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764章:期盼之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764章:期盼之事

第764章:期盼之事


更新時間:2018年04月01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不止是曾經統治過的疆域會被堅定不移地認為應該守住,哪怕是一時間沒有守住丟失,就是萬萬代也應該重新搶回來。

還有另外一個思想就是,祖先曾經到過的一個地方,但凡是在歷史上有記載,最好是祖先去的時候能夠落下一些什么東西,可以是明顯有諸夏特色的陶器、瓷器之類的東西,然后就想著既然那里有諸夏文明的遺物,那一定就是俺們“自古以來”的疆土。

得說“自古以來”是一個很好的詞,尤其是用在對疆域劃分有爭議的時候,才不管到底有沒有設立過行政區,別說是能不能找到祖先生活過的痕跡,就算是找不到也可以從恒古的各代地圖去找,要是祖先畫地圖的時候將某個區域畫進去,諸夏的子孫后代就有天然責任保證那塊土地依然是諸夏的,一代做不到就用萬萬代的時間去做。

按照諸夏的特定思想,要是某位祖先膽子夠大,將整個地球都畫到諸夏疆域圖里面,信不信子孫后代就會抱定一統全球的堅定信念,并且一代又一代將一統全球視為偉大事業?

沒辦法的事情,諸夏從遠古就有一個特質,父輩做不到的事情就希望后輩去完成,提倡孝道的諸夏哪能讓長輩失望,一代就會去敦促下一代,沒辦法完成的時候當成是目標,直至去真正的完成那個目標。

所以了,到了現代的時候,全球二百二十四個國家,也就天朝在出現疆域正義的時候會祭出大殺器,那一句“自古以來,XX地就是天朝的固有領土”,別人一聽立刻懵逼,覺得說“尼瑪,竟然還有此等操作”。

自家人在聽到“自古以來,XX地就是天朝的固有領土”這一句話的時候,會覺得憋屈和憤怒,第一想法就是“那個地方本來就是俺們的,那些鱉孫竟然來搶”,可是其他人就一直陷入懵逼和迷惑,他們的觀念中就沒有“自古以來”這種神邏輯,講的是“即時性”。

除了諸夏,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好像都比較“看得開”,比如那個“女兒國”一下子沒了三分之一的國土,可他們打不過毛熊,嚷嚷兩句就認命了,日子該怎么過還是怎么過。要是這種事情發生在諸夏,那根本就是沒得說的事情,要是當局不慫的話,國民的腦袋里就一個想法,最后一個男人死絕了都要堅定不移地干他丫的!

在諸夏,從來只有當局慫不慫的選項,牽扯到疆域糾紛就是最底層的小民都只會有一個想法,那就是站著捅。那是數千年文化養成的特性,也算是諸夏最偉大的精神財富,就看當局懂不懂使用。

奧盧斯.賽克斯圖斯.西塞羅在漢國待了一年半,漢國的高層和基層都有頻繁的接觸,他對漢人的已經有了一定的印象,首先是漢人基本上都會有一種“天朝上國”的情結。

沒辦法的事情,諸夏在東方這片土地上就是巨無霸,很長一段時間里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強國一員在面對同袍的時候可能沒什么,一旦與異族互動的時候就會有一種天然形成的優越感。

奧盧斯.賽克斯圖斯.西塞羅對于漢人的優越感沒覺得有什么不對,強者肯定是要比弱者有自信。在他的理解中,漢人其實已經是相當的謙遜,羅馬人對待任何非羅馬人也會表現出高人一等的姿態,漢人在表達優越感的同時至少態度不惡劣,羅馬人對待弱小異族從來就是“殺與操”,千多年來羅馬人的尿性連樣都不帶變化的。

或許就是這樣的不同,導致文明發展上的不一樣?奧盧斯.賽克斯圖斯.西塞羅一直在思考:賽里斯人在征服的過程中占領了土地,使任何異族成為自己的一員,他們的公民基礎是在征服中不斷增漲,消化掉所有征服的民族。羅馬不愿意吸收異族,民族區分非常明顯,土地得到增加,人口卻沒有得到增漲。

