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最大的勇氣與最小的勝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主宰江山 >>主宰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最大的勇氣與最小的勝利!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最大的勇氣與最小的勝利!


更新時間:2017年08月03日  作者:漢風雄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漢風雄烈 | 主宰江山 
博羅季諾是距離莫斯科只有250華里的一個小村莊,俄軍在博羅季諾村附近筑有完備的工事,光正面工事就長達八公里,右翼緊靠莫斯科河;左翼與難以通行的烏季察森林相連;中央以庫爾干納亞高地為依托;后方則有大片的森林和灌木林,便于隱蔽配置軍隊和實施機動。(比奇屋逼qiwu的拼音)俄軍在一路后撤的同時,組織了大量人手在博羅季諾修筑陣地,同時遷移周邊居民人口,破壞交通公路和橋梁,堅壁清野,是想盡一切辦法的給拿破侖制造障礙,迫使法軍在對其十分不利的地形上與俄軍交戰。

俄國方面的戰略企圖是在防御作戰中消耗法軍,而拿破侖好不容易綴上了俄軍的尾巴,他也希望以集中自身優勢,一次沖擊達成殲滅俄軍,成為事實上的決戰。

可是這個太困難了。

拿破侖距離他建立在俄羅斯西部邊境的兵站已經超過了五百公里,近1/3的隨軍糧草都被拉載糧車的挽畜給消耗掉,而整個拿破侖遠征軍擁有著20萬頭挽畜和十萬匹以上的軍馬,以他們的后勤運輸力真的難以長久維持一支遠離兵站或給養地的前方部隊。

而俄國境內,雖然時值夏季,但除少數輕型車隊外,由于道路泥濘和諸多公路橋梁的被破壞,多數車隊無法通行,也沒有適合放牧的牧場。

立陶宛地區不久前又下了一場特大暴雨,嚴重停滯了法軍的行進速度。于是法軍不得不丟棄和就地消耗大批糧草。在到博羅季諾村之前,法軍已損失2萬匹戰馬。

要四處掠奪時又發現所有的鄉村早已見不到人影,俄國人堅壁清野,一粒糧食也沒給拿破侖留下來,拿破侖的一切后勤保障計劃都落空了。

博羅季諾戰役就是在這么個情況下展開了。但是拿破侖親自帶領的第一梯隊趕到博羅季諾的兵力還不足十五萬。作為拿破侖征俄大軍的主力,第一梯隊的最初兵力可是達到了四十五萬人。

然而漫長的戰線和交通環境,以及士兵的作戰斗志和士氣因素,等等的影響,讓趕到博羅季諾一線的士兵只剩下了十五萬,而且這十五萬人全部都是法軍。里頭包括著拿破侖最最珍重的近衛軍團。

在原來的時空中,求戰心切的拿破侖就靠著自己手中還沒有俄軍數量多的法國精銳,硬生生的拿下了博羅季諾戰役的勝利。那可是好一場大血拼,雙方投入的總兵力將近30萬人,兩邊的傷亡全都異常慘重,特別是高級將領的死傷人數更為驚人。很可能有大約30的參戰人員負傷,法軍光將領就傷亡了38人,傷亡了3萬多人,而俄軍的傷亡則高達四萬五千人。

但是在這個時空里,拿破侖雖然依舊在第一時間對博羅季諾發起了進攻,但這個時空的博羅季諾戰役一直持續了八天,前兩天都是低烈度接戰,俄國人顯然清楚拿破侖在等候后續部隊的到來,但他們不可能像之前的戰斗那樣輕易的就退出博羅季諾。

剛剛接任俄軍總司令的庫圖佐夫也不可能帶領俄軍繼續后退。

這里距離莫斯科太近了,要是俄軍在這兒抵擋不住法國人的進攻,莫斯科就很難被保住了。這是會嚴重影響到俄軍士氣的舉動。

之前俄軍的一路敗退已經讓亞歷山大一世不得不甩鍋丟棄了他的愛將——第一任俄軍總司令米哈伊爾·波達諾維奇·巴克萊·德·托利,把1806年法俄戰爭結束之后,背了黑鍋被亞歷山大一世遠貶俄土邊界的庫圖佐夫再度請了回來。

