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二一零、紈绔齊聚(五十張月票加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二一零、紈绔齊聚(五十張月票加更)

二一零、紈绔齊聚(五十張月票加更)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01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若沒有看到“棉布商會”,趙佶恐怕會聽王老志之語,斷定這熱汽球是妖物。

但看到這字樣,他不怒反笑。

擺了擺手,他對王老志道:“王先生,這一回你看走眼了,這必是周銓弄出的名堂,這廝倒是好膽,返回京中,也不來見我!”

“周銓?”

王老志入京時,周銓已經去了徐州,但他對京師的影響卻還在,可以說,京師中看不見他的人,卻到處都是他的傳說。而且王老志乃是蔡京等人所薦,他如今就居住在蔡京府中,也知道蔡京與周銓如今正在聯手,似乎準備經營日本的各種貴金屬礦,因此他笑道:“官家圣明,原來如此,若是周郎君,那就說得過去,此物乃是仙物,不是妖物了。”

“王先生為何前后自相矛盾?”趙佶嘻笑道。

“臣當日在仙宮之中曾見過陛下,彼時陛下身邊,有一仙僮隨侍,陛下呼之為‘阿全’,周郎君乃陛下身邊仙童降世,若是他之物,自然不是妖物!”

這番話說得趙佶心中暢快,哪怕明知此言有好幾分都是虛假。

但在此時,卻有人不陰不陽說了聲:“王先生所言甚是,周銓既是陛下身邊仙僮,何不就召之入宮,隨侍陛下?”

說話的是一個太監,名為李彥,亦是趙佶所寵信者。

此人與梁師成、楊戩關系都不錯,眼見梁、楊等人因為搭上周銓而大發其財,自己卻因為權勢不足,無法與周銓搭上,心中不免吃味。

太監不是正常人,心態自然扭曲,所以哪怕明知道自己這句話可能得罪周銓,李彥還是逞一時口快。

但話說出口他就后悔了,因此他眉眼一轉,立刻挽回來:“起居郎之類的官職,周銓如何當不得?”

原本是想把周銓弄到宮中當太監的,結果轉成了當起居郎,從給周銓找麻煩,變成了為周銓邀官。這死太監轉的倒是快,不過在場的人都是人精,就連趙佶也是極聰明之人,哪里不明白他最初的意思。

趙佶哈哈一笑,心里卻有了些芥蒂。

周銓之威,竟然至此,連他身邊的太監都有幾分畏他!

然后念頭一轉,趙佶頓時想到兩個人,面色一變:“糟了!”

確實糟了,在京師之中,可有周銓的兩個對頭在。

李邦彥、朱勔!

李邦彥給周銓趕出京師,先是跑到徐州監漕運,然后又趕到鎮江,只是周銓離京久了,趙佶有些懷念李邦彥的一張巧嘴,故此召他回京,弄了個閑職給他當。其實是讓李邦彥隨侍,聽他說些市井笑話解悶。

朱勔則是在蘇州自己的地盤上給周銓打了臉,而且他私截船匠之事,讓整個棉布商會和暗中的東海商會都非常不滿意,而陳公輔、李綱等糾合清流,連篇累牘地進諫斥責他,故此趙佶召他進京,先避避風頭。

這兩人可都在京師,此次趙佶私自出宮,只帶了道士王老志和身邊幾個太監,并沒有帶這幾位寵臣。

周銓回到京師,若是與這二人相遇,只怕會起沖突吧?

趙佶還是低估了周銓的下限。

“師師,我要去尋一人麻煩,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看熱鬧?”周銓笑著問道。

“尋人麻煩……尋誰?”

“愛看熱鬧就隨我去看,至于是誰你就莫管了。”

師師小娘子對打打殺殺的沒有興趣,不過對和周銓在一起很有興趣,當然就跟著他啦。

他們離了花車,將花車交給了別人,然后周銓就帶著一群人大模大樣地走了。

此時汴京中一些主要街道,已經開始硬化,象御街等,都有了一條約有十二尺寬的水泥路面。原本的青條石也沒有被挖走,而是成了路基。

以如今豪華版的自行車五尺寬來算,這條道足夠給兩輛自行車并排前行了。

雖然自行車在京師已經不是什么稀罕物什,可是當一串二十余輛組成車隊,上面還擠滿了各式人等足足七八十號,這情形還是挺“壯觀”的。看到車隊者紛紛避讓,有不認識的便打聽:“這是誰,在京師中竟然敢如此囂張?”

“你不認識?那最前高踞者,就是出使遼國立下功勞的周小相公了,京師之中,就是各位老相公和親王出巡,也湊不出這樣聲勢,唯有周小相公,才有這等本領!”

“嘶!”

聽說過周銓名聲的,當下倒吸冷氣,還有知道的更多的,此時插言道:“那是老黃歷了,周小相公辦了棉布商會,棉布行銷天下,一年賺幾百萬幾千萬的大勾當!聽聞前兩日,他們在京中辦商會年會,便是一個區區管事,也分得了幾百貫的年賞!”

