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745章:進擊中的阿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745章:進擊中的阿三

第745章:進擊中的阿三


更新時間:2018年03月12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在山那一頭并不是十分遙遠的地方,巨大的營盤就設立在青山叢林之間,幾處山頭之上飄揚著各種圖案的旗幟,旗子幾乎是什么形狀都有。

一桿看去最大的旗幟被頂得最高,它被其余的旗幟擁簇在正中間,黑色的旗面之上用白色繪畫著一只看去憨厚的大象。

阿三使用象形作為旗幟圖案很平常,只是旗面和繪畫顏色有不同,就是同處一個國家的將軍出征,旌旗的旗面和繪畫顏色也會出現不同,那是用來區分統率的血統規格。

“敵之兵,少有著甲者,大多袒胸露肚,其人瘦弱矮小,形如獼猴。”

司宏壯所站立的是防線中的一處山頂,往東北面就是敵軍的營盤,往西則是漢軍構建起來的陣線。

他們已經向東北推進了接近六十里,別看才六十里,卻是耗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工程作業其實也沒有容易到哪去,基本上就是逢林開路、遇水搭橋、撞山繞道。

原始叢林的環境非常復雜,尤其是一年雨水豐沛的區域,各種有毒的昆蟲簡直多不勝數,少不了密林之內還有各種各樣的野獸,再來就是某些常年積水的區域形成了沼澤,要是林子足夠密集又不通風還極為容易產生瘴氣。

“咱們僅是向前推進六十里便死了將近六萬人,他們足足向前推進了一百五十余里該死多少人?”

伏偉正處于休假期間,僅是半個月的休假期是沒可能回到本土,船上呆膩了陸地上又沒好地方去,就來到陸上前線。

漢國的西北和北疆處于干旱時期,中南半島從春季開始卻是沒完沒了的雨季,就是到了初秋也是依然下個沒停。

本地的土著可能是適應了多雨的氣候,可是對于漢人來講這樣的氣候就會顯得很折磨人。那是雨一直下,溫度不冷不熱,可是空氣非常潮濕,一身衣服很難有換洗的時候,由于缺乏干柴更是很難得才能吃上一頓熱餐。

當地的土著目前大多是天生地養,他們很多時候其實不會正兒八經地吃烹飪之后的飯菜,就是到食物豐富的林子里找找野果就能解決一頓,野人們的胃早就習慣這樣的方式,可是要讓漢人這么干根本不會解決饑餓感,甚至是漢人這么做會稀里嘩啦地拉稀拉個不停。

平蠻校尉部在周邊抓了不少野人,驅使著修建道路和工事,一開始野人并不好用,是給了漢家的伙食才得到配合。用俘虜的阿三和當地抓來的野人,也有馬六甲那邊不斷送來的奴隸,他們修建了縱深六十里的防線,問題是勞力死得也有些多。

漢人其實不是那么在意死多少阿三和野人。被俘的阿三只有剎帝利才有價值,其余的阿三笈多王朝那邊根本沒有贖回的意思。野人比起阿三就更沒價值,阿三的賤民至少非常聽話,野人大多則是野性難馴。就和很多修建軍事工事的勞力一樣,很多時候為了保住秘密自己人都需要解決掉,阿三和野人哪怕是沒在修建工事的時候死絕后面也是要清理掉的。

“這場雨停下來之后,就是大戰開始了。”司宏壯是站在一處工事之內,伸手出去接住滴下的水,收回目光看向伏偉:“你們海軍這一次想怎么打?”

笈多王朝第一次進攻平蠻校尉部是只從海上而來,失敗過一次之后顯然是覺得單一路線的進攻不靠譜,也才有糾集小伙伴的行為,又千辛萬苦開辟了陸上的進攻路線,第二次的攻擊肯定是要水陸并進。

“你知道的嘛,先是我們不斷侵襲阿三沿海尋找和窺探登陸點,給阿三造成我們隨時可能登陸的假象,結果是刺激到阿三拼老命招兵買馬和大建船只,死命死命地圍堵攔截我們。”伏偉說的是桓溫為登陸做的一些必要準備:“阿三拼起命來還是挺狠的,到后面我們的突防越來越困難,代價也越來越高,不得不暫時放棄爭奪近海。阿三要主動進攻,最好的做法自然是收縮起來以待殲敵之戰機。”