8月30日,庫圖佐夫才抵到軍中。

在蘇沃洛夫死去后,只剩下了一只眼睛的庫圖佐夫已然是俄軍本土派的一面旗幟。之前的俄軍總司令米哈伊爾·波達諾維奇·巴克萊·德·托利,可是一個蘇格蘭人后裔。雖然他在不滿11歲的時候就參加了俄軍,對圣彼得堡忠心耿耿,為俄羅斯屢立功勛,但這改變不了他的出身。

而庫圖佐夫則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斯拉夫人,他還與魯緬采夫、蘇沃洛夫等俄羅斯前輩名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雖然他很不得亞歷山大一世的喜歡。

反正這個時空的博羅季諾戰役,法軍的總兵力不再是比十五萬多的俄軍少,而是遠遠超出了俄軍。

戰役的最后一日抵達的萊茵聯軍讓拿破侖手中的兵力突破到了二十五萬人。

拿破侖的軍隊比俄羅斯反超出了一半多,但是當戰斗不利,俄軍陸續后退的時候,拿破侖的軍隊依舊追不上迅速撤離的俄軍。因為前者缺乏補給,不僅士兵餓著肚子,戰馬也沒精打采的。而俄國人卻吃得飽吃得好。

駐歐辦傳來的此戰結果是拿破侖比原時空損失了更多的軍隊,這一戰‘法軍’損失了近七萬人,燧發槍六角炮火箭彈的殺傷力絕對大于滑膛槍滑膛炮。而俄軍的傷亡狀況則與法軍相差仿佛。

他們在中央陣地和左翼陣地的防線被突破后,企圖依靠巴克萊親自指揮的右翼,反推法軍,把拿破侖再推回原來的陣線,收復丟失的堡壘和工事。

俄軍整整與法國人鏖戰了一天半,近七萬俄軍的傷亡有四萬人是因為這才或死或傷的。戰斗結束后的博羅季諾村遍布著尸體,那天的天氣極其惡劣,雨下個不停,風刮得很猛,拿破侖看著堆積如山的人和馬的尸體,沉默了,臉色顯得陰沉可怕。

拿破侖清楚地意識到:法軍未能給俄軍主力以殲滅性的打擊,戰略任務遠未完成。

“博羅迪諾一戰,法軍表現出最大的勇氣,卻獲得了最小的勝利。”被俘虜的俄軍士兵總共只有1000人,這個數字小的簡直不可思議。

只是這七萬‘法軍’中有幾萬是真正的法國人呢?而七萬俄軍里卻全都是實打實的斯拉夫人……

駐歐辦還沒能力立刻查實前者,只給陳鳴留下了無數想象的空間。

這博羅季諾戰役結束,接下來就是拿破侖進莫斯科了。那是不是也等于說,拿破侖敗亡的日子已經快要臨近了呢?

俄軍正面戰場且戰且退,堅壁清野,不給法國人留下一粒兒糧食;敵后游擊隊卻縱橫馳騁,他們的哥薩克騎兵也在瘋狂的襲擾著拿破侖的后續部隊和運輸線。普拉托夫帶領的頓河哥薩克更是在法軍塞巴斯第亞尼師落單時,將一個整師打殘。

這些都是駐歐辦傳來的消息,陳鳴怎么看都覺得拿破侖要重蹈歷史上的覆轍。因為博羅季諾戰役雖然俄軍傷亡慘重,占到了全軍數量的三分之一,但俄軍仍擁有大量隨時可以投入戰斗的預備隊,而且后勤補給安然無恙(赤俄時代,政府發行的博羅季諾戰役紀念幣就有一枚是專門紀念義勇軍、預備隊的)。而拿破侖的運輸線太長,難以維持其現有部隊的補給。只要今年俄羅斯的寒冬如期到來,那么幾個星期后遭到毀滅性打擊的就會是法軍,而不是俄軍。

