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二九三、忙殺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二九三、忙殺人

二九三、忙殺人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16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


類別:科幻小說作者:圣者晨雷本章:

李造福對邸報并不陌生,對報紙也有所知。

他常年在遼國,遼國上京頗模樣大宋汴京之制,汴京流行足球聯賽,遼國上京也同樣流行起來。大宋為了足球聯賽服務,出了專門分析聯賽的邸報,遼國同樣也出了。

只不過這《東海商報》卻比球報印刷得更為精美,看上去似乎用了不同的印刷雕版,油墨、紙張,也不一樣。

吸引李造福的是東海商報頭版中的標題。

“大地是圓的?荒唐,荒唐,天圓地方,大地自然是方的,怎么會是個圓球,若大地為球,浮于何上?”

他拿起那張報,付了十文錢,開始看起其中內容。

日月星辰和大地,皆是圓球天體,其運轉自有規則,故所謂“天行由常”,月繞地轉,地繞日旋,皆因有力,引之不棄……

一大堆“繆論”,讓李造福不以為然,這樣的胡言亂語,竟然能夠在大宋堂而皇之擺出來,大宋恐怕就要亡了……

只不過轉念一想,他又覺得悲涼,要亡的不是大宋,而是他的夏國。

他對里面的內容不感興趣,卻對其后的懸賞很感興趣。

東海商會出重金,數額高達十萬貫,招募勇者,出海繞行大地一周,以求證得大地是否為球狀。

東海商會同時出重金,賞額從十貫到一萬貫不等,求補足商報所附地圖。

自古以來,地圖就是一個國家重要的機秘,東海商會卻公開將地圖繪在報紙之上?

李造福忙翻到報紙附張上,只見附張與報紙本身比還要大上一倍,上面果然用細線畫著地圖。

除了地圖,還有圖例,不過這地圖還是取了巧,畫大宋疆界內,雖然城池,卻沒有畫出道路,倒是遼國夏國的官道,都用實線標注出來。

李造福忙看了一下夏國的圖,然后倒吸一口冷氣。

這圖至少與他記憶里的夏國情形,*不離十,剩余一分相異的,還不知是他記錯了,還是這地圖畫錯了!

在夏國之西,是西州回鶻與黃頭回鶻,再往西,則是黑汗和于闐,然后再往西,是塞爾柱。

哪怕李造福是夏人,對這極西之地,也是所知不多。

他再順著圖往北往西看,有大面積的空白,以灰色相蓋,仿佛是被迷霧所掩蓋,讓人看到之后,就想要前去探查,揭開迷霧背后的真相。

“大食呢,波斯呢,天竺呢?”李造福見此情形,不由得心中生出一個念頭,想將將自己所知的一些國家補上圖。但旋即他放棄了這個念頭,這些國家,他也只是聽聞其名,而并沒有親身到過,實在無法繪出其細圖。

再看地圖的背面,也印了文字,卻是對地圖上大宋之外諸國的介紹。

比如說介紹西夏,內容里頗多對夏主不敬之語:原屬漢家故地,為黨項所竊取,人口若干,物產若干。

僅從這圖中介紹,就可以看出,大宋對于夏國必亡之念了。

再看遼國,亦如同夏國一般,然后是兩個回鶻,說到其扼守商路,僅從貿易一項上,就年入萬金,又有河川高山,其瓜果之美,乃天下一絕。此地原是漢唐舊地,如今落入回鶻之手,回鶻本北溟寒原之種,乃借漢家之威,遷居數千里,暫宿此處,反而喧賓奪主,遲早亦將復歸漢治。

總之,凡是介紹諸國,大多都有一詞:自古以來,皆是漢地。

李造福卻不得不承認,的確自古以來,這些地方,就是漢人開拓,別的不說,他如今所在的夏國,其國主當初也不過是依附于漢人的一個小部族罷了,乘著漢人內斗式微之機,才竊取一地,自立為王。

他的目光投向地圖上大片的空白。

西州回鶻對西夏來說并不陌生,西夏的瓜、沙、肅三州,便是與其爭奪獲勝后的戰利品。

“既是興慶呆不得了,我們可以去河西之地,那里有水草有綠洲,以此為根基,再取西州回鶻之地,得商道,借助沙漠之隔,與大宋對峙,以待天時之變!宋主如遼主一般,荒唐昏聵,下有權臣巨奸,其國必不能久,只須待變,或者還有機會!”

那幅地圖中大片的空白,給了李造福無限遐想。

哪怕就是等不到時機,能得西州,便可獲喘息之機,再西征黑汗,此時據聞黑汗信大食教,迫害佛徒,正合以興佛之名,獲取當地佛徒支持。

李造福不信,他們躲到黑汗那里去,大宋還會跟著打過來。

他下定決心,不再等待,也不去看滿商城中的商品,而是轉身離開了。

很快,盯著他的眼線,就來稟報:“李造福準備返回夏國!”

