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1019章:舉世攻漢(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19章:舉世攻漢(十)

第1019章:舉世攻漢(十)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01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這些建筑物的造型與大漢很是相似啊!”

冉閔行走在天花女神廟之內,外圍已經看了一圈,目前是在觀看內部格局。

他們抵達天竺都護府也才十三天,之前上了岸的時間都是用在趕路上面,一路上對沿途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了一下,到了華氏城才算是有心思了解阿三的文化。

華氏城是阿三自己的稱呼,要是音譯其實應該稱呼為巴特那。不過相比起巴特那這個奇怪的名字,漢人還是更喜歡華氏城這個名稱。

傳聞中,華氏城原石孔雀王朝的都城,始建于公元前五百余年前,一開始是作為國家的都城,后面成了宗1教聚集地,慢慢也就變成了宗1教圣地。

“在阿三的傳說中,有相當數量的人在這里成為了圣人。”騫建同當然是要招待冉閔等人,恰好公務也不繁忙,就親自作為導游了:“他們也將這里稱為圣人之都。”

“荒謬!”冉閔一聽不但反駁,還嗤笑說道:“就他們,有圣人?”

只要是歷史足夠悠久的民族,其實都會有屬于自己的圣人,就是其他民族接不接受而已。

“誰知道呢。”騫建同才不會去懟冉閔,也沒有必要:“阿三一度輝煌倒是真有其事。”

所謂的輝煌卻不是假的,是他們曾經也有過大一統,一度成為一個疆域面積排行世界第一的國家。

孔雀王朝幾乎是攻占了印度大陸的所有土地,僅僅是南部留下了一個小小的尾巴。就是孔雀王朝從建國到滅亡的時間短了一些,僅有一百三十六年。其中真正的統一也就五十年不到,隨后就分裂成了大大小小近百個國家和城邦。

“那個孔雀王朝的建立者家族,也是姓笈多的?”張石是這一次前來天竺都護府的三個侯爵之一。他好奇地問:“與我們剛剛滅掉的笈多帝國,有什么關系嗎?”

這個可是將騫建同給問住了。

建立孔雀王朝的第一代君王叫旃陀羅笈多,因為他們是一個飼養孔雀的家族,建立的王朝也就被稱呼為孔雀王朝。

旃陀羅笈多在阿三的歷史稱號叫阿育王,要是用漢語來翻譯則是叫月護王。他的崛起過程充滿了種種的神奇,應該說是時勢造英雄的范例。

那個時候恰好是一個叫亞歷山大的馬其頓人統一了希臘,率領軍隊不斷進行東征,先是擊敗了波斯帝國,攻占波斯全境之后沒有滿足,再次向東進軍。

亞歷山大一開始還是比較順利就入侵到了北印度,用了極短的時間就占領了北印度大部分區域。

阿三在歷史上記載亞歷山大在印度慘敗,其實并不是那么一個回事。

根據希臘人的記載,當時追隨亞歷山大東征的那一批士兵,一來是已經發足了戰爭財,再來就是身心疲憊,面對除了山林還是山林的印度,真不想再繼續東征了。士兵都不愿意再打戰,亞歷山大也只有退兵西返。

阿三的確是有正面與亞歷山大交戰,但是看北印度全面淪陷,那是用什么文字來描述阿三有多厲害都顯得蒼白的事情。

旃陀羅笈多之所以能崛起,是他發現希臘人在印度北部的統治越來越虛弱,抓住機會組建軍隊并說服相當數量的本土貴族。

他們趕走了了希臘人在旁遮普的殘余力量,為此獲得了天一般大的名望,再借擊敗希臘人的豐功偉績踏向統一印度的坦途。

“阿三對這個人的記載很玄乎。”騫建同只是在實話實說:“的確也非常的玄乎,他依靠趕走希臘人的戰績,嚇得大多數阿三根本不敢交戰,以其說是用武力統一了信度,不如說是依靠恫嚇的手段獲取了統治的權力。”

“所以……”冉閔剛才一直在安靜的聽,評價道:“大多數的阿三根本沒有真正的屈服于旃陀羅笈多,看似一統狀態的孔雀王朝實際上中央與地方各自心懷鬼胎?”

