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642章:俺們不敢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42章:俺們不敢反

第642章:俺們不敢反


更新時間:2017年11月21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正文

石羯趙國、李氏成漢、東晉小朝廷、張氏涼國、拓跋代國、慕容鮮卑,這些國家弱小嗎?哪個不是傭兵至少十萬以上,可他們還是被漢國先后攻滅,只能說不是他們弱,是漢國太強。

乃至于是高句麗、百濟、新羅·揶和倭梁諸國,只要是國家層次,就沒有比單個家族弱小的存在。

曾經的長江以南四大門閥,要錢有錢,要人有人,誰家的實力不是比桑氏強大數倍?

奢可以收編那么多的家族,是因為他有著漢國三公之一的身份,然后才是本身家族在中原戰亂后有相對不錯的實力。要奢不是中樞三公之一,其實別說是想著擴展家族實力,該是心中惶恐不可終日。

漢國建立起來之后,滅掉的家族真的不要太多,中原但凡效力羯族助紂為虐者,沒有及時醒悟基本是被清理干凈,反應慢一些的也基本元氣大傷·江以南被打擊得最慘,曾經的四大門閥風光不再,人亡家破更是不計其數。

劉彥回收那些土地超過底線的家族并不是看人,是針對所有家族,能夠擁有大面積田產的人都在漢國有一個身份,那就是貴族。

以漢國現如今的二十等爵為例子,爵位越高名下的合法田產才越多管之前是擁有多少土地,“整風”過后的漢國沒有一個非貴族在“基本盤”擁有三千畝以上的田產,合法持有田產最多的貴族現在是冉閔,但那都是在戰場上依靠軍功掙來的。

桑氏之前擁有多少田產不重要,早在“整風”期間主動進行縮小,因為奢也是封侯,得到合法的田產賞賜,以家族為單位的話,現如今是所有家族中田產數量最多。

不算“基本盤”之外的那些開拓地,桑氏闔族持有土地達到七千畝。七千畝土地看著很多,可要在漢國建立之前,哪個世家手中不是掌握數萬畝的土地,相比起來就差距很大了。

擁有土地并不是說實力就會強大,還要掌握多少佃戶,以人為本的年代里面,有人才能組建武裝,以部曲為核心,再加上忠誠度和依賴度相對高的佃戶,要不臨時裹挾再多的路人也是烏合之眾。

桑氏派遣到中南半島參與開拓的武裝有三千,準備參與東北開拓的達到六千,算上老巢必須留下的武力,整個家族的武裝怎么也有個一萬五左右,不過這些都是無法明明白白擺在明面的。

一萬五的私人武裝很多嗎?東晉小朝廷統治的地盤之內,多的是能組織一萬五千人部隊的世家,哪怕是四大門閥中最弱的桓氏門閥也能武裝起一支五萬人左右的部隊,最為強大的王氏能拉出十余萬人。

當然了,各家族能拉出多少部隊是一回事,戰斗力什么的可真的就無法保證。

誰都不清楚劉彥什么時候開始限制私人武裝,就是沒有相關限制的如今,那些擁有多少萬的世家說被滅就被滅了,可見家族武裝和國家武裝沒可能是同一高度。

回到府邸的奢,他將自己關在書房不斷思考和計算,統計下來桑氏本身的武裝,再加上一些會一條路跟著走到黑的盟友,應該是能湊出一支五六萬人的武裝。

那又怎么樣?奢是想越多身上的汗就越多,身軀也抖得更為厲害:王上驅除韃虜恢復華夏,深得民心不提,對軍方的掌控亦是嚴密。還有那只神秘的禁衛軍根本就是無窮無盡

之前任何能夠進行改朝換代者,無不是因為大勢創造出發展壯大的空間,再來就是原先的統治者搞得天怒人怨,要不然根本沒那個登頂的機會。

奢沒想累積實力干篡位的事,可是他又無比清楚一件事情,曹操一開始也只是要匡扶漢室,是實力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后,哪怕自己不想也會被追隨者推動著去干。

劉彥統治的漢國會是東漢嗎?這個誰也說不準。

王上因何遲遲不限制私人武裝?奢沒去擦臉上的汗珠,只是感覺自己一陣陣的發虛:是因為根本就不在乎,還是因為需要各家族去域外開拓?

