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二九一、徹底的背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二九一、徹底的背叛

二九一、徹底的背叛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15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正文

正文

陳十四就是趙佶所望見的車水馬龍中的一員。

他在年前趕到了京師,但是他面臨著如同劉延世父子一般的問題:根本見不著周銓。

他總不能到周銓門前去嚷嚷,說是摩尼教主方臘派他來拜見吧。若是如此,等他的恐怕就不是待客,而是各種刑具了。

今日,東海商會所屬的大宋第一百貨商城開業,他得到消息,便來看熱鬧,想要順便看看,有沒有辦法接近到周銓身邊。

若實在不行,只能冒點險。

他正琢磨著,突然聽得攔人的差役笑了起來:“這邊走,這邊走!”

人潮頓時從兩邊分開,被兩隊差役帶著,走進了草繩牽出的通道。陳十四跟著人潮,不知不覺,竟然進到了商城之內。

原外時只覺得是一幢大點的樓房罷了,進來之后,才覺得,對方敢稱為“商城”,并非無因,因為里面的規模,確實象一座小型城堡。

待到四層樓逛過,站在第五層的入口處時,他終于看到了周銓。

周銓正和趙佶說話,兩人談笑宴宴,賓主盡歡。趙佶甚至嘗了東海酒樓的菜肴,正在對周銓做點評。

兩人邊走邊談,周銓抬眼望見陳十四,神情頓時一凝。

他是見過陳十四的,哪怕時隔較遠,哪怕他是個臉盲,但當時幾乎就是生死關點,這張臉他的印象還是極為深刻。

幾乎在那一剎那,他就做了個手勢。

而在他做手勢的同時,陳十四抱拳,恭敬地向他行禮,指了指自己的嘴。

周銓一凝:這個動作,應當是指他有話要說,但在這公共場所,并不方便。

周銓看了一眼身后的王啟年,王啟年原本在徐州,前幾日才趕回京師,一是來見京中親人,二則是向他匯報山東一帶的情形。

王啟年會意,不動身色地從他身后伴當中離開。

陳十四見周銓只看了自己這邊兩眼,便不再理會,只陪著身邊的那些非富即貴之人閑聊,他心中有些發急。

莫非周銓沒有認出自己來?

離了眼前這機會,他要再想和周銓照面,可有些不容易。因此他琢磨了一會兒,正準備再向周銓做手勢,突然間,身后被尖銳的東西頂著,一個陰柔的聲音響起:“啊啊,竟然是你,你怎么在這里,也不等我!”

陳十四愕然回頭,卻看到三個年輕漢子靠在自己身后,其中有一個,手正搭在自己的腰間。

唯有他自己,才意識到,那個看起來表示親近的搭腰動作,暗藏著何等的兇險。

陳十四不但不驚,還松了口氣。

在這里如此下手的,毫無疑問,是周銓的人。

這證明周銓方才已經注意并認出了他,也證明周銓的護衛,比起外人眼中所見的要嚴密。

“那群蠢貨,還想著接近周銓刺殺,只怕還未近身到離他五丈之處,就已經被人殺了……”

陳十四心里竟然有點慶幸,在面上,他也露出笑來:“正是正是,方才迷路,請問接下來我該往何處去?”

“隨我來吧。”扶著他腰的王啟年道。

趙佶出來游玩,豈會沒有衛士暗隨,而且皇城司的那些探子們,更是不知有多少。他們做這場戲,為的就是避開這些衛士和探子們。

王啟年將陳十四帶到酒樓的一間包廂之中,進來之后,王啟年示意陳十四坐下,然后笑吟吟道:“你是何人,為何要見我家大郎?”

“這個……”陳十四看了看左右,屋里只有他們四人,眼前這位肯定是周銓親信,但他不知道,別外二人是否可靠。

“只管說吧。”王啟年催促道。

“光明圣教使者,求見周制置。”陳十四情知這一關過不去,自己就完了,沉吟了一會兒之后,便揭破了自己的身份。

王啟年一愣,然后做了個手勢。

陳十四立刻以另一個手勢相回應,同時心中再度僥幸:連教中高層傳遞消息的手勢秘語,對方竟然都掌握了,哪怕沒有自己過來,只怕教中激進派的刺殺行動,也會折戟沉沙。

他卻不知,陳箍桶雖死,阿蓮卻徹底投靠了周銓,將摩尼教中的許多秘辛托盤推出,故此王啟年才會知道摩尼教高層的手勢秘語。

“魔教與我家大郎,結怨已久勢不兩立,不知派你為使者是來做什么的,莫非是來向我家大郎宣戰?記得年前,你們才折了一個軍師在我們手中呢。”王啟年道。

“教中自有派別,圣公遣我為使,是來向周制置示警的。”

