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二五六、毒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二五六、毒計

二五六、毒計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01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正文

小竅門:按左右鍵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最新章節

正文

大宋政和五年六月的梁山寨里,一片寂靜。

原來王兔兒控制梁山寨時,這里達到鼎盛寨中居住著七百余戶人家,幾乎可以比擬一個大鎮。到盧進義來,更是聚攏四方流民亡命,寨中最多時住著兩萬多人,再加上各個據點、分寨、水寨,湊足四五萬“大軍”不成問題。

這也是他為何能攜帶數量眾多的梁山賊遠赴海外的原因。

但自從他帶人攻打密州板橋鎮,奪船出海之后,梁山寨便衰弱下來,還被官兵放了一把火,將柵欄、矮墻都平了。

一個身影出現在這片廢墟之中。

隨著他,又有幾人走了過來,人數漸多,從十幾人,到幾十人,再到上百人。

“哥哥,這就是梁山寨?”

“這就是梁山寨,咱們殺了官差,沒地方可以去了,只能躲入此地!”為首的一個黑胖矮子,沉聲向著周圍的人道。

“娘的,官逼民反,咱們窮得叮當響,他們卻將搜刮來的金銀全運往京師去……不過就是搶了楊戩那廝一批貪默來的金銀么,這些狗官卻象瘋狗一般,咬著俺們不放!”

那壯漢罵罵咧咧的,黑胖矮子只作未曾聽到,他看向身邊另一人:“解兄弟,你以前在山上是頭領,知這片山之虛實,你說說看,此寨還可以再立么?”

被稱為解兄弟的是個尖頭大漢,他看了看左右,面色感慨。

“當初王兔兒為寨主時,雖然偶爾也有官兵來剿,但這般地勢險要之所,官兵哪里愿意豁去性命來攻?后來盧進義奪了基業,卻妄圖去海外立國,自棄險要,故此為官兵所破……我們要學王兔兒,不能學盧進義,諸多兄弟在這里快活,那是沒有問題!”尖頭大漢道。

“還有一條,莫去招惹周銓,臘山寨、盧進義,都是因為去招惹周銓,故此才沒落得好下場!”說完之后,他又補充了一句。

他原是山中獵戶,因為有一身好武藝,所以被王倫命為頭領,在盧進義奪了梁山后,不得盧進義重用,也故土難離,不想隨盧進義去海外,便留了下來。后來山寨被官兵焚毀,他流落江湖,又結識了一批強人,此次回來,卻是被官府追緝甚兇,迫不得已下來此避風頭。

“吳兄,你覺得如何?”黑矮胖子又問向另一人。

“解兄弟說的不錯,咱們現在手中有金有銀,錢糧都不缺,先藏在寨子里避過風頭吧。”穿著秀才衣襟的吳兄道。

“你們恁的小心,天高皇帝遠,趙家老官兒哪里管得到這兒來!依我看,咱們不如扯旗聚人,攏了更多兄弟,殺入東京城,讓宋家哥哥也坐坐御殿,他奶奶的,趙家官人建的朝廷在大宋,這不就是為宋家哥哥準備的么?”

方才那大嗓門又嚎了起來,黑胖矮子眉頭微微一抖,旁邊的那位吳兄也搖了搖頭。

“怎么,你這窮酸丁,覺得俺說的沒有道理?”大嗓門對著吳兄吼。

“石三郎說的有幾分道理,不過眼前可不成。眼前還沒到時候……楊戩那廝要括田,棉布商會的那些奸賊們要種棉,京東兩路被他們折騰得民怨沸騰,快則明年,慢則后年,失了田地生計的百姓,便會起來造反,那時遍地烽煙,哥哥再扯出大旗來,登高一呼,聚眾數十萬,莫說黃巢之流,就是沛公之業,亦可得之!”

“黃巢是誰,沛公是什么玩意?”那石三郎前面聽得連連點頭,但聽到后面時,不滿地道:“吳學究,你這些書生說話,就是拐彎抹角,讓人頭痛!”

“休要胡說八道了,既然這里可以容身,咱們先在此存身,招募流亡過來屯墾,總不得叫你我兄弟親自去耕種!”

他口中如此說,眼里卻是精芒閃動。

吳學究說的不錯,他身為小吏,最是清楚如今京東兩路地界的情形。

先有楊戩,后有棉布商會,百姓的土地幾乎被剝奪一空。他查過官府備案的地契,十年前還有四成土地屬于自耕農,兩成土地屬于小地主,其余的則歸于大地主,但現在,幾乎八成土地屬于大地主,自耕農徹底被消滅,小地主也是茍延殘喘朝不保夕!

這些大地主背后,不是楊戩那個死太監,就是與棉布商會有千絲萬縷的關聯。他們剝奪了土地不說,因為大面積耕作,他們雇用的佃農,只有原先佃農數量的一半。也就是說,那些失去土地的貧民,如今想給別人幫佃都極為困難!

