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風,美國人不了解‘星空1’手機,所以他們才以為蘋果的iPhone是最好的,不如我們做個實驗來比較兩部手機的性能,然后得出一個直觀的數據,也讓美國人知道我們華夏的科技不是他們能小瞧的!”
鄭一鳴一拍大腿,激動的說道。
這個意見馬上得到陸風的認同,兩個電子專業高材生立刻行動起來,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編寫了一個軟件,這個軟件能夠檢測出一部智能手機的硬件和軟件性能,并得出一個百分制的分數。
軟件是專門為“星空1”和iPhone編寫的,目前還比較簡陋,但鄭一鳴和陸風已經很滿意了。之。豬.豬。島。小說w.hha.om后,兩人開始對兩部手機進行測試,并錄制了視頻。測試的結果顯示,“星空1”的軟件評分是95分,而iPhone3G的評分只有42分,差距十分明顯。
“我們把這個視頻上傳到YouTube上去,也讓美國人看看我們華夏的智能手機!”
陸風看著這個結果十分開心,當即把視頻上傳了。
“這樣還不夠……”鄭一鳴想了想,“別人不了解我們的測分軟件,對這個結果恐怕也不會認同。”
陸風道:“那我們就用最直接的方法,錄制一份‘星空1’的操作視頻,再用一部iPhone做對比,這樣雖然不那么專業,但是普通人也能夠看出兩部手機的優劣!”
半個小時后,兩人又上傳了一段視頻,視頻中,鄭一鳴使用iPhone3G,陸風使用“星空1”,兩部手機都充滿了電。兩人對比著進行了系統操作,最后又用兩部手機玩兒了十五分鐘的游戲。操作中,“星空1”始終保持流暢,屏幕分辨率也很高,視頻里可以看得很清楚。而iPhone3G卻出現了數次卡頓,屏幕也不如“星空1”。結束時,兩人還特意展示了手機剩余的電量,“星空1”是92,而iPhone只有80。別出心裁的陸風還用溫度計量了兩部手機的發熱情況,結果依然是“星空1”低于iPhone3G。
“大功告成,這下子我倒要看看美國人怎么說!”
“不錯,我們去找其他同學幫忙宣傳一下,早點把這兩個視頻頂起來!”
科林斯是《舊金山時報》的編輯,這天他正在YouTube上尋找新聞素材,不經意間看到了鄭一鳴和陸風上傳的視頻。
“蘋果公司的iPhone是最好的嗎?來自華夏的‘星空1’說NO!”
“華夏智能手機‘星空1’挑戰iPhone:性能完爆后者!”
科林斯頓時來了興趣,蘋果重新請回喬布斯后,發展勢頭很猛,特別是07年喬布斯推出了iPhone,蘋果又一次成為焦點。關于iPhone和蘋果公司的話題,在美國很有市場。
科林斯點開視頻,兩段視頻加起來不過40多分鐘,他很快就看完了。
“這難道是真的?”
科林斯本身也是一個電子產品愛好者,所用的也是iPhone3G手機。他能夠判斷出,第二段視頻中iPhone3G的表現是正常的,沒有任何修飾的。讓他拿不準的是“星空1”的表現,如果后者同樣沒有修飾,那無疑說明,“星空1”確實比iPhone優秀!
“這倒是個不錯的新聞!”
科林斯不像喬治,他是一個純粹的新聞人,自己在報道素材的選擇上沒有什么偏見。相反,他更愿意報道這種華夏超過美國的話題,雖然這可能讓美國人不爽,卻只要能夠吸引美國人的眼球就足夠了。
“我得親自核實一下,如果視頻中說的內容屬實,那下一期的報道就精彩了!”
科林斯馬上敲開主編的辦公室,要求親自到華夏調查。
鄭一鳴和陸風的宣傳還沒有結束,兩人在各自的Facebook上上傳了不少照片,一些是iPhone3G拍攝的,一些是“星空1”拍攝的,兩組照片一對比,高下立判。他們還把“星空1”的數據和在華夏的銷量發布上去,十分詳細的介紹了“星空1”各方面的性能。
Facebook是美國最火的社交網站,斯坦福大學的學生幾乎每個人都有登陸。鄭一鳴他們的分享先是在華夏留學生中傳播,之后在電子系越來越火,沒過幾天,整個斯坦福大學都知道了,華夏出了一款比iPhone還要厲害的智能手機。
這種宣傳效果把鄭陸二人都驚到了,他們當時只是不忿《洛杉磯時報》對“星空1”的貶低,并沒有想到會達到這樣的效果。
科林斯也從華夏回到美國,這一次他帶回的還有兩部“星空1”智能手機。
“主編,這兩段視頻上的信息我調查過了,華夏一家名叫的公司在去年8月推出了一款智能手機‘starrysky1’,比蘋果公司的iPhone3G只晚了不到一個月。這款手機在華夏市場取得了巨大成功,截止到目前,已經售出800多萬部!他們還打算下個月進入日本和韓國,不小。”
科林斯向主編報告著調查的結果。
“噢,這是一個奇跡!iPhone3G的銷量才多少,而華夏一家就有這么驚人的市場!”
《舊金山時報》的主編發出感慨。
“是啊,恐怕誰都想不到華夏市場有這么驚人的消費能力。根據我的調查,這款手機的在華夏的售價超過700美元!”科林斯附和道。
“700美元?難道華夏的經濟已經足以挑戰美國了嗎,iPhone3G在美國的售價也不過500美元而已!”
“是這樣的,‘starrysky1’在硬件上超出iPhone3G不少,他們最低的版本是16G,高端版本是32G。其他方面也超過iPhone3G,我想成本要比后者高不少。”
主編驚道:“科林斯,難道這視頻上說的都是真的,‘starrysky1’性能遠超過iPhone?”
科林斯聳聳肩:“恐怕是的,至少我用了這款手機后便對于iPhone失去了興趣。”
“真是讓人難以置信……對了,科林斯,到底是什么樣的公司生產出這樣的產品?”
科林斯拿出一本中文雜志,雜志的封面上是盧陽的照片。
“主編,你可能都不會相信,就像我當初那樣,生產出這款手機的公司是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三年前創立的,而這款手機的主要研發者正是這個年輕人!”
華夏之旅給了科林斯太多的震撼,現在他要把這些震撼轉化為文字,并刊登上《舊金山時報》,然后來震撼更多的美國人。
“華夏電子產業趕超美國!”
在這個信息時代,新聞報道想要吸引眼球,標題和內容都要驚人,科林斯深諳這一點,上來就把問題上升到國與國的高度。他知道,這樣的話題在美國是最有市場的,美國人做老大太久了,已經習慣了享受做老大的好處,因此他們時時提防被超越。而在這個世界上,最有可能超越美國的就是華夏,這一點即使在傲慢的美國人也得承認。
對于“星空1”的話題,科林斯準備了一系列的報道,這篇報道只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