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1042章:漢帝國不需要盟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42章:漢帝國不需要盟友

第1042章:漢帝國不需要盟友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8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您可以按"CRTLD"將"傲宇閣"加入收藏夾!方便下次閱讀。


軍隊潰敗就代表著失去次序,極度慌亂的潰兵才不管前方是哪里,他們是在恐懼的驅使之下悶頭悶腦地亂跑亂竄。

迂回到主戰場西面二十里外的這一支漢軍,他們沒有過多的時間尋找有絕對優勢地利的地形來進行布置,其實是急行軍到了一半突然察覺到主戰場方向大批敵軍涌過來,臨時布置了阻擊西岸。

從主戰場方向而來的反漢軸心聯軍看去沒有任何的陣型可言,就是那種三三兩兩先出現,隨后大批大批漫山遍野的出現,一瞬間就被這一股漢軍判斷對方為潰兵。

迂回的這一支漢軍真沒想到主戰場的戰斗會那么快出現結果,一時間是被突然出現的潰兵給驚訝到了。

如果是大股大股的敵軍潰兵一塊出現,漢軍哪怕是能夠將之攔截下來,肯定也是來不及展開隊形,對后面的潰兵只能小部分攔截。

漢軍將陣型展開之后,橫出一條大約兩千米長度的戰線,其實也無法將全部的潰兵攔截下來,畢竟敵軍潰兵是漫山遍野在跑,不是集中在一塊沖向同一個位置。

艾爾巴塔看到的是,跑向漢軍組織起來攔截線的己方潰兵,一片接著一片被漢軍的火器部隊掃到,不從漢軍攔截線位置跑的潰兵只是遭遇到漢軍小隊騎兵的追殺。

“我們繞開!”

艾爾巴塔認為自己不是懼怕才選擇繞開,是以目前的狀態不適合繼續交戰。

之前出現的潰兵基本上都是失去組織,艾爾巴塔帶著這一支還有組織的波斯軍隊出現其實很顯眼,立刻是被漢軍發現。

“調動一曲的騎兵。”楊銳能夠從望遠鏡里面看到那一支波斯騎兵保持建制:“嘗試進行驅散。”

很快就有號手吹響號角,原本在分散追殺敵軍潰兵的漢軍騎兵,小隊與小隊會合組建變成大隊,輕易就看到了那一支向戰場一側馳騁的波斯騎兵。

楊銳手頭上只有兩千騎兵,調動一曲前往與有組織的波斯騎兵交戰,其實最大的用意是一種保險手段。

反漢軸心聯軍大部分是崩潰狀態,有那么一支還保持次序的敵軍出現,要是任由這一支有組織度的敵軍活動,會出現很大的威脅。

艾爾巴塔當然發現有漢軍騎兵筆直向自己這支部隊追上來,一種前所未有的憋屈填滿了心胸。他不斷心里破罵,自己都要不管不顧逃跑了,漢軍不去殺那些好殺的潰兵,竟是盯著自己不放。

保持組織力的波斯騎兵,他們就算沒有去沖撞漢軍的攔截線卻是依然造成了麻煩,首先是他們的迂回繞路,帶動了龐大數量的反漢軸心聯軍跟著向側面跑。

向著漢軍攔截線沖去的反漢軸心聯軍數量減少,那么漢軍消滅的反漢軸心聯軍自然也就變少。

迂回過來的漢軍才堪堪一萬的數量,五千步槍兵和兩千騎兵是主力,剩下的是三千徒步冷兵器士兵。

只有一萬的漢軍,既要攔截反漢軸心聯軍的潰兵,又有一曲騎兵去追擊那支有組織的波斯騎兵。

這一邊的地形是一片平坦,壓根不是理想的阻擊地形,基本上就是屬于能攔截下多少,能干掉多少,都是屬于運氣的交戰場所。

楊銳同時知道兩點。

第一點,只堵住一個位置,讓敵軍潰兵不至于沒其他路能跑,其實是一種理智的做法,要是敵軍潰兵連逃的地方都沒有,很可能逼得他們拼命。

第二點,他們的兵力太少,敵軍潰兵看上去漫山遍野,后續還會有敵軍潰兵跑過來,能穩住一線進行攔截已經非常理想。將攔截線拉扯得更長更薄,乃至于是再分兵阻擊,搞不好會把這一萬部隊給折進去。

