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785章:陛下圣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785章:陛下圣明

第785章:陛下圣明


更新時間:2018年04月23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正文

自消滅慕容燕國和拓跋代國之后,劉彥已經很刻意沒有再派系統軍隊到陸地戰場,與笈多王朝的戰爭卻是不得不使用龐大的系統艦隊。

現如今劉彥可征召的系統部隊已經達到八萬,阿三洋那邊的狐用了一萬,關中屯駐了兩萬,有四萬五千的名額用在了農民身上,留下五千的份額作為預備。

在打江山的時候,尤其是早期,劉彥肯定是要好好利用系統部隊,可是等到江山基本打了下來,再頻繁使用系統部隊則是有些不合適了。

很簡單的道理,劉彥在世的時候有系統這個金手指,到下一代就沒有了。導致劉彥必需有計劃地弱化乃至于消除系統部隊的存在感,尤其是在對外征戰的過程中少用,僅是用來保證統治的穩固性然等待他駕崩了之后,建立的國家還能不能繼續存在下去真的會是一個未知數。

不是在危言聳聽,劉彥能依靠系統部隊打天下,甚至能夠橫掃世界島,可是統治卻不能只仰仗系統部隊,強軍是多多益善最好。

一個國家不能單獨依靠一支強軍,可以沒有強軍,卻是不能所有軍隊都太爛。再來是國家的男人要得到鍛煉,單純用系統部隊去打仗,國家的男人慢慢變成見不得血,這樣的國家絕對不會有未來。

尤其是,劉彥希望更多的人能去到國外,見識民族競爭的殘酷性是其一,看看世界有多大很重要,發財什么的只是順帶。

事實也證明了劉彥做法的正確性,中南半島不但獲取了龐大利益,也開闊了一部分人的眼光,后面開放西域更是一項一石多鳥的舉動。

“向外開拓不能只是國家層面的事情。”劉彥耳朵里聽著不斷傳來的歡呼聲,說話的聲音就不得不加大:“得讓百姓參與進來。”

“陛下圣明無錯。”紀昌不是在拍馬屁,他作為國家的丞相能見證太多的例子:“開闊眼界為其一,疏導國內不滿為其二,以其二為甚。”

其實國內的百姓也沒有太多不滿的地方,主要是老天爺不給面子來看了個大面積的天災,不想打破無付出有回報的社會規則,官府無法無償提供賑災物資,那只能是勸有能力的百姓去搶,不想或無法去搶的人依靠工作賺錢來購買生活物資。

不是簡單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那個道理,真實的情況就是從上古先秦一直到東漢結束,官府真的沒有干過無償開倉放糧的舉動,統治階層堅信人不能平白無故獲得好處,要不然就是鼓勵人們去好吃懶做,等著活不下去了有人來施舍。

官府不想好吃懶做和等著天上掉餡餅的思想蔓延,因為沒有過白得好處的例子使百姓也沒盼著憑白獲得好處,不管是官府還是百姓都信奉有所勞才有所得的淳樸理念。所以遇到災年,官府會開放山川河流讓百姓自己動手找吃的,百姓也不會什么都不干眼巴巴等著官府來賑災。

“寡人絕不開此先例。”劉彥以前并不是這樣想的,是了解以往的歷朝歷代為什么不那么干,接受了理念,像是在強調一樣地說:“有所勞有所得,國家提供崗位,百姓勞動有所得,挺好的。”

在劉彥自杏受的教育和所處的環境里面,對那一句“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所有民族里面最吃苦耐勞”的芋非常深刻。他小的時候沒有多想,慢慢長大接觸到的信息多了,思想也逐漸成熟,對那句話有了自己的理解。

“官府總是希望百姓能夠吃苦耐勞,不要有任何的怨言,老老實實地忍耐著,讓干什么就干什么。”劉彥看到紀昌臉上出現愣住的表情也跟著愣了一下,反應過來才想起現在根本就沒那么回事:“寡人希望所謂的吃苦耐勞不是那樣。相比起那些,寡人更想看到百姓活不下去了就去搶異國他邦。”

