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932章:皆大歡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32章:皆大歡喜

第932章:皆大歡喜


更新時間:2018年08月28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歷史小說


十二式步兵用燧發槍以及騎用燧發槍已經定型,表示已經能夠進行量產化,接下來就該是對部隊逐漸列裝。

對于應該先列裝哪一支部隊,將官們并沒有進行角逐,一致認為應當先列裝禁衛軍,再逐漸列裝常備軍。

不是他們高風亮節,推舉禁衛軍為首批列裝火器的部隊,是沒有任何一名將軍會長期率領一支固定的部隊。

爭來爭去是爭取了某支部隊首批列裝,可是費盡千辛萬苦那么搞卻來了一紙調令,得是多么尷尬的事情啊?

任命沒有下達之前,誰都不知道自己會被調到哪一支部隊,一切的調動可能只是出于劉彥一時的念頭,誰也不想自己成為同僚的笑柄。

“每月產量為五百,一年僅有六千。”冉閔萬般嫌棄地說:“這也太少了一些。”

徐正縱然是內心有無數的“mmp”,表面上也要做到含笑而不語。

“應該多多鞭策……”冉閔本來是想說丞相府,突然想起日后不會有什么丞相府,負責督造軍械成了兵部,干活的部門是工部。最為關鍵的是他還不知道火器制造是歸于工部還是少府:“是哪個部門來著?”

徐正繼續笑而不語,他也很想知道會是由少府負責,還是交給工部。

在之前,制造火器是由少府負責。

火炮是元朔七年開始出現成品,第一年的產量只有可憐巴巴的三十二門,逐漸增漲到元朔十二年的時候已經能做到每年量產一千門以上。

“閔看不得文牘,初略瞅了瞅……”冉閔說到這里看了看對面的少府令張石:“少府好像不會被裁撤?”

他們待的地方已經不是城樓,換到了建章宮的正殿。

今天的建章宮正殿顯得很是擁擠,殿內一大幫的文武百官,殿外還有更多的文武百官。

這么一個特殊的日子,能夠在建章宮正殿有一席之地是很值得榮幸的事情,不夠格進殿的人只好留在外面。

會有這么多的人,是稱帝儀式結束,閱兵式也完結,到了劉彥封賞有功之臣的環節。

冊封地點是被選在建章宮正殿這個正式的場合。

徐正訝異地看了眼冉閔,不知道該用什么表情面對:“永曾啊,應該多注意一下時勢了。”

冉閔只是尷尬地笑了笑,催促徐正趕緊說人話。

“莫說少府不會被裁撤,便是拆分了……”徐正近乎用看傻子的目光注視著冉閔,反問:“軍國重器豈是閑人等可以據有?”

要說起來,工部也是國家部門,但要說保密程度絕對是輸給天子私人部門的少府。

另有一層,工部是個什么模樣只是呈現在紙面上,連帶工部尚書都沒上任,更別說真正去履行該部門應有的功能了。

“說得也是。”冉閔想的是另外一點:“工部新立,捋不捋得清自己的職責還說不準,要是交給他們……說不準直接搞停產了。”

徐正直接就是“呵呵”兩聲。

交給工部的話,他們總得證明自己是不是?所以不但不會停產,產量相反是會上升,就是質量靠不靠譜另外說,就算是質量過得去,耗費也絕對是非常夸張。

還是歸于那句話,火器現在是需要保密的武器,任何泄密的可能性都要堵住,就算是可能會發生泄密也不該是由工部來泄密。

大概只有少府才能扛起那么大的鍋?

對面的張石被冉閔瞅了一眼有些莫名其妙。他重新底下腦袋,滿心思只有喜悅,沒功夫去思考別的。

張石接管少府是在元朔九年,很恰巧的是那一天少府也擔負起了造炮的重任。他知道自己沒有太大的才華或是機變能力,成了少府令之后唯一領悟到的就是天子想要什么,那就十二分的精力去完成任務,簡而言之就是立不了功勞只能奔著苦勞而去。

所以說人要貴有自知之明,張石知道要竭精殫力的付出是件再正確不過的事情,只接受任務而去完成,沒有覺得自己聰明而去搞東搞西,他主持下的少府也就變得純粹。

張石不但自己不瞎胡搞,連帶下面誰想瞎胡搞就弄誰,被那么一折騰少府成了一幫沒什么心思只想著干活的人,不需要去跑業務,效率能不高嗎?

