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這么說,是綜合考慮的。小說ん1蓬萊島現在還處于展初期,經濟建設才是主要任務,實在沒有必要在軍隊上花太多的錢。而且,蓬萊島的軍隊都是盧陽自己掏腰包養的,花的都是盧陽的錢,更多的軍隊就意味著盧陽更多的負擔。馮海這么說,也是想替盧陽省錢。
盧陽看出了馮海的心思,便說道:“海哥,你不用擔心我,遠望號事件讓我知道了軍隊建設的重要性,去年通過蓬萊島和蓬萊集團,我賺了2萬多億,負擔軍事支出沒有一點問題。”
“老板,我覺得對蓬萊島來講,常規性的軍事力量并不合適。如果要擴軍的話,我們應該擴充諸如機甲戰隊,空天飛機這樣的力量,海軍可以往后放一下。”馮海謹慎的給出自己的意見。
盧陽搖搖頭:“我也想擴充機甲戰隊,但是機甲實在是太昂貴了,這樣吧,你先擴大機甲戰士的招募和訓練,還有海軍,空軍也要擴招,三年之內,我們要建立一支五萬人的軍事力量!”
希望燈塔正式使用的時間被定在1月15日,在這之前,蓬萊島的許多電器開始配置無線電源接收器。這個設備并不貴,一輛電動汽車的加裝費只要2oo元。不過,對于一些小家電,就稍微有點麻煩了。
蓬萊市政府已經討論通過了無線電源計劃,準備用一年的時間,逐步淘汰有線電源。而從1月15日開始,蓬萊島將不再出售有線電源的產品,島上的電線也會逐步拆除。
對于市政府的這個決定,島上的居民還有些迷茫,他們對于無線電源還不是特別的信任。
“不用電線了,以后要是希望燈塔出事了怎么辦?”
“不用這么極端吧,留下電線也沒有關系,像臺燈,電燈,電蚊香這些小物件,難道也要加裝無線電源接收器?”
“家里沒有電線,沒有插孔,似乎是安全了一些,可是為什么有些不適應呢?”
蓬萊島的言論比較自由,居民可以就任何問題表自己的看法,但是不能越界。島上實行的是網絡實名認證,又有盤古的管理,網上討論也沒有那么亂。正因為如此,市政府很重視網絡信息渠道,每天都會從上面了解居民的意見。
“老板,電線是否可以保留?”于浩綜合了網上的意見,就這個問題請示盧陽,“網上的一些意見很有道理,如果蓬萊島的電力全部依賴希望燈塔的話,風險很大啊。”
“這個問題我考慮過,除了希望燈塔外,蓬萊島還有其他的備用無線電源傳輸塔,如果希望燈塔出問題,備用的傳輸塔完全能夠保證蓬萊島的供電安全。只不過,這些備用的無線電源傳輸塔傳輸范圍沒有那么遠,周邊海域可能就顧及不到了。”盧陽解釋道。
于浩聽了,心里的擔憂放下大半,老實說,他真的很擔心蓬萊島的電力安全。蓬萊島是一個高度電氣化的城市,比其他城市更加依賴電力。
“還有很多居民反應這樣會不習慣,建議實行有線、無線并存。”于浩又道。
盧陽擺擺手:“沒有必要,無線電源要比有線電源更加方便,這是必然的,也是歷史的趨勢。現在大家反應不習慣,只是因為他們沒有體會過無線電源的好處,一年之后,我想不會有任何人再懷念有線電源的時代了!”
“可是這要涉及到許多電器的更換……”
盧陽道:“這個問題,我已經讓老雷去處理,他們已經開出一種便攜、廉價的無線電源接收器,可以用在絕大多數電器上面。另外,蓬萊集團現在旗下的產品都內置了無線電源接收器,價格不會更貴的。”
“好吧,既然老板你已經做了周全的準備,我想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了。”于浩只好如此道。
“宣傳方面還是要靠你,對居民解釋清楚,爭取他們的理解。如果真有不理解不配合的,也不用慣著他們,該怎么做怎么做。老于,我不希望隨著蓬萊島展的越來越好,別人忘了蓬萊島屬于誰!”
