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一八二、倚仗為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一八二、倚仗為何

一八二、倚仗為何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01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周侗輕輕咳了幾聲,身體有些佝僂。

他老了,雖然依然能吃能睡,但他已經明顯感覺到,自己身體在衰朽,否則的話,也不會連這次倒春寒也沒有扛住,竟然在狄丘得了風寒。

周銓跟在他身后,對于自己這位堂伯,周銓心中還是相當敬服的。

“真是不錯……”

放眼望著山崗之下那新起的樓房,周侗贊嘆了一聲,滿意之情,溢于言表。

“也多虧了伯父帶來的少年,我很多時候都不在這里,他們年紀雖小,卻能替我分憂。”

周侗啞然一笑:“這可不是我的功勞,他們來的時候是什么模樣,我還不清楚?短短一年時間,就被你教成這模樣,銓兒,你比你父親和我,都要強十倍、百倍!”

周銓正要再說什么,周侗卻是一擺手:“我與你父,沖陣殺敵,面對十人之敵,可以輕易勝之,面對百人之敵,可以不懼生死,面對千人之敵,則唯有掉頭逃走……終比不得你本事!”

“我們周家,出了你這樣一個小子,也不知大幸……還是不幸!”

原本稱贊的話,到得后來,卻有些嚴厲了。

周銓心中一凜,看著周侗,不知為何“不幸”之詞,被他說了出來。

“你有如此本領,若是走科舉之途,今后我們周家,少不得要出一位宰執,若走沙場之途,或許樞密、太尉,可以一求。但你既不科舉,又不武途,整日就琢磨著如何賺錢……銓兒,錢再多也是身外之物,甚至是聚禍之源,你且想想,等你賺得千萬財富之時,你用什么來保護它,莫非,就靠著我給你尋來的這些少年么?”

說到這里,周侗盯著周銓,目光如鷹,極其銳利。

早先周銓之舉,說是要為禁軍家眷謀些利益,周侗信了,故此才往來奔波,從西軍之中給他先后帶來了三批三百余名孩童。

但現在,看得周銓的龍川別業,周侗開始覺得,周銓說的并不是全部真相。

特別是他帶來的第一批少年,當時只有不足八十名,如今這些人雖然性格各異,卻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對周銓近乎盲目的信服尊從。

周銓一直在用半軍事化的手段訓練這些少年,而且還帶著他們上過戰陣……想想看,若是周銓身邊養了幾百這樣的勇士,接下來,他會做什么?

“伯父,你可知我在過去一年賺了多少錢?”周銓沉吟了一會兒,然后笑道。

“賺了多少錢?”

“不說別的,就是自行車一項,給我賺了近五萬貫,然后是玻璃器具,因為時間較短,所以只給我賺了六千貫,再然后水泥……”

周銓掰著手指頭算給周侗聽,不算他拍賣紡織機器所獲得利潤,他在去年一共賺了十萬貫。

周侗聽到這里,白眉微微顫動了兩下。

他們從摩尼教手中打劫,奪來的宮中金玉,也只是換得了六千貫錢,而周銓一年輕輕松松,就賺得純利十萬貫,這還是水泥、玻璃等沒有完全展開的結果,若完全展開了呢?

這樣巨額的收入,讓周侗更加憂心忡忡。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周銓擁有的財富越是巨大,那么周家滅門之災就越近了。

“但是,伯父知道我現在手中還剩余多少錢么……六千二百貫,這便是我剩余的錢了。”周銓又說道。

周侗愣住了,賺了十余萬貫,花掉了九成多,只剩余六千二百貫錢,周銓倒是能賺也能花。

“其余錢花在哪里,我也可以一一給伯父說說,有五萬貫,是花在新的研究上,那些請來的工匠們,日日都在鉆研,每日開支就以百貫計。另有三萬貫,是用在龍川別業的建造上,這里的工人,他們所得的工錢,比起他們在別處能得的,足足高了五分之一……”

周銓賺來的錢,全都花在了這些工人身上了!

如今靠他這龍川別業吃飯的工人,連帶著家屬,數量不少于三千!

“到今年年底,仰賴于我的工人、農夫,數量將會超過五萬,到明年,這數字不會少于五十萬!”

因為棉花還只是試驗種植,只有蘇邁所在的海州,還有苗仲先這死皮賴臉的徐州有種,約有五千戶農家、二十萬畝農田試種棉花,以每戶三口來算,這就有一萬五千人。再加上在海州招募的為紡織、玻璃作配套的工人,在利國為鋼鐵、水泥作配套的工人,數量五萬,還是保守地估計。

“現在還只是試驗,故此沒有誰會伸手,畢竟除了我,誰都不敢保證能賺如此多的錢,他們要伸手,也是兩年之后的事情。兩年之后,靠我為生的人,數量將是百萬之眾……伯父,這百萬之眾,還有未來數百萬乃至千萬人,便是我的倚仗!”

