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136章:實力不足,外交來補(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6章:實力不足,外交來補(中)

第136章:實力不足,外交來補(中)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15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真是糟糕啊!”金元道說的是北線的戰爭進程:“丸都被燕軍不費吹灰之力攻取,不但國主生母被抓,竟然連歷代先王的陵墓都被挖……”

營帳內的高句麗人就沒有一個是臉色好看,高句麗在發覺前燕的動靜后,高釗很快就進行了動員,國內諸家族其實也比較配合,不到一個月連帶王族親軍高句麗聚集了十二萬的大軍。

作為高句麗的國王,高釗是意氣風發地帶著十二萬大軍主動出擊,幾乎是全高句麗上下都對此戰獲勝滿懷信心,一切只因為前燕不過才出動四萬,雖說前燕的四萬大軍之中超過半數是騎兵,可高句麗境內是多山地區,騎兵占不了太大便宜嘛!

高句麗的軍隊分兩線出擊,北道方向很快取得勝利,他們戰勝了王寓所率的燕軍,斬首一千余,俘虜近兩千,極大鼓舞了高句麗全軍的士氣。

似乎是高釗發覺前燕軍隊不過如此那般,以高昂的姿態,暴漲的士氣,接近十萬大軍得知慕容皝親率大軍從險峻狹隘的南道撲來,只差喊一句“慕容皝這是腦抽,竟然帶著大量騎兵走險峻的南道”,大旗一揮直接撲過去。

對于高句麗來說,比較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慕容皝腦子沒有出現問題,腦子有問題的是高釗。

高釗帶著部隊還沒有到南道,也不知道是什么個情況,明知道派出去的斥候大量失蹤或戰死,竟然沒有提高警覺,直愣愣地走進了慕容皝設下的埋伏圈。

“驍勇善戰”的高句麗人面對不斷從山地出現的燕軍,幾個要道也是撲出難以數清的燕軍騎兵,再有腦子有問題的高釗先是喊了一句“不好,中伏了!”,見前燕士兵驍勇,己方的高句麗士卒不斷被壓迫后退,率先揮著馬鞭子突圍,結果是造成高句麗全軍混亂,一戰竟是幾成單騎而逃的局面,將十來萬大軍丟下給前燕大軍屠戮。

歷來只要是高層還能頂得住,哪怕是打得再慘高層沒跑底下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堅持一下。可要是還能堅持的時候高層先跑,底下的人一看,高層都跑了,咱為什么要留下,絕對也是呼啦啦跟著跑了。

戰爭中真正死于沙場交鋒的其實都是少數,一般就是潰敗之后死的人最多,還都是在亡命逃奔的時候被追上,非常輕易就被從背后干掉。

簡直是太慘,太悲劇了!高句麗從威風凜凜的十多萬人帶著必勝的信心出征,沒想一下子就崩潰,國中精銳一戰皆滅,能不慘嗎?

金元道已經在痛哭流涕,是為自己主人的生母被俘,更是因為歷代先王的墳墓被挖,內心里更多的是為高句麗馬上就要“國將不國”。

所有高句麗人都在哭嚎,國家不幸,任何一個依賴國家作為保護層的人,誰又會幸運?北線他們暫時管不著,南邊情勢的糟糕卻是與之有切身的利害關系。

哭了蠻久,金元道終于記起了正事,說道:“那個漢部,派來了使者,要求我們獻上糧秣,不追究之前的交戰,我已經決定答應。”

一片吸氣之聲,雙眼通紅,鼻涕橫流,眾多的官員吃驚地看著說話的金元道。他們是北線崩潰,可南線還有兩萬精銳,不是不能打了啊?

“漢軍出現得過于突兀,像極渡海而來的倭賊。他們不攻大城,只對村落燒殺搶掠,對我大高句麗沒有存亡之憂。”金元道艱難地看著震驚的人們:“倭賊只為財帛,卻不知道這股名喚漢軍的賊寇能不能像倭賊那般,出以財帛能夠雇傭。”

激烈的討論聲很快就爆發,他們一個比一個情緒激動,噴著唾沫發表各種意見。

倭國嘛,就是朝1鮮半島東南側的一個列島的國家統稱,傳聞那邊還是處于半石器時代,人種矮小且十足兇悍。

倭國名稱的由來與曹魏有關,相傳曹睿在位期間,有一伙自稱邪馬臺而來的矮小異族朝貢。矮小的人種來自海外遙遠的島嶼,曹睿賜號“親魏倭王”,倭國的名稱就這么一直延續下來,需要等一個叫“和”的島上民族崛起并統一列島,才去掉“倭”的國號,自稱日本。

