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寒風蕭蕭。
保定城。
街上的盡頭,有座巨大的宅院,看來也正和院子里枯樹一樣,已到了將近衰敗的時候。
那兩扇木漆大門,幾乎已有一月未曾開過了,門上的木漆早已剝落,銅環也已生了絲銹。
高墻內久已聽不到人聲,偶然傳出蟲鳴鳥語,更襯出了這宅院的寂寞與蕭索。
但這宅院也有過輝煌的時候,因為就在這里,已誕生過七位進士、三位探花,其中還有位驚才絕艷、蓋世無雙的武林名俠。
甚至就在十年前,宅院換了主人后,這里仍是整個武林的焦點、中心。
此后,因為一把劍,一個人,這宅院就突然沉寂了下來,它兩代主人突然間就變得消息沉沉,不知所終。
于是江湖間就有種可怕的傳說,都說這地方是座兇宅!
現在,這里白天已不再有笑語喧嘩,晚上也早已不再有輝煌燈光,每當夜幕降臨時,興云山莊,或是說李園就一片黑暗,像極了一頭隨時準備擇人而噬的怪獸。
而今晚,園子后院的那座小樓忽然亮起了微弱的燈光。
在黑暗中,一閃一閃。
孫小紅抬頭看著那盞燈光,開口問道:“興云山莊還有人在?難不成是龍嘯云回來了?”
王禪輕輕搖了搖頭,緩緩開口道:“是林詩音。”
在這世上對這座莊園最有感情的人不是龍嘯云,甚至不是李尋歡,而是林詩音。
因為這里有她人生最為珍貴的記憶,最為珍貴的人,抑或是因為她根本就沒有別處可去。
夜霧凄迷,木葉凋零,荷塘內落滿了枯葉,小路上荒草沒徑,昔日花紅柳綠、梅香菊冷的庭院,如今竟充滿了森森鬼氣。
小橋的盡頭,有三五精舍,正是冷香小筑。
在這里住過的有武林中第一位名俠,江湖中第一位靈人,昔日此時,梅花已將吐艷,香氣醉沁人心。
但現在,墻角結著蛛網,窗臺積著灰塵,早已不復再現昔日的風流遺跡,連不老的梅樹都已枯萎。
孫小紅看著這一切,臉上滿是感慨與憂愁,少女的心是總是如此的容易多愁善感。
王禪沒有預兆地停下身來,抬眼望去,漫漫長夜已將盡,濃霧中忽然出現了一個人影。
霧散去,只見他頭發蓬亂,衣衫不整,看來是那么落拓、憔翠,但他的神采看來卻仍然是那么瀟灑,目光也亮得像是秋夜的寒星。
王禪臉上揚起了笑容。
一路上,孫小紅很少見到王禪笑得如此開心,不由順著他的目光望去,當她看到遠處的那個人是,一時之間也不由呆了,她不得不承認這個忽然出現在他們面前的這個男子身上的魅力,這種魅力好似與生俱來,天生就對女人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而且她也猜到了這個人的身份,小李探花,李尋歡。
“咳咳……你不該來的。”李尋歡咳嗽了幾聲,緩緩開口道。
“我非來不可。”王禪輕笑道。
“你知道,無論如何我都不會讓你過去。我不會允許有任何人傷害她,除非我死。”李尋歡抬起頭,死死盯著王禪的眼睛,這一刻他的眼神仿佛是一把刀,一把全天下最快、最鋒利的刀。
孫小紅抬頭看著王禪的側臉,神色復雜。身為天機老人孫女的她自然知道小李飛刀的可怕,她從小就開始聽,到如此已經不知道聽了多少。此時她心中有些擔心,即使王禪曾經攔住過小李飛刀。
可她又對李尋歡由衷地感到欽佩,欽佩對方的癡情。孫小紅心中想著,要是什么時候自己身邊的這個男人也能為她說出方才那一番話就好了。
王禪輕輕嘆了口氣,看著李尋歡開口道:“你知不知道江湖上最近四起的那個謠言?”
這個謠言自然是指王禪身上藏有昔年一代名俠王憐花所留下的《憐花寶鑒》。
“咳咳……”
李尋歡咳得越發厲害了:“既然是謠言,又何必知道。”
“那你知道這個謠言是誰傳出去的嗎?”王禪看著李尋歡的眼睛,開口問道。
李尋歡臉上忽然滿是痛苦,他沒有說話,他也無法說話。
王禪臉上神色不變,接著說道:“這本《憐花寶鑒》確實是存在的,不過卻不在我身上,它本該在你身上才是。”
看到李尋歡吃驚的表情,王禪知道他仍然蒙在鼓里。
“李探花應該知道一代奇俠王憐花吧。”
李尋歡點了點頭道:“聽說這人乃是武林中獨一無二的才子,文武雙全,驚才絕艷,所學之雜,涉獵之廣,武林中還沒有第二個人能比得上。但是他已與沈浪沈大俠伉儷結伴歸隱,遠游海外,那也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
“不錯,此人不但星卜星相,琴棋書畫都來得,而且醫道也很精,易容術也很精,十個人都學不全的,他一個人就學全了。“
就因為王憐花見獵心喜,什么都要學一點,所以武功才不能登峰造極,否則以他的聰明才智,又怎會屢次敗于沈浪手下。
王禪看著李尋歡,繼續開口說道:“而這本《憐花寶鑒》正是他一生的心血,上面不但有他的武功心法,也記載著他的下毒術,易容術,苗人放蟲,波斯傳來的攝心術……但他知道自己所學不但太雜,也太邪,這么樣一本書若是落在不肖之徒的手里,后果豈非后患無窮?”
“王憐花本想將那本\'憐花寶鑒\'付之一炬,但這是他一生心血所聚,他也不舍得將之毀于一旦,所以他遠赴海外之前,就將這本書交給了一個他認為最為可靠的人。“
聽到這話,李尋歡對這件事的來龍去脈都已了解,試探問道:“那個人就是我?”
“普天之下,除了小李探花外,還有誰是最可靠的人呢?他將這本\'憐花寶鑒\'交托給你,不但要你替他保存,還想要你替他找個天資高,心術好的弟子,作為他的衣缽傳人。“
李尋歡苦笑道:“但這件事我卻連一點都不知道。“
“因為你那時恰巧出去了。“
李尋歡沉思道:“十二年前……不錯,那時我到關外去了一趟,回來時又遇伏受了重傷,若不是龍嘯云仗義相救,我……“說到這里,他咽喉頭似已被塞住,再也說不下去。
這本是他這一生中最難忘懷的一件事。
就因為這件事,他的一生才會改變,由幸福變為不幸!
“王憐花雖未見著你,卻見到了林姑娘,那時他遠游在即,沈大俠已在海口等著他,他自己不能停留,所以就將那\'憐花寶鑒\'交給了林姑娘。“
但林詩音為何從未將這件事向李尋歡提起?
李尋歡遲疑問道:“這件事不知王兄是從哪里聽到的?是不是很可靠?“
“他說的一切都是真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