“你擔心我千萬貫家財引來覬覦,一是我并無千萬貫錢,我只會積有少量余財,大多數都會散出去,讓它們生出更多的財富;二是我有這數十萬數百萬人為護身,誰要動我,便要考慮這許多人生計如何操持;三嘛,便是我的這些陣列少年……伯父,我正在籌劃航海之事,大約三五年后,這些陣列少年長成,我便會遣人出海,建立別業,若是中原有什么事情,我亦可泛舟海外,保全家族!”

在武陽面前,周銓沒有掩飾自己的野心,因為武陽有追求有抱負,需要一個宏大的目標,激勵他跟隨奮斗。

但在周侗面前,周銓所說就有些保留,只說泛舟海外,卻不談自己對華夏神器的覬覦。

若是給這位對大宋忠心耿耿的伯父,知道他實際上的打算,沒準立刻就一槍將他大義滅親了。

他不說,周侗卻未必猜不出來。

至少周侗可以確認,周銓對大宋的忠誠,完全比不上自己。

長長嘆了口氣,過了好一會兒,周侗有些黯然道:“我說不過你,我是武人,也沒有什么見識,不知你這樣做,對百姓,對大宋,究竟是好是歹,也不知今后,史書上留你姓名時,會寫成什么模樣……銓兒,我只求你一件事情!”

“伯父這是哪里的話,對侄兒我還有什么求不求的,伯父只管吩咐就是。”

“對人不可太過……”周侗說到這里,搖了搖頭,沒有繼續下去。

這個侄子是有本事的,也是懂事的,實際上用不著他來操心。

想了一會兒,他抬頭又看向周銓,一字一句地道:“銓兒,若你日后倒行逆施,即使我已死了,也終有人會來為民除害的!”

周銓心中一凜:“伯父,此話從何說起。”

“我活的時間長了,看過的東西也多……銓兒,哪怕你現在仍是懷著好心,但到了將來,你是不是仍然能保持本心?若你不能保持,以你手中財富勢力,要作亂天下,誰人能治?”

周銓略一沉吟,還不等他回應,周侗又道:“我要走了。”

“我陪伯父回去……”

“我是說,我要離開狄丘了,如今我已年邁,奔波不得,須得停住養老了。”

周銓驚道:“伯父何出此言,即使伯父要養老,也可以留在狄丘,我與爹爹正好可以在旁侍候!”

“呵呵,你這邊我住不慣……而且我在你們面前,有些事情看不慣我想說,說了你們聽也不是不聽也不是。”周侗慢慢地說道,緩緩向山下走去。

他下山時很仔細,因為心中的隱憂還沒有得到答案。

周家世代精忠報國,他不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一個倒行逆施的周家子弟。

周銓展現出來的才能,讓他欣慰、歡喜之余,也讓他有些擔憂,因為在接觸的過程中,他發覺自己這位堂侄,對于大宋的忠誠,對于禁軍的歸屬感,遠遠比不上他這一代人。

他擔心的倒不是周銓謀反——他擔心的是另一件事情。

耶律余里衍。

過年之時,周銓帶著球隊回了京師一趟,為京師奉上一場精彩的足球賽,以七比四勝過了蔡行所養的球隊。這讓周銓再度成為京師中的風云人物,也讓他的一些事情被翻了出來。周銓雖然離開了京師回到利國監,可是周侗在經過京師時,卻聽到了一個消息。

這消息最初時讓他勃然大怒:自己的侄子,竟然和遼狗的公主眉來眼去,那遼狗的公主甚至還寫了幾封言詞大膽熱烈的信,托榷城之人寄了過來。

結果榷城那邊的某位同樣姓周的勾當榷城事務,被誤以為是周銓,因此收到了這幾封信。此人得信之后,并未及時交與周銓,倒是傳給自己的同年、朋友,以為笑談。

雖然此人后來還是托人將信轉交給了周銓,可信中內容已經泄露,這讓周銓極為惱怒。此人的下場,自然是從勾當榷城事務這個被認為前途無量的美差上落職,但他在離開榷城之前,卻被人殺了!

被人殺了!

不知多少人,猜測是周銓遣人所為,而周銓也未曾否認。這事情給周侗敲響了一個警鐘,自己這侄兒,膽大妄為心狠手辣,若是他手中力量越大,恐怕惹出來的事端也越大。

“我還是去鵬舉那兒,這兩年替這小子奔走,倒是與鵬舉相處的時間少了,乘著身體尚好,將一身本領傳給鵬舉,萬一……萬一銓兒真有那么一日,總有人可以勸他一勸,阻他一阻,保他一保……”

新書、、、、、、、、、、、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