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一三零、龍川別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一三零、龍川別院

一三零、龍川別院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01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親,歡迎光臨33言情!

科幻


狄江天生就有隱入人群中的本領,否則也不會充當死亡率最高的斥侯數年,卻仍然活蹦亂跳。

當他悄然回到狄公樓下時,看到阿憐身邊正有一個男子在俯身說話。

狄江沒有靠得太近,隱隱聽到那男子在說“先回去”,他心中微動,大郎猜的不錯,這個貌似可憐的女子,果然背后有人。

狄江臉上一陣燒紅。

他在市井里混了這么多年,竟然被這個女子迷住,還比不得大郎心境清明。

“奶奶的,終日打雁,竟然險些被雁啄了眼睛!”

他心中暗怒,再看阿憐的目光,就帶著幾分陰冷殺意。

那人將阿憐扶起,兩人向著碼頭那邊行去,不過他們才行了幾步,就被人攔了下來。

“這位娘子請了,不知是否有需要幫忙的地方?”

攔住二人的是史奉仁,他此次打著問問冶坑價格的名義來狄丘,可實際上卻另有計劃。

“多謝,不必了。”扶著阿憐的人神情淡漠。

原本想要在周銓身邊安下一枚棋子,現在看沒有必要,故此他也沒有什么遮掩。

“在下也是一番好意,還請不要拒絕。”史奉仁再次說道。

阿憐神情一動,可扶著她的人搖了搖頭:“家妹自有我這當兄長的扶持,閣下不必勞神費心。”

話說到這,史奉仁不好再說什么,嘀咕了兩句,他便退開,任那男子將阿憐帶走。

他們到得碼頭,上了一艘船,徑直南下,向著徐州方向而去,竟然沒有做任何停留。

狄江跟到碼頭時,船已經離岸,狄江撓了撓頭:“這娘兒們果然古怪!”

他卻不知,在船上,阿憐拜在那男子身前:“陳軍師,奴無能,未能得手,還請軍師恕罪。”

“無妨,這小賊奸猾,遠勝常人,要不十四郎與少圣公也不會敗在他的手中。”那男子平靜地道。

“如今向家父子已經失事,奴當如何?”

“我們去京師……我此次北上,原本是為小賊車莊之秘而來。”那男子又道。

當初周銓破壞摩尼教企圖之事,狄江并未參與,就算參與了,他也不認識這位被稱為“軍師”的陳姓男子。

狄江在岸上望了船一會兒,若有所思,然后轉過身,去追方才搭話的那個史奉仁。

史奉仁他不認識,可是當時在史奉仁身邊的另一人,他卻有印象,是姚家冶坑的一位管事。地位不高,交游卻很廣闊,看情形,他與這位史奉仁相當熟悉。

沒多久,便看到史奉仁與那管事在一起,狄江悄悄湊上去,就聽得史奉仁笑道:“那女子當真是我見猶憐,不過我對她倒沒生什么心思,只是想著從她口中,能知曉些周衙內的喜好。”

聽得此語,狄江頓時心中一凜。

姚家的管事聞言也有些不快:“史兄,早說了,周衙內可不是你能招惹的!”

“知道知道,我想到這兒討口飯吃,如何會去招惹周衙內,但是唯有知道衙內喜好,才可以投其所好嘛!”史奉仁說到這,聲音稍稍低了些:“六個冶坑,若是拿到其中之一,賢弟你就是冶坑主管!”

“原來是沖著那冶坑來的,不過求到大郎頭上倒是求錯人了。”聽到這,狄江心中暗想。

向家倒臺,他們家原本控制的六座冶坑,如今成了眾人垂涎的香饃饃。但是扳倒向家,要想不留后患,周儻周銓豈能不付出一些代價!

因此,對于向家名下的冶坑,周儻周銓都沒有下手,只是招募走了五十余名匠人,理由說是要去研究新的水泥窯。

這些匠人最初時還惶惶不安,但周銓將給他們的薪水加倍,很快就安撫住了。

再就是利國監鐵冶團練之事,徐處仁現在忙著準備對付兩位國舅,加上也想放縱一下周家父子,故此批了下來。

又聽了會兒,史奉仁所說的,都是和冶坑有關的事情,狄江覺得沒有什么事情便悄悄離開。

周銓正等在小鎮的門口,聽得史奉仁的稟報之后,眉頭微皺:“狄叔,咱們人手有些不足,你不妨在本鎮的城狐社鼠中務色些人手,若是阿憐的同伙再出現,一定要盯牢了,還有那個史奉仁,雖然沒有什么疑竇,但他敢窺探我們私密,這就是疑竇,也盯緊了!”

狄江應了一聲,此事不可拖延,因此他就沒有隨周銓離開鎮子。

“閑事已了,孟兄,咱們可以去看看龍川了!”打發走狄江之后,周銓笑著對孟廣道。

他今日出鎮,正是要去看從向家手中得到的龍川。

龍川距離鎮子稍遠,出鎮之后,大約還要行上十余里。孟廣騎著匹駑馬,與周銓趕到時,不由一愣,然后笑問道:“衙內,當真需要這么麻煩?”

