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五六八、清算開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五六八、清算開始

五六八、清算開始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11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圣者晨雷:、、、、、、、、、

狄青與文彥博、韓琦的關系可算不上好。

狄青早逝,只怕與這二位的逼迫也有些關系,即使不說這個,當初狄青被這二位欺凌之事,特別是韓琦當眾羞辱狄青,以小錯殺他手下悍將焦用,還令一歌妓以“斑兒”稱呼狄青,這些都是韓琦理虧。

狄青死后,狄家便家道中落,狄青五子,也只是班直之類的小官,到了狄青孫子狄偁這一代,更是連象樣的官職都沒有,后來周銓覺得狄青有功于國,才將之尋來,在他手下充任一小吏。

不過這一次要對付文維申等,周銓事先就將狄偁調至洛陽,此時他一露面,自報身份,文維申與韓家兄弟就知道不妙了。

“狄武襄忠義一世,你竟然投靠了周賊?”韓膺胄怒道。

“多謝多謝,韓琦的后人贊我祖父忠義一世,當真讓我受寵若驚,不過我祖既然忠義一世,那么害得他老人年抑郁而終的,豈不就是奸邪?”狄偁望著這幾人,哈哈一笑,只覺得說不出的暢快。

家族三代積怨,到了今日,終于可以一平了。

周銓將他從汴京市井中找出來后,專門往法官這方向培養,當時就告訴他,終有一日,要為狄青洗冤。他家道中落后在京師倍受人歧視,甚至淪落到要賣卜算命為生,因此也甚為爭氣,將這當成自己重振家業的唯一機會,牢牢地抓住了。

他感到暢快,文維申與韓氏兄弟則甚為難堪。

文維申略一沉吟,嘆著氣道:“狄世兄,你可知道周賊用你之意?他若是派遣親信對付我等,那就是殘害忠良,少不得要在青史留個罵名,可是讓你來,則是報私怨,這青史罵名就被武襄公和你背了……”

“前朝之史,后朝修之,君上已經給我看了他對宋史的編修計劃,其中特別有韓琦殺焦用和辱我祖之事,君上說韓琦乃奸邪小人,倚勢欺凌國家功臣,故此大宋邊患連綿,雖是始于太宗之派,但到韓琦之時,才致無可收拾。所以,青史之上,韓琦小人奸邪之名是少不掉了!”

“胡說,胡說,這如何能堵得住悠悠眾口……”韓家兄弟頓時跳將起來。

“若韓公是小人,那豈不是說范文正公也是小人一黨?”便是富柔直這個時候也忍不住了。

“慶歷黨人,諸公皆被貶斥,唯獨韓琦,轉日便又入中樞,與群丑同列,安敢與范文正公相提并論?”狄偁不敢對范仲淹不敬,因此巧言辯道。

他這是強辯,實際上當初韓琦也在地方上輾轉十載,這才重回中樞。但重回之后,便為相十載,成為三朝“賢相”,而其余如范仲淹等,則不能如他一般,成為政壇不倒翁。

所以韓琦雖然未必是真的小人奸賊,但說他是正人君子,恐怕也有些不適合。

狄偁抓住這一點做文章,文維申心中一動,便知道所謂周銓要編宋史之事,恐怕也是狄偁自己扯來雞毛當令箭,未必是實。不過狄偁被安排在這個位置上,負責審理他們,也可以看得出,周銓對韓琦、富弼、文彥博等都沒有多少好感。

文維申這倒是錯怪周銓了,因為西軍出身的身份,周銓對韓琦確實沒有好感,但對富弼與文彥博倒沒有那么多的意見之所以有意見,還是文維申等為先人惹來的禍端。

文維申等最大的倚仗,不過是先人留下的名氣罷了,既然如此,就壞了他們最大的倚仗!

“你們這樣倒行逆施,終會有有識之士站出來,與你們斗爭,讓你們遭遇失敗!”富直柔叫道。

“有識之士?我們就是有時之士!”狄偁冷笑了一聲:“我看你印堂發黑,最近必走霉運,還是少說些廢話,老老實實招供為好。”

“招供?”文維申目光一凝:“招供什么?”

“勾結亂逆,欲害殿下,謀反作亂……看來你們還沒有得到消息,那么我就給你們說清楚來吧,文維申,你的寶貝義女已經將你們全都賣了!”狄偁咧嘴笑道。

此語一出,原本還對未來抱有一線希望的文維申頓時軟癱下去了。

“這……這……”

“蔡瀛,孔彥舟……”狄偁說了一串名字,一邊說一邊在注意觀察眾人的神情,說了六七個后,他停了下來:“還需要我繼續說下去么?莫怪我不提醒你們,坦白可以從寬,頑抗則必死,甚至禍連家人!”

文維申抿著嘴,臉上已經再無半點血色。

“朝廷……朝廷不會放過你們的!”呂好問顫聲道。

文維申心中暗叫了一聲糟,果然,狄偁咧開嘴笑了一下:“朝廷……哦,對了,那手帕詔也已經找到了,你們所說的朝廷,很快就會不存在了。嘖嘖,君上原本還想讓大宋有一個比較體面的結束,你們這些蠢物,卻連這最后的體面也不給大宋留!”

