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二八九、梟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二八九、梟雄

二八九、梟雄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15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作者:圣者晨雷書名:類別:歷史軍事更新時間:2016/08/1421:08:44字數:4478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西湖之畔,飛來峰靈隱寺中,一個中年漢子恭恭敬敬向佛像敬了一柱香。

這漢子穿著錦衣,渾身富態,若不是熟悉之人,肯定想不到這位在佛前顯得無比虔誠的員外,竟然就是摩尼教在浙東的當代教主方臘。

他原本只是一名幫工,也就是這幾年,摩尼教做毛衣生意,小賺了一筆錢財,讓他可以在西湖邊上置田置宅,還居體養氣,從一個黑窮的勞動者,變成一個白胖的食利者。

自古以來,借著宗教來造反者,大致都是如此,初時還能與信眾一起同甘共苦,稍有所成,便要追求個人享受了。

敬完香,方臘又默默禱告了幾句,然后在知客僧人的陪同下,緩步出了大雄寶殿。

就在這時,卻見一個小沙彌莽莽撞撞跑了來,一頭栽在他的身上。

“道濟,道濟,你這小沙彌又不老實!”胖胖的知客僧人一把抓住那小沙彌,見他嘴上油光亮,用力擰著他的耳朵,厲聲喝斥道。

那小沙彌嘻嘻笑著,卻不呼疼,只是念道:“好鐵牛,好鐵牛!”

那知客莫明其妙,方臘卻嘿的一笑,知道他是在嘲笑知客僧,仿佛靈隱寺前的印鐵牛,攔門而立,鼻孔朝天。這小沙彌有幾分意思,方臘勸住了那知客,正待與小沙彌說話,卻見他一溜煙就跑了,也不道謝:“你自有你忙的,我自有我忙的,大伙各自忙各自的,到頭來都是白忙活的!”

此話之中,似乎有深意。

方臘凝神想了想,正待問那知客,小沙彌是何許人,卻見寺廟門前,兩個伴當在向他拼命呶嘴。

他情知是教中有事了,便與知客告別,領著兩個伴當出了寺,走得無人之處,一個伴當低聲道:“教中傳來消息,陳軍師落入周銓手中,已升大光明國了。”

方臘心中一凜,須眉皆動!

陳箍桶頗有智計,當初正是他遇著方臘之后,竭力鼓動,還提出了今后的起兵方略,方臘才會心生反意。在某種程度上說,方臘乃是浙東摩尼教主事,而陳箍桶則是摩尼教舉事之主謀。

“不回莊子,乘船去城里!”方臘心念一轉,下令道。

陳箍桶落入周銓手里,雖然方臘相信他不會出賣自己,但出于謹慎起見,他還是決定,放棄已經居住了一年多的莊子,改在人口眾多、更易遮掩行跡的杭州城中。

別人要躲,都是往窮鄉僻壤里躲,但方臘覺得,隱于市勝過隱于野,他早就擔心會出事,故此在杭州城里也為自己準備了一個身份。

“傳令各路頭領,都到城中清河坊郭員外府來,沒了陳軍師,咱們此前的事情,都不能作數了!”他又下令道。

此前摩尼教的舉事計劃,都是陳箍桶一手所擬,便是方臘這個教主,也難以自專。陳箍桶死的消息剛傳來時,方臘心中是極悲痛的,但是此刻,他卻又隱隱有些解脫感。

浙東各地的摩尼教頭領,很快從各縣聚到杭州城中。此時已是年末,原本大伙都是準備快快活活過個肥年,但陳箍桶身亡的消息,卻讓整個摩尼教的高層都陷入混亂之中。

少不得大大地爭吵了一番。

有要立刻舉事的,有建議大伙躲入鄉野中避避風頭的,雙方爭得幾乎要打起來。

畢竟造反不是請客吃飯,是要殺頭流血的,而且摩尼教這幾年的展,讓他們的造反變得更為復雜。

爭了許久,他們才覺,身為圣公的方臘,卻一直沒有出聲。

小圣公立在方臘身后,他是想去尋周銓晦氣,為陳箍桶報仇的。但是他知道,他的父親,卻別有打算。

陳箍桶不在,有些事情,當清理一番了。

“諸位都勿吵,請聽圣公教誨!”正當眾人吵人一團時,終于有人想起了方臘這個教主。

方臘目光掃過眾人,他站起身來:“諸位教中兄弟,你們忘了一件事情……陳軍師不能白死!”

此話一出,眾人當中有的連連點頭,有的則是面帶慚愧。

之前爭來爭去,他們都是在爭自己等人當如何應對,卻沒有一人想到陳箍桶的。

“故此,我準備遣人北上,乘著周銓未曾離開京師之際,刺殺他!”方臘聲音轉厲:“此人屢屢誤我圣教大事,不除之不足以平憤了!”

