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陽到機場把家人接回來。朱曉彤他們在京城住了一個多月,期間盧陽去過一次,算算分別的時間其實并不長,不過,看到他的時候,星星和靈靈都撲了過來,顯然很想念爸爸。
盧陽雙臂一攬,將兩個孩子抱起來。盡管七歲的星星個頭不小,體重不輕,但盧陽并沒有一點吃力的感覺。他的身體可是經過兩次強化的,素質幾乎超越了人類的極限。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句話在盧陽這里是不適用的,他的四肢發達,頭腦同樣發達。
不了解的人很難想到,這個被全世界公認的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竟然還有如此強健的體魄!
“在京城玩的開心嗎?”盧陽分別親了兩個孩子一下,笑著問道。
“開心!”靈靈搶先說道,她穿著一件粉紅色的公主裙,扎著兩個小辮子,額頭被整齊的劉海覆蓋,大大的眼睛透著靈氣,顯得可愛極了。
“那你告訴爸爸,你都玩了什么?”盧陽問道。
“我們到了好多地方……”靈靈掰著白嫩的手指頭,“故宮,長城,動物園,還有媽媽的學校……”
盧陽一邊聽,一邊點頭,看來這一個多月他們是逛了不少地方,有些靈靈說的景點他都沒有去過。靈靈說完之后,星星還補充了幾個。
“你這是帶著孩子把京城逛過來了啊。”盧陽回頭對朱曉彤道。
朱曉彤道:“這才哪到哪兒,京城大著呢,還有好多地方我們沒來得及去。以前在京大上學的時候,我們同學一起,每個周末都要去轉轉,本科四年才看了個大概。”
盧陽知道自己妻子愛旅游,沒想到卻是從大學開始的習慣。
“下次有機會,我帶著你一起轉轉吧。”朱曉彤意猶未盡的說道。
“好吧。”盧陽猶豫了一下,他原本就不喜歡旅游,這些年因為搞研究的緣故,變得更加宅。不過,看到興奮的妻子,還有兩個玩得非常開心的孩子,盧陽沒有辦法拒絕。
9月初,國際太空局宣布即將向火星發射第一架智能探測機器人,這架機器人可能是有史以來人類制造的最貴的機器人。它長3.8米,寬2.75米,高度只有2.25米,全身上下有超過8萬個精密零件。機器人表面是高效的光能轉換板,能夠通過太陽能充電滿足所有需要。
這架機器人名為“探索者”,其使命就是收集火星上的信息。與以往的探測器相比,探索者的強大在于它強大的信息處理系統,其中心控制程序為盤古的子程序,能夠根據不同情況,做出最準確的判斷并采取最佳的策略。
探索者還具有高效的分辨能力。目前而言,人類對火星的認知是十分不準確的,因為我們無法實地考察,最精確的資料也不過是探測器發回來的照片、視頻。為了更加準確的了解火星,探索者上配備了最先進的信息分析裝置。在人工智能程序的操控下,探索者能夠像地質學家一樣分析火星的地質構造和地質元素。
國際太空局進行過實驗,探索者機器人的物質分析裝置相當強大,比得上一個頂級的專業團隊!
“從‘探索者’登上火星開始,人類對火星的認識將突破了‘猜測’這個界限,我們能夠收集科學而準確的數據,因為一個經驗豐富的專家團隊即將登陸火星!”國際太空局發言人凱瑟琳對媒體說道。
火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根據人類現在的了解,火星有大氣層,其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碳;有衛星;很可能有水;在很早以前,火星上還可能存在生命……總的來說,火星可能是太陽系內和地球最相似的行星,而這些信息引發了人類對未來移民火星的暢想。
人類對火星的探測始于前蘇聯,迄今為止,人類一共發射了51個火星探測器,包括火星軌道探測器和火星登陸探測器,不過只有19次成功。最近一次的火星探測器是華夏在今年3月份發射的火星探測器二號,該探測器的目標是在火星表面著陸,不過現在為止,它還在太空中飛行。
對火星了解最多的是米國人,他們現在有3個火星車在火星表面工作。不過,“探索者”的出現將打破米國人的優勢,從而在另一個領域確認國際太空局的權威性。
對于此次發射,米國人并不那么開心,從國際太空局兩次拒絕米國之后,他們就把國際太空局當成了對手。現在看到這個對手準備把如此先進的機器人發送到火星,米國人有種危機感。
“如果造價高達5億美元的‘探索者’機器人發射失敗,國際太空局的威信會大大受挫!”《今日米國》評論道,“實際上,這是國際太空局第一次發射火星探測器,而且還是重達16噸的龐然大物。根據現在的經驗,其失敗的可能性更高!”
