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風華八六、出這口惡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宋風華 >>大宋風華最新章節列表 >> 八六、出這口惡氣

八六、出這口惡氣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01日  作者:圣者晨雷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圣者晨雷 | 大宋風華 
您可以按“CRTLD”將“看書閣”加入收藏夾!或分享到: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后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童貫與周家原有私仇,能讓他生出這樣的念頭,也是這一路上被周銓折騰慘了。

他心中這樣想,不自覺中就說了出來,那邊鄭允中搖頭苦笑:“他今日與蕭察哥出去踢球,到現在還沒有回來……若是遼帝欲見他,還不知道去哪兒尋人呢!”

鄭允中與童貫二人的狼狽,都被氈帳中的蕭奉先、李造福等人看在眼中,蕭奉先倒還罷了,李造福卻是樂不可支。

他看到童貫瑟瑟發抖時,干脆向蕭奉先行禮:“多謝樞密,若非樞密,外臣哪里能看到這些宋賊如此狼狽!樞密非只為外臣一人出這口惡氣,也是為鄙國國王和成安公主出了這口惡氣!”

成安公主即耶律南仙,乃是遼國宗室之女,被耶律延禧封為公主,賜婚于夏主李乾順。蕭奉先呵呵笑了笑,眼中閃過一絲得意,他此舉,哪里只是為夏國出一口惡氣,更重要的是借此事殺一殺宋人的銳氣。

此時宋國,經過王安石、呂惠卿、蔡京等人的經營,至少在邊事上,確實比起前數十年要有所起色。特別是趙佶即位以來,屢敗西夏,讓遼國也感覺到了壓力。畢竟宋遼之間,有燕云十六州這無法妥協的領土之爭,也有高梁河、歧溝關兩戰之舊仇,哪怕如今大體太平了百年,遼國對宋還是充滿警惕。

雙方都知道,只要夏國被宋打服,緊接著就是兩國間的決戰。故此,扶夏制宋,是遼的國策,無論在臺上的是昏君還是圣主,掌握大權的是賢臣還是奸佞,這一點都不會改變。

鄭允中與童貫呆得久了,兩人都覺得四肢發木,雖然問了幾回,但是遼人的回應都是說讓他們等著。

他們狼狽不堪,卻見一小隊人馬擁簇著一人來了,兩人大喜,但近得細看,兩人又面面相覷。

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是周銓。

周銓也是皮帽貂裘,只不過與他們凍得臉色發青不同,周銓渾身都是騰騰的汗氣。

見二人這模樣,周銓一驚:“怎么,二位怎么這般模樣?”

“你若也在這外邊凍了一個時辰,同樣會如此……你怎么來了?”鄭允中沒好氣地道。

“我……”

周銓正待解釋,卻見一座氈帳門簾掀開,然后一個人端著馬奶酒,搖搖晃晃地走了出來。

出來的正是夏使李造福,他此時當真是滿心喜悅,覺得這次來使甚是值得。

“嘖嘖,鄭學士,童太尉,二位情形看來不錯啊……特別是童太尉,方才不是挺能說的么,如今怎么不說話了?”

童貫哼了一聲,目光陰冷,心中發狠,此次出使回宋后,定然要向趙佶進言,繼續去打西賊。

鄭允中則是昂起首來,想要擺出上國面孔,只不過鼻涕粘著胡須,讓他原本頗俱風度的形象,變得有些不堪。

就連說話,都是甕聲甕氣:“昔人有云,狐假虎威,今得見矣。”

“哈哈哈哈……我大夏乃大遼外甥之邦,借舅之威,有何不可?”李造福說到這里,將手中的奶酒交給一個皮室軍,示意他遞給鄭允中:“念在兩國舊好的份上,贈汝二人一杯熱酒,暖暖身子,這天氣,可真冷啊。”

“夏國的使節?”周銓看到李造福轉身又要進氈帳,而鄭允中與童貫這狼狽模樣,他頓時明白前因后果了。

他笑著上前,看起來是要從那皮室軍手中接過奶酒。

無論是李造福,還是契丹皮室軍,或者是在氈帳中看著這一幕的遼國權貴,此時臉上都露出不屑之色。

就是鄭允中與童貫,也在心中埋怨,認為周銓不識大體有辱國格。

然后當周銓接過奶酒之時,他突然變色,猛然前突,一腳踢在轉身的李造福后背,將這夏使踢翻在地,然后將那杯熱奶酒全都倒在他的臉上。

這酒是在火爐上煮熱了的,近乎滾燙,倒在臉上,讓李造福頓時慘叫起來。

契丹人大怒,皮室軍們按刀就要上前,周銓卻揚聲大叫道:“賤狗一般的胡虜,還敢叫?”

他這一嗓子喊出來,那些契丹人也擁了上來,已經有數柄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鄭允中與童貫臉色變了,鄭允中大叫:“刀下留人。”

童貫則是厲聲喊道:“不可,不可!”

這二人疾呼為周銓求情,周銓倒是有點小感動,然后他扯著嗓子叫道:“你們敢殺我?我方才拜見過大遼皇帝陛下,他讓我來此等候御駕,你們敢殺我就不怕大遼皇帝砍你們的腦袋?”

