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三章 最佳選擇——御駕親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主宰江山 >>主宰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三章 最佳選擇——御駕親征!

第一千一百零二十三章 最佳選擇——御駕親征!


更新時間:2017年09月07日  作者:漢風雄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漢風雄烈 | 主宰江山 


國有句老話叫入鄉隨俗。陳漢駐歐辦的人員很入鄉隨俗,人在歐洲的地盤混,那有必要遵守和接受歐洲人的規矩。

如說歐洲人的著裝——尤其是女士,如說歐洲人的飯食——也是刀叉。

否則即便他們背后有陳漢這個龐然大物做靠山,也很難在歐洲混起來。

駐歐辦下下的人在這一點做的都挺好的。

沒有人會把露著大片胸前白肉的歐洲貴婦當蕩婦,也沒有人會視歐洲人進食的刀叉和三成熟、五成熟的牛排當粘毛飲血和野蠻。

夜色蒼茫,燈火璀璨,平靜的泰晤士河面倒映著星光與燈光,在那悠揚的小提琴聲,這夜晚已經是愈發沉醉。

謝清高站在臺階下,身著一席黑色的燕尾禮服,皮鞋擦得锃亮,精神抖擻地與前來赴宴的客人一一握手寒暄。今天是一個大喜的日子,在英華人商會成立了。這當少不了謝清高在穿針引線,或者說之前聚攏在駐歐辦麾下的歐洲華商在英的這一部分之所以成立了在英商會,那完全是謝清高要造一個小號。

作為商會的榮譽會長,謝清高今晚大宴賓客,來的可不僅僅是商會成員,更有大量的英國關系,這是一個擴大交往面的大好機會。而在謝清高的身邊,站著他的平妻,實際也是妾。

在原時空的國,平妻更多是指商人在外經商所納的女子,因為商人的正妻都要留守家。在原時空里,一直到乾隆后期‘平妻’才被法定為適應于兼祧婚制的另娶妻子的稱謂,但正妻與平妻之間相當于堂妯娌。到了道光末年,正妻與平妻間才出現“兩頭大”或“對房”的說法。

謝清高的平妻今年三十出頭,像商人一樣,謝清高這類的駐外官員是不可能攜帶夫人去的,除非他們沒有父母贍養,不然的話,即使有兄弟擔負起了大半的責任,他們的妻室也是要留在家盡孝的。

這位謝夫人長的可老家的那位謝夫人漂亮多了,雖然在歐洲人的眼,這位謝夫人并不怎么漂亮。這是因為審美觀的問題,西方人和東方人對于‘漂亮’的定義可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但面貌如何且不去說,氣質卻是騙不了人的。

今日謝清高的平妻一身華麗的西式長裙,略施朱粉,笑面迎客,是落落大方,盡顯主人的華貴氣質與雍容風度。

謝清高如今可是正三品的官員,自家老爺剛剛五十坐了正三品,可想而知,在這駐歐辦任職完畢要挪位置的時候,謝清高是只會向不會向下的。

他在工作可沒出過什么錯,歐洲的緊要消息都被及時的送到了南京。可以說他完成的是很不錯的。至少這幾年愛爾蘭的鬧騰愈演愈烈,那是一個證明。

對自己丈夫的未來充滿信心的謝夫人,表現的當然是雍容富貴了。她有這個底氣!

趙謝清高夫婦周邊還有幾個駐歐辦的高級官員,也一個個穿著的得體大方,而且,,每一個都會一口流利的英語。一些人都正在用那帶著倫敦語調的英語與來賓談笑風生,今日匯聚到駐歐辦的外國人,那是沒一個簡單的。身份、背景,沒一個沒根腳的。

別管現在的國與歐洲是不是正在大打出手,反正英兩國之間是沒有撕破臉,那照舊樂呵。

“法蘭西王國駐英國大使艾蒂安·夏爾·菲利普先生及夫人。”

“瑞典王國駐英國大使埃弗雷姆·古恩特先生及夫人。”

“普魯士王國駐英國大使拉爾斯·勒克·拉斯穆森先生及夫人。”

