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四三五、宗室又有新招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四三五、宗室又有新招數

四三五、宗室又有新招數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25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章節正文


童漸跪在地上,大冬天里,身上什么也沒有穿,背后還背著幾根荊條,負荊請罪的姿態做得十足。

他跪的地方出人意料,竟然是應天府。

鬧出這么大的事情,周銓并沒有離開應天府,他仍然在忙著鐵路修建之事,仿佛京中的種種事端,都和他無關一般。

而童漸每日都來這里跪著,已經連跪了好幾天。當然,他膝蓋下墊了墊子,身邊放了好幾盤火——他的伴當們可不敢讓他真累凍而死。

只是周銓始終沒有出線。

童漸心中焦燥,連嘴角都起了泡,眼見又是一日要過去了,他嘆了口氣,猶豫著是否還要堅持下去。

可就在這時,一個伴當慌慌張張跑了過來,湊到童漸耳畔說了句話。

“什么,他燒了……燒了京師中我們的宅子?”童漸跳了起來。

這個消息實在在過驚駭了。

他到應天府來,只帶著幾個伴當,故此消息不靈通,這消息,還是先傳回保州,然后再傳到他這里。

若周銓真燒掉他京中宅子,那就好了,那證明周銓報復完畢,他就可以去同周銓談下一步賠償問題。

但那伴當哭喪著臉:“公子,京中的東海商會第一百貨也被燒了,是第一百貨先被燒!”

童漸聞得此語,魂飛魄散,好一會兒之后,才跳腳大罵:“是誰干的,誰膽子這么大,他害死我們了,害死我們了!”

他在商會中呆的時間長,知道周銓有底線,他祖父童貫用含糊的謠言,試圖將敗陣的責任推一部分給周銓,這已經逾越了底線,而火燒東海商會之舉,則更是意味著,將周銓與他們這些權貴之家聯系在一起的共同利益,也已經破裂了。

反目沒有關系,只要有共同利益,還有復合的一天,可是共同利益被破壞,要想重建那就難了。

他這一蹦,身上背著的荊條就掉落下來,伴當小聲提醒他,他將背上的荊條全都扯下,往地上一扔:“此時還說什么,爺爺我要回京城去,要去睡最好的女人,吃最好的東西,乘著現在還有,好生享受,哪怕明日之后,洪水滔天!”

說完之后,他也顧不得在這下跪,搶來袍子,跳上馬,拍馬就走。

開玩笑,負荊請罪不成,那么再不跑快點,讓自己成為周銓的泄憤對象嗎?

他這邊跑了的消息,很快傳到周銓耳中,周銓一笑置之。

這一次童貫已經越線,但比起童貫,讓他更失望的是趙宋宗室。

天水商會成立之初,周銓對其其實寄予厚望,他還希望宗室能夠起到一個帶頭作用,帶動大宋工商業發展。雖然此后天水商會更注意來快錢,對倒買倒賣、炒房炒地比做實業更有興趣,可是周銓總覺得隨著產業的發展,它們還是會將注意力集中到工業上來。

到后來,周銓甚至放低了期望,覺得它能夠成為一個榜樣,證明除了周銓自己主導之外,也能成立一家賺錢的商會,從而帶動更多的商會誕生——其中總會有一些商會將精力用在發展工業上。

但現在,周銓覺得,天水商會已經成為障礙,雖然它起過一些積極作用。

“不僅是天水商會,便是東海商會,也必須進行一次分割,將部分與我們不同心的勢力排除出去,現在到了要他們站隊的時候了,是支持我,還是其它!”

所謂其它,眾人都明白是什么。

在他對面,白先鋒卻是搖了搖頭:“郡公,還不到時候。”

“哦,為何如此說?”

“此時官家雖然愧為天子,但失德不顯,對各家商會并未有太多干涉,若此時要眾人站隊,他們定然是站在官家那邊。”

唯有白先鋒,才敢在周銓面前直接說出這話來,別的部下,大多對周銓有種盲從,未必敢反對周銓的決定。

周銓閉上眼睛,思忖了好一會兒,然后緩緩點頭:“你所言甚是,此時,還沒有到時候!”

“郡公不妨再等等,此次戰爭債券只是第一把火,朝廷乃至官家,既然嘗到了債券的好處,絕不會因為這一次的受挫而放棄,相反,依我所見,朝廷為了補上戰爭債券之虧空,十有六七,會發行新的債券,甚至于變本加厲,等到騙局維持不下時,朝廷唯一的辦法,便是向商會借款!”

說到這,白先鋒冷笑了一下:“朝廷借款,當然是有借無還,他甚至會省了這一關,干脆增稅,到這時,那些商會才會站在我們這一邊來!”

周銓笑了:“必然是增稅,借錢……朝廷抹不開那面子。”

私下借錢無所謂,讓朝廷公開向商會借錢,豈不是意味著朝廷經營不得法,還比不上那些商會?

