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四零九、大忠大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四零九、大忠大奸

四零九、大忠大奸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13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推薦耳根新書一念永恒/book/27094/,閱讀大神新作!

當年尾來臨的時候,大宋的京師,正沉浸在一片喜氣之中。

艮岳修建之后,趙佶便搬至這里居住,大朝會之余,在這片宮室苑林中游賞,帶著近臣們一起玩耍,便是他每日主要的工作。

此時四海宴平、邊疆和睦,雖然伐遼之事,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但是對京師影響不大。相反,此刻京師中彌漫著一種畸形的繁榮,紙醉金迷的環境,讓許多人都意識不到,就在京外百里,普通百姓與地方上的豪紳望族關系日益緊張。

趙佶這段時間心情都非常好,特別是聽說遼國內亂、周銓帶著商隊護衛北上之后,他心情更好了。

讓遼國消耗周銓的實力,他到時可以坐收漁翁之利,這是他打的如意算盤。

此時李邦彥正在賣力地表演,在周銓不在的情形下,他終于官升學士,重新得了趙佶的歡心,因此什么手段都敢用來取悅趙佶,據說,他甚至將趙佶帶入了煙街柳巷,去青樓里尋歡作樂。

正當他惟妙惟肖地表演一個嫖客時,突然間,外頭簾子掀開,一股冷風里,高俅面色沉重地走了進來。

“北面急報。”進來之后,他沉聲說道。

高俅也是靠著陪趙佶玩樂而起家的,他當然知道,趙佶玩樂時,最好不要打擾,但是此次消息甚是急切,他又不得不來稟報。

“何事啊?”趙佶擺了擺手,示意李邦彥等繼續,笑著問道:“莫非周銓又惹了什么事端?”

“周銓以一萬五千人,迎擊遼國南院大王、兵馬大元帥耶律淳,筑無名堡,斷耶律淳糧道,又于堡下炮擊耶律淳中軍,耶律淳負傷逃遁,全軍大潰,周銓兵馬先鋒,已抵燕京城下!”

趙佶一聽,當真是驚怒交加,他立刻跳將起來:“豎子敢爾!”

此前他得到消息,遼人動用了十萬兵馬、數萬民夫,因此趙佶以為,周銓這一次將陷入苦戰,雙方恐怕得打到明年才能出結果。遼人會將周銓逼至海邊,憑借船堅炮利,周銓可以堅守,卻無法進取。

結果呢!

戰事方起,不足半月,周銓就已經擊敗了耶律淳,而且進逼燕京!

燕云十六州,那可是列祖列宗作夢都想收回的土地,怎么能被周銓這廝侵占?

更讓趙佶恐慌的是,周銓若是得了燕云,也就意味著他在大6之上有了一塊屬于他的地盤,到那時,哪怕周銓自己無意,他的部下為了富貴,也要讓他黃袍加身,如大宋太祖故事。

所以,他第一反應,就是大罵“豎子敢爾”。

在他身邊,王黼的臉色大變,再回想起周銓風儀,心里除了恐懼,還是恐懼!

而李邦彥這個時候也完全啞了,根本沒有辦法做出反應,腦子里全部都是亂的,只有一個念頭在縈繞:那個小子,他竟然這般厲害,竟然這般厲害!

以一萬五千破敵十余萬,而且對上的是以野戰著稱的遼人,所憑倚的也不是堅城,只是一座臨時修建的堡寨!

同樣伴侍的蔡攸緊緊抿嘴,目光有些飄忽,他想到父親蔡京對周銓的評價,還有此次他搬出太師府自己獨居一府時,蔡京最后給他的衷告。

“違忤老父不當緊,莫要在官家面前多言周銓,我恐有朝一日,汝死無葬身之地,且禍及宗族矣!”

“陛下,這廝萬萬不可留了!”好一會兒,王黼叫出聲來。

“是不能留了……”李邦彥也叫道。

趙佶情不自禁點點頭,他沉著臉,看來有必要先與遼國聯手,將周銓趕出幽燕之地再說,哪怕為此打破他原本的計劃……

“召童貫來,往日他都在的,今日偏偏不在,另外,請老太師!”

他沉聲下令,要領兵作戰,他最信任的是童貫,但要對付周銓,沒準需要舉國之力,蔡京那邊,他需要問計。

蔡京雖然與周銓勾勾搭搭,但是趙佶相信,今日之事他得知之后,應當會轉而站在自己這一方來。

不過蔡京還沒有到,梁師成先來了。

梁師成滿臉都是汗水,跑得匆匆忙忙,進來后,他先是看了王黼一眼,王黼打了個激零,頓時知道不妙。

緊接著,梁師成臉上堆著笑:“恭喜官家,賀喜官家!”

趙佶哼了一聲:“有什么事的,都快被氣死了!”

“周銓大破遼國,自然要恭喜官家……”

“你也得了消息?那是周銓大破遼國,不是我大宋官兵大破遼國,何喜之有!”

趙佶煩躁地背著手走了兩步,他是聰明人,只走了兩步,頓時停住:“怎么?”

