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俄羅斯的態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主宰江山 >>主宰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俄羅斯的態度!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俄羅斯的態度!


更新時間:2017年08月08日  作者:漢風雄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漢風雄烈 | 主宰江山 


漢風雄烈:、、、、、、、、、

自亞歷山大一世帶領十四萬俄軍主力向東增援以來,全世界的目光都在關注著伏爾加河這方戰火燃燒的土地。因為人們知道,在這里是兩個什么樣的人物在一起較量:一個是強大無敵的東方帝國,這些年中國人在他們老皇帝的帶領下,橫沖直撞,整整吞并半個地球;另一個是剛剛建立功勛的歐洲救世主——是的,歐洲救世主。

亞歷山大一世統治的沙俄剛剛擊敗了拿破侖這個科西嘉島怪物,這絕對是整個歐洲的救世主。

拿破侖因為這一敗將再難重回巔峰,英國人已經在伊比利亞半島上站穩了腳跟,西班牙戰場上,法軍的失敗也是不可避免——約瑟夫都已經從馬德里逃跑了。

如此就有了反攻法國本土的基礎,雖然俄羅斯很有可能缺席接下的歐洲戰爭,但除了波蘭和被拿破侖完全掌控的意大利、荷蘭,就算是丹麥都不可能跟著拿破侖一路走到黑。

但是荷蘭人不會為拿破侖打仗,而意大利人在之前的法俄戰爭中已經搭進去了五萬人,他們的統帥是歐仁親王。博阿爾內的兒子,拿破侖的繼子。

就算博阿爾內和拿破侖離婚了,歐仁的地位也沒有什么動搖。1804年后他被封為親王,同時作為拿破侖的代理人坐鎮意大利整整五年。

俄法戰爭時期,歐仁帶領他的意大利軍隊加入到大軍團。他的部隊番號為第四軍,五萬人的意大利軍團幾乎經歷了俄法之戰中的一系列的戰役,包括奧斯特羅夫諾,維捷布斯克,斯摩棱斯克,博羅季諾,克拉斯內和別列津等。

歐仁的軍事素養得到了展現,他是一名合格的將軍,但代價也是五萬意大利軍團近乎全軍覆沒。

歐洲很難在短時間內從意大利地區再度組建起一支富有戰斗力的軍隊支援拿破侖。

拿破侖能夠依靠的只有法國人。

但現在拿破侖兩面受敵,當他對俄戰爭失敗的消息傳到德意志地區之后,就連擔任華沙大公國大公的薩克森國王弗里德里希·奧古斯特一世,都在試圖同英國人建立關系。

拿破侖所建立起的萊茵聯盟就是一群烏合之眾,跟著打順風仗還行,打現如今的逆風仗,沒有哪個國家愿意陪著拿破侖走到永遠的。

所以,被拿破侖征服的半個歐洲已經重新‘獨立’了。奧地利人不管是否對法國人開戰,弗朗茨都不會再低矮拿破侖一頭了。普魯士已經完成了新軍的招募,收復了大片的‘失地’,同時,對著法國本土磨刀霍霍,德意志諸邦紛紛跳反,西班牙戰局糜爛,葡萄牙,英國人徹底站穩了腳跟……

壓在歐洲所有國家頭頂的一塊大石頭被搬了開。

縱使這個時空的拿破侖手中多出了十萬軍隊,而且法國也建立起了不少軍事要塞,他也頂多維持法國原有的利益,就連意大利的利益都可能無法保全。

比如說兩西西里和那不勒斯,那兒平民可十分懷念他們的老國王的。

反正俄羅斯功德無量。

亞歷山大一世可以說是復興歐洲各國王室,原時空的他被歐洲各國統治階級和俄羅斯人尊為神圣王、歐洲的救世主。現在亞歷山大一世的聲望也不差。

如此才更加吸引世界的目光。

老一代的霸主和新生的王者的較量。雖然老霸主只用了兩根手指頭,但這并不是借口,誰都相信,如果可以的話,陳皇帝會一巴掌拍死圣彼得堡。

過于遙遠的距離在某些時候也是種好處。

第二天白天沒有戰斗發生,雙方的將領整天都在前線視察,準備大戰。

昨夜里的較量讓兩邊對于彼此都有了一個具體的了解,今天他們都需要時間,做好新的心理準備。

另外就是,俄軍初來乍到,還需要時間來夯實自己的防御,同時白天實在不是打進攻戰的好時候。

多赫圖羅夫不介意在圖林斯克這兒多停留幾日。

潘昶在軍官們的陪同下,視察了中央主陣地的前沿陣地。經過仔細分析研究,他得出結論:因梅麗吉諾的失守,己方的左翼已經受到了削弱。俄國人不是傻子,他們肯定會抱著左翼猛殺猛打,然后迂回接近部署在中央和右翼的國防軍主力部隊,將其逼至伏爾加河岸畔,予以最大殲滅。不過俄國人在進攻圖林斯克的同時,還需要防備阿斯特拉罕方向的國防軍,以及圖林斯克的預備隊,他們應該派出一支數量不小的軍隊來防備著東南方向。

深諳地形地物,正確判斷陣地的強弱點和地形的利弊是一個合格軍官的必備素質。

尤其是拿破侖出彩之后,無數人研究他的作戰。任何人都知道他是一名出類拔萃的炮兵天才,在戰爭中經常在關鍵部位集中數百門大炮,用密集炮火轟擊敵人。

這樣的做法雖然不是拿破侖首開的先例,但對比陳鳴指揮下的炮兵和拿破侖的炮兵使用,倆者間還是有高下之分的。當然,陳鳴也有自己的優點,他的戰爭嗅覺特靈敏,常常可以在戰爭中發現敵人的動搖部位,然后就對之加大兵力猛攻,往往會取得美妙的結果。

