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528章:改革的必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8章:改革的必要

第528章:改革的必要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21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劉彥出了宮城,自己覺得稍微有些資格的文武無不是立刻過去求見,他所待的地方聚攏起來的文武足夠召開一場決策國家未來的會議。

再有一些時日就到了冬至節,冬至節一過就是元朔五年,轉眼間漢國的建立就要到五個年頭。

劉彥先從長廣郡奮戰崛起,花了五年的時間將石羯趙國趕到并州和朔州,滅亡了李氏成漢以及東晉小朝廷,現如今漢家舊土已經光復十之六七。

光是打江山對于劉彥來講其實并不困難,但坐擁天下并不止是打下疆土那么簡單,有了疆土還要進行發展,是人口增長以及生產力提升,等待時機成熟就對殘喘的石羯趙國動手,少不得是要連帶滅掉慕容燕國,也許連高句麗、百濟、新羅和倭列島上的那些小國一塊收拾了。

“正好諸卿皆在。”劉彥是等眾人閑聊了一會才開口:“四征將軍除了征西將軍外已經委任,寡人思慮良久……”

漢國的官職還在一步一步地補全,很多職位上其實目前還是空缺的現狀。軍隊的建設是漢國最重視的一方面,長久以來軍隊制度健全,可是軍方的編制卻是顯得有些亂。

從上古先秦開始,每個國家都會有一套合適自己的軍方編制,小到百人以下編制,大到整個國家的全體將士,漢國建立之后小的編制就不說了,野戰兵團就是最大的編制。

之前,基本上是哪條戰線需要,劉彥下令從哪里調來哪些軍隊,一個野戰兵團也就匯聚而出。野戰兵團并沒有固定的數量編制,從兩三萬到幾十萬,有伍、什、屯、曲、校、師、軍的單位。

伍自然就是五人為一伍,什是十人組成,屯有二百五十人,曲是千人,校為五千人,師是一萬五千人,軍是四萬五千人。

到曲這個單位之后,除開戰兵之外還會有附屬的輔兵,這樣一來每個軍除了四萬五千名戰兵之外,連輔兵一起算上的話,整個編制其實有六萬左右。不過要說的是,包括輔兵、民伕、輜重兵都不算軍的直屬單位,輔助人員是直接歸屬中樞的丞相府直轄。

“各將軍有幕府,寡人以為一些幕府應當有自己的一個直屬軍,戰時再由中樞調派兵力,由多個軍來形成一個兵團。”劉彥這是要確認漢國的軍制,立刻就讓在場軍方的將軍聽得全神貫注:“兵團之上,有集團軍,面對強敵開啟國戰,便以集團軍對敵。”

別以為集團軍是到了現代才有,實際上楚漢相爭的時候就已經出現,第一個率領集團軍的就是韓信。而集團軍的出現與劉邦建立漢國之后保留異性諸侯王有關,說白了就是召集漢這個陣營的各諸侯,合兵一處與項羽進行交戰。

集團軍的規模到西漢的時候再次重現,第二個統率集團軍的人是衛青,他率領集團軍多次與匈奴交戰,第一次是統率六十余萬人殺入草原,第二次是直接拿回被匈奴占去多年的河朔。

當然了,不管是楚漢相爭還是西漢,集團軍都是直接稱為韓信軍團或是衛青軍團,就是在軍團名字前面冠上姓名,由此可見統率兵馬的人該是多么的榮耀。

按照道理的話,劉彥要是出動集團軍也該是留下“冠名權”,比如由冉閔統率就該在歷史上記載“某某年的某某月和日,冉閔軍團出征某某地”之類的。不過,劉彥想要的是杜絕后患,一切只因為冠名軍團的人下場都不好。

“軍隊制度……”冉閔還沒有等徐正說話,急不可耐地問:“王上是說,日后的將軍都有自己的幕府親軍?”

