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五六四、勸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五六四、勸進

五六四、勸進


更新時間:2017年02月07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親,歡迎光臨33言情!

科幻


“宋軍帥原本早就要向君上報喜,但是楊幺帶領賊人殘部,尚未被剿滅,蜀地各處,也有零星亂賊作祟,所以稍稍延后了一些。”

宋行風的副手名為衛振,他陪伴在周銓身邊,與周銓一起走向前方的軍營。

“宋行風自己人在哪兒?”周銓不動聲色地問道。

他在接到宋行風攻取成都的消息之后,只在洛陽稍待,便開始行程,趕往成都。

這是他的習慣了,每控制一塊新的地盤,總要親自前去,一來越過各級官員直接了解當地的情況,二來也是讓新納入統治之地的百姓知道,誰才是真正的領袖。

不過蜀道甚難,他一路又行得不快,故此足足花了二十天,這才趕到成都。

出來迎接他的不是宋行風本人,而是宋行風的副手衛振。

周銓很清楚衛振的履歷:龍川別院學堂畢業,參與過遼陽之戰、第一次河北戰役、流求剿匪戰,后來去了日本,原本是宋行風的上司,但是宋行風在日本表現出色,于是他反而成了宋行風副手。

這人其實也是一個人才,可惜了。

周銓心里暗嘆了一口氣。

衛振并不知道周銓所想,他老實回答周銓方才的問題:“宋軍帥得知楊太的行蹤,親領精銳去擒了,想來很快就會回到成都。”

周銓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

第七軍的軍營倒還保留了一貫的風格,周銓四處巡視一番后,覺得很滿意。衛振見他原本有些繃的臉漸漸緩了下來,心里莫名的緊張也沒有了,開始向他匯報起在這邊的一些工作。

鐘相在蜀的這些時間里大肆搜刮,因為宋行風奇兵突至,他還來不及將物資轉移,就被第七軍繳獲,雖然此前已經報過大略給周銓,可那時畢竟還沒有統計清楚。

現在衛振報出來的數字,讓周銓都大吃一驚:“這么多?”

旋即他嘆氣道:“蜀地百姓受罪了,這些都是民脂民膏,鐘相輩口口聲聲說是要等貴賤均貧富,實際上不過是為個人私欲,朝中的正人君子,和鄉間的造反蟊賊,本質都是一樣的啊。”

這話別有所指,中不過衛振沒有聽出來。

當夜周銓便宿在軍營之中,只不過到了傍晚時分,他聽得外頭有聲響,緊接著,侍衛前來稟報:“宋軍帥回來了,他特來求見君上!”

宋行風出去清剿楊太殘余,只不過這一次不是很順利,楊太等人躲入了深山老林之中,他雖然數次咬住對方的尾巴,可最后還是讓楊太逃脫了。

好在經此次清剿,楊太只剩余百余人,已經沒有能力興風作浪,接下來的事情,交給鄉丁民壯便可解決。

他聽說周銓來了成都,不等全功便往回趕,因此此時才到。

他知道周銓的習慣,只要是出外作戰歸來回報,哪怕是深更半夜,周銓也會起來接見,因此相當篤定地等在門外。

不一會兒,便看到周銓出來。

兩人自上次見面分開,也有小半年時間了,周銓顯得略有些憔悴,也不知道是旅途疲勞,還是日理萬機造成的。

宋行風行過禮,向周銓稟報自己清剿楊太之事,都是他在說,周銓只是聽,待他說完之后,周銓淡淡地道:“如今楊太已經是一小撮草寇,不值得我派大將去清剿,行風,你要做好準備,下一個目標是大理。”

宋行風一愣,然后道:“君上要伐大理?”

大理段氏與周銓的關系不錯,當今的大理王段和譽,許久以前就與周銓結識,此后雙方往來不斷,那位發現胡洲的胡靜水,便是段和譽推薦給周銓的。

但現在,周銓卻在毫無征兆的情形下要對大理下手!

“未必會伐,我會派使者去大理,令段和譽去應天府見我。若是他識進退,那么自然不須動刀兵。可是若他不識好歹,不知道天下大勢,那么……我也只能翻臉無情了。”

周銓說到這,慢慢踱了兩步,又對宋行風道:“行風,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逆之者亡,順之者昌。我華夏到了這一步,已經不是一個人能夠阻擋其進程的,便是我也不能。我如今還能起的作用,就是盡可能引導這大勢,讓它在前進之時為華夏多留幾分元氣,少損一些力量,你明白我的意思么?”