自元朔七年漢國開始經營馬六甲,再到元朔七年末設立平蠻校尉部,漢軍與阿三的交鋒已經一年多。

一開始雙方的戰爭烈度很低,是漢軍戰船先去進行破襲戰,得說的是笈多那一邊還以為是海島什么的,等待笈多發現驃國的西南邊有了一個龐大的軍事基地才明白不是那么一回事。

笈多王朝不愧是一個處于崛起期的國家,可能會犯渾……比如發現是漢帝國之后第一時間想的是和平交流,可是發現沒有和平可能性也一點不慫立刻備戰。

某些方面來講,笈多王朝還是一個相對高效的政權,要是中央昏聵無能絕沒可能一年就從和平體制轉入戰爭體制,更沒可能在南部動員之后立刻征兵三十萬。在那做軍事戰爭的準備期間,他們甚至還能團結多數周邊國家,也表明現階段區域霸主的地位沒有遭到動搖。

“說到底還是我們低估了阿三啊!”伏偉感概地說:“就像以前我們認為九州即為天下那般,真沒想過域外有什么強國。”

能夠一年之內將國家從和平轉變到戰爭體系,還特么一下子征召三十萬士兵。這轉變體系的速度,人口的基數,說不是強國就是在自欺欺人。

得說的是,國家疆域越是龐大的國家,人口基數越是多的國家,國家體制由和平轉到戰爭就更是困難。

諸夏的歷朝歷代國家從和平轉到戰爭就沒少過一年,通常就是邊境都一片烽煙甚至已經淪陷,其余地方要么是不知道有那么回事,要么是知道之后只能干著急,一切只源于統治國家的階層可能還在爭論、爭論、爭論……

就是中央不爭論了,已經確定要發動反擊作戰,可神特么絕少能夠立刻拉出兵團,要么是又要各種各樣的扯皮,要么是竟然沒有足夠的儲備物資用于戰爭。要不是諸夏歷朝歷代的國家疆域足夠龐大,還真不知道多少次還沒磨嘰完就該亡國了。

“他們的速度怎么會那么快呢?”

“呵呵呵……,說來你可能不信,是那些所謂的剎帝利立功了。”

還真的就是笈多王朝的剎帝利立功了,他們本身就是為了戰爭而存在的階層,就好像是諸夏春秋時期各國的武士階層那樣,隨時隨地都在等待戰爭,一旦接到命令就能拉著人立刻報道,稍微整合一下就是一支大軍。所以說,諸夏文明應對戰爭也不全是拖拖拉拉,也有過高效的時候。

古典時代越是軍1國1主1義的國家,應對戰爭的反應速度就越快,很多國家將國民分出層次就是為了應對主動挑起或被動應付的戰爭。

現如今的阿三種姓制度可還沒有腐朽,尤其是統治者沙摩陀羅.笈多是一個有志向的君主。要是沒有漢軍過來的話,沙摩陀羅.笈多本來也打算對伐迦陀迦動手,也就是說笈多王朝本來也在做戰爭準備,只是笈多王朝本來用于伐迦陀迦的戰爭準備是用在漢國身上了。

剛才的小雨不知道在什么時候已經變大,從山頂高處向外看去,整個天地似乎是被蒙上了細紗,看什么都是一片朦朦朧朧。

“敵軍會不會利用視野受限展開突然襲擊?”

“早有應對。”

這里是什么地方?哪里都是密林,到處都有山地,壓根就不存在太寬闊的視野,有的是偷襲的機會。不然的話,平蠻校尉部向前構建防御縱深又是為了哪般?

伏偉還真就不知道陸地上的真切情況,就好奇地問了問。

“小股交鋒一直都在進行。”司宏壯沒半點稀奇地說:“此時此刻在我們所不知道的角落,可能就在發生激烈的廝殺。”

“那你……”伏偉詭異地問:“還能這么淡定?”