各國官方代表都來了不少,更不用說英國人了。

毫無疑問,參加今晚的這場宴會的都是真正的“大人物”,他們不是商界明星,是倫敦有頭有臉的政治人物。那些外國的駐英大使,只不過是錦添花而已。

對于后者,這相當于賣了駐歐辦一個面子。而且國人一樣夠意思,他們只要禮數做足,面子給夠他們,哪都能有不少的收益。何況眼下這場宴會的檔次,對于各國使臣來說也半點不掉價。這里有很多他們都想搭關系的人物。

當地時間晚八時,真正的貴客準時趕到,正是拿破侖的弟弟路易·波拿巴。當路易·波拿巴的馬車停在了駐歐辦的大門口時候,謝清高親自前走去迎接這位歐洲的重要人物。

路易·波拿巴現在依舊為自己的哥哥工作,他是拿破侖派來英國的全權特使。

“尊敬的殿下,能見到您真的萬分高興。”

“我也很高興,咱們一次見面還是在國,一晃這多年過去了。”路易很是感慨。他和夫人的那一趟國之旅是他們永遠也忘不掉的記憶。

“聽說你現在已經是正三品官了,恭喜了,回到南京,我想尊敬的大皇帝陛下肯定會重重嘉獎你的。你在歐洲的工作完成的非常漂亮。”

以法國對國的了解,怎么會不知道謝清高將來的重要性。他十有八九會是未來國內閣當的一員——外交部長。那是真正的實權人物。

謝清高笑瞇瞇的與路易·波拿巴握手寒暄,兩邊的‘戲’都‘演’的相當不錯,旁人絕對不會想到,這次會面的兩國外交系重臣,在彼此挽著手談笑風生的同時,在遙遠的北美大陸,兩國的軍隊還正在浴血拼殺。

法軍的戰斗力明顯美軍要強大。雖然現在的法軍起當初的法軍已經弱了很多。

他們的戰斗激情和戰斗精神大幅度消弱了,革命的激情已經蕩然無存。也不可能輕輕松松的把‘黃白對決,東西大戰’的西方明的守護職責背負著肩膀,現在的法軍的戰斗力也是當年燈塔國獨立戰爭時的法軍。

門前迎客的禮數做足,接下去的是隆重的晚宴以及隨后的舞會,西洋樂曲,國樂曲,這些風格迥異的曲調輪番陣,整個宴會過程是相當奢華、相當讓人沉醉的。

宴會結束后,謝清高與路易·波拿巴為首的幾位外使節,還有今天到場的英國商政精英們稍坐片刻,談論了一番目前的世界局勢和外友誼,然后,一名秘書走到他身邊,耳語了幾句,于是,謝清高留下己方的高層繼續陪著一大波人繼續聊天說話,自己與秘書一同離開了客廳。

今天的晚宴實際已經結束了。

謝清高并沒有旁的意思,這只是駐歐辦生涯的一個小片段。在歐洲社會廝混,宴會、舞會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當初駐歐辦初創的時候,那時候的工作人員或是能說一口生硬的英語,但除了少數幾個被重點培養的精英人物外,很少有人會對歐洲的禮儀和跳舞感興趣。

但是現在呢?那個駐歐辦的人不會跳舞?

任何一個明智的外交人員都不會把正事寄托在吃吃喝喝玩玩鬧鬧。東西方現在進行的是一場爭奪世界霸權的戰爭。在這樣的戰爭當,整個歐洲都可以看做一個整體。

雖然這個‘整體’現在還很不牢固,畢竟歐洲內戰已經轟轟烈烈的打了二十多年,更不要說引爆法國大革命的北美戰爭只是在為七年戰爭買單,而七年戰爭之前的歐洲也是太平和諧的,近的有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波蘭王位繼承戰爭,遠的有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再往前的十七世紀,還有三十年戰爭這個規模宏偉的巨型絞肉機……

整個歐洲內部矛盾重重,彼此的歷史仇恨和矛盾沖突本不該讓歐洲聯合起來的。

長時間大規模的戰爭,對于一個民族的傳承化,對于一個國家的社會結構,對于一個國家的職能結構都具有摧毀性的打擊。那產生起來的分割必須要用無數的時間,或者是更重大的傷害——如兩次世界大戰。如果說之前歐洲的各國戰爭帶來的傷害都是用刀子在歐洲裸露出的肌膚劃下一條條溝壑,那么兩次世界大戰是一場毀天滅地的大地震,地震之后,溝壑已經大部分被填平了,剩下的也變成了一條條可供人通過的水溝。

