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天下第3章:漫長歸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席卷天下 >>席卷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章:漫長歸途

第3章:漫長歸途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01日  作者:榮譽與忠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榮譽與忠誠 | 席卷天下 
手機用戶請訪問m.逼quger筆之趣味閣里閱讀!兒逼quger




“嚴風吹霜海草凋,。漢家戰士三十萬,將軍兼領霍嫖姚。敵可摧,旄頭滅,履胡之腸涉胡血。胡無人,漢道昌。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云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彥在高歌,那一句“胡無人,漢道昌。陛下之壽三千霜。但歌大風云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更是一再重復,唱得聽得懂的人聽來滿臉子的怪異。

胡人念“胡無人,漢道昌”,沒有比這個更加讓晉人覺得意外,他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理解錯了什么。

歌不是歌,是詩,來自唐代詩人李白的胡無人,大概是劉彥少有的幾首能夠記得那么清楚的詩。

田朔一直試圖搞明白劉彥是個什么樣的人,亦是想要搞明白漢部是一個什么樣的部落。他從那些身穿猩紅戰袍的將士嘴巴里得不出什么答案,倒是從一些同樣為晉人出身的人那里得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那些追隨劉彥比較久的晉人如此告訴田朔,劉彥一直自稱漢人,誰也不敢問是匈奴的漢還是漢人的漢,只知道劉彥這一股勢力出現得較為突兀,從戰備和日常食物來看絕對稱得上富庶,可誰也搞不明白部族有多少人,又是主要在哪里活動,但那些士兵真的是一個個悍不畏死。

當今天下亂得可以,如果從司馬氏滅亡東吳開始算起,建立不過是37年的西晉在匈奴人的攻伐之下亡國,懷帝和愍帝也是雙雙被俘。

匈奴人建立漢國后改為趙,曾經為匈奴人奴隸的羯族人滅掉了漢前趙建立后趙。后趙的建立并沒有結束亂局,甚至是人口總數不過幾十萬的羯族人成了中原霸主,更進一步加劇了混亂。

羯族人不但是一個食人族,他們還是一個首個在中原大地建立階級的種族。根據后趙皇帝的規定,羯族人為第一等,氐族人、匈奴人等等的胡人為第二等,野獸為第三等,境內晉人第四等。野獸比晉人的等級還高并不是開玩笑,因為后趙皇帝針對晉人頒布了“禁獵令”,規定晉人不能傷害野生動物。

那該是多么悲慘的一個年代啊?晉人竟然連野獸都不如了!

數十萬的羯族人統治整個中原,中原各處滿滿充斥著胡人,實際上整個中原的胡人到底有多少,估計是誰也說不上來。總的來說,生活在中原大地的胡人該是在200萬到250萬之間,生活在中原大地的晉人該是與之差不多?

廣袤的地界上只是生活四五百萬人,以歷朝歷代的習慣又是大部分集中生活城池之內,可以想象應該是荒蕪到了什么樣的地步。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男兒血,英雄色。為我一呼,江海回蕩。山寂寂,水殤殤。縱橫奔突顯鋒芒。”

前面的“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卻是被劉彥給隱掉了。

稍微識字的晉人,聽到劉彥一路高歌無不是有點如癡如醉的模樣。

說起來啊,華夏民族其實可以說是一個浪漫的民族,人或許無法名留青史,可是有好詩卻是能夠傳承萬世。從上古先秦時期的詩經起,到兩漢的“賦”,隋唐的“詩”,兩宋的“詞”,它們陪伴著多少波瀾壯闊和金戈鐵馬,盡展盛世和流年。

荒野,到處都是荒野,一片片比人高的草叢,一處處的荒無人煙,偶爾還能路過可能是村莊的廢墟,劉彥率領的大隊人群一路向北。

真的是盡顯荒蕪啊!曾經或許熱鬧和繁華的城池,它們現在顯得殘破不堪,只有極少極少的城池里面還有居民,不過肯定是以胡人居多,現在的晉人無不是忙著逃命。

按理說,劉彥帶著一大群人趕路,早該引起后趙的重視?事實上卻是沒有。要是發生在國都襄國附近或許會引起重視,可是后趙政權現在忙得很,他們忙著收拾殘局,也忙著內部殺來殺去,誰有閑工夫去理會一支匈奴人趁著大亂大肆抓捕奴隸的隊伍啊。

哎呀!沒有錯,不止晉人以為劉彥是匈奴人,后趙的那些人也認為劉彥這股隊伍是匈奴人的部落,誰讓“漢”在東晉十六國時期就是代表匈奴,因此有劉漢、前漢、后漢什么漢都有,“漢”這個招牌早就等同于匈奴了。就連氐族也建立了成漢,不過正式的稱呼是仇池。

劉彥已經意識到冒充匈奴人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他雖然內心里極度不爽,可沒有到處囔囔自己不是什么匈奴人。再則,他也解釋不清楚,只是郁悶堂堂“皇漢”不止是在后世變臭,怎么連東晉十六國時期也是臭不可聞啦!

