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140章:“攪屎棍”的天然職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0章:“攪屎棍”的天然職責

第140章:“攪屎棍”的天然職責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15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百濟背信棄義在先,漢部被動反擊在后。這個程序怎么也不能給忘了!

人在心理上都有追求復仇的**,要不怎么說哀兵必勝和正義必勝呢?

理虧的一方則是會在心理上處于猶豫和彷徨的心態,干什么都會變得猶猶豫豫。

所以說,追求師出有名還真的是很有道理!

站在正義的一方,再有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一開戰兵力處于弱勢一方的漢部士卒士氣方面無需擔憂,他們武備精良又有心理優勢,方一接觸就是壓著人數占優的百濟軍在打。

戰場之上箭矢交錯,士兵的兵器亦是揮舞成了一片,已經確定要軍功授田的漢部士卒眼里,百濟軍就是一個又一個會走動的軍功。

百濟目前處于半奴隸半封建的時代,有功勞是屬于貴族老爺,死人卻是要奴仆去死。

沒有錯,百濟可沒有平民那么一說,只有管理者和奴仆的區分。他們不分郡縣,國內有成千上百個“道”,道下有“邑落”,各由“豪民”管理,邑落內的“下戶”,皆屬奴仆。

不管是武備配置,還是在心志士氣上,漢部這邊完全勝于百濟,刀盾兵在前,長矛兵拾遺補漏,整個戰場態勢就沒有因為百濟人多而占到什么便宜。

斗阿已經砍死了四個百濟軍,他還有多余的功夫可以停頓下來將首級割下,穩穩當當地系在腰間,導致每每走動就是腰間有四顆血淋淋的頭顱跟著甩動。

戰場之上割下敵軍首級已經成為漢部將士的作戰習慣,他們會在每每的邁步中留下身后的一條血路,血自然是來自腰間頭顱滴下。

面對那樣的敵人,百濟軍的奴仆兵想不驚心膽顫都不行。他們自認已經夠野蠻了(實情),可也就是在戰后才會處置敵軍戰死者的遺體,大多是砍下腦袋做成京觀什么的(半島傳統),沒想是遇到一幫更野蠻的,竟是戰場上就迫不及待割腦袋。

任誰看到腰間懸著己方士兵頭顱的敵軍都會心生想法,那些頭顱很可能就有誰認識,甚至可能是他們的親戚什么的,有膽子有怒氣上去搏命的再被殺掉,剩下的就該是膽小者居多,膽小鬼的退縮再影響到尚余勇氣的人,波及就那么產生了。

就是在百濟統軍將領還想再挽救一下不利的戰場情勢下,等待左右兩翼有敵軍像是鉗子一般地夾擊,百濟軍沒有任何意外的潰敗了。

“別殺了,抓人!”

不知道是誰先喊了那么一聲,面對崩潰掉在百濟軍,漢部士卒開始進入了捕奴的模式。

說起來也是挺無趣,漢部與高句麗交戰的時候,盡管高句麗部族軍也是沒有統一制服,可至少協同上面還是有。百濟軍?不止是制服混亂,連協同能力也是夠亂,結果是出現一成左右的傷亡直接崩潰,讓戰場進入了“垃圾時間”。

“將軍請勿以此戰結果輕視百濟。”公孫白比較莊重地說:“酋長手中有三萬王族軍,不等等閑視之。”

話講得明白點就是,漢部擊敗了一萬由部族湊出來烏合之眾,真正的精銳沒有被漢部碰上。

劉彥沒有驕傲什么的。他難道就看不出百濟軍是烏合之眾嗎?

事實上與漢部交戰的一萬百濟軍,不說制服不統一,兵器上也是五花八門,有正兒八經兵器的絕對不到十分之三,余下拿什么的都有,大部分甚至是手持農具。

兩千器械精良又經過長久操練,也是見過血的部隊,對上一萬烏合之眾,打出一比五的勝利,高興是該高興,但心生驕傲什么的,真的是大可不必。

一旁的呂泰在冷哼,他才不管面對的是什么,總之結果是漢部兩千面對一萬百濟軍,不到小半天的時間取得大勝。

新的命令的被下達,參戰部隊開始有配合地進行擠壓,迫使更多的百濟人投降,盡可能地減少該區域百濟的有生力量。

差不多是到傍晚時分,劉彥已經能夠看到十來個本方士卒就押著數百戰俘回來的場景。

押解戰俘的漢部士卒顯得極度興奮,被押解的戰俘則是瑟瑟發抖。

百濟戰俘不全是害怕,看他們身上單薄的衣裳,該是被凍得發抖的成份居多?再看那老實巴交的臉龐,年齡層從十三四歲到四十來歲,說一萬百濟軍是烏合之眾真的沒有說假。

“接下來就是將這些戰俘運回遼1東半島。”劉彥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隨后趁勢拿取周邊城邑。”

白天一戰,仁川周邊的部族該是大部分手中的武裝盡喪,等于是沒有足夠的兵力進行城邑防御?