“自大的華夏人顯然無法領導國際太空局,在‘探索者’失敗之后,國際太空局其他成員會歡迎他們新的領導者!”《洛杉磯時報》說的更加露骨,就差直接詛咒“探索者”失敗了。
不光是米國人對發射的成敗感興趣,其他媒體也在討論,特別是國際太空局成員國。這架耗費了30多億人民幣,集中了50多個國家的航天力量研制的機器人太重要了,一旦失敗,就算是財大氣粗的國際太空局也得肉痛。
對于外界的猜疑,李毅龍正面回應道:“國際太空局擁有全球最頂尖的技術團隊,也擁有最好的航天技術,對于這次火星探測,我們有99的把握。至于剩下的1,恐怕就要交給上天了。”
“火星探測風險這么大,李局長你憑什么有如此自信?”有記者毫不客氣的問道。
李毅龍面色如常:“對于任何一個航天活動來說,風險都是存在的,但先進技術的使用將會把風險降到最低。這一次火星探測器的發射,我們使用的是空天飛機,而這就是我自信的來源!”
“空天飛機?”記者會現場,大家都發懵了。
“不錯,太空一號將會承擔‘探索者’的運輸,同時,我們會在火星軌道上布置15顆探測衛星,這就是國際太空局目前的火星探測計劃!”李毅龍說道。
李毅龍的講話讓外界重新認識了國際太空局,也重新認識了蓬萊航空航天公司的空天飛機。在他公布之前,大眾根本沒有想過這種發射方式。要知道,火星距離地球最近時為5500萬公里,相當于月球到地球距離的145倍;而這個距離最遠的時候達到4億公里,比地球到太陽還遠。
誰能夠想到太空一號竟然能夠飛躍如此距離?
“李局長,請問這一次是采用無人飛行嗎?”有敏感的記者立刻問道。
李毅龍搖搖頭:“按照我們的計算,這一次太空一號往返時間約為14天,駕駛者為蓬萊航空航天公司的資深駕駛員。”
“14天?”有記者懷疑道,“火星現在距離地球超過7000萬公里,往返的里程約為一個天文單位,這么長的路程,太空一號能夠在兩周內往返?”
“不錯。”李毅龍不動聲色點點頭。
“人類有史以來最震撼的太空發射!”實時報道了這次新聞發布會的蓬萊電視臺如此贊道。
“空天飛機的奇跡!”
“蓬萊島的空天飛機能夠在兩周內到達太陽!”
“太空一號的極限速度是多少?”
“人類星際旅行的新起點!”
“蓬萊航空航天公司是否會開通火星旅行?”
“太陽系其他行星對人類來說已經觸手可及,如果可以選擇,你最想去哪一顆行星?”
不說外界熱烈的討論,此時國際太空局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正在對“探索者”進行最后的檢查。這架機器人的設計使用壽命為12年,相當的可怕,由此也可以看出國際太空局對它的信心。
類似于汽車的“探索者”能夠在火星表面自動行駛,在路況比較好的時候,它的速度能夠達到60公里每小時。同時,“探索者”還能夠適應不同的環境,在火星軌道衛星的指揮下,它將會繪制一幅精確的火星地圖。
由于火星表面環境比較惡劣,“探索者”還具備了強大的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對于這次探測,盧陽非常關注,他帶著星星來到航天中心,親自參與了對“探索者”的測試和檢驗。
“其他準備工作都完成了嗎?”盧陽問李毅龍。
李毅龍道:“已經完成90,剩下的工作會在一周內完成,發射時間定在9月24號。10月1號,15顆衛星和‘探索者’機器人將會部署完成,4個小時后,太空一號會啟程返航。”
“你們選了一個好時間。”盧陽聽了笑笑,“國慶節這天機器人登陸,對華夏來說意義重大,所以這次只準成功,不許失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