這么個特殊時期,在北方有一個胡人的身份等于是一道“保護傘”,劉彥哪怕是再郁悶再不爽也要分時期。他將郁悶和不爽發泄到了沿途的人身上,根本就不管來者是哪一個族,干得過就全部干翻,干不過就繞開。

本來還對劉彥匈奴人身份有懷疑的人,看他那么干之后反而不懷疑了。為什么?因為晉人膽子沒有那么大,只有胡人才會快意恩仇。

如此這般,不是沒人對劉彥所作所為看不過眼,可是去挑釁的人基本上很慘,在拳頭硬就是老大的胡人觀念里,劉彥反倒是與一些胡人建立了交情。

這一日,劉彥只是帶著二十余人就離開了大隊,他吩咐田朔等人繼續帶著大隊向既定目標走,然后奔向了經過的一個城池。

現在什么城池都顯得非常殘破,殘破到了什么份上呢?城墻是一種每隔一段距離就有坍塌的情況,因此雖然有城墻卻處處破綻。

城墻且到處破開的空隙,上面的壓根也就沒有女墻、箭垛,城樓之類的設施也是沒有。

因為城墻到處有豁口,進出城池根本不是從城門,劉彥等二十余人早先已經換裝,進入城內就不是從城門。他們進城之前還有遇上一點人,雙方也就是隔著老遠互相打量一下,誰也沒有刻意搭理誰。

入了城之后,他們在城內反而是見不到一個人影,可以看到的就是到處的廢墟,一座又一座的廢墟成了城池內的特點,比較獨特的還有隨處可見的骸骨和干巴巴的粑粑。

劉彥等人自然是不會深入城池,他們就是在外圍晃蕩,過了大概兩個多小時,預料中的人總算是出現。

那是在城內相對有頭有臉的人物,說白了不是羯族人就是氐族人,城池突然出現了二十來個陌生人,要說他們沒反應那才是奇怪。

人出現得不是那么突兀,是先有人過來打招呼,然后尋了個地,之后二三十個胡人就過來了。

羯族人就是純粹的黃發、歇發、綠眼眸、高鼻的白種人,他們大抵是披頭散發,什么穿著都有。

氐族人是黃種人,卻是大多數人有束發,穿著相對講究說白了,就是比較向漢人靠攏,所謂的漢化比較嚴重。

劉彥并不是第一次與胡人打交道了,知道那是在投石問路。

“西北邊來的。”劉彥有語言翻譯系統,要什么口音就是什么口音,要說什么話就是什么話,現在就是一口地道的羌人口音:“來這邊是途經,還要繼續向北。”

青州的北邊不是其他地界,就是翼州。他來時已經編好了,后趙與東晉正在長江邊上大戰,一套關于想去東晉的說詞編出來,那樣就能解釋為什么要去翼州走的是青州,不是其它地方。

這年頭中原大地是羯族人為尊,說話的自然就是羯族人,那個壯年羯族就點著頭說:“想要藥材不是走南人地頭,就是要到遼東。”

劉彥打的是羌族旗號,說的是要采購藥材。

羌族現在是比較活躍,不過一般是活躍在西北和高原下方的盆地吐谷渾,另外在蜀地也算活躍。

劉彥并不清楚羌人有沒有建國,只能說自己是代表某個大部落。這一點其實也有由頭,他帶的人一看就是硬茬子,很是有軍伍的作風,當今年頭出遠門誰不帶上一批武士?

必須要說明的是,當今年頭也就只有胡人會到處溜達,晉人不說能不能溜達,但絕對不敢明刀明槍帶著護衛到處亂跑,要不被殺了都沒處伸冤。

后趙政權亦是有羌族人當官,不過還是比不上氐族人,雖說都是第二等人,可還是會存在差別。

這個城池就是個小地方,所謂有頭有臉的人也就那樣,劉彥一陣海侃,那些雙腳踏不出幾十里地的胡人也就只能是聽聽。

劉彥也就是有限度的胡說八道,說說各地風土人情啥的,不去牽扯太高端的東西。

那些羯族人和氐族人一聽劉彥能說那么多地方的風土人情,有些也是他們道聽途說過,不是腦子簡單,是實在見識有限,再有就是劉彥無論從裝扮還是為人處世都沒半點晉人的影子,姑且也就信了劉彥是遠道而來的人。

羯族人霸道,對誰都霸道,做主的羯族人隨意搞來一些藥材,說是要賣給劉彥,還說讓隨便定價。

劉彥是什么人?哪怕再不濟也是經過現代信息轟炸過的人,哪能不懂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要個過路費什么的嘛!

給,但不能給太多,想要再勒索就態度強硬,擺出大不了干一場的架勢。

這樣其實就對了,只有講什么禮儀法度的華夏苗裔才喜歡息事寧人,胡人講的是大家互相給面子,不給面子就用拳頭講話。

應付完頭頭面面的人物,劉彥的身份被接受,他也就能光明正大的亂逛,可以看到的東西多,看多了卻未必能有什么好心情

新書期間,請收藏和推薦票支持!感激不盡!!!..

高速文字手打章節列表


上一章  |  席卷天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