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袖見墨曜明顯惱羞成怒,也不敢再偷偷瞎想,忙扯出一綹絲線,教墨曜如何打同心結。
紅袖手藝好,繡功出眾,兩只細白巧手輕輕巧巧的一挽,就挽出了個漂亮的同心結。
“王爺,您瞧清楚了嗎?就是這樣做的。”紅袖將挽好的同心結舉到墨曜眼前。
這同心結也分很多種,做法有簡有繁,有難有易,紅袖現在挽的這個,就是最簡單的一種。
她是想,王爺從未做過繡活,若是弄那復雜難學的,一時根本學不會,倒不如弄個最簡單的,既有心又容易學。
此事貴在心意么,王爺有這份心,比什么都重要。
墨曜木著臉看著紅袖遞到自己眼前的同心結,半晌沒有說話。
紅袖見墨曜面目表情,就知道這是沒看明白,于是忙善解人意地又解開重新打了一遍。
墨曜這回看得更加仔細。
不過,結果依然不大如意。
待看了三遍之后,紅袖便讓墨曜自己動手試一試。
墨曜暗暗吸了口氣,拿出平時使劍的氣勢,對著細細的絲線動了起來。
片刻后,墨曜額上沁出了一層細細的汗。
他今日才知道,原來這拿線可比拿劍難多了!
這細細的絲線,根本不聽他的使喚啊!
他讓它們往上面的口子里鉆,它們就偏往下面的口子里跑,反正就是不肯配合他,聽他安排。
紅袖倒是沒有不耐煩,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教著。
又過了三刻鐘,墨曜終于挽出了一個像點模樣的同心結了。
看著自己這來之不易的作品,墨曜搖頭失笑。
從前他如何會想到,有朝一日,他竟會甘愿做這些?
“王爺,您這個做的就不錯,洛小姐見了一定喜歡。”紅袖笑著夸贊道。
墨曜故意板起臉,“不許胡說。”
“是,王爺,奴婢不胡說。”紅袖忍笑答道。
墨曜故作威嚴點點頭,對紅袖道:“行了,你去將知禮叫過來吧。”
“是,王爺,奴婢這就去。”紅袖福身行禮過后,端著自己的針線笸籮離開了書房。
紅袖走后,墨曜將自己隨身的香囊解下,將那個同心結裝了進去。
不多時候,知禮來了。
墨曜也沒讓她行禮問安,直接將香囊交給了她,吩咐道:“你將這香囊給你家小姐帶回去,她看了,自會明白本王要說什么。”
“是,王爺。”知禮接過香囊,也不多問,頷首應了一聲之后,便告退了。
半個時辰之后,知禮回到了國公府。
洛青染一直在房內等她,并沒有歇下,知禮回來之后便直接去了洛青染的閨房。
“小姐,奴婢已經將話帶給王爺了,王爺讓奴婢回話說,余下的事情他自會處理,讓小姐不必再操心。”
洛青染輕輕點了點頭,含笑道:“我知道了,辛苦你了,若沒什么事,你便回去歇著吧。”
知禮聞言忙將香囊遞到了洛青染面前,“還有這個,是王爺讓奴婢交給小姐的,王爺說,小姐看了之后,自會明白他的心意。”
洛青染微微愣了一瞬,然后接過了香囊。
墨曜讓知禮給她送香囊?
洛青染不明所以,也沒有多想,當著知禮知書還有半夏的面,就將那香囊打開了。
見里面放著東西,她便拿了出來。
同心結?
還是一個,不怎么好看的同心結?
洛青染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瞧著那同心結發起了呆。
“這是同心結吧?這是誰的手藝,也太差了些,奴婢八歲的時候打的都比這個好看。”半夏在洛青染面前一向不會藏著掖著,心里想什么,幾乎就沒有多想便說出來了。
想了想,又笑了,“不過王爺送小姐同心結,也真是有心了。”
洛青染回頭嗔了她一眼,“不許議論王爺。”
“是,小姐,奴婢再不敢了。”半夏偷偷吐了吐舌頭,告饒道。
知禮好像也忽然間明白過來點什么,遂道:“若是奴婢猜的沒錯,這同心結應該是王爺親手做的。”
話音剛落,便傳出了幾道抽氣聲。
大家都被知禮的話驚了一跳。
王爺是什么身份,竟會親手做這個?
半夏歪著頭又看了一眼洛青染手中的同心結。
怪不得,她就說哪個姑娘家能將同心結做的這樣丑,原來是王爺做得啊!
不過,王爺待小姐可真好,竟然還會親手給小姐做同心結,看來小姐真是沒有看錯人呀。
洛青染聽了知禮的話,又看了看那同心結,心中一陣酥軟。
她這才明白,為何墨曜會讓知禮跟自己說,她看了東西,自會明白他的心意。
他這是在告訴自己,無論發生了什么,無論自己要做什么,他都會跟自己同心同德,永遠支持自己吧
這個人,可真是的,有話倒不明說,卻要人家去猜。
半夏她們看到洛青染唇邊溢出的那抹笑容,一顆心總算是放下了。
還是王爺厲害,總有法子讓小姐放下心中的負擔,高興起來。
有夫如此,小姐可真有福氣呀。
洛青染愣了一會兒,方才回過神來,然后讓知書和知禮先回去歇著了。
知書知禮聞言齊齊福身告退。
她二人走后,半夏也服侍洛青染歇下了。
這一夜,洛青染握著墨曜親手做的同心結,一夜安眠。
次日,天色剛剛亮了,刑部尚書宋濂忽然接到了一封信。
彼時他剛剛準備起身上朝,管家就焦急地敲響了房門,說是府上忽然收到了一封飛箭傳信。
宋濂忙披衣下床,打開房門。
管家見宋濂出來了,忙將信交給他。
宋濂接過信,拆開一看,面色立即變了。
“老爺,出了何事?”管家一見宋濂表情如此,還以為怎么著了,嚇得忙問。
宋濂卻來不及解釋,忙對管家說:“快些備轎,我要去端瑾王府一趟。”
“是,老爺。”管家聞言不敢再多問,忙按照吩咐下去準備轎子去了。
片刻后,宋濂穿戴整齊,帶著那封信,乘轎去了端瑾王府。
待到了端瑾王府時,天色將將大量。
宋濂也顧不得規矩,忙叫管家帶著自己的帖子上前去叫門,管家依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