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五三一、方臘的大手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五三一、方臘的大手筆

五三一、方臘的大手筆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05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揚州城并不是險城,因為大宋承平日久,揚州富庶,城防卻有些失修,當初摩尼教起事,追擊趙佶,蘇州摩尼教香主石生為先鋒,搶先奪取了揚州城,因此也就成了方臘所任命的揚州太守、兩淮制置使。

身為蘇州人,石生更愿意回到家鄉去耀武揚威,不過揚州亦是富庶,特別是兩淮的鹽商云集于此,南北商道交會在斯,哪怕僅僅是當了兩個月的揚州太守,石生搜刮到的財富,已經比他此前最美的夢里夢到的財富還要多了。

正是搜刮財富!

雖然摩尼教舉事之時,號召貧民的口號,就是反對大宋在江南的搜刮,特別是已經死了好幾年的朱勔又被拿出來說事,還有朱勔之后接任應奉局者,再加上蔡京父子在金陵、杭州的盤剝,都成了方臘起義的理由。可是就象許多貧民暴動一般,若是沒有一支高度覺悟、真正自律甚至近乎圣徒的隊伍為骨干,那么很快就墮落成為比他們所憎恨者更為邪惡的存在。摩尼教也是如此,短短的兩個月里,他們就完成了墮落的過程。

方臘本人睡金榻用玉碗,這且不說,就是他手下的各處香主,也就是被他任命出去的各方太守,哪一個如今不囊中萬貫奢侈**逸!

接到方臘的命令之后,原本對自己的使命沒有多少把握的石生心定了下來。

方臘在摩尼教中的號召力無與倫比,特別是他先隱忍再發作,讓摩尼教舉事前就做了充足的準備,因此,石生雖然畏懼周銓,可畢竟雙方還沒有正式交手,這種畏懼沒有變成恐懼,也沒能讓他聞風喪膽。

所以,他還是有一戰的決心和信心的。

站在城頭,看了看四周,石生滿意地點了點頭。半個揚州城的人,如今都被他驅趕來加固城防,城頭上防守物資堆積如山,甚至還有六門火炮——這種銅炮也是摩尼教花費了老大氣力弄出來的,其中投到兀術身邊的無面者起了關鍵作用。

“周銓能夠憑借火炮守住汴京,我就能憑借火炮守住揚州,反正我也不須守得太久,只要將岳飛的三萬新軍牽制在揚州城下,給圣教友軍以圍住其的機會……最多就是三五天功夫吧。”

石生心中正琢磨著,然后就看到揚州城外,有一騎沿著運河狂奔而來。

隨他一起來的,還有遠處滾滾的濃煙。

石生雖然不是軍旅出身,可是與官兵打了數仗,特別是手下不少就是從宋軍廂軍中的投靠來的,最起碼的軍事安排還是很清楚的。他知道岳飛部南下,必然是順運河而來,因此在運河兩岸都布有警哨,只要稍有異動,那么警哨就會燃起馬糞,夜里則是火堆,同時派出快馬向揚州示警。

“咝——這么近!”

只不過雖然有所準備,石生還是倒吸了口冷氣。

他的警哨可是布出了四十余里,但是,現在燃起黑煙的地方,距離揚州城不足十里,這證明東海軍來得極是迅速!

“不妙,制置使,不是說來的只是新招募的民壯么,怎么會這么快,莫非其中有什么問題?”石生旁邊,一人扶著城垛,臉色也變了。

這位是石生的謀主,原本就是揚州人士,姓林名鶴,因為與官府有仇怨,在摩尼教舉事之后來投石生。他更不擅軍事,因此見狀心里便有些打鼓。

“兵不厭詐,周銓在報紙上放出的風聲,怎么能盡信,而且就算是三萬民壯,安知岳飛不會帶上三五百精銳親兵?”石生強自鎮定:“不必擔心,如今城上防備已齊全,等探明消息,我立刻派人求援……我們的援軍,就在身后,只要三五天功夫,他們就會截斷運河,將岳飛包圍于揚州城下!”

石生對此是真有信心,畢竟摩尼教此時聲勢浩大,托趙佶、趙桓父子的福,來投靠他們的人特別多,僅石生手中的兵力,就多達十萬。而被方臘點名前來支援他的諸將,兵力多的有近二十萬,少的也有七八萬,加起來足足是六十萬大軍!