“一張白紙好做畫,這兩莊子實在不合,只能拆了,不過年底之前,他們總有新居。”周銓笑吟吟地說道。

在他們面前,五百余人正分為兩撥忙碌。一撥和兩莊子上的莊農一起,將原本土木結構的莊子拆平,另一撥則在被稱為“龍川”的小河旁,開始砌壩攔水。

此時仍是雨季,原本不適合修水壩的,不過周銓等不急了。

“衙內還要招募人手?”孟廣看到這五百人,有些憂心地問道。

“當然,人越多越好!”周銓精神一振。

徐州不比京師,京師沒有一百五十文錢以上,基本是招不到合適的壯勞力,可是在這里,只要八十文,甚至六十文一日,就可以招募到青壯勞力。

借口要辦水泥窯,同時借助孟廣、申胖子還有趙家的影響,周銓以每日八十文的價格向周圍招募勞力,短短時間內,便集合了這五百人。

“衙內,這錢怕有些不乘手啊。”孟廣吞吞吐吐地道。

五百人一天僅工價就要花掉四十貫,一月一千二百貫,這價錢,就是孟廣都覺得有些肉痛。

但對周銓來說,完全不成問題!

“我在京師之中,向人借了些錢,就以我車場的收益為抵押,所以你盡管放心,錢不是問題。”

周銓借錢的對象,可不只梁師成這個巨貪,事實上當得知周銓為了辦水泥窯要借錢,凡是知道這個消息的人,都想著搭上一筆。

無它,只因為現在京師水泥實在是賣瘋了。

所以周銓現在手中的資金,足足有兩萬貫,而且在京師之中,還存有一萬貫!

孟廣有些無語,他覺得自己和申胖子已經膽大,可是周銓膽子更大,能賺錢,更能花錢,一擲萬金面色不改!

“衙內,這么多人手,應該先讓窯場那邊用吧?”申胖子在旁邊道,他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看到窯場出更多的水泥了。

因為現在修水壩和道路,周銓就已經用上了徐州出產的水泥。他們親眼看到,這種粉末與河砂混合,攪拌,然后由泥水匠倒在地基上,抹平、待干,過了三天,便可以在上面行走,過了五日,就連驢馬也可以上路!

看著那白花花的路,孟廣與申胖子不約而同咽了口口水。

他們是有頭腦的,否則不會為了水泥之利投靠周家,但就算如此,眼見到水泥的神奇用處,他們還是意識到,此前自己的估算太保守了。

“看到那邊沒有,地基打好了,我就要在那兒起一幢宅院。”周銓又指向另一處地方。

此處距離龍川小河約有一里遠,一條路基正從小河邊伸向此處,而河邊有座簡易的碼頭,可供吃水小的船舶停靠。

目前許多物資,就是從這里運上岸來的,包括水泥。

不過周銓有些惋惜,這條小河還是太小,稍大點的船就不行,也就此時可以用用,等自己這邊的謀劃做好,工場作坊建成之后,真正要運貨,還得走運河。

正規劃之際,武陽在旁邊輕輕推了周銓一下,周銓回頭看去,只見西南方向,有人騎著頭騾子飛奔而來。

不一會兒,那人就來到周銓面前,正是利國監的那位衙前。

“衙內,太守老爺……太守老爺來了!”

聽得他的稟報,周銓眉頭微皺:“徐處仁?他來這里做什么?”

新辟的窯場之中,徐處仁背著手,四處轉了轉,周儻心中也同樣在嘀咕,這廝來做什么!

“如今水泥每窯能有多少產量?”徐處仁問道。

“每七日出一批,每批一百袋。”周儻回答。

徐處仁心里計算了一下,一袋是五十斤,一百袋就是五千斤,產量不低。

據他所知,如今京師每袋水泥可以賣到一百文錢,也就是說,一座窯每七日就出產價值十貫的產量。

如今已經有四座水泥窯,另外還在建十二座窯,這么算來,等窯場初步建成之后,每七日可產一千二百袋。折成銅錢,就是一百二十貫。

“有什么難處?”徐處仁道。

這句話讓周儻嚇一大跳,自他上任起,這位太守就瞧他不順眼,此時竟然過問起水泥窯有什么難處。

他究竟做何打算?

“有一些,就是礦石難取。”略一琢磨之后,周儻說道。

“若有需要本府相助者,盡管說吧。”徐處仁臉上堆起了笑。

若換作在京師時,有一位曾任過宰相的大學士這般客氣地對周儻說話,周儻整個人都會飄起來。

但如今,在吃過這么多次虧之后,周儻對那些文官們的態度,已經有了根本的轉變。他的第一反應,并不是受寵若驚,而是“這幫龜孫子又在打什么壞主意”。

故此周儻干笑了兩聲:“有學士這話,下官就放心了,若是配料能夠跟上,這窯場產量還可以翻上幾翻,依下官在京師時的經驗,每日六百袋也可爭取。”

是每日六百袋,而不是每七日!

敏銳地注意到這一點,徐處仁瞳孔收縮了一下。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