宋行風只覺得這話語之中,似乎別有含義,但仔細琢磨,又象只是平常的告誡。

此時已經容不得他細想了。

他又開始向周銓稟報取蜀的經過,特別提到了孔彥舟:“彥舟在此戰中,實在是立了首功,若不是他遣人相助,我也不能進軍得如此迅速,更不能生擒鐘相。聽聞君上此次來成都,還未見過此人,依我愚見,君上若是有空,還是見一見他,以安撫降者之心。”

周銓眼中略有些失望。

只不過他將這失望掩飾得很好,完全沒有被宋行風看到。

“你說的有道理……如今天色尚早,你去將此人召來。”周銓緩緩說道。

宋行風面上抽動了一下,行動稍稍有些遲疑。不過,想到自己私宅里那個千嬌百媚的女子,還有她帶來的手帕詔與書信,宋行風將最后一絲猶豫都拋開了。

所有的準備都已經做好,他現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轉身出去不久,他又回來,這一次和他一起的,還有孔彥舟。

孔彥舟的面上,有著一絲激動之色,看上去是因為要見周銓而如此興奮。但他們才到周銓營前,就被攔住,然后是搜身。

二人身上都沒有帶任何違禁之物,因此片刻后,他們就出現在周銓面前。

“孔將軍是何時決意為我軍效力的?”寒喧一番之后,周銓笑道:“此事保密做得好,連我都不知道。”

孔彥舟看了宋行風一眼,見宋行風笑著點頭,他行禮道:“小人早就心慕君上,以前為大宋之官,不幸兵敗,受辱于賊手,小人那時就知道,天下需要有一明主,才可以驅殘除穢,而這明主,非君上莫屬……”

此人一開口,便是諛詞,這都是他在大宋官場上用慣了的。他一邊說,一邊盯著周銓的面容,卻發現周銓原本是微笑的,可隨著他的馬屁,這微笑反而變淡了。

想到宋行風說過,周銓喜歡實在的,而不喜歡吹捧,他心中一動,立刻又換了副面容:“小人在賊中日久,不免沾染了些賊人的惡習,若有什么不妥當之處,還請君上見諒。小人有一事,原本藏在心中,是自己想要占這大便宜的,今日一見君上,為君上風儀所傾,便忍不住了,要說出來供君上參詳。據小人所知,鐘相在蜀地搜刮,所得甚眾,他自知不能成事,所以留有后路,將其中大量金銀,鑄成圓球,藏于某處。他自家是死活不肯說的,因此如今知曉此事的,唯有小人!”

周銓目光瞇了一下,如同孔彥舟所盼望的那樣,露出好奇之色。

“有多少金銀?”周銓問道。

“都說你愛民如子,實際上還不和老子一樣,只喜歡黃白之物!”聽得周銓此語,孔彥舟心放下一半,他心中暗暗嘲笑了一句。

周錢愛錢的事情,舉世皆知,不過孔彥舟也只敢在腹內吐槽,面上卻笑得更為恭敬:“據聞金銀加起來,足有五千萬貫之多,其中關鍵,是他不惜代價,尋著了一座金山!”

“金山!”周銓目光又亮了幾分。

他愛金山之名,也是天下俱聞,日本的金山,流求的金山,呂宋的金山,這些金山產出的黃金,如今支撐著華夏的貨幣體系,但對于日益頻繁的商業貿易來說,它們的數量還遠遠不夠。據說周銓已經廣募海員,令他們去海外再尋金山,若他得知,就在自己新近控制的蜀地境內也有大金山,想來會極感興趣!

“正是金山,小人暗中得了一張圖,此圖就在外頭,畫著金山與鐘相藏寶處位置,若是君上有興趣,小人就讓人將圖拿來!”

周銓盯著他片刻,盯得孔彥舟心里突突直跳,然后哈哈大笑道:“正好,正好,我如今正缺金銀貴重金屬,若是合并大宋,華夏治下就不只是四省,而是有十三余省,沒有足夠的金銀,怎能將華夏錢幣行于天下?孔彥舟,你獻蜀有功,獻圖亦有功,兩功并舉,到時少不得你的好處!”

孔彥舟得了他的首肯,當下向外召呼了一聲,和他來的人中,有一人上前,將一個木盤呈上,交給了門前的侍衛。侍衛略一檢查,木盤上只有一張圖,是繪在獸皮之上的并沒有別的異樣,那侍衛便又將木盤呈給周銓。

周銓看著獸皮上的圖,看了一會兒道:“這圖是什么意思?”

“君上請看……”

孔彥舟上前兩步,伸出手指,作勢要為周銓解釋。但卻被宋行風趕來,一把按住,然后宋行風沉聲道:“君上,這圖過會兒再看不遲,另有一事,我要向君上請愿!”

被他攔住之后,孔彥舟詫異地望著他,卻見宋行風面色有些發白。

周銓目光從圖上移了過來,看著宋行風,又露出一個笑:“何事?”

“如今天下大勢,已經明了,君上乃天命所鐘,又是人心所向,宋室盡失天眷,不足以為帝,故此,我請君上登基稱帝,以安天下人心!”

在場的不只是他,還有衛振等人,此前宋行風便向他們說過,周銓來了要勸進,聽得宋行風這么急切地將此話說出來,他們雖然心里覺得有些不對,但還是跟上來道:“請君上登基稱帝,以安天下人心!”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