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四一一、豐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四一一、豐收

四一一、豐收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13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恭喜東海郡公!”

來自京師的禮部侍郎潘兌,面無表情地宣讀完圣旨之后,這才向周銓拱手道賀。

此時已經到了大宋宣和三年的五月,離十月周銓起兵、十一月與耶律淳會戰,都過去了半年時間。

這半年里周銓的收獲,可不只是一個東海郡公。

在消滅了遼于南京道的有生力量之后,借助文妃、余里衍還有敖盧斡的號召力,周銓將半個南京道搜刮了一遍。從固安、永清、安次,到欒州、營州,耶律馬哥帶領他的部眾驅趕了一遍,將所有能找到的百姓都趕到武清,聚攏的人口,遠遠過葉楚最初計劃的十萬,甚至比周銓想要的三十萬還多。再加上與遼交戰時俘虜的五萬余人,這半年內他搜刮到的人口,竟然多達五十二萬七千余人!

這個數字讓周銓自己都大吃一驚,并且開始愁起來,這么多人的安置,過了此前的計劃,讓他除了將其安置到濟州、流求外,還不得不將部分安排去了日本。

而且五十余萬人的吃喝拉撒,也讓周銓手中原本充足的物資突然顯得緊張起來,最緊張的就是糧食,他原本準備從高麗和日本解決糧食問題,偏偏這兩地糧食也不寬裕。幸好,泉州一群頗有眼光的商人,自占城等地購得大量糧食,將之送抵流求,這才讓他有了充足的糧食。

現在來看這五十余萬人是他的沉重負擔,但兩年以后,他們將會成為周銓巨大的資產,這五十余萬人,讓周銓手中直接控制的漢蕃諸族人口,一躍突破了百萬,百萬級別的人口,也足以讓他練出五萬左右的常備軍力!

不至于象現在一樣,每次只要有戰事,就必須全面動員。

人口可以遷走,土地卻無法遷走,所以周銓便將他暫時占不住的地盤,交與了大宋,換得了一個東海郡公的頭銜。

宋神宗的遺訓中,復燕云者可王之,周銓沒有收復整個燕云,但此前他曾經拿遼東換來半個朔州,此次又連攻克州縣,將桑干河以南兩州八縣之地獻與朝廷,朝廷雖然得的只是空地,但好歹收復了大量地盤,而童貫和西軍、河北禁軍諸將,又怕周銓獨吞了所有功勞,故此不等整個燕云之地都收復,便給了周銓一個東海郡公的名頭。

在這份圣旨中,還明確說了,等到燕云之地全部收復后,作為暢其功者,周銓可以封為郡王。

大約也是怕周銓將整個燕云人口全搶走,所以才許諾個郡王爵位來安撫一下他,因為在這詔書之中,除了許諾封王之外,更重要的一個內容,是令周銓“固守武清,勿為遼人所乘”。

說白了,就是讓周銓退回駐地,由別人來摘桃子搶功。

潘兌也知道自己這個封爵大使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故此面色不是很好看。

倒是周銓自己,笑嘻嘻地接了旨,又謝過潘兌:“潘侍郎又復職了,恭喜恭喜啊。”

“這是托郡公的福,若是朱勔那賊子尚在,下官性命都堪憂,哪里還能重新回到廟堂之中。”

潘兌與朱勔是同鄉,但素來不與其往來,朱勔父親死后,朱勔護棺回鄉,潘兌不去迎接,朱勔遣人送禮向潘兌表示自己的敬意,潘兌也閉門不納。正因此,朱勔銜恨在心,入京之后,指使御史抨擊潘兌,迫使其罷職。潘兌說起此事,既是表示自己的謝意,也是在某種程度上向周銓示好:我們有共同的敵人,這次不討好的職差,并非我的本意,你可莫難為我。

他不怕朱勔,因為他知道朱勔這種小人不得長久,但對于周銓,他心中還是甚為忌憚的。

“我這便令人交割各州縣圖冊,不過歷經戰亂,遼人又不會治政,戶籍嘛,錯誤百出,不少人口統計都是錯的。”周銓道。

潘兌干笑了兩聲,周銓在燕京南邊東邊大肆劫擄人口,這事情早就鬧得沸沸揚揚,有些不怕死的言官已經在抨擊他殘民害民了,潘兌如何不知,就是趙佶對此也是心知肚明。

但那又怎么樣?

果然,周銓笑了笑之后,就開始抱怨了:“此次伐遼,雖是我擅自興兵,但終究沒有用朝廷一兵一卒,未費國庫一錢一糧,我多借用遼國義士之力,這些義士,總得犒賞,故此我不能做到秋毫無犯。聽聞京師中有人以此攻訐我,說我殘害百姓,罪大惡極,不但不該封賞郡公,還應遣一吏二卒來擒我入京,受這等人拷問刑訊……我想起漢時李廣,不愿受此等小吏之辱,乃至自盡……侍郎回去之后,替我問問官家,這些人是不是要逼得我也自盡,方肯甘休。”

潘兌苦笑道:“總有蒼蠅蟲蟻,郡公萬金之軀,可不能開這種玩笑。”

“我是說真的,那幾個人,叫啥名字來著,反正我是記不得,但他們說的話我都記得!”周銓仍然是一本正經。

潘兌明白,周銓這是讓他代話了:“以郡公之意,如何處置?”

