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1053章:儲君?儲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53章:儲君?儲君!

第1053章:儲君?儲君!


更新時間:2019年01月10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看小說就來6毛()

位置:歷史軍事


“我一點都不想去……”

“殿下,忍一忍吧?”

劉銘滿臉苦澀,他就希望能夠安穩而又低調地生活一輩子,最好是能夠當一個透明人,不要摻和到什么大事之中。

事與愿違,皇帝的一個命令,劉銘從一個小透明突然間變得萬眾矚目,一切只因為皇帝讓他到火器軍參加訓練,并且是以士卒的身份。

便是女官所生的皇子,也無法改變劉銘身上有劉彥骨血的事實,儲君之位沒有塵埃落定之前,只要是劉彥的骨血都有機會。

前腳劉慎剛剛被送入軍中,劉慎從前線歸回的消息已經確認,卻是輪到劉銘前往軍中,誰都沒搞懂劉彥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想法,之前認為劉慎回到長安就會成為儲君的猜測又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再怎么樣都是一名皇子,進入軍中卻是從普通士卒開始當起,某方面來解讀的話,是不是另外一種“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意思?要不然這么作踐一名皇子,真的很難解釋。

“這一去,便是至少三五年……”劉銘環顧了一圈,周邊的十個人是他很小的時候就負責護衛的親衛:“聽說要航行七個多月才會抵達歐羅巴,一路上全是在大海上面。我會死的……”

對了,劉銘并不會游泳,更沒有乘過船,對要在大海上漂那么久真的是感到深深的恐懼。

“殿下這一段時間不是蠻好的么?”常威笑呵呵地說:“一個月訓練下來,殿下沒有暈船的毛病。”

劉銘直接翻了個白眼,他倒是希望自己有暈船的毛病,那樣或許就不用待在遠征艦隊了。

一眾人笑了起來,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負責保衛劉銘的安全,一開始的時候其實是郁悶和糾結,覺得負責一名普通皇子的安全著實沒有前途,認真而言也算是很難有什么輝煌的未來。

后面事情是得到一些改變,皇帝重啟了古典分封,有功大臣可以享有封國,那么他們可以肯定就算劉銘在皇子中再普通不過,日后也少不了是會有自己的封國,差別就是被封在哪里,又會有多么大。

劉銘會有封國這個判斷讓他們開始有了盼頭,他們一開始還以為劉銘在成年后會被隨便打發一個地方,可能連封君的地位都不會有,那樣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天大的災難。

事實上就是那么一回事,跟著沒有前途的人,哪來什么奮斗的動力,再努力表現也難以換回什么,升官是別人的事情,榮華富貴更是難以奢望。

現在不一樣了,不但確認劉銘會有屬于自己的封國,他們這些自小就保護劉銘的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基礎上,一場富貴是少不了的事情,很可能還會在封國享有高位,只要不犯錯的話,他們子孫三代的榮華富貴算是有了把握。

他們就是隨意坐在海邊的一塊巖石上面。

諸夏的南方海域很少能有全是沙子的沙灘,更多的海灘其實是充滿了各種巖石,大多數巖石是一種多棱角的類型,少數才會去圓滑圓滑的類型。

海灘之外,海面之上是密密麻麻的各型船只,有長達兩百米以上的大艦,有長度不過兩米的小舟,更多的是下了錨的五六十米戰船。

劉銘一直都記得母親李菲的教導,不要去爭什么,不要去表現自己的存在,甚至不能表現出聰明的一面。

在劉銘的印象中,皇后崔婉其實是一名非常和藹的人,他不理解母親為什么會視那么和藹的皇后為洪水猛獸。

直至這一次那位皇帝的爹讓劉銘到軍中,印象中和藹的皇后似乎是變得有些不一樣了,他還能記得當時皇后看自己的眼神銳利得就像是刀子,才算是明白母親為什么一再有那些告誡。

“我現在說自己會暈船……”劉銘問最為信賴的侍衛頭子常威:“父皇會信嗎?”