這一個戰場就出現很奇怪的一幕,漢軍設置攔截線阻擊,不斷有潰兵撞上去然后成為尸體,其余方位的反漢軸心聯軍潰兵是忍受著漢軍騎兵的銜尾追殺,成了殺人、被殺、逃竄,誰都不去在乎誰的模樣。

臨近傍晚時分,主戰場有一支騎兵部隊先過來,帶隊的軍官告知楊銳主戰場的情況,然后這一支部隊加入到對反漢軸心聯軍的追殺之中。

哪怕是一兩個小時過去,主戰場方向潰敗下來的敵軍士兵依然沒有斷絕,他們也不知道是不是沒看見前方的尸體和漢軍,悶頭悶頭撞上去成為尸體。

“這一邊都快成尸堆了。”

“他們還在爬著尸山,冒頭上來讓我們殺。”

“這就是潰兵了。”

人要是被逃命的念頭占據,腦子的確是會變傻,沒有了平時的理智,忽視掉原本應該一眼看到就避免的一些愚蠢舉動。

漢軍攔截線的前方,一排由眾多尸體堆疊起來的尸堆都快成為血肉組成的墻壁,可是依然不斷有潰兵一臉扭曲地向上爬,有些是剛冒頭就被子彈命中成為尸墻的一部分,一些則是下了尸墻往前一小段距離被射殺,沒有多久那邊又成了尸體互疊的新尸堆。

便是到夜幕降臨,主戰場潰退下來的反漢軸心聯軍敗兵依然沒有斷絕,只是相比白天的時候數量要少非常多。

一直到午夜時分,潰退下來的反漢軸心聯軍潰兵才成了三三兩兩,疲憊萬分的漢軍將士發現新的潰兵數量銳減,心里也不知道該放松還是失望。

“都護有什么新的指示?”

“回校尉,都護沒有傳來新的命令。”

楊銳還是比較失望,他們沒有來得及趕去既定位置,是臨時停下來進行阻擊,沒有發揮這一次迂回最大的成果。

他們在這一邊阻擊,等于是跑過這一條“線”的敵軍潰兵至少是能到反漢軸心聯軍建立的第三條防線。而他們因為阻擊潰兵的關系,無法辦到銜尾敵軍潰兵殺入敵軍第三道防線,成了沒完成既定行軍目標,又沒有取得最理想戰果的結局。

大概是凌晨時分,李匡帶著后續部隊上來。

那是數量為兩萬人的部隊,主戰場的步槍兵被留在噴赤河的浮橋防線,替換的是從后方調上來的新部隊。

楊銳并沒有率軍繼續西進,是停在原地等待后續部隊的到來。

“留下的敵軍大概是一萬五千左右。”楊銳全程觀看了對敵軍潰兵的阻擊,目測消滅的數量就是那個:“未能完成計劃,請都護降罪。”

李匡已經知道這邊的情況,面對楊銳的請罪只是點點頭,沒有怒火中燒,更沒有開口說什么,楊銳是不是有罪自然會在戰果評估有結果。

“那么這一次作戰,敵軍就是被消滅了七萬左右?”宋平是連主戰場的戰果一塊算計去。他看了一眼滿是愧疚的楊銳,又看了看一臉平靜的李匡,笑著說道:“一天就滅掉七萬敵軍,成果滿輝煌的嘛!”

其實真正死于漢軍之中的不會超過兩萬,敵軍是在混亂中自相殘殺和踐踏死的人最多,不但主戰場是那情況,攔截線這邊的狀況也是相同。

所以了,一旦一支軍隊發生崩潰,哪怕交戰方的敵軍不做什么,崩潰了的部隊也要死上很多人。

李匡問道:“逃向敵軍第三道防線的敵兵,長史認為有多少?”

“敵軍漫山遍野的潰逃,很多敵兵逃出生天之后,鑒于對與我們交戰的恐懼,不會跑回去歸建。”宋平說的也是常識:“能回去十分之二三便算是多了。敵軍在第三道防線布置了五萬守軍,再加上跑過去的潰兵,應該是在八九萬之間?”

李匡淡淡地說了句:“可惜了……”

楊銳低下了腦袋,臉上有著遺憾和尷尬。

宋平在猜測李匡那一句話是什么意思。

翌日,沒有經過多少休息的漢軍,會合之后的三萬人進行開拔。

他們還在行軍的時候,先期出發的斥候傳回情報,敵軍的第三道防線空了。

用了大概兩個月,不知道是耗費多少財力和人力建造起來的防線,它主要是由一條長度大約兩千五百米的城墻組成,某些城墻段還建有與甕城相似的建筑物,城墻前方有著完善的防御工事,如壕渠、土墻、籬笆墻、拒馬帶、陷坑……等等。

駐守這一道防線主要是由羅馬人和波斯人的附庸種族為主,搭配了少量的羅馬人和波斯人,另外的一些種族。

他們是在夜間的時候才知道己方的二十余萬前方部隊敗了,并且是令人目瞪口呆的慘敗。而從漢軍進攻到己方的大軍慘敗,整個過程只是六小時不到的樣子?