“周銓是大宋東海制置使、東海侯,他破遼國,便是我大宋破遼國……他托臣呈上一份奏章,請官家動用河北禁軍,為其后陣,接收所破州府!”

“啊?”

在場眾人,都是大驚,只不過方才是驚駭,現在,似乎有點驚喜?

他們都說周銓留不得了,擅自攻遼,不臣之心很明顯,哪知道,周銓要將攻下的地盤拱手相讓?

趙佶也呆了好一會兒,臉上神情變化,豐富多彩至極。好一會兒之后,他伸手道:“將奏章給朕!”

“據奴婢所知,這是密奏,他的明奏也應當快到了。”梁師成呈上了周銓的密奏。

趙佶打開一看,第一眼看得就生怒氣。

周銓第一句就是問,聽聞先皇帝有遺詔,復燕云者為王,不知是真是假。

“這廝倒是膽大,竟然問朕皇考遺詔之事,復燕云者為王……復燕云者為王,這廝封侯尚不知足么?”

他雖是怒斥,但在場眾人都是明白他的,分明從他的怒中,聽到了一絲喜意。

周銓不想謀反,不想將燕云據為己有,只是想著以此功績,換取一王爵之賞。收復燕云,那是大宋歷代先帝們的夢想,從太祖太宗,一直到趙佶的父親神宗皇帝,個個都將之視為自己的努力目標,而今,要在趙佶手中實現了么?

趙佶又往下看去,這封密奏卻不是大勝之后寫的,而是在大勝之前。周銓除了問王爵之賞外,接著先是告罪,說自己聽聞余里衍在遼受到迫害,因此怒而北上,所帶者只是商會護衛私兵,還有遼人中愿意依附文妃與余里衍的人馬。但他看到遼國甚是虛弱,而且燕云民心浮動,故此愿意乘此機會,盡可能多攻取燕云之地。他自知擅起兵戈實屬有罪,若他此行無成,朝廷可以將責任都推到他身上,只說這是他個人的擅自行動。若是此行有功,他愿以攻取之地,獻與朝廷。

“沖冠一怒為紅顏啊……”趙佶忍不住道。

看到這時,他心中的怒意倒是消了大半,反而開始有些“同情”周銓了。

當真是情路多艱,若那余里衍是大宋任何一家的女兒,甚至是宗室的縣主、郡主,周銓有此情意,只怕家里都會飛快將女兒洗白來送到他榻上去。

偏偏是北朝蠻子的公主!

王黼等人看到方才趙佶還是怒氣沖沖的,但現在卻換了情緒,不由得面面相覷。

趙佶袖住那份奏章,沉吟了好一會兒,恰好童貫趕來,他便先將奏章給童貫看:“卿以為如何?”

童貫看完奏章,眼中光芒閃動,既是敬佩,又是嫉妒。

他的夢想,就是憑借邊功而封王,可是大宋祖制,非復燕云之功不得封王,因此他雖然將夏人趕入了大漠瀚海,“拓地”千里,到現在還只是一個侯爵。

故此,推動與金國聯合共伐遼國最力者,便是他。

現在兩國聯軍的事宜還只是剛談妥,大宋的準備尚未完成,周銓就已經打下了小半個燕云,眼見著功勞,就要落到周銓手中了。

童貫心中一時有些猶豫,這可是封王之功!

他猶豫之間,趙佶便將奏章又給了其余眾人看,方才還大罵周銓的王黼,此時默然無語,倒是李邦彥,他連連搖頭道:“必是假的,周銓狂悖,哪里會有這么好的心思,這奏章所言,必是假的!”

是真是假,趙佶還是會分辨的,而且李邦彥與周銓結仇日久,只要周銓回京,他必然要逃出京,故此他的話,肯定是帶有私怨。

眾人大多不出聲,不少人甚至覺得面上火辣辣的疼痛,但他們還是有些奇怪,難道周銓真的沒有絲毫反意?

正當眾人猶豫之時,蔡京到了。

他年紀大,行動慢,因此雖然早就派人去請,卻還是拖了大半個時辰才趕到。

看了那封信,蔡京面色不動,他反而開始細細詢問周銓大敗耶律淳的經過,等高俅將邊關傳來的細作探報完全說明白之后,他長長舒了口氣。

“官家,周銓便是有反意,也不敢同時面對大遼與大宋的夾擊。”蔡京道。

“什么?”

“遼人并未動用其最精銳的皮室軍,而我大宋,更是有四十萬西軍,枕戈待旦。若是周銓有反意,定然要同時面對我大宋和遼國兩面夾擊,他就算是有火炮之利,也無法支撐。故此,他這信中愿獻土之語,全是真心,不僅僅是他如今尚未謀逆這意,也是因為大勢使然!”

“那依太師之見?”

“自然是令河北進軍進軍,同時西軍亦要動員,隨時準備參戰!”蔡京目中寒光閃動:“遼國,當亡!”(未完待續。)

推薦耳根新書:

相鄰小說: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