幾乎在此同時,京城之中,也正在進行一場對話。

“增稅,如今商會大興,那些奸商一個個賺得盆滿缽滿,朝廷用度卻總是不足,此本末倒置也,官家,增稅吧,反正不涉農夫,不動根本,只是向那些奸商征稅……”

愁眉不展的趙俁,終于得到了見趙佶的機會。

身為趙有章的父親,他在天水商會中占據了最大的好處,這次戰爭債券之事,他投入最大,最為積極,因此受到的壓力也最大。前回他來求趙佶,結果被趙佶趕走,回去之后,便昏了腦袋,挑唆那些買了伐遼債券者去圍攻東海商會。

他原本只是想著轉移一下注意力,哪知道百姓被挑起來了卻不那么容易消下去,混夾于百姓中的地痞無賴,甚至干脆放火將東海商會燒了,然后引發京師幾次大火。

現在好了,他不但要背負戰爭債券的損失,還要背負天水商會被焚而導致的損失,趙有章已經被他逼得連家門都不敢出,他數次求見趙佶,卻都被趙佶拒絕。

這一次,還是跟著宗族長輩,濮王趙仲理一起來,才得到了趙佶的接見。

除了趙仲理、趙俁之外,象趙偲、趙有恭、趙有奕,等等神宗皇帝這一脈的王公和公主,幾乎全部來了。

聽得皇叔趙仲理侃侃而談,趙佶皺著眉,就是不表態。

趙俁見此情形,忍不住插了嘴:“官家,皇兄,我去艮岳看了……”

一提到艮岳,趙佶的面色頓時就十分陰沉:“你還有臉提艮岳!”

若不是趙俁胡來,怎么會點燃京師中的第一把火,沒有這第一把火,想來也不會有誰敢去燒艮岳——李綱還是很厲害的,他從開封府入手,很短時間內便查出,艮岳被焚的當日,有穿東海商會服飾者出沒于艮岳周圍,時間地點都可以對應得上。

“艮岳給燒得可真慘,那些奇花異石,宮殿苑囿……官家,如今艮岳缺了五分之一,當重修才是!”趙俁縮著脖子又道。

這還用說,趙佶陰著臉,他倒是想將艮岳修起來,可錢呢,錢從何而來?

保守地估計,修復整個艮岳,需要兩年時間,外加五百萬貫以上的錢——趙佶的內庫中,讓他拿出兩百萬貫還是擠得出來的,可五百萬貫的話,恐怕內庫就空了。

“臣弟想到一策,可以為皇兄分憂——再發債券!”趙俁說道。

這其實不是他想到的,而是他的兒子趙有章想出的主意。

趙佶噗的一聲冷笑:“老十二,你糊涂了,戰爭債券已經弄成這模樣,如何還能再發?戶部的大小官吏們,都在向朕上書,要朕削減開支,以備不時之需呢!”

“皇兄,戶部那些人只是不愿意承擔責任罷了,戰爭債券之事,也不是無解。皇兄可以先向戶部暫借幾百萬貫,再加上我們湊出的這幾百萬貫,將北伐債券全都買下來!”

趙佶險些氣樂了。

趙俁說來說去,還就是想要朝廷、內庫幫他分擔這次的損失。

他正要反對,卻看到在場的皇親們一個個都是眼睛發亮,特別是趙仲理,一副有話說的樣子,心中不由一動。

應當說,趙姓宗室平時還算是比較謹慎的,此次湊到一塊兒來求見他,肯定不是因為趙俁的這個餿主意。

定了定神,趙佶道:“接下來呢?”

“自然是再發北伐債卷,這一次,發行一千五百萬貫!”趙俁興奮地道:“同樣以燕云之地為抵押,一貫錢到時可以在燕云得到三五畝地……”

“百姓不會相信的,上過你們一次當,怎么還會上第二次?”趙佶冷冷地道。

“會的,官家,此次不同,官家可以做兩手準備,一是令周銓北上接應,二是征募大軍,有足夠的錢財賞賜,再募三五十萬大軍絕無問題,至于三……朝廷可與金人聯手!”

“什么?”趙佶的手抖了一下。

在他袖子里,正有童貫的一份密奏,他已經與金人聯系上了,金人對合擊遼國的興趣非常之大,愿意借兵給大宋收復燕云。

大宋所要付出的,無非是將當初給遼國的歲幣,轉交給金人,一年才幾十萬貫罷了,而且可以從榷場貿易的稅收中,將這筆錢收來。

也正是這封密奏,讓趙佶的心情穩定下來,他才有閑心來接見自己這伙皇親。

出乎他意料的是,向來不知政務的趙俁,竟然與童貫所見相同,都有意借金人之力,來實現收復燕云的目的。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