劉彥是腦子壞了才會讓每個能建立幕府的將軍都能有親軍,他不滿地橫了一眼冉閔,說道:“僅限于四‘鎮’將軍幕府。”

四鎮將軍其實就是鎮守各方的邊疆留守,他們的職責就是拱衛國家邊境,而守衛國家邊境理所當然是會出現邊軍,那么有一個直屬軍就說得過去了。

是一個“軍”,不是一個兵團或是集團軍,沒有巨大的邊疆威脅時,一個一萬五千人的軍就能保證邊疆安穩,想要壓制哪一個國家臨時增加幾個軍就是了。

“四‘征’將軍沒有自己的直屬軍?”冉閔納悶地說:“四‘征’、四‘鎮’、‘四平’、四‘撫’都是平級,只有四‘征’有自己的直屬軍啊?”

不止冉閔在納悶,只是冉閔藏不住心事。

身為武將,沒有自己的直屬軍隊是一件令人很不愉快的事情,等于就是一個光桿。而這樣的情況在華夏傳統中其實比較常見,將軍級別以下的武將,例如都尉之類的隨時都是有一郡的郡縣兵可以統轄,相反是將軍以上的大多數人平時是待在中樞,等待發生戰事才會到各條戰線。一些比較特別的將軍,他們麾下是有軍隊,但基礎的數量并不會多,是發生戰事了才由中樞向各地征調郡縣兵或是青壯,組成一個出戰的軍團。

理念上面來講,四征、四鎮、四平、四撫都是平級的將軍,但通常是四征將軍被認為比較尊貴,要是能讓武將自己選也必然是對四征將軍更渴望,畢竟四征將軍可以統率軍隊進行開拓,其余的不是鎮守邊疆就是在發生叛亂時才有用武之地。

桑虞沉默著聽劉彥在講述軍方的一些建設理念。他現在的心事多到連自己都驚訝的地步,會這樣是劉彥表露出了疏遠,而君王對臣工疏遠歷來就是身為人臣最為擔憂的事情。

漢國未來幾年的基本國策已經確定,大體上就是進入修生養息,牽扯到的民政會比軍事多一些,管理民政的官員會從原本的被忽視到沒重視。

身為一國之君的劉彥取消左右丞相,隨后立刻宣布要修生養息,原本是管理民政的右丞相桑虞成了御使大夫,要是不會引起百官的諸多聯想就是怪事。

沒有錯的,要是在往常的話,桑虞只要一現身就會有人過去交談或是攀談。今天大朝會結束之后,身再大殿沒有人過去,出了大殿更是只有冉閔冷嘲熱諷,除此沒有人靠近,很明顯就是因為劉彥的舉動所導致。

桑虞知道劉彥出宮,到來之后請求謁見都有被拒絕的心理準備,萬幸的是劉彥沒有拒絕謁見,才算是讓心情忐忑的桑虞稍微平復了一些心情。

劉彥還真的是在刻意疏遠桑虞,就是在與眾多將軍商討軍制的時候,還會特別留意桑虞是個什么狀況。

漢國是由劉彥來建立,卻不是為了世家,也不是單純地為了哪個階級,說明白點就是為了整個漢民族。他怎么能夠允許一個特定的階級來獨享,尤其是不能容忍蛀蟲一般的世家只進不出和國家遭難時會背叛。

早先的時候,劉彥原以為桑虞會真的了解到自己的想法,等待桑虞成為世家領袖之后會逐步改變世家,但桑虞并沒有那么做。

一個國家的某個階層無法被消滅,只能是改造到君王認為正確的方向,劉彥并不是要完全消滅世家,因為他知道世家根本就無法消滅,那是到了現代社會都存在的階級。

劉彥希望世家能夠成為國家的助力,不是像目前階段一樣是國家的蛀蟲。要是世家都如同上古先秦的那些領主,他不會吝嗇于支持與幫助,可惜的是世家在腐化之后嘗到甜頭沒有回頭額跡象。

“未來,沒有大型國戰的大漢僅是會保留二十萬的野戰兵團。”劉彥話音剛落,在場的軍方人員有一個算一個全傻了。他無視眾人,繼續說:“是野戰兵團,各州郡的郡縣兵不在二十萬限制之內。”

漢國目前已經登記的人口也就是剛過千萬這道大關,根據猜測到最后也很難超過一千五百萬的人口。保留二十萬不事生產的戰兵,各州郡可能還會有將近十五萬左右的郡縣兵,以一千五百萬的人口基數,再有未來是整個國家開始恢復生產的重要階段,其實這樣的配置都稍微顯得過份了。

