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四四六、走著瞧就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四四六、走著瞧就是

四四六、走著瞧就是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31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蔡京在相位上已有多年,趙佶此時要他致仕,分明是要以其為此次北伐失利承擔責任,若是如此,主要責任在蔡京之身,童貫與趙楷等自然就責任輕了些。天籟小說⒉3

蔡京與周銓關系談不上好,但倆人間卻有一種默契,蔡京為周銓展工商大開方便之門,而周銓則明面上對他甚是恭敬,必要之時可以替他清除有可能威脅到他地位之人。

京徐鐵路拖延,是因為趙佶對周銓的恐懼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原本趙佶還指望著京徐鐵路修成之后,可以憑借西軍壓制周銓,但現在莫說西軍折損過半,就算保存完好,趙佶也不指望面對數萬遼軍會慘敗的它們,能夠壓制住僅憑萬余人就打得十余邁遼軍落花流水的周銓。

以前他只想著京徐鐵路可以幫他運兵,現在卻要擔心京徐鐵路會幫周銓運兵了。

去蔡京,緩鐵路,是趙佶防備周銓、重振朝綱的兩手。

若放在兩年前,這是好招數,但放在現在……

周銓眼中寒光閃動,卻是一則收。

“蔡太師年邁,身體不好,北伐期間便一直抱病不出,這段時間又是有恙在身,父皇以為朝廷如今正是多事之秋,需要年富力強的宰相,故此令其致仕,以其子蔡學士替之。”趙構又補充說道。

因為蔡行與周銓關系相當不錯的緣故,所以趙佶認為,以蔡行之父蔡攸為相,應當可以部分消彌周銓對換相的疑慮。這是他弄不清楚周銓與蔡京的實際關系,所以才會做出如此判斷。

“換相之事乃朝廷大政,我一介平民管不著,鐵路若欲不建也可,由朝廷將兩期募集的鐵路債券贖回就是,這是朝廷出爾反爾,總不能讓我私人墊錢。”周銓想了想,淡淡地說道。

趙構苦笑,周銓以“平民”自居,分明是不準備收回東海郡公的印綬了。

“郡公,郡公,父皇有意封郡公為濟國公……”

“不必,替我謝過官家的好意,我對當什么濟公沒有任何興趣。”周銓不等趙構說完,便一口回絕:“你們趙家的官兒和爵位,我是半點都不想要了。兩位公主應當把我的話帶給你了,我不欠你們趙家的,從今以后,在商言商,要我做什么事情,付出相應的價錢吧。”

國公的稱呼,聽起來很風光,在大宋也幾乎是位極人臣的標志,可對周銓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郡王與縣侯,在他看來沒有什么區別。這讓趙構實在很頭痛,皇家收攬天下英雄的手段,無非是名爵財祿,財祿之上周銓富可敵國,甚至比皇室還要有錢,現在對名爵也沒有了興趣,那當真就是油鹽不進了。

“父皇欲許婚予郡公,二位皇妹隨我而來,真實意思,想來郡公也知道……”

“這就更荒唐了,這不過是官家一廂情愿,此非才智之士所獻之策,官家身邊,定然有奸佞之人。”周銓噗的一笑:“況且你來此也見著了,我已有師師、余里衍和梁家娘子在側,無意更多美色。”

****也不行,趙構嘴里苦得緊,他此刻深深意識到,原來大宋對上周銓,真正可用的籌碼并不多。

“那郡公所欲者何,還請直說,無論能不能做到,至少我可以充當信使,將郡公真實之意轉給父皇,免得小人作祟,離間父皇與郡公的君臣情誼。”他一咬牙,嘆著氣說道。

“京張鐵路不可拖延,除此之外,我別無所求。”周銓雙眸閃動,嘴角浮著冷笑:“我知道官家所忌者何事,無非是懼我謀逆,領一軍沿鐵路至京師,而京師禁軍不堪戰——我倒想問問,若我真有此意,我如今率擊敗遼人的那支軍隊占據京東兩路,朝廷能奈我何?”

趙構張著嘴,沒有想到周銓將此事明明白白揭露出來!

“我不太讀書,只愛讀史,你回去之后,請官家讀一讀唐史吧,大唐如何待郭子儀的……我不是狄武襄,任人欺凌卻不會反抗!”

這就是趙宋皇帝所擔心的啊!