之前得到消息的張石獲知自己會被封為鄉侯,剛才也從宮城的正門與一眾侯爵接受了歡呼。很清楚要是靠腦子壓根就走不到今天這一步,覺得自己下的埋頭苦干的定義簡直完美。

張石還是有讀一些史書,他覺得自己起碼是比西漢的萬石君強。

萬石君指的不是單獨一個人,是一個家族。這個家族幾乎是沒有任何一個值得稱道的能力,唯獨是靠對天子的忠誠維持榮耀。

任何一個掌權者都是需要尋找一些榜樣,對于天子來說,萬石君沒什么本事不要緊,優渥萬石君來標榜自己喜歡忠誠的臣子就夠了。

在正殿之內的人,每一顆腦袋里面就有自己的思想,不管他們之前想干什么或是干了什么,能夠在正殿之內有一席之地,足以證明自己的選擇沒有錯誤。

又是一聲鐘鳴,劉彥孤身一人從后殿走了出來,安坐在寶座之上才對著下方的崔宗點了點頭。

那個點頭的動作并不是在致意,是指示有什么事情可以開始辦了。

劉彥開創的帝國與西漢其實是有一個相似的地方,不是其它的什么事,是國家核心正殿竟然不禁止聊天。

西漢的開創者劉邦其實很討厭一幫臣子在這么一個場合還大聲“嘩嘩”,有時候不止是會“嘩嘩”,有口角直接打起來都是常事,更是不止一次演變成為群毆。

劉邦想要制止,可是他很清楚制止會發生什么事,說不定會有哪個腦子有毛病的跳出來,說一句“你老劉家的江山是俺幫忙打下來的,嘩嘩兩聲又咋地了”。而這個的確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后面,是有個叫叔孫通的人站出來,可算是解了劉邦的尷尬,草創的班子可算是走向了正規,尤其是那些異姓諸侯王被一個接著一個弄死,一些炸刺的人也被殺雞儆猴,朝堂總算是有了規矩。

劉彥其實也是草創,不是什么有底蘊的貴族,一開始的規矩就是那個樣,到現在該是什么模樣還是什么模樣。

漢初有叔孫通,到了劉彥這會可不止有一個人想做叔孫通第二,好使朝堂有個朝堂該有的肅穆模樣,關鍵是劉彥的心思暫時不再這里,真想讓重臣閉嘴也就是一聲鐘鳴的事兒。

得到示意的崔宗向前走了兩步,他是在眾臣的矚目下從寬袖里面掏出一個卷軸。

知曉自己會得到什么賞賜的人僅是少數,大多數人知道自己會晉爵,可是晉爵到什么程度就不清楚了。

到了誰都期盼的環節,任何人都是屏住呼吸等待收獲果實。

“朕聞天地不變,不成施化;陰陽不變,物不暢茂。《易》曰‘通其變,使民不倦’。《詩》云‘九變復貫,知言之選’。朕嘉唐、虞而樂殷、周……。崔氏婉貌和德嘉,生皇子慎。有司奏崔氏婉宜奉宗廟,為天下母。”

崔婉之前是王后的身份,直接晉皇后大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沒人覺得有什么意外。

封賞以冊封皇后為開端也是流程的規范,崔宗在念的時候,崔婉已經盛裝從后殿出來跪地聽旨,謝恩之后安坐皇后寶座,就此以皇后的身份母儀天下。

崔宗將目光看向徐正,從旁邊的侍者抬起的案中拿起另一個卷軸。

其實就是圣旨,用帛而制成,顏色不為明黃,是褐黃色。上面沒有什么龍形的圖案,有的只是一些看去很復雜的章紋,背面更沒有書寫“圣旨”二字。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自古帝王平定天下,式賴師武臣力;及海宇寧謐,振旅班師,休息士卒,俾封疆重臣,優游頤養,賞延奕世,寵固河山,甚盛典也!徐氏正篤忠貞,克攄猷略,宣勞戮力,鎮守巖疆,釋朕之憂,厥功懋焉!徐氏正……”