羅馬從來就是一個少數統治多數的國家,不單單是體現在統治架構方面,主要還是羅馬人與奴隸的數量差距,說羅馬的輝煌是建立在奴隸的尸骨之上一點都不為過。

凱撒做過吸納異族的事情,他在長老院被當眾刺殺了……奧盧斯.賽克斯圖斯.西塞羅哪能不知道凱撒,就像諸夏繞不過始皇帝一樣,羅馬人同樣繞不過凱撒:那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吸納異族成為羅馬公民成了禁忌的事情。

奧盧斯.賽克斯圖斯.西塞羅就知道現在的漢國就是一個融合之后的國家,他知道的數據中,那個所謂的“歸化胡”就占了漢國將近三分之一的數量,還知道“歸化胡”成為漢人之后沒半點膈應,相反的是漢人吸收掉“歸化胡”又重新撿回來很多生活技能(如放牧),同時兵源也得到了保證。

被吸收的異族完全將自己當成了真正的賽里斯人,他們忠誠于賽里斯天子,愿意為賽里斯天子征戰到最后一口氣。奧盧斯.賽克斯圖斯.西塞羅是有做過專門的了解,有一次還差點被打,原因是問一個“歸化胡”為什么要拋棄自己的民族:那些人(歸化胡)堅信自己本來就是諸夏的一份子,只是祖先走錯了發展方向。自己本來就是諸夏一份子,重新回到大家庭是認祖歸宗,是一項偉大并且正確的事情。

諸夏不獨喜歡給任何東西命名,還喜歡干一些給異族找祖宗的事業,偏偏給異族找個諸夏祖宗的事業在西漢干了之后獲利非常,連死敵匈奴人之中有不少都認為自己就是個諸夏后裔,搞得后面有的是匈奴人弄出“認祖歸宗”的事,就讓諸夏明白給異族找祖宗是一件無比正確的事情。

諸夏去融合異族就是從給找祖宗作為開始,忽悠**再加上本身強大之下,每次都能獲得成功。融合掉異族基本上也沒有什么反復,事實已經證明那是一件再正確不過的事情,沒道理子孫后代會排斥,該是大學特學才對。

強大的時候,諸夏是去主動融合異族。弱小的時候是被動地用文化去融合。諸夏從來都不是依靠血緣保證民族的不斷絕,是用文化保證了民族的延續,因此是不是諸夏從來都不看血統,講的是“華夏入夷狄則夷狄之,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

文化特性又決定了一點,在諸夏主體血脈強大的時候,真不會在乎自己的同族之中存在長相怪異之人。穿一樣的衣服,有著同樣的束發款式,有著相同的價值觀,就算是傳統諸夏長相面對白皮膚、金發、碧眼的人,也會覺得沒什么關系。

當然了,要是在諸夏進入衰弱期的時候,那么保守和固執也就出現,排他性和排外思想就會泛濫,不但排斥吸收他國、他族的優點,還會陷入極度的自我封閉之中。

作為個體的人都有兩面性,國家和民族自然也是這樣,不夠能吸收優點才會強者恒強是肯定的事情。

目前的漢人就處在一種矛盾之中,一方面因為再次成為東方的絕對霸主信心爆棚,另一方面卻是擁有強烈的排他性。現象就是可以吸收任何有優點的成為自己的資糧,可怎么都無法接受白皮膚系又金發或碧眼的人成為自己的同族。

“果然啊,羯人的祖先就是被匈奴人帶到中原。”石伯指著滿地的尸體,用長矛捅著腳下一具尸體的衣裳:“白色皮膚,褐色的頭發,綠色的眼珠子,和羯人完全一樣嘛!”

他們剛剛經歷一場突然而又短暫的遭遇戰,戰場是一處被兩個矮山頭包夾的谷地,兩支人馬在林子里碰上,看到對方的時候其實都是愣住了,也不知道是誰先吼了一嗓子什么,一場廝殺就爆發了。

石伯一伙是五十來人,他們是正兒八經的游弋小隊,碰上的是三十來個西域人,干了一場互有傷亡,卻是西域人不敵逃竄。由于沒個懂西域話的人,他們也沒搞清楚這股西域人從哪里來又想干什么。

林密是坐在一旁讓同伴包扎受傷的手臂,眼睛不斷地掃視林子。

“這個山谷地形有些復雜……”林密剛才是第一波沖上去的人之一,手臂受了傷,身上前胸的皮甲也有破損。他得知自己的手臂只要修養半個月就能痊愈,心里的負擔減到最小,卻是不得不憂慮再有敵人突然冒出來:“隊率帶人往前探索,怎么還沒回來?”