“的確是這個樣子。”騫建同好笑地說:“如果硬要有一個比較,那個孔雀王朝大概與我們的周王室中葉時期差不多。只是孔雀王朝第一人君王還在世,就不斷發生分裂之戰,后面南部除了沒有新立國號,實際上是處于分裂狀態。”

話可能說的不是那么好聽,但那就是孔雀王朝的現狀,并且是在旃陀羅笈多還活著的時候就是那個模樣。從這里也能看出旃陀羅笈多的統治有多么不穩固,要不然還活著就是一副隨時可能分崩離裂的樣子,怎么都看不出該是一個一統國家該有的狀態。

“阿三、月氏人和塞種人,對旃陀羅笈多的評價普遍比較高。”騫建同說的那些是有根據的:“旃陀羅笈多統治時期雖然國內不穩,卻是與當時世界第一強國,一個叫塞琉古的帝國交戰并獲勝,還一度進擊中亞占領了中亞的一部分(阿富汗)。”

冉閔知道塞琉古這個帝國。他所知道的是,那個叫塞琉古的帝國曾經是在版圖上為世界之最,也一度輝煌過。

“看這邊的建筑物,看不到希臘人的遺留痕跡了。”張石摸著墻壁上的雕刻:“這個跟我們的天女散花圖很像。”

其實那是一幅天魔亂舞的雕刻,講的是天魔在蠱惑一個即將成道女神的背景故事。

出了天花女神廟,眾人是從高處向下遠望,能夠看到遠處的恒河。

華氏城本身就是在恒河的南岸,位處高地能夠閱覽很長的一條河段,同時也能看到北岸的風景。

“他們在干什么?”冉閔指向了河岸邊:“怎么一處處的篝火?”

河岸邊的人非常多,有閑極無聊散步的,有正在洗澡的,有梳洗各種東西的。

以上那些還算正常,但是燃燒篝火又丟進去用白布包裹起來的尸體,看著就不是那么正常了。

不但有在河岸進行火化的事情,甚至有將白布包裹起來的尸體放在木筏上,再推出去隨波逐流的人。

冉閔用望遠鏡看了之后,臉頰抽搐了幾下:“這條河……”

“阿三是稱呼它為圣河。”騫建同從來都不吃恒河的水:“他們認為那里的水非常神圣,一切罪惡都能被恒河水帶走。”

“洗澡和梳洗會讓水源變臟,無知地去引用不算什么。”張石同樣是在用望遠鏡觀看:“不斷有人在岸邊火化,甚至是將尸體放入河中。他們怎么還能……”

要是站在夠高的地方,同時有望遠鏡也能看得更遠,真的會發現河面上漂的東西夠多,人的尸體是因為阿三有在恒河水葬的習俗,問題是還有著大量牛的尸體。

“都護府沒有禁止?”冉閔對于觀看死人并不會有什么不適感:“這樣……不會發生瘟疫?”

“末將就任之前,桓尚書是禁止過,只是……”騫建同都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表情,干脆也就用哭笑不得的表情:“我們知道那樣很臟,并且極度容易爆發瘟疫,但是阿三抵抗得很堅決,甚至比滅國之戰的抵抗還要堅決。”

“……”冉閔臉頰抽搐了一下下,低聲罵道:“奇怪的阿三。”

“阿三非常重視來世。”騫建同要就任天竺都護府的都護,再不愿意也要了解阿三的方方面面:“他們對于今生的苦難,是認為在修行,或是為了來世積福。恒河是他們的圣河,他們相信可以這一條河流能夠洗清罪孽,讓來生投胎在好人家。同時,他們也有依靠這一條恒河抵達神國的傳說。”

冉閔比較關注的是,隨隨便便被丟進尸體的恒河,到處能夠看到腐爛的尸體,有沒有引發過瘟疫。

“這個說起來很奇怪。”騫建同滿臉的不可思議:“天竺這邊的溫度普遍比較高,卻是沒有爆發過大規模的瘟疫。根據阿三的文獻記載,沒有發生過恒河引起的瘟疫。”

“是因為那條河是活水的關系嗎?”張石摸著下巴:“大概也只有這個解釋了。”

