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980章:給個機會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80章:給個機會啊!

第980章:給個機會啊!


更新時間:2018年10月20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正文

嚴冬過去,日歷翻開了新的頁面,到了元朔十四年的年份。

春天到來,南方只會有極少的地方會下雪,一到春天的時候,不用多久到處就是一片春暖花開的模樣。

北方的大多數地方,春天到來僅僅是冰雪開始融化的時候,喬因為冰雪融化,許多的地方不但會臨時形成多條的溪水,地面也會變得異常的濕潤。

濕潤的地面若是一再經過踩踏,毫無疑問就是會變得一片泥濘,隨著氣候越來越溫暖,泥濘地會瘋狂地生長各種植物,尤其是雜草類的植物長得最快。

關中按照區域來算,或許是應該算位處西北?這個地方需要到春季中旬才會冰雪完融化,要是季節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春季中旬也會面臨一酬季,因此關幟春耕基本上是到下旬左右。

其實是越往北的地方,春耕的時間段就越晚,越是往南的地方春耕的時間就越早。

漢帝國的大地之上,此時此刻的南方已經進入到農活為忙碌的時刻,田野之中隨處可見勞作的身影,他們最先做的就是翻整田埂。

田骨每一戶家庭用來劃分所屬田畝的界線,他們在整頓田埂的同時,也是對輸水渠道進行維護。

“現在牛價太便宜了。”

“可不嗎?”

“這個就是打下草原的好處啊!”

“有了耕牛,以往需要一個月才能做完的農活,現在三五天就能做完了。”

打下草原當然是有好處,直接的體現就是提供了大量的牲口,尤其是農耕民族相當重要的牛和馬。

當前的時代,南方基本上是用糯耕田,北方有馬的時候不會瘍牛。

那個是兩個區域的土質和面貌所決定的事情,也是區域栽種農作物不同的需要。說白了就是南方的耕田大部分是水田,北方則是以旱田為主。

牛和馬的蹄并不一樣,再來就是拉嶺耐林有不同。一般來說泥濘地使用牛作為畜力最佳,馬要是用在旱田拉犁則是比牛更佳。

要是觀察世界農耕史,會發現使用馬來拉犁的地方,農耕速度絕對會遠遠超過使用牛。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民族,其實是使用馬拉犁遠比怒犁要多得多。

“便是著實買不起牛,也是可以向鄉社租賃的嘛!”

“這么個年頭,該是多么會揮霍,才不夠錢買牛?”

說一個最為直觀的數據,東晉小朝廷統治的時候,適用于農耕的牛價不會低于五萬錢;到了現如今的話,適用于農耕的牛價卻是只有五千錢。等于是牛的價格出現斷崖式的波動。

五千錢其實對于普通人來說還是一個大數目,但不要忘記漢帝國有農田的是些什么人,除了原本就擁有土地的那些人之外,是因功得爵獲賞。

必須了解提點,于兩晉時期而論,原先就擁有土地的那些人,再窮也不會窮到太夸張的地步。

而因功獲爵得到土地賞賜的同時,他們既然是能夠獲得爵位,至少是參加過一辰爭,漢軍交戰便是士卒也能得到繳獲幟四成,軍在戰后還有總體戰利品上面的分潤,一辰爭下來怎么也能分到不低于一千錢。

只有極少數的人才能在一辰爭中就獲得爵位,大多數人其實是需要歷經十來辰爭才能得到爵位,那么只要肯攢錢的話,等待從軍隊退役,誰的包裹里面會低于一萬錢?

一萬錢,五千花在買上一頭耕牛上面,土地是用軍功掙來,有爵位到地方落戶的話,地方官府也需要為他蓋上一所房子,那也就是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如家具和零散的碗、筷、瓢、盆等蝎西之外,除非是又想買些非生活用品,不然其實是沒其它花費。

“一年之計在于春?現在沒那個說法咯!”