當然,這其中也有周銓的“功勞”,自從周銓發動工業革命之后,原先的手工作坊許多都破產關門,大量的城市平民淪落至無業的地步,又不愿意離開自己生長的城市,他們同樣也成了摩尼教的支持者。

雖然石生明白,這所謂的六十萬大軍,大多都是剛扔了鋤頭的農夫、失了織機的織工,方臘也對他們進行了一些訓練,可是沒有合格的基層士官團,這種訓練只會成為走過場。但是,畢竟是六十萬人,六十萬對三萬,哪怕是六十萬棵樹,站在那里讓對方砍,對方也得砍得精疲力竭。

很快那騎飛奔而來的騎士,就來到了揚州城下,此時揚州城早已各門緊鎖,就是水門,都已落關,那騎到了吊橋前,城上確認身后沒有追兵,這才將他接了過來,再用繩索將之懸上城。

“岳飛大軍三萬,已經在離城二十里處下營,其精銳游騎,四散巡狩,將我們的大多數警哨都拔除!”

聽得這位冒死前來報信的摩尼教死忠的話,石生心中一沉,勉勵了對方幾句,然后立刻派出使者,向已經移兵鎮江的方臘告急。

“敵軍新至,立營不穩,要不先攻上一攻,挫一挫對方銳氣?”定下神的林鶴建議道。

石生猶豫了一會兒,然后搖了搖頭:“我此戰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要能守住揚州,那便是奇功一件,至于別的事情……還是以求穩為好。”

他這邊沒有出兵邀戰,倒是讓岳飛很有些不適應。

此時已經是大宋宣和五年,也就是靖康元年的十二月了,自從七月宋金沖突爆發,到如今正好半年,半年間風云變幻,岳飛也由北戰到南。

他對自己這次的任務其實不是很滿意,在岳飛看來,摩尼教的大多數人都是被哄騙的百姓,殺戮這些人不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功勛,因此應該以招撫為上。但對于摩尼教的上層,他則是深惡痛絕,在他看來,原本淳樸的百姓,就是被這些騙子與野心家們哄成了暴徒,若說百姓其情可憫,那么這些人就是其罪難恕了。

岳飛更希望自己能夠被派去開疆拓土,與外族而不是本族百姓交戰。

“將文告貼到附近,讓百姓知道,我們是濟王派來的隊伍,是來護民的。”在確認石生沒有發動攻擊的跡象之后,岳飛下令道。

淮南、江南文風極盛,因此他不怕這些文告百姓不認識,岳飛相信,這文告里的內容,很快就會傳到摩尼教的“圣軍”中去,雖然最初時未必有什么作用,可是等到戰局差不多定下時,其作用就會顯現出來了。

周銓曾不只一次對他說過,一次好的宣告,可以抵得過一場戰役的勝利。

次日,岳飛督師前進到揚州城下。

經過加固后的揚州城,在南方算得上是一座雄城,若沒有火炮,想要破城就必須付出很重的代價。當岳飛到得城下時,城頭立刻響起了炮聲,仿佛是在提醒他,摩尼教手中也有這種戰場上威力最大的勇氣。

一枚炮丸甚至落到了岳飛身側,濺起的塵土幾乎都撲到了他的身上,但他眼皮都沒有抬,只是舉著望遠鏡看著城頭的防備。

“一群烏合之眾,便是兄長……濟王沒有別的安排,我也可以在三日內破城。”看了一會兒之后,岳飛心中道。

然后他看到城頭升起了一面大旗。

這面大旗是林鶴的杰作,見東海軍不來攻城,只是在外頭窺探虛實,他便讓人將這面大旗升起。

旗上繡著一行大字,隔得里許,也能看得清楚。

“周銓死于揚州城下!”

石生也看著這面旗,然后笑道:“也不知對面會不會上當,岳飛是周銓義弟,年輕氣盛,而且剛剛在燕京賺得若大名聲,或許能中你這激將法。”

林鶴自己卻沒有這么高的自信,他苦笑道:“這點伎倆,恐怕瞞不過岳飛,不過他能看穿更好,制置使,咱們能拖延一日,就是一日。”

“正是,若是他看不破,咱們就借著揚州城防之利,挫一挫他的銳氣,若是他能夠看破,咱們也可以多拖一天……想來圣公的命令,已經傳到那些家伙那兒了吧。馬上就要過年,若是他們趕得快,或許能邊過年邊與周銓談判!”

“若一切能順利……那就好了!”林鶴喃喃道。

進展不能說不順利,此時大宋中樞雖然已經建立起了新的秩序,劃歸周銓的地界也已經人心思安,可是揚州左近,卻是極度不穩。一來是擔憂摩尼教,二來則是不知自己未來會如何,因此,當得知摩尼教悍將裘道人、霍成富、鄭魔王、呂師囊四人分別攻打高郵軍、滁州和盱眙,當地地方官紛紛棄城而走,短短五日之間,岳飛部就陷入重圍之中,區區三萬余人馬,正面是揚州的堅城,四周則是三十萬的摩尼教大軍。

而在此時,聚兵于鎮江的方臘,終于親自過江,領兵二十萬,與石生會合,準備完成最后一步。

方臘此時深信,自己終于勝了周銓一次,可以逼迫周銓坐下來談判了。(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book/html/35/35040/index.html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