講真的,劉彥還真的沒有搞限制誰不能搞私人武裝的事,只是根據二十等爵的制度給予合法擁有多少部曲和親兵的待遇。問題就在于已經給予合法擁幽數量,那肯定是有不合法的啊!

難道是一個局?奢直接就癱倒下去,姿勢成了躺:王上要看看各家族究竟還能組織多少私人武裝?

現在早不是上古先秦,不是學派可以擁有龐大武裝,各貴族也能合法擁有龐大的私人部隊,自漢帝國建立之后,誰敢私自訓練部隊都將被剿滅,從未有過例外。

“不行!”奢想要撐著坐起來,是做了好多次才成功,對著外面大喊:“來人!”

很快外面就有人出聲,被吩咐召集家中族老開會。

今天召開族老會議的絕不會只有桑氏一家,是剛才前往青樓參與計議的人都在干。他們今天都是被自己嚇了一跳,開始遲疑要不要動作那么大地搞壯大家族。

當夜,劉彥就拿到了那群大臣談了什么的記錄,閱覽了一下也就丟到一旁。

限制民間擁有私人武裝,出發點就是為了防止誰對皇權發起挑戰,發現一個弄死一個,發現一族誅滅一族,那是一種血淋淋的震懾。

劉彥當然也思考過要不要限制,仔細地想了一番決定模糊處理。他可不是要一統天下之后關起門來作威作福的人,想的是無休止地對外開拓下去,國家的力量搞還不夠,利誘民間自己去搞也是一項,甚至民間生出自主開拓還比較重要一些。

只要沒有在國內胡搞瞎搞,劉彥是真沒考慮將某些家族給滅了,還指望那些家族可以自主開拓到阿三的地盤,也期盼各家族能到外面去開枝散葉,因此一些該無視的就無視掉。

與那一份各大臣都說了什么的報告躺在一起的是紀昌從燕地送回來的公文。

紀昌也不知道是自己想的,又或者是得到了誰的提醒,專門寫一份關于為什么放走兩萬拓跋鮮卑的解釋回來。

劉彥對拓跋鮮卑兩萬人跑掉的事情早不在意,非常清楚是該增強一下拓跋孤的實力,要不慕容鮮卑對拓跋鮮卑下手將會非常輕易就滅了,不符合漢國的利益。

至于慕容鮮卑沒有對拓跋鮮卑下手,是兩個鮮卑聯合起來去攻打柔然或是東高車,事情怎么發展反正都是對漢國有利。

“這里應該是這樣的結構?”劉彥拿著炭筆寫寫畫畫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是極力回想水車的構造:“應該就是這樣了。”

涼州那邊已經確定發生局部干旱,蔓延到關中只是時間問題,再接下來就該是中原腹地,容不得劉彥馬虎大意。他之前的幾年已經下令梳理灌溉系統,可光這樣根本不夠,還得有更大的作為,水車就是其幟一項。

水車的構造其實并不復雜,打造起來也不會太大的難度,它的作用就是用最少的勞動力將更多的水源輸送到想要的地方。

“將這份圖紙送到工坊。”劉彥指著案幾之上的圖紙,吩咐的對象當然是崔宗:“命工坊先行打造一輛,進行實地的試驗。”

崔宗站著看了半天,大概是能猜出畫的都是什么,恭敬行了一禮拿著圖紙出去,很快就變成了熊。

劉彥想要制造水車也不是一天半天,就是近期才有足夠的空閑和精力來做。他不但是要制造水車,連帶一些方便耕作的工具也想搞一搞,就是腦子里的“貨”著實有些不多。

什么樣的犁鏵耕作起來最省力?劉彥有些懵,他生活在現代,接觸到的信息不會少,問題是電子產品才會是主流,哪些農用品是怎么樣真沒太刻意關注:慢慢來慢慢來,現在全金屬的犁鏵都沒普及,先嘗試全金屬犁鏵。

比較搞笑的是,劉彥沒想起什么樣的犁鏵使用起來最便利,卻是對打谷機這么一個玩意芋深刻,甚至可以說該是什么結構還能回想,怎么去畫卻得反復來,造出來有沒有相應功效也要反復實驗。