“春耕還是無比重要的。只是現在來錢的路子多罷了。”

看上去憨厚的漢子,卻可能是手上沾滿鮮血的勇士,他因為自己的勇猛獲立了軍功,有了數百畝的良田和不菲的現金之外,少不了是還要有一個以上的奴隸。

田野之中在忙碌的身影,十個里面起碼有七個就是奴隸。

南方的奴隸大多來自中南半島,看上去皮膚黝黑的同時,身體骨骼也會偏向于瘦小。

要說奴隸也分質量的話,其實是原先的高句麗、百濟和新羅的奴隸在農耕勞動上最為優等,他們本身也都是農耕民族,熟悉農耕作業的同時也并不懶惰。

來自草原的奴隸想要讓他們進行農耕?基本上就是需要從頭教起⌒那么點能夠稱贊的地方,大概就在于來自草原的奴隸并不懶惰了。

近幾年還從西域弄回了不少奴隸,就是長江以南的奴隸很少來自半島三國、草原和西域,就算是有也是親自參戰的復員者帶來,要是到了地方再讓官府分配的話,基本上就是來自中南半島的奴隸。

中南半島要是以文明劃分也是屬于農耕民族區域,但實際上不管是現在還是后世,只要是當地土著的男性,他們就絕對算不上農耕好手。

“那些猴子平時爬樹和睡懶覺是行家,讓他們懂得好好在地里干活,可沒少用鞭子教育。”

“是啊”

“聽聞不久之后可以將南洋的猴子換成阿三?”

“還能換?”

“某也是聽來家里做客的軍中袍澤說的。”

“怎么個換法?”

不得不承認一點的就是,中南半島的男奴隸真心不堪用,就算是用鞭子去敦促,那些猴子能偷懶的時候也一點不會放過。

家中奴隸是來自中南半島的猴子,對誰都是一件糟心事,他們不斷地進行抱怨,鑒于是抱怨者并不是真正的泥腿子,是有爵位在身,官府可不敢無視那些抱怨。

官府向中樞進行反應,中樞也不能無視有功階層的怨氣,考慮到滅亡笈多帝國獲得了大量的奴隸,阿三某些程度上要比南洋猴子好上一些,就提出了以南洋猴子向官府更換阿三的政策。

“什么時候的事?”

“聽袍澤說,最快也是今歲秋季?”

“敲是秋收啊!”

“阿三奴隸咱們這片誰也沒有用過,不知道好不好用。”

“就是再差,還能差得過那些猴子?”

“說的也是!”

連片的田野,牛的“哞”叫聲彼此起伏,它們被套上了犁,拉著犁邁步在泥濘之間。

作為一個農耕民族,犁一直都是最重要的一件工具而沒有之一,上古先秦之前的犁是什么款式,大多數人其實是說不上來,到了先漢時期犁有經過一次改革,逐漸統一使用直轅犁。

所謂的直轅犁,顧名思義就是一款呈現直線形態的犁,它一樣會有三角形的推進犁頭,另有握架以及相關的軀干,使用起來回轉十分困難,那么耕地也就會顯得費力。

劉彥給這個時代帶來的科技并不多,幸運的是他并不是沒有干過農活的人,他斜候其實是需要參與干活,接觸過水田勞作,就是當時沒那個心思過多的觀察,僅僅是有些模糊的芋。

作為中原王朝的天子,就算是再怎么個荒唐法,天子也要有忍耐下來進行必要的作秀,那就是在特定的時間進行一次農耕作秀。

劉彥成了天子,實際上并不排斥親自農耕,只是相較起自己去農耕,更正確的做法是將精力放在作為一名“操作手”和“仲裁者”的定位之上。

參加農耕作秀時,劉彥看到了直轅犁,其實并不是第一時間有什么發現,是他進行操作才覺得不對勁,發現了回轉困難的特點。

劉彥留了心思開始觀察犁,回憶了半天才琢磨出不對勁,不過也僅是提出了一些意見,可沒干設計家。

少府得到命令,天子要求他們研究出一款更加先進的犁出來,尤其是提到改善回轉和結構,一再研究與改進,拿出成品的時候已經非常接近曲轅犁。

僅僅是接近曲轅犁的款式罷了,并不是真正的曲轅犁,要怪就怪劉彥的記憶力太差,不像穿越同行能記座有詩詞歌賦,也能記得所有與農耕相關,夸張一點還掌握了所幽現代科技知識。

