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三八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三八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三八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30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歷史軍事


“愚不可及,這可不象是真正做事的手法。”

蔡攸擺了擺手,將前來稟報的管事打發走了,然后笑著說道。

這位管事,是他專門派往考城縣,打探事情始末。在探聽完畢之后,他就將之帶到蔡京面前,向蔡京稟報此事。

哪怕對父親偏愛兄弟心懷芥蒂,但此時蔡攸還沒有和蔡京徹底翻臉的打算。蔡京有太多的政治遺產,若是能夠順利從蔡京那兒接收過來,對他的幫助會非常巨大。

因此他還在努力,目前努力的方向,就是借著批評周銓行事并不周全,來顯示自己的眼光和能力。

其本質,是希望蔡京能夠站在趙佶這一邊。

“確實不象真正做事手法,更象是……唔,是在掩飾什么。”蔡京沉吟許久,緩緩開口道。

蔡攸頓時愣住了。

“不過這等手段,倒是符合周銓的一慣風格,簡單粗暴,有誰反對,就直接將反對者消滅掉……老大人,你看會不會是皇城司一役之后,周銓有些得意太過了?”

“何出此言?”

“你看此前他敢孤身入京,甚至面見陛下,若是陛下心意稍變,他此時早已傳首四邊了。再看他對朱勔,原本已經將朱勔逼得丟官去職,發配海南,但卻還不收手,直接使之被自殺……我總覺得,他這兩件事情,做得實在是猖狂至極,官家就算嘴中不說,心里必然記著!”

“哈哈哈哈……這就是你與周銓的差別了,是兒器量宏闊,能為常人不能為之事啊。”蔡京先是一笑,然后解釋道:“孤身入京,面見陛下,以釋其疑,一是周銓膽大,二么他也有絕對把握,陛下念念不忘的,始終是伐遼,要伐遼,周銓就是陛下的錢袋子,他如何舍得如今就拋掉?飛鳥盡良弓藏,如今飛鳥還遠遠未盡,良弓又無反意,還親自入京給了陛下一個臺階下,如此體貼,陛下怎能不投桃報李?”

蔡攸聽得父親細細解釋,心里卻越發不滿:從蔡京口中,他聽出來了,自己父親對官家并無多少敬意。

以前蔡京雖是弄權,可至少表面上,對趙佶還是極為尊重,但現在,他分明在譏諷趙佶要“鳥盡弓藏”,乃是刻薄寡恩之主!

“他怎么就不怕我對官家說呢?”蔡攸看了一眼在旁傾聽的蔡絳,心里暗暗生出這個念頭。

“至于讓朱勔被自殺之事,周銓未必是擅自作主,很有可能,他是與官家做了交易……對了,行兒不是說過么,京徐鐵路總商會認籌之時,有二百余萬貫的股份,其持有者保密,就是這個了。”

“什么?”

“周銓遣人冒充摩尼教徒,抄了朱勔家,從中抄出的浮財。他將這浮財獻與了官家,充作鐵路總商會的股本,其中想必還有朱勔在獻花石綱時的諸多罪狀,官家雖然寵愛朱勔,但卻最恨為人臣者占他便宜,朱勔借花石綱搜刮東南,官家可以裝作不知道,但若還將官家賜予百姓的賞錢給貪污了,官家豈能不怒?所以朱勔之死,實是官家之意,你覺得周銓是得意忘形,實際上不過是適逢其欲罷了!”

這一個結論,又是在說趙佶貪財忘義,蔡攸再也聽不下去,他覺得自己家族的富貴,完全是來自于趙佶,他們哪怕再有私心,總得站在趙佶這邊才對。

“老大人慎言……”他開口說道。

“只有你我父子,便是仆人都被遣走,何須太過在意,莫非……你還要去官家那邊,將咱們父子三人的對話,稟報與官家聽么?”蔡京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

蔡攸悚然低頭。

“然而此次之事,他興大獄,除了激起民憤之外,于鐵路之事并無半點益處……”

“還是有益處的,至少那些鄉民不敢隨意亂打人了,說來也是荒唐,鐵路還沒修,別人就只是從他家門口過去看看,便要挨打挨搶,被栽上私搶甲胄圖謀不軌的罪名,也屬活乖。周銓是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只不過他選的陳倉在哪兒……唉,終究是老了,跟不上年輕人的想法了。”

蔡京仿佛對周銓有一種盲目的信任,在蔡攸看來的狂悖昏亂之舉,蔡京卻認為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蔡攸對此不以為然,若說經濟賺錢,蔡攸對周銓的本領是佩服的,但是政爭這事情,周銓就差得遠了,就算是上回皇城司之爭,實際上背后推波助瀾的,還不是他老子蔡京?