趙構用可稱之為幽怨的目光看著周銓,心說你要是狄武襄公那就好了,朝廷如何還會忌憚你!當初狄青立下若大的功勞,卻還是給一眾文官揉圓搓扁,最后抑郁而死。

要知道當時朝廷之中,對狄青可謂人人喊打,令他惶恐無比,這若沒有得到趙宋皇帝的示意,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此事我會轉述與官家……”

“康王,我說句有些狂妄的話,將京徐鐵路修好來,是朝廷解破如今危局的一個機會。朝廷便是再忌憚我,也只是遠憂,朝廷如今的近患有三,其一是遼人會不會乘勢南下,其二是金人會不會背盟,其三,則是中原百姓困弱不堪,人心騷然。如今京徐鐵路兩則,所雇傭青壯人數高達二十余萬,牽連的戶數過十五萬,而間接為此效力、從中獲取衣食的百姓則多至百余萬。托京中商會大興、各權貴紛紛圈地種棉的福,這些百姓都沒了田地,若不能給他們生計,他們恐怕就要斬木揭竿去京師向官家討要生計!”

趙構聽到這里,悚然動容。

確實,這百余萬百姓,才是燃眉之急,若鐵路真的拖延或者停建,這些由農會組織起來的百姓,不可能不找朝廷討要說法,底下的小吏多囂張不法,他們在彈壓之時,很有可能就激起民變。

民變一起的話,這可是在大宋腹心之地!

“中原若亂,南面的摩尼教徒,肯定也會起事,那個時候,中原、江南兩亂并起,河北遼人大兵壓境,不需要我做什么,朝廷就搖搖欲墜朝不保夕……我若真有反意,其實讓你們中止京徐鐵路之事,才是真正最合我利益。待朝廷與亂民打得焦頭爛額之際,我出兵收拾局面,上應天心下順民意……算了,越說我越心動,不如你回去同官家說清楚來,這京徐鐵路,我不建了!”

“不不不不……”

趙構一連串說出十余個不字來,這下他可是真慌了。

周銓描述的情形,確實有極大可能生!

此前朝廷將周銓的威脅放在了頭等位置,考慮問題都是從解決此威脅出,但經周銓提醒,趙構意識到,真正的大威脅,倒不是周銓本人,而是京徐鐵路沿線被農會組織起來的百姓們!

周銓說數量百萬可能略有些夸張,但數十萬是有的,他們若得知朝廷拖延鐵路進度,令其沒了收入,當真會起來造反!

一想到那等情形,趙構不寒而栗,他忍不住看著周銓:“郡公當初倡導要建鐵路,莫非早有預料?”

周銓冷笑:“我還預料到童貫會將北伐敗仗的責任推到我頭上來、宗室會教唆著京中暴民去燒東海商會呢!”

這是反話,趙構聽了默然不語。

“我力主修建京徐鐵路,主要有二,一是通財,你們知道,我對一切能賺錢的事情都很有興趣;二則是……”

周銓說到這,微微一停,趙構心中卻是一動,覺得自己似乎要聽到一個關鍵了。他拱手行禮:“郡公勿要吝于賜教!”

“第二個目的,是為救你們,我早料到西軍離開本地戰意不足,京中禁軍只剩花架子,而河北禁軍則黯弱不堪,可是朝廷北伐收復燕云又是人心所向,因此北伐之敗不要避免,唯一可疑者,是敗于遼人之后還是金人之手。若是敗于遼人倒還無大礙,可是若引入金人,金知大宋虛實,豈有不南下之理。此時大軍新敗,自燕云至京師,再無可用之兵,敵騎南來,京師空虛,何以阻擋?少不得要召天下之兵勤王,彼時我自京東起兵,憑借鐵路,數日之間可至,得解京師之圍。”

這確實是周銓當初的想法。

不過,他不是為了救趙姓皇族,他從來就不欠趙姓皇族什么,他只是不忍心京師百萬百姓,遭此荼炭之災。

而且此事若真的生,失去了河北屏障之地,整個中原就完全曝露在異族鐵蹄之下,漢人危矣,華夏危矣,那可不只是京師百萬百姓的問題了,而是關系到億兆黎民、百年氣運的事情。

見趙構默然不語,周銓一笑:“我知道你不相信,當初我說童貫必敗,你們不是也不相信么……反正在你們心中,寧可信童貫、信金人,也信不過我。那也無妨,咱們走著瞧就是。”

“不敢,不敢……除了京徐鐵路之外,郡公還有何求?”

趙構沉默了好一會兒,這才勉強開口說道,現在他明白,在京徐鐵路的問題上,周銓不會有任何退讓。這事情他做不了主,只能將周銓的話全轉給父皇。

“別無所求……若一定說有,就是其余照舊,東海商會接下來會有一番動作,童漸與趙有章將會被逐出商會,另外,東海商會與天水商會之爭,朝廷勿要介入。”周銓緩緩道:“我可以保證,東海商會所用手段,都符合朝廷法度,除非天水商會又如同上回一般,先行采用不合法手段,而朝廷對此又無所反應。”

趙構微微一窘,但旋即,他開口了:“還請郡公受濟國公之爵,另外,何栗將被從海州知州職務上調走,以張叔夜為海州知州!”(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