盧陽平淡的聲音落在于浩耳中,好似一個晴天霹靂,他聽出盧陽口中的警告意味,這不僅是針對那些表意見的人,也是針對他的。
敲打于浩不是盧陽即興起意,而是深思熟慮過得。
于浩已經擔任了三年的蓬萊市長,這三年里,在盧陽在支持下,于浩各項工作都干得很不錯,贏得了島內外的認同。如果說剛起步的時候,于浩的地位不如蘇燕他們,那從2o17年開始,于浩的權力和地位已經在漸漸過蘇燕這些蓬萊集團的高管了。
蓬萊島9o的居民來自華夏,而華夏有政治至上的傳統,所以雖然蓬萊集團掌管著島內絕對的經濟力量,但是在影響力上,越來越強大的市政府后來居上。
這三年來,蓬萊市政府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如今公務人員過了3萬,各個機構越來越完善,這些都是于浩的成果。在市政府內部,于浩的威望與日俱增,而盧陽的影響力卻在減少,這種現象,已經引起了盧陽的注意。
于浩額頭冒出冷汗,手心也濕了,他是個非常敏感的人,已經察覺到盧陽話語中的深意。在盧陽的目光下,他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老板,你放心,我會做好宣傳工作,不會讓某些人忘了蓬萊島真正的主人!”于浩慌亂著說道。
所謂居養體,移養氣,環境和地位能夠深刻的改變一個人。隨著時間的推移,盧陽身上的威勢越來越重,這是他的地位決定的。
“不用這么緊張,老于,我不是針對你。”盧陽緩緩口氣,“你跟我也過五年了,應該清楚,我盧陽不是那種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的人。當初你們跟著我來到一無所有的蓬萊島,這是對我的信任,對此,我心里很感激。現在蓬萊島展的好,你們每個人都出了大力,我也清楚……”
“老板,其實大家都知道,蓬萊島能夠展到今天,完全是因為你的關系,我們這些人只是錦上添花罷了。即使沒有我們,你一個人就足以支撐起蓬萊島,而離開了蓬萊島,我們都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說到這里,于浩很是動情:“當初要不是遇到老板你,我哪里會有今天。現在我名也有了,利也有了,還有這么高的地位,這些都是老板你給我的。我老于不是不知道感恩的人,這些我都記在心里。不管以后怎么樣,老板你說什么,我絕對沒有二話!”
“說的過了……”盧陽略帶責備的說道,“對你老于,我還是很放心的,這幾年你的貢獻我也看在心里。以后,這樣的話就不要說了,聽著挺別扭的,我們不但是上下級關系,也是老朋友。”
“是,是……”
于浩嘴上這么說,心里卻想,自家老板現在有向政客轉變的趨勢。他清楚,今天這樣的談話,放在兩年前是怎么也不會生的。現在既然生了,說明盧陽的思想在變化。
“老朋友……那可能是從前的事情吧。看來,自己以后也要謹慎一點,不能那么隨便了。古人說得好,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善始善終的千古能有幾人?”于浩心里琢磨著。
盧陽不知道自己的敲打讓于浩想了這么多,即使知道,這些話還是要說的。不管怎么說,蓬萊島是屬于他盧陽的,他必須保證自己手下的得力干將的忠誠。
盧陽是信任于浩的,只是,人是會變的,特別是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就說于浩吧,作為蓬萊市市長,他在全世界都有不小的影響。以蓬萊島的經濟規模,獨掌市政府的他稍微動點心思,就能夠得到別人幾輩子得不到的財富。而且,蓬萊島還有那么多秘密和高科技,如果于浩對盧陽生了二心,這對蓬萊島來說絕對是個災難。
管理蓬萊島和管理公司不同,要復雜的多,盧陽有這方面的意識之后,自然而然在管理手段上動了心思。而且,為了分散風險,盧陽覺得不能把市政府完全交給于浩。雖然說這么做很不近人情,但凡事有備無患,早一點說明白,也是為了以后大家能夠更和諧的相處。
“老于,現在蓬萊島的公務員數量還是太少,我準備再招一批。”
于浩道:“確實,雖然有人工智能的輔助,但3萬公務員管理人口近2oo萬的蓬萊島還是遠遠不夠。”
“你覺得我們再招多少人合適?”
于浩道:“華夏的官民比例大概是1:18,米國和法國是1:12,扶桑是1:3o,英國是1:12.5,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參考。當然,我們蓬萊島的管理高度智能化,比例可以更低一些,我覺得可以保持在1:5o左右,而這個比例,和我們在工作當中總結的數字基本一致。”(未完待續。)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