陳十四既然開了口,就不再隱瞞,一語便直指核心。他相信,眼前這人雖然年輕,可既然被周銓委以重任,應該聽得懂他話語中的意思。

他緊緊盯著王啟年,但意外的是,王啟年神情不變,仿佛聽到的只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

周銓樹敵甚多,莫說是摩尼教,就是前不久得罪了的劉延慶,狗急跳墻之下,難免也會有刺殺之舉。所以跟在周銓身邊之人,都將防范刺殺當成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有著各種應對方案。

摩尼教徒,等閑近不得周銓身,就算近身,周銓身邊還有武陽,如今又多了韓世忠、宋行風兩名悍勇之士。

而且,王啟年就算擔心,也不會讓陳十四看出來,經過幾年的磨練,他已經能做到喜怒不形于顏色了。

“你直說吧,你要做什么?”王啟年問道。

“我要見周制置,給本教圣公傳口信。”

王啟年微閉雙眼,然后起身出去,既沒有說可,也沒有說不可。

陳十四被晾在屋子里,等了許久,也沒有人理會他。他幾次起身想要離開,卻看到門口那倆少年,虎視眈眈,讓他只能苦笑著又坐了回去。

過了許久,終于又聽得門響。

這座酒樓地上都鋪著厚厚的絨毯,因此不象是別的酒樓,走起路來有咯吱咯吱的腳步之聲。門響前陳十四沒有聽得任何聲音,因此險些嚇一跳,再看周銓走了進來,他才松了口氣。

“我很忙。”這是周銓的第一句話。

“給你半刻鐘時間,說明你的來意。”這是周銓的第二句話。

陳十四原本準備了一肚子的話語的,此時被憋了回去,不知不覺中,兩人談話的節奏,就完全落入了周銓的主導。

“小人奉圣公之命,來向周制置稟報三件事情,第一件事,年后圣教中一群不安份的弟子,將會北上,試圖刺殺圣公,為陳軍師報仇。他們的名單,還有行蹤,過些時日小人會稟報周制置。”

周銓微微一笑,看了看墻角擺著的座鐘。

在齒輪技術可用之后,不僅用在了自行車上,也用在了座鐘之上。周銓召請名匠,不計成本投入進去,終于將這個比較精準的計時器發明出來。

就在三個月前,發條座鐘實現了量產,量產版的座鐘當然還做不到絕對精確,每日的誤差,可能有半分鐘到一分鐘左右,不過總比更漏要準確得多。

周銓這一眼的意思,半刻鐘在座鐘之上,就是七分半鐘,如今陳十四已經浪費了一分鐘了。

陳十四苦笑道:“小人還有梁山賊的一些消息,他們試圖將山東失地饑民,趕往徐州與海州,想要攪亂制置在這二地的大好基業。”

“呵呵,你們手倒伸得真長,連梁山賊中都有你們的人。”

聽到這一句,周銓總算有所反應,但也只是輕輕一笑,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陳十四明白,周銓可是已經算計過梁山賊一回了,怎么會對死灰復燃的梁山賊不起警惕之心?以周銓手段,只怕梁山賊那里,他也早安排好了備用招數了。

“我家圣公欲成立一家浙東商會,向制置購兩艘海船,走石塘航路,去南海諸國。每艘船每年,愿向制置交納兩千貫費用,以求托庇于制置!”陳十四又道。

他這個提議,讓周銓著實吃驚了。

這豈不有些象后世鄭家,在海船上發面旗子,便可坐收兩千兩白銀!

周銓坐正身軀,沉聲道:“方臘究竟是什么打算,我想知道的是這個!”

陳十四略一猶豫:“教中信徒沒法子活了,我圣教才會想著舉事,要建個地上的光明王國,但如今托周制置的福,教中信徒有飯吃有衣穿,家中妻兒不虞凍餓,為何還要冒險造反?有些人心思還停在幾十幾百年前,覺得圣教就當造反,可是事易時移,當變則變……”

說來說去,無非就是方臘的身份不同了!

以前他窮,名義上是教主,實際上手中幾個錢,全要接濟教中兄弟,看多了底層貧苦百姓無法生存的模樣,自然就想著要造反舉事。可現在他不再是給人幫傭的方小伙兒,而是每年握著十余萬貫進益的方大財主——每年安穩賺十余萬貫,當個富家翁有何不好,為何要壞了眼前局面,為了不相干的人去冒殺頭的危險,爭那未必可能的機會?

陳箍桶若在,方臘便是有此心思,也不敢泄露出來,但現在陳箍桶已死,方臘再將那些急于造反者送掉人頭,他便可以將原本屬于摩尼教的產業改為他家族所有,他的親信都跟著發財,而那些貧苦的摩尼教徒,正合給他當工人,為他創造財富!(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