大宋凡至上元,便有七日假期,在放假之前,周銓召集棉布商會各家董事,就在京師召開了年會。這年會一來是總結去年的收益,二來則是瓜分來年的利益——每匹棉布,周銓是以四百文的價錢賣給各家,而各家再加價五十至一百甚至數百文不等,轉售到大宋各地。

因為供少需多,去年大家都是狠賺了一筆,而周銓預計今年的棉布產量,將從去年的一百萬匹猛增至兩千萬匹甚至更多,但眾人卻都判斷出,這兩千萬匹仍然是供不應求,故此為了爭奪包銷的份額,眾人可又是好生爭斗了一番。

周銓估計,這個棉布商會還能堅持兩到三年,以利合,必然會以利分,到那個時候,他就得進行改革,否則商會就會分崩離析。不過他也無所謂,棉紡織業這樣的輕工產業,也不可能長期被一個商會所籠斷,因為它的入門門檻實在太低。莫看現在他們有優勢,那是建立在全套棉紡機器都由周銓控制的基礎之上。

就是現在,哪怕是商會內部的某些人,也在想方設法打探全套紡織機器的秘密。

這是資本的本性使然,絕不是個人的修養或者情誼能阻攔,周銓對此也樂觀其成。唯有如此,才會誕生真正屬于華夏的工業力量,不致于始終是他一個人在推動工業化進程。

長長的隊伍穿街繞巷,很快到了一處占地非常廣大的府邸。

因為上元節的緣故,與別的府邸一樣,這家人也掛著燈籠,燈籠上還寫著一個斗大的“朱”字。

周銓來找的,正是這個朱勔的麻煩!

他在蘇州打過朱勔的臉,但他覺得還不夠,在蘇州那里,畢竟是朱勔這廝的地盤,很多事情他不敢做出來,但到了京師,他才是地頭蛇!

朱府對面有一戶人家,他的隨從直接上去敲門,嚇得人家以為禍事來了。哪知道迎面就是一個銀錁子,周銓要借他家樓上一用。

這人也是京中的一個小官,聽聞是周銓周郎君要借用他家樓,忙不迭地答應下來。

不僅如此,他還親自為周銓泡了一壺茶,如同對待上官一般,隨侍在旁。當他發現周銓的目光時不時瞄向對面朱勔府邸時,這才意識到不妙,苦笑著道:“周小相公,你方才說要借我這陋居一用……不知究竟是為何事?”

“聽聞你這邊會有一場好戲,特來此看看。”周銓笑吟吟地道。

“好戲……周小相公,卑職官微爵小,扛不住對面那位啊……”

“放心,不會叫你為難,不過若我是你,就巴不得對面那位報復你。”周銓沒有答話,此時新來的一人卻開口了。

卻是蔡行。

那小官慌忙現蔡行見禮,但定睛一看,發現蔡行身后幾位,不禁咂舌起來。

除了蔡行之外,他身后五六位年輕郎君,都是京中權貴的子侄。燕王子趙有章、鄭皇后之幼弟鄭桐、何執中之孫何彥昂、童貫之孫童漸……這其中任何一個,都是京師之中著名的紈绔,但是,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在周銓面前又都顯得甚為有禮。

沒有誰敢在周銓面前表露出囂張之態,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重臣權貴,他們都視周銓與自己平起平坐。

當然,這些人背后也都是棉布商會成員之一。

“諸位來了,且與我一起看看熱鬧。”周銓略略欠身,表示迎接。

換了一年前,他這樣做,來的這些紈绔們轉身就走。

但如今,他們不但不走,反倒是一個個笑嘻嘻湊過來,絲毫不和周銓客氣。

“周銓哥哥,你的球隊究竟如何練出來的,為何我們幾家最強的球員湊在一起,卻還被你打了個四比零?”

“就是就是,賢弟,我看你隊中那個叫李一毅的不錯,你可知京中好球者給他取了個什么綽號?大帝,如此僭越的綽號,也唯有足球球員方可稱之,換了別人,早砍了腦袋……賢弟,將李一毅讓給我吧,我出五千貫!”

“蔡學士你好意思只拿五千貫,若是周賢弟愿轉給我,我出一萬貫,還有那門將章渝,我也愿出一萬貫!”

這些紈绔們知道周銓是來找朱勔麻煩的,但他們不在乎這個,他們在乎的是吃喝玩樂。

“你們這些家伙,就知踢球,我倒對周郎府上的廚子甚感興趣,我府中也有兩個好廚子,卻抵不得周郎府上一半,我愿意花五千貫,請周郎將廚子借我一個月!”

周銓哈哈大笑,然后裝作神秘地道:“我那廚子可是有秘訣的,童兄,你如果真有興趣,不妨插上一手,拿五萬貫來,我算你四成股,咱們合伙做這門生意!”(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