也是在夜間,前方的潰兵逃了過來,帶來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消息,沒人能講清楚戰局的發展,只是按照自己的印象講述一些令人應了發毛的情報。

比如己方多少人沖向漢軍,連漢軍一根毛都沒摸到就先死傷數千人。

再比如堅固的城墻在一聲爆炸之后成為灰燼,天上永遠都有炮彈會落下,哪怕是躲在后方也不安全。

太多太多關于漢軍很恐怖的描述從潰兵嘴巴里不斷冒出來,恐懼得到了蔓延,尤其是波斯人的附庸種族得知前方的波斯軍隊很可能被全殲了,他們立刻就虛了。

自己的主人對上漢軍,一天時間都不到就被全殲?那自己這個狗腿子要是去和漢軍交戰,能支撐多久?

最震撼的消息是,漢軍僅僅是出動了一萬人,就只是一萬人而已!

一萬的漢軍就能以絕對強悍的優勢擊破二十萬聯軍,還發生了羅馬人和波斯人派出本國強軍幾乎被全滅,費時費勁建造起來的城墻連半個小時都沒撐住。

潰兵講出的消息越多,沒有參與前線交戰的士兵,他們的恐懼就增加一分。

不知道是不是潰兵再次逃跑,還是被恐懼填滿腦子的第三道防線駐軍先有人逃跑,直至防線上有人發現漢軍的身影,盡管被發現的漢軍只是一個五人的小隊,卻是引起了再一次的逃命浪潮。

李匡來到看去顯得空蕩蕩的防線,出于謹慎是先派出小隊進入探索。

一陣探索下來只是發現少數因為搬物資沒來得及跑干凈的敵兵,一陣審訊下來得知了防線上的敵軍未戰潰逃的原因。

“所謂的聯軍,只有七八萬的波斯正規軍和五千不到的羅馬人軍團,大部分是一些小部族和小部落的人。”李匡是站在了城墻上面發出自己的評價:“我們都知道小國之人是什么情況,更知道小部族和小部落的人是個什么鬼模樣……”

小國無壯士,蒙昧人群沒英雄。這就是現狀。

“他們拉起了那么多的盟友,恐怕沒想到會成為拖累自己的累贅。”宋平很是感慨地說:“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知道自強才是真的強大,從未將一場戰爭的勝敗寄托在所謂的盟友身上。”

其實真正讓諸夏明白盟友不可靠是有了戰國的那么多例子,那個時候六國屢屢結盟,可是非但對秦國無可奈何,內部倒是起了一大堆的齷蹉,無不一再證明結盟只能是一家獨大的驅使眾小弟,只要那個聯盟里面有兩個實力差不多的國家,所謂的聯盟更多的是拖累。

李匡看向宋平說道:“那些小國和小部族,今后就交給你了。”

宋平含笑點頭。他很清楚自己接下來應該做什么,相信也會取得很好的成果。

那些小國和部族之所以被劃拉進那個所謂的反漢軸心,一來是漢帝國的確是沒有掩飾自己的霸道,再來就是受于羅馬和波斯強大的威懾。

李匡已經發現沒有掩飾霸道的壞處,那也是羅馬人和波斯人能輕易拉起這么一大幫盟友的重要原因。

雖然漢帝國沒將那些小國和小部族看在眼里,可能能避免他們站到波斯人和羅馬人那一邊,該避免的自然是要避免。

“今次,都護率軍一萬大敗二十萬聯軍,消息很快就會傳遍天下。”宋平可不是在恭維李匡,真是恭維他的功勞也不小。他是擺事實講道理:“大漢的威名更盛,此些小國之人必然害怕大漢清算,無不想方設法與波斯、羅馬撇清關系……”

漢帝國是不需要盟友,卻不會傻到不懂削弱敵人就是在增強自己,沒打算去糾集那些小國,不過還是很樂意那些小國掉過頭去找波斯人和羅馬人的麻煩。

網站地圖導航:

20122015傲宇閣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