如同蔡京一般,看出周銓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者不多,大多數人都認為,在長期順風順水之后,周銓行事終于露出了破綻。

此次興大獄,誰都知道是周銓栽贓陷害,哪怕周銓再使氣力,也總會有不怕的人出來,力挺那位考城不忿生蔡潔生。而且就算蔡潔生因此抄家滅門,對修鐵路來說也沒有多大意義,反而會激起鄉民們更大的怨恨。

故此在短暫的沉寂和觀察風向之后,各種報刊上,開始就此事攻訐起來。這些報紙倒是聰明,都不說周銓與鐵路之事,只是為蔡潔生鳴冤,這其中除了一開始就站在蔡潔生這邊的河南商報等小報之外,還有一份頗具影響的報紙也出面為之辯解。

《西京紀聞報》!

這份大本營設在洛陽的報紙,憑借文人儒生間的種種聯系,每期可以賣出一萬五千到一萬八千份左右,而且與別的報紙上大多為獵奇、怪談之類不同,其內容比較嚴謹,許多都是西京之中那些文宗們后代回憶前輩風貌的文章,因此對讀書人影響非常大。

論其在大宋的影響力,可能僅次于《東海商報》,位列第二。

它加入之后,原本在此事上保持沉默的《東海商報》便也同樣加入其中,雙方互相攻訐辯論,倒也精彩紛呈。

就在這報紙上輿論中一片熱鬧之際,大政重和二年來臨了。

不過這重和二年注定是個短命的年號,因為有人發現,這個年號遼國已經用過了。這讓原本對此名沾沾自喜的趙佶非常別扭,因此,再改年號就被提上議事日程。

這一年元宵才過,小河口莊突然多了些外人。

自從鐵路之事引發沖突之后,小河口莊對外人就特別敏感,但這些人他們卻不大敢去騷擾。

這是些道士。

此時趙佶尊道,官府甚至封有道官,更有甚者,趙佶用道士之言,命令改佛教稱謂,將菩薩改成了大士,又令批改佛家經文,其中凡有詆毀儒道者盡數刪改。于是道士地位尊崇,鄉民也信服。

這些道士來得小河口莊,在莊外土地廟里借宿,也不騷擾百姓,呆了幾日之后,百姓對他們的存在也漸熟悉。

“單家的,單家的!”

小河口莊一隅,當地保正陪著兩個道士正在敲一戶人家的門。這戶人家甚是窮困,只有一間破泥屋,雖然收拾得整潔,卻幾乎家無長物。

小河口莊蔡姓居多,單姓是小姓,只有兩戶人家,靠著佃傭為生,自家只有幾分菜地。隨著敲門聲響,里面傳來呼應聲,便刻之后,一個婦人,衣裳襤褸,出現在門口。

這婦人滿面都是愁苦之色,皺紋深重,皮膚粗糙,看得保正與道人,微微一愣:“保正來此有何事,如今不是催稅之時吧?”

保正一叉腰:“單家的你可別說這沒良心的話,你家這模樣,哪次不是我寬限,你們才能完稅……今日上門,是有喜事!”

那單家的撇了一下嘴,保正是蔡家之人,每次催糧逼稅,對他們這些外姓最為苛刻,所謂的寬限,也只停在嘴上。不過對方說是有喜事,讓單家的格外警惕:“何喜之有?”

“這邊的高士欲在我們這建廟,想要得周圍鄉鄰支持,聽聞你家男人有病在身,愿來為你家男人治病……不要錢,連藥都由他們施放,你說是不是好事?”

單家的聽得此語,先是一喜,然后又是懷疑:“只聽說道士和尚化緣求齋的,未曾聽聞他們還做善事……”

“這不同,總之你讓開,讓高士進去替你家那男人看看!”

單家的婦人將信將疑,但終究還是抱著一絲希望,因此讓開了門口,幾位道人進去之后,便看到一個形容枯槁的漢子躺在床上,床邊還有一個膽怯的男童,這床都缺了一只腳,是用石頭墊起來的。

道人嘆息了一聲:“慈悲慈悲,太乙救苦天尊……”

他一開口,單家婦人就覺得心境突然平和了一些,而這陰暗沉抑的屋子里,似乎也輕松光明了許多。

這道人當真有本領?

單家婦人抱著一絲僥幸心理,向道人下拜道:“還請高士救我丈夫!”

道人伸手虛扶,卻謹守內外之防,不與她有身體接觸:“請起,請起,我道家以慈悲為本,既是相見,便須伸手……且讓貧道為病人看看。”

什么病人,無非就是上回被被斷了腿,單家無錢,不能醫治,于是骨頭沒有長好罷了。

單家在小河口莊子里人單勢弱,當家的漢子名為單寶,上次聽得蔡秀才家中鑼響,他們是靠著佃作整個蔡氏宗族農田為生的,還指望著蔡潔生為他美言,能夠多佃作十畝田地,因此當時表現很積極,結果被打斷了腳的人里,就有他一個!(未完待續。),書友之家!唯一網址: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