吃苦耐勞?還有那個“最”字?就如劉彥所想的那樣,那些品德是官府最想要的,要說美德自然也是,可

曾經劉彥有和人辯論過,被一句“要說吃苦耐勞,小鬼子才是當之無愧,一代人縮衣節食打造了可以橫行亞洲的狐。小鬼子征服中南半島,屢屢出現出擊為了逮捉機而趕路累死的路途上的士兵,那才叫真的吃苦耐勞。咱們的吃苦耐勞?呵,就是無條件的任勞任怨,還特么不能反抗,就該逆來順受。”給嗆得都不知道怎么反駁。

早先的時候,上古先秦一直到西漢、新朝、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愚民現象是有,可真不是太過嚴重,尤其是以一些朝代壓根就沒想愚民,相反是統治者拿著皮鞭驅趕民眾去了解世界的幾個朝代,哪個不是強盛時期?

等待愚民大業被干成之后,統治者的統治也沒有穩到哪去,倒是教會了百姓應該逆來順受,出現了數千萬人抵擋不嘴族百萬人口的征討滅國,夸張到數十萬人就能打服并統治過億人口。當然了,最慘的其實是阿三。

紀昌不知道劉彥心情為什么突然之間變差,對劉彥的一些話也不是全然贊成,只是無比盼望大漢有國富民強的那一天。而他無比的清楚一點,想要辦到得有有戰斗力的軍隊,并且不能只鷹獨的一支能打。

諸夏歷史上有多次出現整個國家只有一支強軍的情況,該支強軍的確是某段時期保證了國防的安全,可是向外開拓卻會顯得不足。

只有一支強軍是那些統治者不愿意更多的強軍嗎?顯然并不是這樣的。是國家真無法提供更多優質的兵源,也可能是國家的財政支撐不了第二支強軍的軍費,或許是將門世家不希望再于二支強軍,反正整個國家的方方面面都在拖后腿,導致整個國家只有一支能夠拿得出手的強軍。通常情況下是那一支強軍在某一辰役被殲滅或是重創,然后國家因為失去那支強軍無可避免地走向了滅亡。

國家沒有優質兵源真是屢見不鮮的事情,尤其是以承平最久又國情懦弱的國家很難找到優質兵源。

紀昌又再一次發愣了,他想了一下自己看的史書,沒找到劉彥說的朝代。

“丞相便當寡人是在假設。”

有那么一個朝代,別說是優質兵源了,就是想找合格的人訓練成士兵都難是該國家的男人都骨瘦如柴,是這個國家的男人從精神上就已經毀了,有再強健的體魄,卻沒有與之相符的意志和精神,滿腦子想的就是東華門唱名,誰都清楚入了軍伍就成下等人,國之重將都能被隨意侮辱。

“不能吧?”紀昌是反對國家沒恢復過來之前一直打仗,可從來沒有想過折騰武人:“如此國家難道不知‘武’乃一切根本?若是沒有武力,昌盛繁榮以何保駕護航?”

劉彥無聲的笑了,所以說那樣的國家能支撐百年以上簡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跡,是之前朝代留下了豐厚的民族遺產,也就是最簡單的民族大義和華夷之辨使一些人愿意護國,要不然南北合起來能存在三百一十九年簡直是違背稠。

劉彥不能讓國家太過依賴系統部隊,逐漸使系統部隊消失在大眾視野,他堅持認為這樣才是正道,不是用系統部隊無視傷亡地橫推,培養軍方的侵略性,以及使百姓邁腳向外,那樣一來向外擴張不會僅是他們這一代,再來是二世而亡的機率也會無限降低。

“陛下(父王)!”

