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255章:漢軍南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5章:漢軍南下

第255章:漢軍南下


更新時間:2016年12月02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別看桓溫表面看去鎮定,其實他的內心已經是一片驚濤駭浪。

東晉小朝廷再無能,那也是天下人承認的正朔,再瞧不起也不會有人毫不掩飾地表現出來,甚至是因為一些文化底蘊的關系,哪怕是與東晉小朝廷為敵的石碣趙國也保持著該有的尊重。

看看劉彥在干什么?他沒有任何掩飾地表露出對東晉小朝廷的不屑,甚至是明確表現出對長江以南那些世家門閥的鄙視。

桓溫和袁喬都是長江世家門閥的一員,他們沒有暴起并不是因為身在劉彥軍中怕死,是劉彥說得太直接了掀開了東晉小朝廷掩蓋得很好的傷疤。

司馬皇室目前其實真沒有多少世家門閥在乎,維持著司馬皇室的存在,理由僅是需要一個“共主”,這個“共主”無能對那些世家門閥才是最理想的。

稍微有點腦子的都清楚一點,長江以南是世家門閥共治的實際情況,也都清楚這樣對國家不利,特別是這種不是分封而治的分封而治讓有生力量被大規模內耗,導致互相扯皮什么正事都干不了。

沒有錯的,東晉小朝廷的誰不知道這樣的壞處?可整體環境已經是這樣,不是說稍微心平氣和談一下能夠解決,已經成為誰軟弱誰就會被滅族的險境。

恰是因為大環境已經成為現實,再氣憤又能怎么樣?不顧家族利益去成全什么大義,只能是將自己往別人的刀口上撞!

桓溫壓制住怒氣:“什么選擇?”

“能看得出來,你很氣憤,可是又沒有任何的語言來進行反駁。”劉彥一點都不像是一個上位者,缺乏那種氣度。他似笑非笑地對桓溫說:“讓你留下來幫我光復中原,恐怕你會認為我是瘋了?”

桓溫扯了扯嘴角,連蹦出一個字的興趣都沒有。

漢部多少部眾?其實沒有人感什么興趣。倒是所有人對劉彥麾下有多少能戰的部隊很關注,猜測該是介于三萬到五萬之間,再多絕對是沒有了。

那么按劉彥有五萬可戰之兵來算,五萬士兵很多嗎?石虎隨隨便便能拉出數十萬可以打的胡人,眼見就要分分鐘滅掉漢部了。

“從你的眼神里,我看到了‘笑話’兩個字。”劉彥啞然失笑,笑了一小會才說:“所以說你們這些窩在長江以南的人,哪怕是有足夠的心志,可對天下時局真的一點都不了解。不談你們長年累月無視自己的同族被胡人欺凌和屠戮,對近些年的變化竟然一點都不重視?”

桓溫還是沒有說話,只是臉繃得很緊,顯然是覺得不服氣。

大軍一直是在行進的狀態,滾滾的車輪向著西南方向,按照速度日行百里不會有什么問題。他們到了半路時,遇到了押解戰俘返回的隊伍。

有情報官向劉彥匯報前線戰況,劉彥一點都沒有避開桓溫等人的意思。

牟鄉和中丘是在昨夜就被漢軍攻下,前鋒騎兵受到了來自陽都方向的石碣趙軍騎兵堵截,雙方在臨沂以東六十里的平原發生遭遇戰,漢軍擊潰了四千多的石碣趙軍輕騎,斬首四百余、俘虜七百余,剩下的石碣趙軍逃竄無蹤。另外,漢軍的步軍受于石碣趙軍騎兵的襲擾已經停止前進,暫駐中丘等待后續部隊。

“陽都方向本來是有萬余的敵軍吧?”劉彥在問桑虞。

“是啊,擊潰了四千,襲擾我方步軍的有兩千左右?”桑虞笑瞇瞇地說:“本來是想要在開陽那邊圍點打援,沒想到王鸞事先就做好了安排。”

瑯邪郡的石碣趙軍似乎有個四萬多的樣子?要是算上一些臨時湊出來的烏合之眾,瑯邪郡的石碣趙軍數量會更多一些。桑虞現在不好判斷的是,被擊潰的那支騎兵是石碣趙軍的正規軍,或是臨時從一些游牧部落湊出來的雜牌,還得是有更詳盡的情報傳遞過來。

“整個徐州的趙軍已經逼近二十萬。”桓溫聽劉彥與人討論,有些嘲弄地說:“雖說其中大多是烏合之眾,但二十萬就是二十萬。”

“我軍已經不止第一次擊敗數量超過二十萬的胡人。”桑虞瞄了一眼桓溫,撇了撇嘴:“對于沒用的晉軍而言,二十萬胡人挺多。對我軍來講,二十萬胡人不過是二十萬只待宰的牛羊。”

聽到的人大多是冷笑幾聲,是該承認漢軍看上去好像不弱,但無論是劉彥還是其麾下的誰,怎么那么愛吹牛?