西域的地理環境很復雜,相比中原那邊是多了一些戈壁,該有山必然是有,樹林什么的也不缺,更有中原所沒有的大面積草原。

他們會進這一處山谷,是帶著巡邏任務,原因自然是近期以來西域人變得相對活躍,甚至都出現滲透到營盤十里內的聯軍小隊,漢軍那邊自是要加強巡邏。

一場廝殺下來,他們戰死了四人,尸體被抬到一旁就等著讓騾馬馱回去。

有幾人正在忙碌著在騾馬身上套繩索,又有人砍來木材正在弄擔架,那是要讓重傷的人躺在騾馬拉的擔架。

亦是有人在忙碌別的,割掉戰死西域人的左耳,搜索西域人尸體上值錢的東西。

外出的眾人回來,石伯很快就知道情況,剛才遭遇的西域人僅是一部分,隊率帶人向前探索,山谷之內發現的其余西域人還有另外三伙,山谷之外更是看到了西域人的營盤。

“回去。”宋然臉上帶著喜色:“立刻動身。”

遭遇敵軍,與發現大股敵軍,是兩個不同的情況,他們有了斬獲,還發現大股的敵軍,回去之后怎么都算是一個功勞。

怎么回去又是一個學問,宋然是常備軍體系,雖然在常備軍只是一名伍長,因為西域兵團的特殊性才成為隊率,可是該有的常識還是會有。他剛才是親自往前探索,沒忘記派人到周邊查看,可以確定的就是西域人就抵達山谷附近,后方并沒有發現西域人。

這處山谷距離漢軍大營四十來里,路上還有其余的復雜地段,宋然有考慮過是不是設伏再干一票,后面是放棄這種想法。

他們花了大半天才回到營地,宋然立刻找到自己的上司,稟告之后才得知并沒其他人進行匯報,臉上的喜色是怎么都藏不住。

“接近五千人是嗎?”

“正是。”

“唔,該是西域人的前鋒。”

“正是。”

屯長在問話,旁邊是有一個刀筆吏在進行相關記錄,宋然頻繁地看向刀筆吏,刀筆吏知道是因為什么。

像他們這種偵查到敵情并且及時回來稟告的人,一個集體功勞是小不了的,要是高層重視的話,直接升爵一級也不是沒有的事,該是什么樣的酬謝在后面會有通知。

宋然回到自己的隊伍,立刻就有大批人圍過來,他更知道袍澤們是在想什么。

西域兵團不是正式的稱呼或番號,是他們這伙人自己的叫法。在中樞記錄中他們叫開墾團,類似的開墾團在中南半島和北疆、東北都有,就是到西域來的開墾團規模最大。

“隊長,怎么樣?”

“想什么呢,就算是被認為大功,也不是現在就能知道的事。”

宋然面對充滿期待的下屬,是沒有將笑意表現出來。

“不管怎么樣,大戰是少不了的。”宋然相反是非常嚴肅地叮囑眾人:“抓緊時間檢查衣甲兵器和休息。”

大伙都是轟然應“諾”,沒人敢有半點的馬虎。

由于不是正規軍,連郡縣兵都算不上,他們出陽關之前僅是軍方出于容易分辨敵我的關系被發了戰袍,甲胄和兵器要么是自己攜帶,要么只能是借貸之后進行購買。

在陽關編練的時候,有甲胄的人自然是優先分配到一組,然后就是因為擅長的兵器又進行歸類,要說之前會有保養甲胄和兵器的習慣,那也是少數人才有,還是經過集訓才被規定一定要進行保養。

“大戰終于來了。”石仲是在檢查自己的甲胄,那是一套扎甲款式的金屬甲,一定要仔細檢查甲片是不是牢固,他咧嘴對自己的同鄉說:“中南半島殺再多也就那樣,殺西域人可是算作軍功!”

那可是軍功,能獲得爵位,有爵位才能過人上人的日子,就是想進入常備軍也更有希望,每人對即將發生的大戰都是充滿了期待。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