崔婉率眾特別來到宮門處,遠遠地就行禮參見。

此時此刻,城內依然是到處吼著“萬歲”之聲,尤其是劉彥下令今晚給勞動者加餐,比之前更加熱烈。

愛戴天子是一回事,能夠吃上一頓好的才是正經事,之前或許是隨波逐流地跟著喊上兩嗓子,后面則是發自內心的歡呼。

劉彥一眼看過去,往后以及眾妃都帶著孩子,他們還特地換上了盛裝,顯得極其侖。

在王室成員的后方,眾多的臣工以及署僚是整齊地列隊,隨著前方的王室成員行禮而參拜。

能使百姓歡呼,不管是出自什么樣的原因,肯定是值得統治階層歡喜的事情。

劉彥要是不出征的話,平時其實是比較宅,像今天首次面對百姓而揮手還是第一次,百姓會歡呼也是在意料之中,內心里多多少少是既欣慰又得意。

漢國完成了驅逐胡虜的大業,復仇時時刻刻都在進行,挽救了漢人的心氣,重新使漢人恢復了霸主地位,僅是給百姓可以安穩生活的環境已經算是一項功業。

誰都不能否認是劉彥給了萬眾最起碼的安穩,不用像是生活在胡虜統治時期那樣時刻會遭到欺辱,或憂慮丟了小命,更不用說為了復仇還滅掉一族,還沒有停止滅族大業,根本就是要對曾經欺辱過漢人的異族趕盡殺絕的節奏。

以上是精神上面的層次。

如果說驅除胡虜給予漢人安穩的生活環境是基礎,劉彥還打破了司馬一家子重新恢復“血統論”的壟斷。

所謂的“血統論”初始是在上古時代,老子是官,兒子、孫子、重孫子要是沒家出橫禍的話也應該是官排除有人能從什么都不是也能成為官,可例子真的是少到可以,足以證明其困難程度。

已經被封圣的孔子他老人家,他的祖先是周王室分封諸侯宋國的君主,就和很多諸侯國被人篡位那樣,宋國后面也是改了統治者,到孔子父親叔梁紇這一代其實已經是平民。

叔梁紇是一位很牛逼的人物,說的不是他六十六歲才生出孔子(野合,因為是山地旁邊,取名丘),是他的武戀很可觀⌒一次他所在的魯國受到老大晉國的召喚。

魯國為了繳納保護費當然是被召喚之后,趕緊屁顛屁顛地派出軍隊聽候晉國老大的差遣,叔梁紇就是被征召的一員,他在進攻“陽”城的一戰之中,干出了舉起門閘(千斤閘)的瘋狂舉動,成功地讓入城的友軍得以撤退。因為現承晉國老大正卿家族的智罃和荀偃看著,還有六卿之一的士匄也在場,看到他那神勇的舉動芋無比深刻。

晉國老大的高級貴族認為叔梁紇很牛逼,作為小弟的魯國上從國君下到庶民也必須覺得叔梁紇非常牛逼。那得了,啥都不用猶豫了,趕緊把“大夫”這么高級的爵位給叔梁紇弄上,還得挑個富庶的城作為封地,研究了半天就覺得陬邑挺好的,那就是陬邑大夫了。

孔子他老人家得感謝自己的老爹爭氣,也要慶幸老爹爭氣的時候能被晉國老大的重要人物給瞧見,瞧見了還能順口那么一提,要不然就沒有后續的事情。畢竟是春秋時期啊,書是誰能隨便讀的嗎?就算是能讀書,是隨隨便便任何一人都能收徒,還在教學期間提供學生飲食嗎?庶民沒可能有那條件辦到的哇!

第一個大范圍打破“血統論”的國家是秦國,是商鞅變法給了普通人也有能成為牛逼人物的更好渠道,感謝歷代秦王沒有走回老路,使普通人的上進渠道沒有斷絕,也讓這么件事情成為規則。

第二個要感謝的是崛起于微末的劉邦和那一群酗伴,他們本身就不是貴族世家,沒有傳統貴族“泥腿子全特么玩兒蛋去”的思想,不但繼承了秦帝國的體制也繼承了變法成果。

要說第三個要感謝的,應該就是曹操,不過曹操是因為宦官家族背景前期得不到太牛逼的人物相助,后面是地盤越來大能用的人越來越少,可不就甭管什么家族背景,有人能用就很不錯了。

從曹丕那一代開始,又歷經了司馬一家子的統治時期,輪到劉彥成為統治者,普通人正常的上進渠道被斬斷已經有一百三十年。

“僅此一項,寡人便無愧于天下人。”劉彥并沒有因為被侖迎接就停了與紀昌的講話,相反是讓紀昌跟在比王室成員更近的地方:“泰安為寡人的丞相,應當知曉眾生若是無上進之路該是如何?”

紀昌只想到“主人翁”這三個字,卻不是西漢長公主劉嫖的故事,是只有可能參與到國家建設和治理,國家才是天下人的國家,要不然國家就只是個名字。

提供提供小說,

以及,武俠小說,網游小說,,校園小說等免費網絡小說閱讀。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