陳鳴抬頭看向了地圖上的中亞,大軍就要行動起來了。希望這一戰能給自己帶來好的結果。陳鳴相信奧斯曼人現在已經開始動作了,因為伊斯坦布爾比南京更早的接到了駐歐辦的通告。

中亞是個好地方,不管是廣袤的哈薩克大草原,還是費爾干納盆地,那都是水草充裕之地。隨著南三汗國的滅亡,華人大批量的涌入費爾干納盆地和哈薩克大草原上,一座座上規模的大牧場、大農場拔地而起,此外還有國內需求很大的棉花。

這里生產的棉花并不需要運去中國內陸,只是在伊犁,就有一個超大型的紡織廠,在南疆和北疆也有一連串的大小不一的紡織廠。這些紡織廠可都是包裹了紡紗廠的大廠子。

此外就是一連串的礦場的開采開發,鐵礦、銅礦、鉛鋅礦,還有鉀鹽這種農業生產上的天然肥料,再加上稀有金屬汞等,這兒采礦業的發展為西北軍區的軍工產業的突飛猛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再加上七汗國的傳統出口支柱——牲畜牛馬羊,這里的人日子過得還是很舒坦的,不說他們的人均收入已經比漢地的農民高了,至少比起以前的日子是好到天上了。

同時中亞地區的伐木業也在迅猛發展。雖然這里很多土地屬于沙漠、荒漠和半干旱氣候,土地多數為草原和牧場,農地和林地所占比例小,森林面積持續退化,森林質量和生產力均呈現下降趨勢。

但現在是個什么年代啊?19世紀才剛剛走過12年,就算最講究的陳漢境內很多人也不知道濫砍濫發的危害性;或者說他們知道濫砍濫伐的危害性,可利益面前他們抵擋不住金錢的誘惑。

中亞地區闊葉樹較少。這兒最常見的樹種主要是松樹、樺樹、杉木、云杉、落葉松、山楊、白楊、雪松、柳樹、榆木、楓樹、胡桃、樺木、梭梭林等。

雖然這些針葉樹的材質普遍較軟,但是它們全都有各自的不同的用處。比如說建筑用料、造船、造家具和做鐵道的枕木。

那可是全都是錢啊。

而中國國內的林業砍伐是需要有許可證的,而且砍了之后還要種植小樹苗,不管是程序還是成本,都相比七汗國是要大不少。所以,別看薪疆的北面就有不少的森林,但那里的伐木業之發展,可沒有七汗國的迅猛。現在的七汗國,但凡靠近山林的城市,哪個地方大大小小的木材廠有下于十家的?并且家家都有蒸汽烤房。

這般的砍伐在21世紀人眼中是絕對的破壞森林。可在眼下的時代,這大片大片的森林,那就是蒼天賜予的財富。

七汗國的壓力可不小,他們旁邊就是波斯和俄羅斯,要想盡快的發展壯大,財富、資金就是必不可少的東西,沒有錢拿來的工廠機械,哪來的火槍大炮啊?

陳漢的鐵路是一直要修到伊犁的,別的不說,光是枕木需求量就是個天文數字。

陳漢這些年的木材需求量是疾速增多。除了用在造船業上的,更多地還是民間消耗。很多珍貴木料,可是價格飆升!

因為國家安定了,國勢增強了。換一句話說,天下太平了,民生完全恢復了,還向前大大的邁進了。生活處居方面的要求自然就水漲船高了。

所以,這在一定程度上就太高了枕木的價格,抬高了西北木料的價格。

七汗國的很多法律法規倒都是照抄的陳漢,可是他們跟陳漢最大的區別在于,陳漢的法律法規都被一一落實到了實處,他們的卻更多是個面子活。

手機用戶請訪問:ne


上一章  |  主宰江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