“可是他如今身居高位,除了他,朝廷還會容我等?”有人叫道。

“不除他,朝廷就會容我等?你去杭州府前說,你是光明圣教職事,你瞧瞧看,他們容不容你!”

“對,此人不除,日后必是圣教大敵!”

眾人又是齊聲議論,漸漸要除周銓的一派占據上風。這一派,多是陳箍桶走南闖北串聯起來的,他們也是最堅定的舉事派。

見此情形,方臘又道:“既是如此,我擬一個名單,此次北上,關系重大,為妨走漏風聲,不可調用普通教眾,也不可動用京師信徒,故此要有勞在座的諸位了。”

眾人這才安靜下來,方臘開始點名,一個接著一個,被點到的人大多都毫不猶豫應了下來。

若是有心,便會覺,方臘所點的,正是那些叫嚷著要替陳箍桶報仇、要立刻舉事殺官造反之人。

他們看來,殺了周銓,朝廷不容,摩尼教必然要舉事。

“至于如何行刺,周銓狡猾,須相機行事,我給這些兄弟撥出一萬貫專款,供諸位在京師尋找機會,或是收買官差,或是策反其護衛,一切以諸位兄弟的安危為前提,務必保重自身,莫要沒奈何周銓,反倒是誤了自己!”

一萬貫!

這幾年,摩尼教的日子好過一些,至少他們這些中上層人物,都積下了一些家當,可是一萬貫,對他們當中大多數來說,還是未曾見過。

因此眾人更是心氣高漲。

接下來是決定北上時間,大伙都認為,如今動身,年關將近,這么二十余號人離家北上,容易引懷疑,故此最好的時機,是來年正月十五之后,冒充商旅,再動身北上。

于是眾人便決定,元宵后一起出,爭取能用半個月左右時間便抵達京中。那時即使周銓離京,他們也要在京中做好準備以待周銓復回之時。

眾人散去,方臘唯獨留下了陳十四。

這位陳十四,就是小圣公方書口中的“十四叔”,原本是在京師主持事務,后來因為與周銓的沖突不得不撤回。

“十四,你在京中時間較久,軍師雖然不在了,北邊的一些線卻不能斷,教中上下,數萬教眾,都仰賴于此提供衣食,故此我有意遣你北上,先去汴京,再去榷城,你看如何?”

“小弟倒是沒有意見,只是我曾與周銓的下屬照過面,怕他們認出來。”

方臘聽他這樣說,微微一笑,沉吟了好一會兒,低聲問道:“你覺得現在是起事之機么?”

“此時非舉事之時機也,軍師在時,便常說咱們要繼續隱忍。如今朝政是一日敗壞一日,朱賊在江南,楊賊在山東,童賊在西北,都攪得民不安生。只要與遼國戰事一起,徭役兵役一經征,此三地百姓,必然紛紛舉事。那時我們再起兵,既可號令群雄,也可以避過朝廷鋒芒……軍師如今雖已登仙,但他的策略,我們還當堅持!”

方臘早就注意,剛才陳十四是不贊成立即舉事者之一。

聽得他如此應對,方臘點了點頭:“只是你也見到了,立即舉事的呼聲甚高,若不是我暫時以刺殺周銓為緩兵之計,只怕他們當場就要逼我下令了。”

摩尼教高層之中,一直有緩進和激進兩派,唯有陳箍桶可以壓制兩派,便是方臘說話都不如他有用。如今陳箍桶已死,激進派再無壓制,方臘露出一副無可奈何的神情,讓陳十四不禁怒道:“這群家伙,當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他們如此不顧前后,遲早會害了圣教,圣教自然要舉事,要在人間建立大光明國,但是,一定要等時機成熟。當初文佳皇帝舉事失利,便是為這些魯莽之輩所誤,準備不足便倉促舉義。我們兵敗身亡事小,壞了圣教大事事大,十四,你說說,當如此處置這些人!”

陳十四聽得這里,才悚然驚覺,原來方臘留他,是想對付教內的那些激進派!

自家人對付自家人,可不是什么好事,而且消息傳出去之后,恐怕整個圣教,立刻要分崩離析。

“圣公如何吩咐,我便如何去做!”屏住呼吸,足足有好一會兒,陳十四才說道。

“你提前進京師,以我的名義,拜會一次周銓。”方臘緩緩道:“我欲辦一個浙東商會,想要購船,須尋周銓手中的船場,買現今最好的海船!”

陳十四只覺得自己的眼睛幾乎要突了出來。

這是正面和周銓打交道,哪里是讓他去買船,而是讓他去賣人!

這些年后北上刺殺周銓的教中激進派骨干,方臘是準備將他們全部賣給周銓!

他剛欲出言反對,心中便又是一凜。

他雖然一直是方臘心腹,可這等事情,方臘既然讓他知道,他若不從,方臘絕對不會讓他活著離開。

再看這位教中圣公,陳十四只覺得,眼前人氣沉如海,竟然深不可測。他心里浮出一個詞來:梟雄!(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