“簡單,朝廷不是要北伐燕京,克盡全功么,讓這些人隨軍效力就是,他們不能到前線打仗,當個隨軍的文吏什么的,總是可以吧?”周銓道。

這一句話,可就將好幾位御史、十多名太學生打到軍中去了!

此時周銓功勞巨大,朝廷對他有所虧欠,而且潘兌自己也覺得,那些人鬧得有些過了。

因此他毫不猶豫點頭:“下官必不負郡公所托!”

“另外,我過段時間,會入京一趟。”周銓說到這,眉宇微微掀了掀:“京徐鐵路的事情,雖是我父親在管著,但我父親太過良善,總有人欺他,這可不成,我這當兒子的,自然要給我父親撐場面!”

潘兌聞得此言,心中又是一動,干笑了兩聲:“自然,自然。”

京徐鐵路之事,當真是一波三折,那些地方的土豪劣紳名門望族,被農會鬧得焦頭爛額,雙方沖突過好幾回,人命都出了幾十條。不過,農會背后可是有東海商會在支持,所以聲勢越鬧越大,倒是那些原本控制著地方的豪紳們,現如今地方上的年輕人,越來越不聽他們的,有不少干脆就打了他們的狗腿子,甚至打了他們本人,然后逃到徐州、海州去。

無論他們怎么反對,在宣和二年底,京徐鐵路總商會還是在京師成立了,這是個半官方半民間的組織,成立一個月后,便成功行了高達五百萬貫的鐵路債券——實際上這筆債券,大多數早就被預訂了,真正面對開封商民行的,只有不過一百五十萬貫,在售后一個小時內,便已認購一空。

有了足夠的錢,京徐鐵路便可以正式啟動,其中京東西路境內,徐州至應天府段已經開工,工錢每日一結,一個壯勞力少則可以拿到一百文,多的可以拿到三百文,于是沿途百姓,紛至沓來,一個個爭著要到工地做工。據說每天的工錢支出,就高達兩萬貫之多!

有些不明白這其中奧妙之人,只覺得行債券所得的五百萬貫,只夠二百五十天的工錢,而二百五十天肯定是修不成京徐鐵路,因此覺得事情難成。卻不曾想,這些在工地上做工的人得了錢之后,立刻將錢去買布置新衣,給孩子買了玩具,給家中添了新的工具……或者就干脆存入東海商會之中。他們的消費,頓時令隨著修路大軍而前進的關聯商家賺得缽盆皆滿。

宣和三年三月,當第二批京徐鐵路債券認購之時,這些商家千里迢迢跑到京師,將第二批的五百萬貫債券,又是一搶而空。

當初周銓做出預算,說是只要用八百六十萬貫,便可以撬動京徐鐵路的修建,趙佶還有些擔憂,兩批債券如此順利被認購走,讓他終于放下心來。

其實若不是那些鄉紳們鬧出的事端來,原本人工價錢不會這么貴,但他們既然鬧事,周銓有心將這條鐵路的修建,變成宣傳隊、播種機,以這條鐵路為掀播土豪仕紳們對鄉野控制的契機,所以才加大投入,每到一地,都以高薪,動當地百姓參與鐵路修建和維護。

目前來看,效果非常出色。

朝廷里殘余的保守派官員,還有地方上的一些不肯接受新事物的庸官,此時勾結在了一起,試圖通過拖延、推搪等手段來阻撓鐵路修建,周銓之父周儻如今在督辦鐵路,為此沒少受這些人的冷眼和憋氣,此時周銓這樣說,潘兌明白,這是周銓的第二個條件了。

朝廷只憑著一個空頭的爵位,就想從周銓手中換取十余個州縣,哪有這么便宜的事情!

“竟有此事?郡公尊父為國事奔波,聽聞他甚至親至工地,與百姓一起堆石抬軌!用不著郡公親自回京,待下官回朝之后,定然要彈劾那些敢對功臣不敬者!”潘兌也做出了承諾。

這兩個條件,都是無傷大雅的,而且朝廷里外都是一致意見,周銓這廝太會惹事,還是留在外邊,別弄到京城里為好。

周銓點頭向潘兌道了謝,潘兌見他不再說了,心里有些忐忑:“郡公沒有別的要說了?”

周銓確實沒有別的條件要提了,他想要的,只要自己去取就是,如今大宋,還能給他的,已經不多了。(未完待續。)

推薦耳根新書:

相鄰小說: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