典型的現代人是什么樣的?就是那種看的東西無比多,了解的信息也不少,除非是很感興趣要不真不會去研究,成為一個什么都懂一點卻沒有多少動手能力的半吊子。毫不夸張的講,劉彥就是一個什么都了解一些的半吊子。

解決掉慕容燕國之后,漢國就沒有了迫切需要消滅的國家。劉彥前期專注的是軍事,是快將漢家舊土光復完畢,國內民生的狀況卻真的很是糟糕。

一個國家的軍事強不強關乎到方方面面,要不是劉彥有金手指,不但有能夠反復“召喚”的系統部隊,還有那些能夠生產軍事器的建筑物,真無法武裝出太多的軍隊。

哪怕是劉彥有金手指,可他也不是沒有遭遇過窘境,其中就出現過幾次缺糧,還是依靠募捐和對中南半島實施搶劫才湊出糧食。

劉彥當然知道搶劫搶不出穩定的強國,搶劫只能維持一時的強盛,國家要真正意義上的強大,靠的是國內有強勁的生產能力。

為了能讓生產力最快最有效的恢復,也是國家產出真的有些撐不住,劉彥已經做好了打算,未來的禁衛軍數量必定是會敝最低數量,該是弄出更多的農民用以耕作。

系統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的效率與正常人的產出多出非常多,可以有效力彌補糧食產出的空缺,但那也只能是先支撐著,不是解決糧食產出不足的根本,還得是國家內政恢復正常化。

未來的幾年中原會出現大旱,對恢復民生什么的會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劉彥不知道干旱會持續多久,甚至對隨之而來的蝗災也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做的就是盡力做好預防。

眼見中原要遭災,國家對長江以南就形成依賴,那也是為什么揚州人口向外遷徙,沒有遷往長江以北的原因。都知道要遭災了,再將長江以南的人遷往中原各地,該是糊涂到什么地步才干得出來?

翌日,劉彥召集中樞大臣,針對中原會出現的干旱再次商討。他發現了一個比較詭異的情況,各大臣看著像是徹夜未眠,一個個都是頂著一個大大的黑眼圈,偶爾看自己的時候還明顯地表露出畏懼。

“說說,都說說。”劉彥可沒去問那些人是怎么回事,直接提到:“南邊兩年內可以囤積多少糧秣用以支應北方?”

蔡優與田朔對視了一眼,他倆的職責有互相關聯,一個管山川產出,另一個管農耕,劉彥問的正是職責之內的份內事。

南方從東晉小朝廷被滅之后,桓溫可是一陣大殺特殺,雖說是針對那些世家和大族,可要說沒影響是假的。

漢國將長江以南納入統治范圍之后,兩年間南方的產出比東晉小朝廷統治時期下降了三成,今年會怎么樣真不太好說。

田朔沒做事先準備,原地計算了有一會,才戰戰兢兢地答:“該會有一百七十萬石用以北方?”

蔡優也是給出相差無幾的數量,他后面倒是說出一個方法:“各家族入蠻荒,收繳糧秣數量龐大,亦是有局部恢復生產,可供中原。”

中南半島基本是能做到一年三熟,先不管糧食好不好吃,產出真的是不錯,就看各家族愿不愿意拿出來販售。

劉彥就將目光看向了精神有些恍惚的庾翼。

庾翼還是蔡優給拉了拉衣角才反應過來,因為剛才精神不集中不清楚劉彥看自己干什么,一剎那真的是慌了。

蔡優挪動了一下站立的位置,低聲提醒:“殖民地能為國內提供多少糧食。”

“稟王上,可供千萬石。”庾翼發現自己話都沒說完,所有人都看了過來,略略有些心虛地說:“不計代價,該有一千四百萬石?”

劉彥震驚了,他是知道中南半島糧食產出豐富,但真沒想到各家族能拿出那么多,看庾翼好像還是講的無償提供,不由深思中南半島的糧食出產是不是出乎自己的預料,真沒想過是那些大臣自己嚇自己,都快被自己嚇死了。

提供提供小說,

以及,武俠小說,網游小說,,校園小說等免費網絡小說閱讀。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