劉彥已經知道周邊有多少城邑,只有可憐巴巴的三個,余下皆是村落。有了公孫家族作為“帶路黨”使劉彥知道更多,例如整個百濟其實也就是不到二十個城邑,剩下的不是村落就是寨子,不得不感嘆朝1鮮半島著實是小。

一整個白天不止是漢部這邊和百濟在打,朝1鮮中部的戰事可是激烈得多,似乎是到了夜間戰事都沒有完全停止?

“他們只有兩天的時間,想要在三天之內決出勝負,自然是要更激烈一些。”能從劉彥臉上看出明顯的幸災樂禍表情:“我們只在仁川周邊掃蕩,就不過份刺激百濟人了。”

漢部打的旗號是報復,可不是要滅亡百濟。

實際上,漢部也滅不掉百濟,光是仁川周邊百濟就能湊出一萬眾,腹地的部族動員起來肯定更多,再則是漢部不能太過離開海岸,要是陷入“人海汪洋”就得不償失了。

劉彥開始學壞了,他一邊在揍百濟,一邊派出人手前去居拔城。

派人到居拔城當然是要指責百濟的背信棄義,又表示仁川這邊暫時租借的愿望,但沖突也就到此為止,漢部不會再去攻擊百濟其它地方。

相信百濟會比較樂意漢部的“見好就收”,要知道百濟與高句麗在中部可是在大戰,金元道的要求之下,高句麗不斷在增兵,百濟作為回應肯定也是要增兵,有了漢部這邊愿意再和平相處,哪怕是再不爽百濟君臣上下也該明白暫時對漢部忍讓有必要。

知道劉彥的實際想法是什么嗎?是這一次入侵的準備稍顯不足,也是朝1鮮半島“縣”這個級別的城池著實少。他得知百濟“縣”級別的城邑只有不到二十個,剎那間內心里是透涼,等于是需要滅掉百濟實施占領,才有可能湊足讓系統升級二十四個縣的要求。

漢部目前無法“吞”掉百濟,哪怕是能吞掉百濟,一要面對百濟不斷地抵抗和暴亂;二是漢部表現出要“吞”下百濟,高句麗就該從朋友變成敵人。

很明白的事情,再怎么樣百濟也是一個有六七十萬人口的部落聯盟,漢部連帶奴隸都算上也才不到二十萬,這二十萬的人口還有超過十分之七八不當自己是個漢人,到時候是誰會融合誰?

另外,高句麗要是眼睜睜看著漢部滅掉百濟,那么高句麗的君臣該是蠢到什么樣的地步?

“所以,接下來該是到了公孫家立大功的時刻了。”劉彥有些惋惜,更多的是慶幸,說著臉色突然大變了一下,索性是很快恢復正常,像是極度在按捺什么,說話的速度變快:“讓你父親爭取做議和的特使。好了,下去吧!”

知道剛才系統給劉彥提示了什么嗎?是提示劉彥獲得了一個新的郡,說是因為是自主開發,再次獎勵兩百具裝騎兵,同時人口的上限再增加五百人口的!

劉彥可沒有忘記一點啊,漢部除了在百濟這邊有在擴張,似乎并沒有在其它方向有什么軍事動向,那個新增加的郡,是個什么情況!?

是郡啊,不是縣!要說是金元道為了展現誠意將另一座城邑的城邑令送來,那也該是縣,不是郡!

系統保持著原有的尿性,不管劉彥怎么詢問,就沒有一次得到過答案。他只有胡思亂猜的同時,努力觀察腦海中的地圖,一看還真的是瞧出一些端倪。

應該是在遼1東那邊出現的事情,漢部占據遼1東半島之后大舉建設,不但是劉彥調動系統農民建設城墻,還在馬石1津那邊建城,周邊亦是被城寨給覆蓋。要是再算上作為緩沖區,既是新建城墻之外延伸五十里的區域。總體來講還真的就是一個郡!

當然了,劉彥所不知道的是,紀昌去了遼1東半島,查勘了一下建設的規模,說了一句“已經是一個郡的規模”,要建議劉彥設立一個郡的行政單位。

劉彥覺得比較詭異的是,系統似乎是存在BUG,例如占領郡就是郡,郡之下的縣需要實際控制才會被系統承認,不然就是嚴格被區分開。他有時候都會在想,直接拿下青州首府廣固城,那會不會被系統算作是占領一個州,或者是攻下石碣都城襄國算不算是占領一個國家?

那些也就是想一想罷了,劉彥懷著被系統獎勵的激動心情,需要好好思考和觀察一下,怎么也該繼續讓高句麗和百濟拼死拼活地流血,再則就是該試看看能不能將新羅也拉進混戰。

要是讓整個半島陷入戰亂,對漢部絕對是異常有利的局面!(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