“您要是現在才對陛下那么說的話……”常威摸了摸自己的腦袋:“我等幾人大概是會腦袋搬家。”

劉銘想了想,的確是有很大的可能性會發生常威所說的結果。

皇帝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欺騙,訓練時劉銘沒有表現出任何有暈船的特征,遠征艦隊馬上就要開拔,結果突然有了暈船的毛病,那肯定是有人攛唆。

皇帝肯定是會查,第一個查的層面會是遠征艦隊的幕府班子,查下去不管是不是幕府班子出現問題,比如有人不希望劉銘哪怕是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會威脅到劉彥,那就是一場動蕩;第二個會查的是崔氏,畢竟劉銘這邊出了幺蛾子,當前比較有利的就是劉慎。

不管遠征艦隊的幕府班子或崔氏有沒有被查出什么問題,皇帝沒可能會大張旗鼓地去進行處置,那么倒霉的必定是劉銘身邊的那一批人,他們就算是全被冤枉死了,產生的后續影響會是最小,甚至連影響都可能不會產生。但處置遠征艦隊就不一樣了,處置了崔氏的結果會比處置遠征艦隊的后果要嚴重一些。

劉銘看到他們臉色變得慘白,稍微愣了一下很快就明白事情的嚴重性,慌忙站起來:“是銘孟浪了,還請諸君原諒。”

眾人苦笑著回禮。

劉銘以前有稱呼過他們“叔伯”,結果是全部跪地求饒,說是劉銘想要他們死。

劉銘的爹是天子,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承受他稱一聲“叔伯”的。

“殿下。”常威真誠地說:“我們與殿下乃是一體,定會拼死保護殿下。”

這個常威會武功,就是沒打死過狗。

劉慎到軍隊服役,不但是帶去了五十名皇城近衛,崔氏更是出了數百人,諸多勛貴也是派遣子侄效力。

到了劉銘到軍隊服役的時候,皇城近衛只有十人,生母不但出身低微且族人早就死在胡虜之亂是一個人都沒來,同時更沒有勛貴派遣子侄過來。

沒有任何勛貴派人過來已經很能說明一件事情,至少是說明勛貴哪怕是有所猜測也不敢做出太明顯的下注。

遠征幕府那邊,桓溫是當劉銘不存在,王龕和李邁有幾次巡視營盤明明是看到了劉銘也是當作沒看見,僅有王猛見到劉銘的時候會給個笑臉。

現實告訴了劉銘一件事情,生母是誰真的很重要,他明明比劉慎早出生,只因為母親身份上的差別只是一名庶長子,以前是個小透明,便是受到了萬眾矚目也不會有什么風光,甚至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地里提防著。

這不,后面那幾個人已經來回逛了幾圈,一次次都要好奇地向他們這邊張望。

“是崔氏的人。”常威是侍衛頭子,認人的本領必須要有:“他們也太明目張膽了。”

眾人包括劉銘在內沒人有什么舉動,更別說氣憤地沖上去理論或是扭打。

以前是透明到仿佛空氣,突然間受到矚目其實很是不習慣,甚至是內心底多多少少是有那么些虛。

崔氏是什么樣的存在?以前胡虜統治中原的時候,崔氏就是地方上的豪強,存在感并不差,就是還沒來得及跟胡虜眉來眼去,石羯趙國就被滅了。后面崔氏女成了王后,崔氏反而是有那么些沉寂下去,但是低調不代表變弱,相反是進入了另外一種層次,不需要太強的存在感來展現自己的強大。

劉銘并不愚笨,他知道但凡自己對儲君之位有一絲絲的窺視,即將要面臨的就是烏云籠罩和狂風暴雨。他還知道另外一點,自己再怎么樣都是天子的骨血,那些人不會致自己于死地,可是自己的母親就很難說了。

“若是殿下有一個能說得過去的母族……”武遂小聲嘀咕到這里也就結束了。他扯了難看的笑容,改變話題,說道:“咱們是要先去馬六甲?早聽聞那里風景非常優美,有心去看卻是沒有機會。這次可算是達成心愿了。”

