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歡宮內殿,血腥之氣更加濃重。
珍妃昏睡在綺羅雕花大床上,水紅色的鴛鴦枕襯著她蒼白的面色,更顯脆弱。
祈陽帝看了幾眼,不忍再看,嘆息一聲,又轉身出了內殿。
威后一邊擦著眼淚一邊跟了出去。
正殿門口,祈陽帝看了看門外濃重的夜色,頭也不回地吩咐道:“讓人好生照顧她,別為此壞了身子。”
威后哀哀戚戚地應了,啜泣聲不停。
祈陽帝聽得心中有些煩躁,卻還是勸了一句,“皇后也不要太過傷懷,珍妃小產,還需你費心照顧,別哭壞了身子。”
“是,皇上,您放心吧,臣妾會照顧好珍妃的。”威后聽了祈陽帝的話,擦了擦眼淚,漸漸止住了哭聲。
哭聲既停,威后又善解人意地勸道:“皇上,珍妃這里恐一時半刻不能醒來,皇上還是先回去歇著吧,免得耽誤了早朝。”
祈陽帝想了想,覺得威后所言極有道理,便交代了幾句,吩咐許芝年擺駕回去了。
祈陽帝一走,威后臉上的神色就漸漸變了,哀戚之色漸漸隱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復雜難以形容的感覺。
承歡宮的宮人們并不敢偷覷威后表情,見她站在門庭正中,口里不知呢喃什么,也沒人敢打擾。
良久,威后才又轉過身來。
一聲微乎其微的嘆息聲,隨著她轉身時衣袂摩挲的響動一同響起,并未引起旁人的注意。
又或許,即便是有人注意到了,也不會多言。
宮門森森,有時候不過就是多說了一個字,等待你的,也許就是萬劫不復的深淵。
在這宮里,要學會自保,首先要學會不聽不看不說。
祈陽帝走了,威后卻不能立即離開,畢竟,她同珍妃的關系不同尋常,便是做做樣子,也不能走得太早。
不過,威后也不可能真的整夜陪在這里,所以,待了半個時辰左右,在承歡宮的掌事宮女再一次來勸她先回去歇息時,威后便應了。
但即便要走,交代幾句也是少不得的。
“若是珍妃醒了,趕緊派人通知我,記著好生勸一勸,莫叫她想不開。”
“是,皇后娘娘。”掌事宮女垂首應道。
威后這才帶著人離開了承歡宮。
待上了宮道,威后坐在步輦上問徐公公:“人都安排好了嗎?”
徐公公垂首答說:“娘娘您放心吧,奴才辦事,錯不了的,早安排下去了,一定不會讓她活著離開。”
說著,便做了個抹頸的手勢。
威后淡淡地嗯了一聲,“很好,尸體便投到承歡宮旁邊的那口井里吧,省得明日他們找起來還費事。”
“是,娘娘。”
威后和徐公公口中的那個人,正是方才在承歡宮里,守在內殿門口的那名宮女。
珍妃之所以小產,全系她一手所為。
當然了,整件事的策劃者,自然是這端坐在步輦上,神情哀戚的威后了。
那宮女不過是威后手中的一枚棋子,現在棋子已經無用,威后自然不會再留著她。
未免太后那邊明日知道這事后疑心去查,威后早打算好了,想要來個死無對證。
五月初的天,夜風猶帶著幾分涼意,威后被風一吹,覺得不大舒服,便讓抬步輦的太監們快些走。
奴才們哪敢違抗她的旨意,是以忙加快了腳步,往麗德殿趕去。
次日一早,晨光微露,灑掃的宮人們打掃至承歡宮附近的水井時,忽然發出一聲尖利的叫聲。
巡查的禁衛們聞聲趕來,便見井里面浮起一具女尸,看樣子死的時辰不算太久,身子還沒有完全泡發變形。
禁衛們趕緊派人去通知皇后娘娘。
宮里面死了宮女,威后異常震怒,忙派人去查。
誰知這一查下去,竟然牽扯出更多的“真相”!
威后不敢隱瞞,忙派人將消息送到祈陽帝和太后那邊。
祈陽帝一聽珍妃小產竟不是意外,是有人故意謀害,當下震怒非常,勒令威后嚴查下去,一經查實,定要嚴懲不貸。
太后聽到這個消息以后,當下嘆息一聲,念了句佛號,派人給珍妃送去了些補身的藥材,卻并沒有多說什么。
珍妃這個孩子,本就是個意外,也許,這就是天注定的結局吧......
威后手段過人,雷厲風行,不過一個時辰就“順藤摸瓜”,查出了“真相”。
原來,是一位同珍妃一起進宮的秀女,因嫉妒珍妃盛寵,收買了珍妃身邊的宮女,給珍妃下了藥,才導致珍妃小產。
人證物證一應俱全,從那秀女的房中也搜到了同樣的落胎藥,容不得絲毫抵賴。
威后回稟了太后和祈陽帝之后,立即下令處決了這名連祈陽帝的面都沒見過的秀女。
不過才到辰時半,宮內便多了兩具尸體,皆是由小太監們裹著席子直接丟去宮外的亂葬崗,連塊排位都不曾留下。
但是宮里的每一個人都似乎習以為常,沒有人為她們可惜,亦沒有人為她們露出哀色。
深宮高墻里,多得是紅顏枯骨,自己的命都不由自主,誰又能多出心思來可憐誰呢?
不過都是謹小慎微的活著罷了......
祈陽帝下了早朝之后便直接去了承歡宮。
許芝年說,承歡宮來人報說,珍妃的情緒很不好,現在威后正在那邊陪著,問祈陽帝能否也過去瞧瞧。
祈陽帝憐惜珍妃初初喪子,所以連御書房都沒有去,便先去了承歡宮。
方走到正殿門口,卻忽然聽到里面傳來哭喊聲。
只聽內殿里面,珍妃沖著威后大聲喊道:“姑姑怎的說得這樣輕巧?一句處死了害我孩兒的人,就打發了我們母子,那可是我的孩子,是姑姑的嫡親侄孫啊!”
祈陽帝的腳步頓時停住,抬手阻止了宮人們行禮問安,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
珍妃也太不懂規矩了,這是宮里,哪有什么姑姑侄兒,還侄孫!
她這樣說話,是將皇家置于何處!
里面又傳來威后慈愛而疲憊的聲音,“這是皇宮,珍妃你要謹言慎行,萬不可亂了輩分,你是皇上的妃子,本宮亦是,你的孩子,只能喚本宮母后,萬沒有別的稱謂,本宮知道你喪子痛心,可規矩就是規矩,時刻不能忘的。”
閱讀更多小說請返回樂讀窩首頁,永久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