認知不同,底氣不同,想法也不同,很難說談到一塊去。

在接下來劉彥沒有搭理桓溫等人,就是讓跟著,商談什么事情也不避諱。

“元子,我們禍事大了。”袁喬不斷苦笑:“沒曾想,劉使君會這么……這么……”,該是說不按牌理出牌,還是說不顧世俗眼光,竟是干出這種扣留的事。

“彥叔,我……”桓溫卻是神態有些怪,一再遲疑才說:“或許劉使君有我們不知道的底牌,畢竟他可是四年之間闖出如今的基業。”

袁喬聽到桓溫用“基業”二字,不由眉頭皺了皺。他可是知道桓溫是個有大志氣的人,與庾鷹相交之后,兩人還一同約定要干大事業。對于庾鷹而言,大事業是北伐成功,奪取失地光復中原。對桓溫來講北伐也是畢生志愿,可里面可能會有一些更復雜的東西,反正沒有庾鷹那么純粹。

“那名喚作余商的人,看著頗有世家大族的氣度和氣質,中原沒有聽過有姓余的世家大族,可見是個假姓名。”袁喬一臉的思索:“再聽只言片語,劉使君與李閔似乎已經達成同盟?”

“應該是的。”桓溫很在意地說:“我們的情報似乎出現錯誤和延遲,亦有可能是劉使君要誤導我們?”

張駿與冉閔達成協議,慕容皝敷衍東晉小朝廷,兩件事情對東晉來講真的很重要。

這次東晉小朝廷北伐,不管是張氏涼國或是慕容燕國,在東晉小朝廷的北伐計劃中都占據很重要的地位,比之劉彥的漢部要扮演的角色,要說東晉小朝廷那邊是怎么劃分,就該是慕容皝比張駿重要上三倍,張駿又比劉彥重要上三倍。

只有親眼過來劉彥這邊,才會知道依照之前的劃分是多么的想當然,多么的愚蠢。且先不談慕容皝和張駿是不是真的欺騙,能不能幫得上這一次東晉小朝廷的北伐,只看劉彥率領的五萬大軍,看漢軍的軍事器械,再看漢軍士卒的精銳程度,劉彥并沒有實力那么弱小。

第一次談為自己效力,桓溫沒有回應,劉彥一直沒有和桓溫提第二個選擇。

打從心里劉彥還是希望能夠收服桓溫,那就是需要一個過程,或許桓溫看多了會改變想法,對不對?

在中丘那邊會合了先前開拔的步軍,大軍明晃晃地向著開陽繼續進發。

漢軍南下并且是一來就打算拿瑯邪郡開刀,這樣的消息早就傳到了王鸞處。

事實上是,數萬大軍根本就無法掩藏,畢竟又不是十幾人的小隊伍,數萬大軍還能隱秘行軍,那該是敵軍的主將蠢到什么地步沒有派斥候,或是敵軍的斥候眼瞎到何等地步?

“真的成氣候了!”王鸞的出身是降將,可是他不像崔宣除了動嘴皮子沒有實際領兵能力,從張氏涼國轉到石碣趙國之后,幾次作戰都有立下大功,還算是得石虎信任。他站在山川輿圖前面,對著情報看了許久,扭頭向站立在身后的部下說:“原以為劉彥是會等晉軍準備好再動手,沒想到劉彥根本不管晉軍?”

一個名叫王朗的武將說道:“不管是否是陰謀,我們不能眼看開陽被漢軍進攻。”

事實上王鸞和王朗都是屬于石遵的人,兩人雖然同姓,但是絕對沒有血緣關系。

自從鄧恒載在漢軍手上,石碣趙軍的各個將領就再也沒有小看過漢軍,王鸞在遲疑的是,一旦徐州軍將注意力轉到了進攻瑯邪郡的漢軍身上,晉軍會是采取什么反應?

“今次是晉國第一門閥庾家牽頭北伐,我等不得不慎重。”王鸞可比劉彥更加知道現今的庾家在長江以南代表著什么。他非常嚴肅地說:“由庾冰擔任晉軍北伐主帥,僅是一個月揚州的晉軍從四萬暴增到七萬,每日的兵源都在增加。若只是人力也就罷了,物力才是最使人擔憂!”

“那……”王朗蹙眉:“軍主的意思是?”

“先將沿線的兵力進行收縮和集中,以防被漢軍各個擊破。”王鸞滿臉的思索:“再快騎通報襄國,請陛下命令孫伏都立刻南下進攻青州。”

“妙!”王朗大笑幾聲,說:“劉彥逆賊揮軍五萬進犯徐州,后背和腹地必然空虛,先攻擊其背后,介時劉彥必然心亂,只要劉彥心一亂,漢軍也該士氣低迷。”

“那是之后的事情了。”王鸞篤定地說:“晉國那邊,肯定會犯老毛病。”

什么老毛病?不就是習慣性的扯后腿嗎?而似乎王鸞也有篤定的理由,因為庾家已經被司馬皇室和大多數世家所忌憚,不搞點什么那才是奇怪。(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