那些皮室軍手頓時停住了。

這位耶律延禧陛下,荒唐歸荒唐,卻不是什么心慈手軟之輩,砍起腦袋來,可是人頭滾滾。

況且,未得皇帝旨意,擅殺宋使,意味著挑起兩國之爭,免不了要受罰。

因此看起來,這些皮室軍都被周銓嚇住了。

周銓輕輕一推,將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刀推開,正待再說什么,突然間眼前一花,他頭不禁一偏,然后覺得肩上巨疼。

是一記馬鞭抽在了他的肩上,這原本是要抽他臉的,幸好他閃得快,結果只抽在了他的肩上。

只見皮室軍后,一個契丹貴族手握馬鞭走了出來:“你為宋臣,雖然不能殺你,卻也不容你在陛下御帳之前囂張!”

此人年紀應該不到三十,雖然是契丹人,漢話卻說得極順,而且談吐之間,頗有英氣,周銓瞄了他一眼,與他目光相對時,心中突的一跳。

這廝不好惹!

“大石,你且退開,我要來問問,這宋國使臣竟然在此大呼小叫,莫非這是南國的新禮儀?”不等周銓回應,氈帳內回過神來的蕭奉先一臉陰沉地走了出來。

“大石……耶律大石?”周銓覺得這個名字有些熟悉,能給他留下印象的契丹人,想來不是簡單貨色,因此他深望了耶律大石一眼。

蕭奉先來到周銓面前,他身材高大,居高臨下看著周銓,冷聲道:“你作何解釋?”

周銓收回在耶律大石身上的目光,轉臉看著蕭奉先,然后伸手一指剛從地上爬起的李造福:“此夏國之使,我未曾說錯吧?”

“你既知他是夏國之使,為何還敢踢他?”

“我在大宋,常聽說契丹人敬的是英雄,禮的是勇士。今日在此,卻看到英雄勇士受到冷落,而這種懦夫廢物,卻成了氈帳之中的上賓!”

他這樣一說,蕭奉先臉色就沉得厲害,而李造福面上就更難看了。

周銓再一回手,指著童貫:“此童太尉,征河湟青唐者,屢鎮大宋西北,西賊畏之如虎,不得不向貴國求救,又有我大宋天子仁慈,西夏小國才茍延殘喘至今。夏國,乃童太尉手下敗將!”

周銓這樣說,其實是在替童貫吹噓。

事實上童貫如今最大的功績,就是輔助王厚打敗羌人收復青唐,他在西軍,雖然與夏國有些邊境沖突,但還遠談不上把夏國打成手下敗將。

但宋強夏弱,這十年來一直壓制著夏國,這是不爭的事實!

周銓說到這,又揚聲道:“原來大遼竟然是這樣禮敬英雄的,敗者成座上客,而勝者卻在帳外受辱,無怪乎近來女真、奚等族,都有對大遼不甚恭敬!”

此話一出,契丹貴族們再度怒火上涌,卻無言相對!

契丹境內統治各族,如今都有不穩,女真人越來越舛傲不馴,奚人等族也屢有叛,恐怕也只有漢奸們比較忠心,還算好統治。

蕭奉先正待發作,但一個跟著周銓來的皮室軍將士,卻在他耳邊小聲嘀咕了幾句。

周銓知道,這必是在嘀咕自己見耶律延禧之事,他雖然不知道蕭奉先是誰,但想來眼前之人,應該是遼國重臣,自己的計劃,還需要他支持,因此語氣轉為和緩:“我知道夏賊狡猾,而大遼君臣都豪爽,難免為夏賊所利用,今日之舉,雖然失禮,卻也是向貴國君臣進言,勿中夏賊奸計,有損大宋大遼兩國關系!今日我有得罪失禮之處,愿以一百斤雪糖賠罪!”

前面說的都是虛的,后面一百斤雪糖是實打實的,更何況還有曾面見耶律延禧之事。蕭奉先臉上的怒氣頓時散去大半,甚至還擠出了點笑容:“宋國派你為使臣,算是得人了……來人,為宋國使臣安排帳篷,大石,你一向喜好宋國詩書,不妨陪著宋國使臣,向他們多多討教!”

蕭奉先雖然暫歇了與周銓計較之心,卻還是有些不甘,因此未安排遼國重臣,而是將尚無正式官職的耶律大石安排過來相陪。

若以身份而言,這其實是一種羞辱,只是鄭允中與童貫都被凍得半死,而周銓又不在意這個,故此沒有誰抗議。

被帶入一個氈帳之中,又點起爐火,搓手跺腳好一會兒,鄭允中與童貫總算是回過氣來。鄭允中倒還罷了,童貫恨恨地道:“今日之辱,必當厚報!”

他看到跟進帳中的耶律大石似笑非笑的神情,心里一沉,便又說道:“一切皆是夏賊挑撥所致,歸宋之后,我必請陛下發兵討夏!”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贊賞票和起點幣還有沒有啊51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贊賞票,最后沖一把!


上一章  |  大宋風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