“男猴子肯定要換成阿三。阿三再差也絕對比男猴子好。某就是純粹好奇,咱們換了的猴子,他們會被送去哪?”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

來自中南半島的奴隸,哪不管是從體格還是性格都不堪用,瘦小的身體干不了重活,懶惰的性格干不了細活,說是最差勁的奴隸沒有漢人會反對。

漢帝國的中樞其實也沒有想好“收回”了中南半島的男奴隸該做出什么安排,也許是會被送往修路,更可能是被送往各處的礦場,總是有能發揮作用的地方,就是因為這些猴子不堪用,大概是不會有什么愛惜的想法,猴子被消耗的速度絕對會非常快。

“你們是在說阿三?”

“啊,是啊。”

“阿三我見過,與中南半島的猴子在外觀上區別不大。”

“不是吧換了與不換有什么區別?”

“模樣很相像,阿三應該是比猴子更勤快的。”

聚在一塊的人,十個人里面有那么五六人是從軍隊退役歸鄉,他們實際上并不是那么憂心忡忡。

匯集起來的愿望和述求有能力傳遞到地方官府,地方官府沒敢無視和掩蓋下去,中樞也必然不會將無視他們這個群體的述求♀個就是他們最大的底氣。

只有絕對的弱勢群體才會沒有安感,他們沒有安感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畢竟提出述求無法得到回應,誰都不會將他們當回事,哪來的什么安感呢?

在漢帝國,沒有話語權的人通懲是沒有服役履歷的人,要是有服役過的履歷,哪怕是沒有立下軍功獲得爵位,誰還沒有軍幟袍澤,總是能有認識的袍澤獲得爵位,

包括劉彥在內的統治集團是將有爵者視作帝國的根基,他們還指望有爵者能夠起到穩定地方的作用。

便是遭遇國戰到了需要征兵的時刻,那一批有爵者也是最優質的兵源,他們畢竟再怎么樣都是一些有過軍旅生活的群體,再次被征召很快就能形成戰斗力,拉到戰場上立刻就能用得上。

也不是說沒有爵位在漢帝國就會被徹底的忽視掉,但就如那一句“常責任,擁有義務,享受待遇”一樣,可別遇到了什么事就忿忿不平,怎么都要想一想自己為國家做了什么,才好意思再來要求國家能為自己做什么吧?

個人與個人講究付出與獲得,個人與國家也該是同樣的道理,付出了多少就享受相等的權益才是正常,屁事沒干卻要求比誰獲得更多就是最大的不正常。

“啥時候能被研出征吶”

“不是俺們不努力不講究,著實是沒那個機會。”

“早些時候,郡縣兵還有機會被外調,聽說這一次打草原只出動了常備軍。”

“不知道會不會成為常態?要是外出征戰不調郡縣兵,能進常備軍的人就那么一些。”

“早早就該爭取的,現在是越來越難了。”

一沒爵位,又沒有過參與國戰的機會,的的確確會是一件糟心的事情。

有爵者在聽到旁人進行抱怨的時候,他們就是再怎么得意都會瘍閉上嘴巴,一再慶幸自己是趕上了好時候。

自元朔十二年起,漢帝國有大規獰事行動的也就是這一次草原之戰。

沒有真正開打之前,不知道多少人盼著能夠參與,先是各支常備軍就不斷請戰,北地的郡縣兵也巴望著能被研作為輔兵一同前往。

真正到了開戰時刻,大多數人注定是要失望,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被調動的軍隊數量會那么少,更沒想到的是這一批草原聯軍那么沒用。

與之前的草原游牧民族相比,柔然、高車等等一些草原新生代的確是挺沒用的,尤其是他們面對的盛時期的漢軍。

數十萬草原聯軍被不到四萬的漢軍一再擊潰和殲滅,著實是讓想著以增援形式參戰的人無比失望。

“也不是非得上戰場吧?”

“那你說,還有什么途徑能獲得爵位!”

好像、似乎、也許是沒有普通人更簡單的途徑了?

提供提供小說,

以及,武俠小說,網游小說,,校園小說等免費網絡小說閱讀。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