這個消息,王啟年將之歸檔,并沒有多作重視。如同周銓一樣想法,在他們看來,西夏都岸上的魚,蹦達不了幾下,因此不必多作關注。卻不曾想,宋、遼、夏如今的三位國主當中,還屬夏國國主李乾順最生于憂患,因此他對危機的應對能力,也是三位國主當中最強者。

王啟年接下來要布局的事情,是讓摩尼教前來刺殺的激進派全軍盡墨。

雖然方臘用的是借刀殺人之策,但是在殺滅這些摩尼教激進派上,周銓與之利益一致,因此也樂得充當這柄殺人之刀。

也正是為此事,周銓沒有在元宵之后立刻離開京師,而是拖到了政和六年的正月二十四日。

這一日傍晚,王啟年到了周銓的屋子:“大郎,我出去做事了。”

“嗯,你的計劃我看了,非常不錯,不過好的計劃只是成功的開始,做得干凈利落,那才是真正的成功。”周銓笑道。

王啟年點了點頭,出了門,迎面的韓世忠和宋行風都沖著他笑。

雖然韓、宋二人比他們這些陣列少年出身的要年長,但也只是大個七八歲,基本上還算是同齡人。大伙湊在一起這么多時日,相互間早熟了,彼此也可以開開玩笑。

宋行風徑直道:“小王哥出去,莫非是有事要辦,可需要我兄弟搭把手?”

這些時日,他們二人被留在周銓身邊,多少些的憋得慌。特別是宋行風,功業心比韓世忠還重,知道王啟年一出動,必然是有重要任務,也想跟去混混功勞。

你看韓世忠,連媳婦都娶上了,成親之時,甚為風光熱鬧,實在讓宋行風心生羨慕。

“要和水打交道,二位哥哥還是好生在這里聽大郎教誨吧。”王啟年抿著嘴笑了笑,而韓世忠和宋行風,頓時都變成了苦瓜臉。

周銓少外出,但他們二人不是真閑下來,每日里要讀書識字,還要學會算學——對他們兩人來說,這可比上陣殺死敵將要難得多了。

王啟年出了門,先是到了白家巷,回自家老宅看了看。

老宅這邊人都已經搬走了,但認識他的鄰居不少,許多人都和他打招呼,看著他的目光,多少有些羨慕。

那些跟周銓離開的少年們,如今都很是興旺,家人大多都接走,但彼走來的信件中,眾人得知,他們在京師里才見到的諸名玻璃罩燈、座鐘等事務,人家早在兩三個月前就已經用上了。

王啟年在老宅門前靠了半刻鐘,當他離開時,身邊已經聚了五個伴當。

穿過幾條街,他身邊聚集的伴當數量已經是十二個人了。

“一切如常。”每個伴當剛見他時,都會如此說,王啟年只是瞇眼,微微點頭罷了。

順著沿河街,他們到得河畔的一處碼頭,街對面有家王家紙馬店,賣的是掃奠所用的紙錢、紙馬。王啟年在這紙馬店前看了看,讓眾人等他一下,他進入其中,片刻后,他出來時,手里拎著一串紙錢。

“哈哈,竟然是紙銀圓!”一個伴當笑著道。

王啟年也感覺有些好笑,銀圓在汴京城中漸漸流行,這些賣冥錢的,竟然也模仿銀圓模樣做紙錢,而不是以前的銅錢。

將紙錢交與一個伴當,他與眾人繼續前行,片刻后,便有一個漢子從路旁跑來,小聲對他道:“就是那艘船。”

汴河之中,有一艘大船,看上去運了不少貨物,船上橫七豎八,站著十余條大漢,遠遠的王啟年望了一眼,他身邊的伴當們呼吸都略有些急促,顯然緊張了。

王啟年倒不緊張,他看到路旁一個小姑娘踩著自己的袖角跌倒在地,還趕忙跑了兩步,將那小姑娘扶了起來。

“這是誰家小娘子,走路可要當心。”王啟年笑瞇瞇對那小姑娘道。

小姑娘不過五六歲的模樣,一雙大眼忽閃忽閃,看了王啟年一眼,然后飛快地跑進了路邊的一家鋪子。

只不過跑進鋪子之后,她還伸出頭來,悄悄看著王啟年。那模樣,甚是可愛。

王啟年一笑,到路邊的一個炊餅攤上買了餅子,向那小姑娘招了招手,將餅子遞了過去。

小姑娘欲拒絕,但目光里倒是露出幾份想吃的意思。王啟年將炊餅塞在她手中,輕輕拍了一下她的小肩膀:“拿著吧,哥哥我要忙了,可沒有時間陪小姑娘玩兒。”

“哥哥你要忙什么?”小姑娘抓著炊餅問道。

王啟年原本不欲回答,但也不知是為何,他還是回頭咧嘴一笑:“忙殺人。”(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