“地形決定了一切。”司宏壯無法不淡定,說道:“這鬼地方大部隊無法展開,進攻一方只能是一個山頭或一個據點地拔除才能前進,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拔除某些據點,卻是無法悄聲無息地攻占山頭。”

伏偉一想也是,復雜到沒邊的地形,再加上有縱深防御鏈的陣地,對采取守勢的一方占到的便宜還真不是一點半點,壓根就不怕所謂的突襲。

“從這里開始,往西就是一大片的山區。”司宏壯的手劃拉了一下,指向東北面:“往那邊卻是有一片平坦的地區,就是滿布叢林。”

伏偉并不是一開始就是海軍,是因為擔任過江都令才會被抽調進入海軍,此前一直是在陸軍混。他眼睛轉了一下,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想到了吧?”司宏壯看到伏偉的表情變化,‘呵呵’笑著說:“以防御工事駐防,高強度的攻堅戰消磨敵軍銳氣,尋找機會利用地形殲滅來犯敵軍,然后……”

“等待敵軍的士氣低落再反擊。”伏偉干脆就接了后面的話,類似的戰法諸夏文明打太多了:“防守反擊的確很合適。”

“就是敵軍的數量太多,不過也有另外的好處。”司宏壯也不知道是在嘲笑誰或是什么,過了一小會才說:“聯軍什么的,湊出了數量龐大的部隊,可是歷史不再證明一支軍隊成份復雜的壞處嗎?”

例子簡直是太多了,多方組成聯軍少不了勾心斗角,誰都害怕自己被消耗,除非一直都是順風仗,一旦有點挫折就哪一方都不肯賣命。

“原來你們在這。”厄古泰.巴赫拉姆能說漢語,就是聽起來的口音很怪。他進入棚子里立刻脫掉斗笠和蓑衣,很是駕輕就熟地掛在旁邊的鉤子上,用著埋怨的語氣說:“那幫野人趁雨偷襲,人數非常多。”

司宏壯“哈哈”笑了幾聲,揶揄道:“看你身上沒有半點血跡,就知道野人被弓箭射慘了?”

波斯有軍隊也參與平蠻校尉部的駐防,還很特意地要求必須是前線,整條防線中的一個突出部就被司宏壯安排給了波斯人。

“渾身袒露的野人,拿著竹槍和奇奇怪怪的東西,發出野獸般的吼叫,前仆后繼地沖鋒,可是依然被應用的波斯人殺個血流成河。”厄古泰.巴赫拉姆夸張地笑了笑,說道:“不得不說,漢人構建工事的方式很巧妙,那些野人也實在是太蠢。”

他們說的野人,應該是聯軍中的某個勢力,或者是干脆抓來試探漢軍防線的倒霉蛋。

要區分是不是野人挺簡單,渾身上下沒半塊布的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野人,大部落或是建立國家的土著至少會有塊布遮住隱私部位,文明程度越低的土著身上的布就越少,武器方面也越難看到金屬材料。

沒有多久,倭人牛輾四也過來,他進屋之后連防雨工具都沒有去掉,噗通就跪在地上行禮,等著被招呼起來,恭恭敬敬地進行匯報。

牛輾四之前叫什么已經不重要,他得到漢籍之后就給自己取了這么一個名字,負責一處前線的山頭。他過來匯報的是也遭遇到突襲,與波斯人那邊不一樣的是,他們在遭遇突襲之后還反撲反擊。

“蠢不蠢不知道……”司宏壯少了言笑嘻怡,換上了嚴肅:“兩個相隔十數里的地方一起試探……”,說到一半看向牛輾四,沒再問什么,頓了頓才繼續說:“敵軍按捺不住了。”

也許是為了表明司宏壯猜測的正確性,倒不是又有人跑來匯報遭遇突襲什么的,是海軍方面來人,告訴伏偉休假到了頭,該回去報到。

“克塔克的敵人海軍大股出港了。”伏偉也沒有什么好帶走的,一邊穿防雨工具,一邊說:“我們窺探到有船只出現在北邊八十里外的一處海岸,看樣子是想就近建設水寨。”

阿三洋這邊有很長的海岸線,漢國這邊一再地測量下來,光是天然海港就發現了四個,其中有一個就是在平蠻校尉部北邊的八十里處。

“看樣子,海軍得逞了。”

司宏壯也知道那里有天然海港,更知道為什么不搶建軍港,對著穿好雨具行禮的伏偉回禮。

在同一時間,兩人異口同聲:“保重!”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