“朝廷那邊會怎么樣?”文維申掙扎著問道。

“大概和我們這邊同時開始抓人了吧……”狄偁漫不經心地道。

朝廷所在的汴京,那邊的事情不歸他管,他只要做好洛陽這邊的事情就可。

汴京之中,攝政王趙構如同往常一般,乘著轎子準備升殿。

原本大宋的朝會是有一整套規矩的,可是趙家兩代皇帝欠了巨額的欠款,許多儀仗、儀式就被取消,以節約皇室用度,所以現在的升殿,再沒有那么多復雜的講究。

趙構身為攝政王,自然是比較晚到的,他抵達大殿時,殿前院子里,已經站了不少文武官員。大伙三五個聚在一處,小聲地議論著事情,換作以往,這種行為必然是要受到御史彈劾的,但現在御史臺中只剩余小貓三兩只,他們也不關注這點事情。

趙構面色微微一沉,但旋即將心中的不滿收起。

他正待從側門轉到后殿,就在這時,卻聽得有人呼道:“殿下,康王殿下,請往這邊來。”

趙構循聲望去,見到的卻是李邦彥。

這位浪子曾經狠狠得罪過周銓,但后來又投靠周銓,現在更是“大宋”的宰相,與其余幾位一起,組成了政事堂,主管朝廷內外大事當然,背地里有人說他們就是負責拍周銓馬屁,唯周銓之命是從。

趙構與他關系還不錯,至少這幾年,雙方配合得挺默契的。李邦彥對他給予足夠的尊重,而他也很好地扮演了一個泥雕木塑的傀儡角色。

“李公是有何吩咐么?”趙構笑吟吟地向李邦彥施禮。

李邦彥回了一禮,面上帶著幾分憂色:“出了點事情,要與殿下事先商議,請殿下隨臣來樞密廳。”

所謂樞密廳,也是周銓改組大宋朝廷后的產物,政事堂的參政們暗中議事之所。趙構有些驚訝,這地方此前他很少去,想到西京傳來的消息,趙構心中一動,某種喜悅與期待浮了上來。

他與李邦彥一起行向樞密廳,李邦彥恭敬地落后他半步,這讓趙構的心怦怦直跳,覺得自己猜測的可能沒有錯。

因為在樞密廳中所議的都是軍國大事,故此閑雜人等是不能接近的,哪怕是趙構的親衛,也同樣被攔在了構密廳所在的小院外。趙構看到李邦彥身邊的護衛同樣也被攔住,便不再疑心,邁步走了進去。

樞密廳中,幾位政事堂的相公面色鐵青,都聚在那里。

趙構目光在眾人面上打了個圈兒,然后聽得李邦彥在后邊道:“殿下,有一件緊急軍情,一刻鐘前才接到,外邊還沒有人知曉。在成都,華夏軍第七軍軍帥宋行風等發動兵變,將濟王扣住,有傳聞說,濟王已經不幸遇難了。”

趙構身體猛然一抖,幾乎要忍不住仰天大笑起來。

哪怕他再服從周銓的意愿,但在內心深處,他如何不想擺脫這個在背后操控自己的人?

仿佛壓在頭頂的大山被掀翻,趙構長長吸了幾口氣,然后他意識到不對,忙換出一臉戚容:“濟王乃國家干臣,若他真有意外,國家當如何是好?這消息當真么?”

“是,剛剛得到消息,京郊的華夏軍軍營已經戒嚴,另外,從京城去徐州的所有列車都已停運。”李邦彥又道:“殿下,若是濟王真遇不幸,朝廷當如何是好,還須殿下決斷!”

他這么恭敬,讓趙構更是放心了。

“朝廷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給濟王上尊號,然后以其長子周宇承濟王之位,以華夏軍各部軍帥為列候,令岳飛回軍,討伐宋行風。”趙構心念電轉:“另外,令各地新軍都向京城集結,以備急需!”

“官家那里?”李邦彥目光一閃,又問道。

“皇兄身體不適,外頭的這些事情,暫時不驚動他嗯,為了防備有人渾水摸魚,還是加派守衛,護衛皇兄安全!”趙構說道。

緊接著,他滔滔不絕開始發號施令,又封官許愿,又是恩威并施,其核心就是一句話,要接收周銓的“遺產”,把華夏軍各級將官籠絡在自己的手下。為此,他決意提拔一批人,象大賢楊時、忠臣李綱、陳朝老和陳東,等等諸多人物,他都要召入宮中。

聽他說了足足有一刻鐘,李邦彥再無半點懷疑,長嘆了一聲:“殿下……宋行風之事,看來果真與殿下有關?”

趙構本來一頭熱情的,聽得這句話,象是涼水沖頭,整個人激靈了一下,熱情也冷了下來。

相關、、、、、、、、、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