徐正被念道名字的時候就已經走出班列,以大禮而向寶座跪拜,俯首聽賞。

漢家制度,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誡敕。

策書者,編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篆書,起年月日,稱皇帝,以命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賜策,而以隸書,用尺一木,兩行,唯此為異也。

制書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詔三公,皆璽封,尚書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

詔書者,詔,告也,其文曰告某官云,如故事。

誡敕者,謂敕刺史、太守,其文曰有詔敕某官。它皆仿此。

說白了,不每一份圣旨都是“詔”,不同的用字有不同的用意,像是封賞功臣就不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要不就成了“啊,俺跟你說啊,你的事是這樣,然后這樣,最后就這樣了”。

封爵用“制”,就是以皇帝的身份在制度框架內來下達命令,后面還會有其它的程序,比如“制”是用來確認,會有“敕”來進行賞格,最后才是用“詔”來向天下人公布。

無論是封賞爵位還是官職,真就不是一封圣旨就算完事,得是程序正確又留有副本封藏禁宮,才算是完整的步驟,少了任何一個步驟都屬于“假旨”。

像是漢景帝給竇嬰留了遺詔,這個“遺詔”就是屬于不在程序內的玩意,說不在程序是沒有走完程序,后面就因為這么一個不會被承認的遺詔,竇嬰被處死了。

天子賞賜的時候,自然不會每一個程序的“旨”都會念上一遍,不過進行一定范圍內的公示還是必要程序,代表步驟完整。

然后“敕”的那一封圣旨是給被封賞者,那一道“制”的圣旨是封存禁宮,那一個“詔”的圣旨則是傳達天下人。

徐正大禮拜謝,手持圣旨美滋滋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他從鄉侯晉升到了縣侯,按照先漢的說法,封地是在關內的頻陽縣,那么別人稱呼的時候就是“頻陽侯”,實際地位是列侯。因為頻陽有萬戶,民間也能稱為萬戶侯。

第二道封賞的圣旨是給紀昌,一樣會是一些華麗但其實空洞的辭藻,公布有什么樣的功績,給予了什么樣的待遇,不免又會有勉勵的文字。

紀昌之前同樣是鄉侯,晉升到了縣侯,封地是滎陽,官方稱呼就是滎陽侯。

隨后,依照功勞大小,一再有人聽到自己的名字上前大禮跪拜,聽完了圣旨拿著屬于自己的那一份,美滋滋地回到自己的座位。

三十七份圣旨念下去,代表著帝國從此有了三十七位侯爺,他們當中只有六人是縣侯,鄉侯十一人,余下都是亭侯。

要是沒有異姓分封那么一回事,封地在哪基本上也就是享受那邊的經濟實惠,決定本土之外的分封之后,是會按照級別來劃定本土之外會有多少面積的土地來作為自己的侯國。

按照商定,亭侯會是五十里方圓之地,鄉侯為一百里方圓之地,縣侯為兩百五十里方圓之地,郡侯為五百里方圓之地。

不過現在漢帝國并沒有郡侯。

侯爵以下的爵位晉升并不會在大殿之內念旨,也不是由崔宗去念,會由原先的典客署官員前往。

這一次劉彥非常大方,一通封賞下去可謂是皆大歡喜。

新晉為皇后的崔婉,她也要有所表示,賜予珍寶是必定的事,母儀天下也能管一管臣工的家庭,例如挑選美女進行大放送。

在以往,劉彥就很喜歡成批的送異族女給臣下,不過并不是送漢家的美女,是選了戰敗國的美女。

今天卻是不能什么美女都送,例如送給侯爵的美女肯定是某個戰敗國的王室女或宗室女,以此類推往下就是戰敗國官員的妻女之類。

對于皇室送美人,誰都是笑呵呵地接納,才不管里面有沒有細作什么的。

天子要真的想要監控,不送美女也能安排人,甚至是直接收編自己的家里人。

他們到底還是知道劉彥為什么喜歡送美女,無非就是起到一個帶頭作用,告訴天下人連重臣都接納異族女了,大家伙是不是也應該坦然接受?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