騫建同更加傾向于阿三已經習慣這樣的環境,用科學的說法就是擁有了比別人更強的抗體。

就好像是地溝油吃多了,慢慢人體細胞也就有了相應的適應能力。

然后是轉基因的東西吃多了,人體也就慢慢適應。

要是成長環境沒有吃過地溝油和轉基因食品,一吃肯定是會出問題,差別就是問題有多大。

“宗1教讓這個民族徹底廢了。”騫建同說的就是‘來世說’,他不知道應該高興還是郁悶:“被稱為賤民的那個群體,除了不要觸及他們對宗1教的狂熱,什么事都是逆來順受。我們知道一個民族從來都是離不開能夠成長的基層,一旦基層崩壞,民族也斷了未來。”

換個諸夏模式的說法,就是百姓作為基層,關鍵是百姓沒有了追求,想要的只有來世,今生就生活在各種渾渾噩噩之中。

人的欲望就是進步的源泉,因為有了對某件東西的渴望,會很努力地去賺錢,他們在賺錢的同時也就產生了創造。

人也要有理想,愿意為了那個理想去進行奮斗,那么在奮斗的過程中會產生智慧的火花,對整體的進步產生貢獻。

“這就是一個已經階級固化的民族。我們都知道這一點。”冉閔沒說諸夏在三國、西晉和東晉一度也是那樣的情況,他肯定了騫建同的說法,說道:“基層徹底廢掉,作為精英的那一批人要是再醉生夢死,簡直呵呵了。”

“是這樣。”騫建同想到了什么,好笑地說:“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

漢帝國內部發生了奴隸暴動,某些局部還有漢人參與進去。

本土之外的新占領區,像是中南半島和南洋諸島嶼,多多少少是發生了一些事情。

阿三大陸的天竺都護府這邊,到目前為止卻是大體上趨于穩定。

騫建同講的是,有相當數量的婆羅門互相告發,說法都是驚人的一致,不是羅馬人就是波斯人地某個婆羅門進行蠱惑或收買。

“大漢并沒有取消他們的特權,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加強了他們的特權。”騫建同說的是漢帝國對阿三高種姓的政策:“大秦人和波斯人難以獲得的奢侈品,大漢也會提供便利渠道讓他們購買。”

冉閔知道這個,更清楚那是天子親自拍板的政策。

“當然不是對每個婆羅門都是一視同仁,會進行區別對待,好讓他們明白只有服從于大漢,忠誠于天子,才能保證目前的奢侈生活,甚至活得更加滋潤。”騫建同現在算是明白了那個政策的威力:“他們不但互相告發,還抓了前往蠱惑和收買的大秦人和波斯人。”

阿三這邊的婆羅門,他們從來不認為自己和其余的阿三是同一個民族,底層是何等的悲慘很無所謂,只要自己能活得滋潤才是真的。

同時在阿三大陸這一邊,只要婆羅門不想亂,他們就會壓制剎帝利,那么作為數量最多的賤民不管是遭受到何等悲慘也會選擇忍受。

“他們捐獻了相當的財帛,吼出了‘只要還有一個阿三,大漢絕對不會屈服’的口號。”騫建同臉上的表情很蛋疼:“出資出人,愿意作為先鋒討伐不臣。”

冉閔卻是一臉像是吃了屎的表情。

更多的人是覺得好笑,又納悶阿三的腦回路是怎么回事。

“陛下圣明啊!”張石說的是劉彥對阿三采取的政策:“只是武裝阿三……,沒必要吧?”

騫建同倒是有不一樣的看法,他來天竺都護府之后認真觀察過阿三的剎帝利這個階層,必須承認作為世代轉諸武力的剎帝利作為一名戰士還是相當合格,尤其是他們對婆羅門的服從性幾乎是無條件。

那么一個剎帝利群體,留下來會是隱患,要是能夠將他們武裝起來,再送去和羅馬人、波斯人或是任何漢帝國的敵人血拼,會是一個很不錯的做法。

“大秦人和波斯人……”冉閔思考的是全局:“終于忍耐不住了嗎?”

不得不說的是,冉閔全身的血液都快沸騰了,來阿三大陸的本來目的是巡視自己的封國,現在卻是恨不得飛回長安……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