要是自己的母親背后有一個強大的家族?劉銘其實無法避免會有過類似的聯想,只是也僅僅是偷偷的想一想。

人無法選擇自己有什么樣的父母,有那么些人從生下來的那一刻命運就已經差不多注定了,并不是說個人努力就能有什么樣的改變。

當前的劉銘多少是會有些悸動,只是他無比清楚一點,儲君之位并不是自己所能窺視,沒有大臣會真正地將自己當回事,哪怕是有大臣靠攏也肯定抱著別有目的的想法,比如那位大臣希望自己去挑戰劉慎,然后為某位“真龍”開路。

“慎殿下快到長安了吧?”劉銘對劉慎就是這么個稱呼,才不會無知地喊什么皇弟,不單單是嫡庶之間的差距,其實是有資格喊皇兄皇弟的只有現任的皇帝。他笑了笑,繼續往下說:“聽說慎殿下給我從極西之地給我帶了禮物,一直神神秘秘,不知道是什么。”

常威眉頭皺了一下下,直言不諱地說:“殿下,您這一段時間還是不與慎殿下有來往為妙。”

“……”劉銘張了張嘴,低聲說:“知道了。”

劉銘與劉慎的感情怎么樣?皇室早年間就他們兩個男孩子,劉彥還是會將他們聚在一塊玩耍,甚至是教育的時候也沒有刻意的區分開來。

人與人之間要是相處得多了,沒有因為一些矛盾變成仇敵的話,基本上多少是會產生感情。

孩童的心思一般都比較單純,知道對方是自己有血緣的親人,不管是天性還是后天被人灌輸,該互相搶玩具的事情不會少,但親密感卻是不會丟。

劉銘有記憶以來,應該從八歲之后才不像以前,不過那也是一些大人刻意進行區分,像是他自己的母親教導他對待劉慎必須謙卑,又像崔婉教導劉慎要有皇室嫡系長子的威嚴,才算是讓兩人明確地知道,雙方都是天子的子嗣,可是子嗣與子嗣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元朔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遠征艦隊是在大將軍徐正的親自壯行之下啟程。

劉彥本是要親自送行,只是有另外的事情。

如果有什么事比遠征艦隊還重要的話,那么冊立儲君絕對是算一個。

劉慎回到長安,按照程序走了一圈下來,先是有告祭宗廟的行為,算是為朝堂眾臣提了一個醒,告知他們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

得到信號的眾臣,先是由桑虞上書請求冊立太子,后面是只要還能喘口氣的文官都跟上,請求冊立太子的奏章就像是雪花一樣地從全國各地飄到了宮城。

在冊立太子這一事件事情上面,武將其實并不是要沉默,是他們遠要比文官特殊一些,著實是發聲不得。

劉彥讓劉慎設宴,并且暗示劉慎邀請在長安的武臣。

被邀請的武臣似乎是明白這是一個什么流程,不管是當天多么忙碌,便是真的有病在身也都前往赴宴。

元朔十一月十五,劉慎出現在天壇為百姓講述自己西征的所見所聞,當天是引得萬人空巷。

一整套的流程下來,劉慎成就了大勢,有了被武將、文臣和百姓接受的局面,輿論中成為賢明并且懂軍勢的皇子,是一位成為儲君的好人選。

劉彥在一些場合上表現出對劉慎的滿意,請立太子的呼聲更大。

當前的漢室自然不是先漢的皇室,只是走的卻是先漢皇室的冊立儲君套路,搞出太子人選是眾望所歸的局勢,其實也算是天下人對皇室法統的一種承認。

大勢成了之后,劉彥表現出來的是看到了他們的期許,然后在非正式的場合提到十二月二十二日是一個好日子。

群臣瞬間秒懂,十二月二十二日的確是一個好日子,是以前的“新年”,是現在的冬至節,怎么可能不會是一個好日子?

既然是好日子,要不然就讓那個日子變得更加有意義一些?

劉彥認可群臣的提議,漢帝國是需要一名儲君了,冬至節是一個盛大的節日,冊立劉慎為儲君的儀式就在那天辦,冊立劉慎為儲君的同時也給天下人在過節日增添一份喜慶。

漢室冊立太子,按例是會有大赦和大賞,講的就是要開心就大家伙一塊地高高興興。

本站所有小說均轉載于網絡,若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本站管理員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回應,感謝您的合作與支持!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