可現在歐洲人是真真切切的在聯合。因為他們外面有著國帶來的巨大壓力。

而當整個歐洲在壓力面前都選擇了‘聯合’的時候,那也是在說,歐洲人已經認為自家的一個國家遠遠不是國的對手了。

但謝清高對此一點也不在乎。因為他覺得整個歐洲是捆在一起也不是國的對手。

簡單來說是,拿破侖掀起的那場戰爭太劇烈了。戰爭讓一個個國家的財富、資源都在向著戰爭方向傾斜,其他方面有精力還能顧及,沒精力那放任逐流了。

而國呢?國這些年對外發起的戰爭次數也不算少,但這些戰爭都用了國多大的精力呢?有30嗎?有20嗎?大概也是這么多了。

國絕大部分的精力都是用在發展,幾十年下來國已經夯實了基礎,而歐洲呢?即便是蒸汽機最多的英法兩國,水準也遠遠不如國。

陳鳴在把國的地盤翻跟頭一樣往增長的同時,國內的經濟金融,國內的社會財富,也如坐飛機了一樣直線升。

兩個帝國的大戰,百萬大軍的會戰,拼到最后看的是國力的薄厚。國力包括兵力,也包括財力和無窮無盡的物質,大戰了二十幾年的歐洲怎么可能有國那般厚實的家底?

這場大戰,國有勝無敗。這是謝清高這位陳漢大員的自信。

只不過這場大戰會打多長時間,未來多久才會有第二次、第三次東西方大戰,謝清高推測不出了。

他能夠確定,這東西之間必然還有第二次、第三次大戰,甚至將來天方世界也會被拉戰場,而且不能保證所有人都跟國一勢。但這第二次、第三次大戰還需要多久才會爆發,謝清高拿不準了。

東西方大戰是各方面的因素加在一塊造成的。當這一次的戰爭結束,歐洲人該知道自己是弱者了。那么下一次戰爭開啟的時候,也是弱者覺得自己積蓄的力量可以挑戰強者權威的時候,也可能是強者要徹底覆滅弱者的時候。

國家之間沒有什么是戰爭解決不了的事情。

如果說陳漢是一個超級大帝國,那么聯合一體的歐洲,如果真真齊心協力,那也算是一個超級帝國。但是很可惜,對陳漢方面的萬眾一心,歐洲內部的茍茍且且明顯過于眾多。

眾所公認的兩個陸戰名將——拿破侖和卡爾大公,都因為此都錯過了眼下的大戰。誰也不知道歐洲人內部的隔閡什么時候才能消除。

當然,陳漢也是有顧忌的。很多人顧忌的是皇帝退位了,新皇登基,這對戰爭的將士來說會有影響的。對于千千萬萬的陳漢官兵而言,他們打記事兒起,那是陳鳴的子民,現在突然的皇帝沒了,這所能引發的震動可是很令人難以預計的。

只不過謝清高把自己的皇帝想的過于簡單了。

陳鳴對此事已經有了妥善的解決辦法。

很完美的一個解決辦法,他能保證自己的退位和陳鼎的繼位對于參戰官兵沒有半點負面影響。因為陳鳴要干的事兒是來年御駕親征。

他是不當皇帝了,但大都督府的位置還是他的。

只要把事兒挑明,陳鳴還能在戰場耍一圈呢。

沒有辦法,歐洲的局勢演變的太快也太壞了。誰能想到眼睛一眨,英法合流了呢?

雖然對英國來說,跟拿破侖打又打不贏,短時間分不出勝負,長時間打下去,損耗又巨大,而拿破侖要是丟掉了自己原先的野望之后,彼此握手言和的確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此結果陳鳴是想都想不到的。

英法合流的結果是西方世界立刻開出了大招,陳漢這邊是不想擴大戰爭規模也不成了。

這造成了一個很尷尬的局面,陳鳴剛剛放話要退位,東西大戰來到了。

而陳鳴再想咋地,他也必須先確保東西大戰的勝利。他想盡腦汁的想了想,還有什么自己親自陣更能安定軍心民意的呢?

本書來自/html/book/34/34530/index.html


上一章  |  主宰江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