這些地主種棉織布,賣到富庶的江南去,或者繁華的京師去,甚至賣到遼國、高麗和日本這樣的外國,賺取高額利潤,可是失地的農民,卻只能忍饑挨餓,熬不住了,就賣妻賣子。

賣妻賣子可以撐一年,但明年呢,明年已經什么都沒有了的農民,怎么樣求活路?

乞討,可是連乞討都沒有地方可去的情形下,造反就是唯一出路了。

“我們也不能坐等著……若真到那一日,我們須得有些準備,錢糧,兵器。”那位吳學究慢悠悠地又說道。

這話說得在理,眾人連連點頭。

“還有呢,吳先生,你莫賣關子,咱們生死存亡之事,你向來多智,定然不會只有這些安排。”

“方才解兄弟說的不錯,官府多是無能之輩,但周銓這廝,還有他的老子周儻,卻是能打的!盧進義數萬人馬,尚且被他逼得只能遠走海外,如今死活不知,咱們未起事之前,還須得算計一下他!”

盧進義遠赴海外一去不返,他敗亡的消息,傳回大陸之后,都變得不真切了。有人說他死于高麗人之手,有人說他在海外自建一國,還有人說他被大宋水師清剿。這伙新來梁山者,也沒有確切的消息。

不過大伙對盧進義的下場并不十分關注,更重視的,是這位吳學究所說的,算計一下周銓。

那解兄弟是臉色第一個變的。

“吳學究,周儻、周銓父子,真不是咱們能惹的,俺在這里說句喪氣之話,諸位莫怪,若大伙定然要惹周家父子,兄弟俺就只能找個山溝溝里隱藏起來了。”

解兄弟畏周銓如虎,讓眾人都是很吃驚,特別是幾位大頭領,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

那個石三郎有些不屑,呸的吐了口口水:“解寶,我看你平日里也是條好漢,怎么一聽到周銓就尿了?依我說,他不來惹我們倒還罷了,若來惹我們,我便要將他的腦袋擰下……”

話還沒有說完,那位解兄弟暴起發難,飛出一腳,直接將石三郎踹飛起。

石三郎正在口出狂言,不曾防備自家兄弟,被這一腳踹得正正的,他摔倒在地,口中大罵,翻身起來欲搏,卻聽得刷的一聲,一柄鋼叉點在了他的咽喉之上。

解寶冷冷看著他,不屑地笑道:“你就是有兩把著蠻力,以為自己真很厲害?莫說舊日梁山寨里盧進義、燕小乙、高腿子諸人,便是我,殺你這等蠢貨,也不過是三兩下的事情……你以為我們都是懦夫蠢貨,自己英雄了得?告訴你,你這般廢物,遇著周銓,只能壞了大事……諸位哥哥,非是我解寶不講義氣翻臉無情,但這般蠢物,除了禍害諸位兄弟之外,沒有半點用處!”

那黑矮胖子目光閃動了兩下,旁邊的吳學究輕輕一笑,上前扶住解寶的鋼叉:“解兄弟,石三郎只是莽了些,他未曾在周銓手中吃過虧,有些不知天高地厚,解兄弟何必與他一個粗人一般見識?石三郎,速速向解兄弟賠罪!”

那石三郎倒是個不怕死的,脖子一昂:“有種你便殺我!”

旁邊的黑矮胖子看不下去了,石三郎有千般不是,但有一點,對他足夠忠心,僅此一條,別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

“三郎,你向解兄弟道個歉吧。”他上前道。

一邊說,一邊抓開了解寶的鋼叉。

石三郎翻身起來,瞪著解寶:“看在俺哥哥的份上,俺不與你計較!”

見這廝還是嘴硬,吳學究搖了搖頭,然后對解寶道:“解兄弟,我說的算計周銓一下,不是說要對付他,而是要捧他!”

“捧他?”眾人一愣。

“自古以來做官家的慣會猜忌,現在的官家也不例外,咱們狂捧周銓,說他是星宿下凡,百姓歸心,官家豈會不猜忌于他?他如今不缺錢財,不缺勢力,就連甲胄兵器,有利國監在那兒,他也不缺。咱們多捧捧,捧得他頭昏腦漲,沒準年輕人自個兒就得意了,不知檢點,更易忘形。”

“學究之意,是去那些失地的百姓當中吹捧他?”黑矮胖子道:“可若官家和他不上當呢?”

“由不得他不上當,宋家哥哥,百姓們已經走到絕路了,到時他們聽說,唯有周銓能救他們,自然就會往利國監、往海州擁去。各地官府,都是庸聵之輩,巴不得這些不安之人離開自己境內,只怕還會給這些百姓開逃荒證,將他們禮送出境。可到了利國、海州,哪里有這么多糧食地方來安置這些百姓?到時再稍有煽動,比如說,打著周銓的旗號起事,這些百姓必然跟從……”

眾人聽得這里,都是倒吸了口冷氣。

好毒的計!

無論官家和周銓如何反應,這一計只要安排出去,朝廷與周銓,就只能按著吳學究的推斷去行事!

唯有石三郎,他是一個粗人,只知拼命不知輕重,歪著腦袋道:“當真能等到那一日么?”

“當然,那一日不遠了!”吳學究很肯定地道。(未完待續。)

編輯推薦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