漢部這邊已經將百濟軍繳械,過程其實也不是那么和諧,鎮壓百濟軍的時候弄死了四五百個,連一個叫樸直旻的百濟官員因為反抗都直接被砍死。

百濟軍的各種不服是隨著樸直旻被砍死才平息,原來這個倒霉蛋是新羅種,祖上是投降給百濟的什么將軍,在百濟這邊也算是一個不算小的家族。那些百濟人是見漢部連樸直旻都敢隨隨便便弄死,地位尊貴的都死了,那等于是沒有漢部不敢砍的,只能是消停。

對了,朝1鮮半島雖然殺來殺去,可是對于各家族的直系成員其實還是以俘虜為主,被俘之后交贖金才贖回去就是。那也是百濟人看到樸直旻被砍死,那些能稱作官的家伙二話不說立刻投降的原因。至于死了的四百多百濟人,那些都是樸家的奴兵,他們不死,一家就該全死了。所以說,半奴隸社會體系,連坐果然才是硬道理。

“你們……你們……”公孫豹差不多也慫了,他自持身份高貴又是博學之士,最為氣急敗壞的時候罵人都不吐臟字,就是拿一些信義啥的典故來埋汰劉彥卻是有些文不對題。

“咱們不是盟友,再則是你們先出賣。”劉彥沒覺得自己做錯什么:“聽說你這個豬加的官職還挺高的?”

現代的思維中,與豬牽扯上不是蠢就是萌,顯然公孫豹一個中年大叔萌不起來,看著也并不蠢。

“我是公孫家族的族長。”公孫豹不是在彰顯身份:“直接開個價吧!”

“什么意思啊?我們是入侵沒有錯,但不是綁匪。”劉彥渾然不覺自己丟人了,不了解朝1鮮半島現在的文化和價值觀:“不也是你們自找的?我們本來的目標是高句麗。”

“……”公孫豹的臉頰在抽動,他想的是劉彥沒打算放人,那么不是永久囚禁,就是要殺掉:“你們不能這樣……”

地位越高的人越怕死,古時候的知識分子相較起來怕死的更多,要不戚繼光怎么喜歡選不識字又憨憨的人當兵呢?

劉彥在等待高句麗那邊的人做出反應。實際上,他并不認為高句麗會答應那些看起來夸張的條件,特別是自己率軍在高句麗肆虐,似乎搶了不下于二十個村莊,擄掠了將近四千人,還三次干挺了至少五千高句麗兵?

然而,事情有些出乎劉彥的意料,或者說是漢部這邊不了解朝1鮮半島人種的思維。

“唔?!”劉彥接見了過來的乞仠乙連力,知道這個家伙是高句麗的‘小使者’,聽完這家伙講的話,比較明顯地愣了一下,說道:“誠意,我們需要看到誠意!”

小使者是高句麗的一種官職名稱,朝1鮮半島的政體官職名字有比較多重復,像是太大使者、大使者、小使者對應的就是百濟的大使、大使者、使者。倒是,新羅采取了與高句麗、百濟不同的官職,例如“花郎”有時候是官,有時候卻是指刀術高超的俠客。

劉彥有懵的理由,高句麗全盤同意了漢部的要求,解除雙方的交戰,提供漢部所需的糧秣,漢部作為條件是撤離高句麗的疆土。

乞仠乙連力提出了雇傭,既是要雇傭劉彥的軍隊對百濟發動戰事,又說平分百濟也不是未嘗不可。

“看來高句麗的北方戰事非常不利。”紀昌冷著臉,他說:“平分百濟聽聽就罷了,財帛太多他們支付不起,太少我們不需要。”

劉彥對平分百濟沒有什么興趣,高句麗估計是元氣大傷的狀況,還講什么平分百濟,高句麗不被百濟打得盡失南邊疆土就是僥幸了。

“此間,有可利用之處。”紀昌眼眸里閃著一種本方叫智慧,敵方叫狡詐的眼神:“高句麗先運來糧秣,允許我們暫時租借帶方郡西部和提奚(金川)這一代。若是他們同意,需要派來至少兩千民伕,幫助我們在海冥(海州)修建港口。”

劉彥在眨眼睛,帶方郡不算大,但好像有四個城池的樣子?他本來是想攻下其中一個看看對系統有沒有幫助。

看似非常過分的要求,沒有像想到高句麗那邊再次同意,甚至已經開始著手撤離帶方郡的平民。

很快,劉彥就取得了一座城池的控制權,并取得了城邑令(高句麗的印綬),他迫不及待地觀察腦袋中的標注,看到的是0/1(州)、2/8(郡)、7/24縣。

話說,青州那邊雖然是占了兩個郡,可是縣就真的很少,未取得城池之前,劉彥腦海里顯示的是6/24(縣),等待奪了朝1鮮半島這邊的一座城池才顯示7/24(縣),頓時讓他瞪大了雙眼,露出了猙獰的表情。

劉彥在所有人錯愕的表情中先是昂天一陣狂笑,內里美得很:“哈!有效!并且還因為攻占‘異域’,獎勵五百上限的人口!?”(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