只是陳皇帝的戰爭生涯無疑要比拿破侖短暫很多,自從當了皇帝后,陳鳴都沒怎么帶過兵。

而拿破侖打發跡之后就沒怎么下過戰場,人們對于拿破侖的認知也在于他一次又一次的勝利。戰爭磨練了拿破侖的軍事才華,他一次次在關鍵時刻、關鍵地點集中絕對優勢的兵力和火力,打擊敵人的要害,將戰場指揮推到了一種‘藝術’的境地。

而潘昶也是一名戰場上歷練出來的將軍。豐富的作戰經驗告訴他,必須在適當的時機把預備隊投入進戰斗,以便將敵人擊潰,繼而乘勝追擊,無情地消滅敵人。

在進攻當中,潘昶習慣于從正面牽制敵人,向側翼和后方迂回;或者首先從正面實行中央突破,然后投入預備隊。不管采用哪種方法,其目的都是迅速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繳獲其大炮和輜重。

但是現在他是在防守。

所以,潘昶就尤為的重視這些方面的防御。按照潘昶的作戰計劃和部署,他的確是在準備打一場防御戰,想通過這場交戰削弱俄軍的實力,好為接下來的戰斗提供機會。

陳漢只奪占阿斯特拉罕而沒有拿下察里津,這可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戰場上千變萬化,一旦有機可乘,國防軍會立刻轉入反攻。

圖林斯克的附近可是有一支陳漢軍隊在潛伏的,就在伏爾加河對岸——他們的存在是為了接應潘昶。

同一天,俄軍統帥多赫圖羅夫將軍也乘坐著一匹神駿的寶馬,徐徐行進在俄軍的戰場上。他對工事構筑和軍隊的部署作了最后指示。他提醒士兵們說,一定要注意防備,他不希望自己手下的軍隊在還沒有看到目標的時候就被擊敗。

他們的目的不是圖林斯克,而是阿斯特拉罕。

每一名斯拉夫人都要堅決捍衛俄國的領土,勇敢作戰。他請士兵們向之前的對法戰爭時一樣,充滿斗志和勇氣。堅決堅定的與中國侵略軍戰斗。多赫圖羅夫還和士兵們一起回憶了之前對法反擊戰中的一些勝仗。他特別強調說,從來沒有什么人能經受住俄國士兵的白刃沖鋒。

所以,多赫圖羅夫不僅非常珍惜預備隊,而且不顧參謀長彼得索夫的反對,堅持按自己的意圖作了部署——用數量眾多的軍隊去不停地沖擊敵人。東線俄軍總司令巴格拉季昂親自率領的一個萬人師正在向著圖林斯克迅速靠近。這是多赫圖羅夫的底氣所在。

多赫圖羅夫牢牢地掌握著預備隊,他既可以在兩翼實施反擊,也可以支援左翼,必要時還可以后退。按照多赫圖羅夫的部署,俄軍將在圖林斯克進行一場慘烈的正面進攻戰。

“將士們!渴望已久的戰斗即將開始,勝利全靠你們,我們需要勝利。勝利能給我們祖國帶來寶貴的自由和尊嚴,能夠給我們帶來安寧的生活,并且使我們能很快地返回家園。

所以,戰斗吧!

像在斯摩棱斯克、博羅季諾和別列津那樣戰斗吧!我們的子孫后代將驕傲地回憶起你們今天創造的偉大功績。當人們談論你們的時候會說:‘正是他們在伏爾加河畔參加了偉大的衛國戰爭!’”

一段強有力的演講總能讓士兵們的斗志高昂起來,讓他們的靈魂燃燒起來。這就是語言的力量。

多赫圖羅夫不是拿破侖那樣偉大的演講家,以‘鐵將軍’在俄軍中出名的他是一塊冰冷堅硬的生鐵,永遠不會為士兵的傷亡而落下一滴淚水。但這個時候他也不得不鼓舞起俄軍士兵的勇氣了。

太陽西下,白天就要過去了。

戰斗前令人不安的等待使人難以入睡。干柴慢慢的燃盡了,滾滾的熱浪也不能溫暖士兵們的內心。

白天,國防軍的氣球兵都看到了,在廣闊的圖林斯克西北,凡目力所及,到處都布滿了俄國軍隊的帳篷。而昨天夜里,俄軍的頑強精神他們已領教了,他們心里明白,經過今晚的戰斗,他們中有些人可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了……

這一夜,多赫圖羅夫也是惴惴不安,他渴望同中國人交戰,但又害怕交戰。他在心里算計著,還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打敗當面的中國人。

可是圖林斯克的中國人只是他們很小的一部分,這兒只是俄羅斯收復東方失地的一個小門檻。就算他能如愿的拿下圖林斯克,那距離戰勝中國也還遙遙無期。這一戰唯一的價值就是鼓舞俄軍的士氣,同時對中國人表現俄羅斯保家衛國的堅定態度。

俄羅斯的軍隊數量有限,之前的戰斗已經讓他的部隊從三萬人變成了兩萬六千人,圖林斯克還必須抽調三分之一的軍隊部守在防御上,用于進攻的部隊只有一萬七八千人,而守衛在圖林斯克的中國人又有多少呢?

大部隊距離圖林斯克還有三天的距離,巴格拉季昂的那個師也不是馬上就能抵到圖林斯克,在交戰中損兵折將對他來說還是有一定危險的。可這一仗他又必須打!多赫圖羅夫這樣認為著。

“我們必勝,盡管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相關、、、、、、、、、


上一章  |  主宰江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