認漢人的西進是早晚的事情,他們真不愿意等待漢帝國的軍隊全部更換了火器再去面對,是選擇覺得還有一絲獲勝,哪怕不能勝也能保住西部,提早掀開了大戰的序幕。

“或許不能再等了?”哈比布拉剛才看完從季多羅王國那邊傳回的情報:“漢人派遣使者前往西貴霜和克什米爾。西貴霜懼怕漢帝國的兵峰,有極大的可能性會選擇站在漢帝國那一邊。”

事實上薩珊與季多羅王國的關系本來就不好,沙普爾二世登基的早期可沒少拿季多羅王國刷戰績,好幾次都打到白沙瓦城下,逼迫季多羅王國獻上足夠多的貢品和奴隸才悠哉地撤軍。

以季多羅王國的體量和人口,包括經濟等方面的實力,薩珊并不覺得季多羅王國站在漢帝國那邊會有多少威脅。

最為關鍵的是,薩珊和羅馬搞出了反漢軸心,加入的國家并不算少,然后匈尼特已經名存實亡,西高車眼見著也要舉國遷移,再加上搞陰謀沒能讓漢帝國陷入內部麻煩,對反漢軸心來說是壞消息一個跟著一個。

季多羅王國選擇站在漢帝國的陣營加入這一場戰爭,極可能是會形成一種對反漢軸心非常不妙的效應。

“殿下的大軍很快就會到來。”哈比布拉沉吟了一下下,說道:“我決議先起兵南下,攻擊西貴霜!”

他們在這里的兵力有二十二萬之眾,漢軍沒有絲毫西進的跡象,抽出四五萬前去攻擊西貴霜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要是漢軍有所動作,不管是推進與主營地這邊交戰,昂或是出兵去西貴霜,哈比布拉都認為會是一件好事。

“漢軍動起來最佳。”哈比布拉對于一直沒有動彈跡象的漢軍是無比的忌憚,他清楚麾下將校也是相同的心理:“我帶兵離開之后……”,他看向了一個顏值相當高的中年人:“帕爾司,你可以統帥大軍適當地向前壓進。”

“殿下兩天后就會到?”帕爾司是東部大貴族,也是這一支波斯軍隊當前的副將,得到答案點了點頭:“我明白應該怎么做了。”

一柄刀高高地舉起,沒有砍下來之前才是最嚇人。

網站地圖導航:

20122015傲宇閣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