“四十位左右的百姓支持一名戰兵,以目前大漢的民間而言,已經稍顯吃力。”紀昌不是在唱反調,他說出實情:“諸君莫要忘卻,先漢(指西漢和東漢)平時的常備軍也僅是五萬不到。”

以西漢六千多萬的人口都沒有發生過召集百萬大軍的時候,最多的時候也就是出動七十多萬與匈奴交戰,平時與匈奴爭鋒的也就是十萬以下的軍隊。到了東漢,平時國家也只有三四萬不事生產的常備軍(北軍和南軍),出動軍隊最多也就是四十來萬,而東漢人口可是超過六千五百萬。

到了劉彥建立的漢國,沒有國戰都要保持二十萬不事生產的常備軍,事實上已經是完全超越了之前的歷朝歷代,還是他有心在全面光復漢家舊土之后繼續向外開拓,要不然像是東漢保持五萬以下的常備軍就可以了。

真實的情況是,自東漢以后,華夏的歷朝歷代很少又有保持常備軍,都是借鑒更卒制度,也就是說讓百姓納賦為兵,是不管各地郡縣兵、邊軍還是中樞軍隊都是這樣。

到了南北朝之后,府兵制的出現更是改變格局,讓華夏沒有了純粹的軍人,都是戰時為兵不戰務農的“民兵”。

“民兵”現象到了有宋一代的時候稍微發生改變,但有宋一代的禁軍在開國后不久就失去了野戰軍團的鋒芒,歸于中樞直轄的禁軍演變成為平時為將門做生意、干家務、務農,到了一些節日則是表演各種節目的“表演部隊”,好幾次禁軍出動都是給人宰著玩,是真正意義上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軍隊。

只要是一個將軍就想要軍隊的士兵多,士兵多了自己才有可能成為實權將軍,要不就是一個只有將軍稱號的光桿。連征西將軍都有空缺的漢國目前的將軍并不多,中郎將這一階層其實都還存在空缺,但是郎將的數量則是有些多了。

在漢國的軍制中,曲這一級別是由軍侯直接統領部隊,校當然是校尉,往上是俾將率領師,由偏將來率領軍,偏將以上就是郎將。

要是明白一點的分級,俾將其實就是現代的中校,偏將是上校,郎將就是少將,中郎將是中將,四征、四鎮、四平、四撫就是上將,像是驃騎將軍之類的則是元帥。

有直屬部隊的將軍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將軍,要不然雜號將軍就不會被瞧不起了。現在漢國的武將就擔心一點,漢國可沒有什么雜號將軍,可別原本應該是有實權的將軍淪落成為雜號將軍。

劉彥就是談一個意向,不會說沒有經過商討就一力定議。他卻是能夠看出軍方的忐忑,對他們的忐忑有些哭笑不得。

漢國現在只是一個王國,劉彥不會永遠只是當一個國王,稱帝是遲早的事情,但稱帝之后不代表國家就是帝國。

“修生養息期間,對外的戰事并不會停止。”劉彥定下基調:“寡人可不想重蹈先漢舊事。”

這一下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同意,想要增加人口和恢復生產并不代表要對外軟弱,國家只是稍微將注意力轉到內部,并不是說要任由外國敵對欺負。

“對石羯的戰事……”劉彥看向了李壇這個征北將軍,說道:“依然是小規模但是頻繁地出擊,寡人希望李卿給予驚喜。”

李壇事先都沒有料到自己會成為征北將軍,一直到現在都還像是在做夢,激動之下也就霍地站起來,大聲承諾:“王上,臣必定效仿冠軍侯舊事。”

能被直接稱呼為冠軍侯的只有一人,便是霍去病。這位的一生都是伴隨著剽悍,很少是率領大兵團作戰,相反是經常使用少量的兵力就能打出驚天的戰績,最為出名的就是封狼居胥的偉業,不但殺到了匈奴核心,還將匈奴用于祭祀的金人給搶了。

一陣善意的哄笑就出現了,惹得基于表現的李壇一陣陣的怒視。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