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第九百六十八章 國家工程戰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主宰江山 >>主宰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六十八章 國家工程戰略

第九百六十八章 國家工程戰略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16日  作者:漢風雄烈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漢風雄烈 | 主宰江山 


陳州府淮寧縣,流經周家口鎮這顆豫東的商業明珠的沙河。不久前賈魯河才經歷了一場大規模降雨,緊接著豫東陳州府一帶又連連降雨,以至于沙河水位暴漲,河水翻滾急潺,濤聲綿綿。

河北岸畔。中原第二建筑公司和國家建設部下屬的橋梁研究所所組成的聯合施工隊,正在為國內第一批鋼筋混凝土跨河大橋工程之一的沙河大橋做著最后的施工準備工作。

徐州的黃河大橋是鐵路橋,周家口的這座沙河大橋則是純粹人行馬走的。

在周家口這個距離魯山最近的商業要點興建跨河大橋,溝通兩岸的交通,是國家目前掀起的新一輪交通建設戰略的重要目標之一。沙河大橋是一系列跨河大橋中的一個,這個戰略計劃是對路橋工程施工技術的一次重大考驗,同時也是中國從傳統的建橋工藝邁進新時代的節點。

這次的交通建設計劃總投資不下五個億,而計劃進度上的時間也絕不止五年。這甚至會牽連到五年后的第七任內閣,而資金追加也是小意思。

對于普通小民來說,他們是不會管將來的。他們關心的僅僅是眼前。

沙河大橋一旦落成,并不會對周家口本身的經濟有質的促進作用,但好處也是很多很多的。至少這河兩岸的交通方便的太多太多了。

過去的沙河只能走船,或者是輕型馬車——沙河上也有老式的橋梁,走個人可以,載人馬車也能行,但裝滿貨物的馬車,還有公共馬車這樣的重型馬車,就不行了。老式的橋梁承受不起!

可是要換成鋼筋混凝土的呢?

而建設部既然在鐵道設計的時候敢把主意打到黃河的身上,小小沙河就絕對不成問題的。中國如今的橋梁工程力學完全可以做到,而工程中所動用的所謂先進機械,也不過是若干臺重型蒸汽牽引機或吊機,以及一些內河浮臺。

甚至在沙河大橋這類的二等或者是三等橋梁上,都有人提出過用牽引式的橋梁設計,但最終還是被上頭給否決了。鋼筋混凝土與石料建造的建橋方案,施工技術相對成熟,成本低也更保險。而牽引式橋梁所需的很多技術,尤其是大型金屬構件加工和鉚接,那都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一座座大型橋梁工程的建設,是國家拉動內需,培養路橋技術施工人才,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大工程。它不光能成為各地高等教育院校的橋梁建設專業學生提供現成的工程實習地,還能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

別看整個計劃才五億華元,可這五億華元在社會上的流動、運轉,最后所能爆發出的經濟量,卻會是這個數字的兩倍、三倍,甚至是更多。就陳鳴所知,只今年上半年,陳漢本土境內各府縣新生的建筑工程方面的企業、工廠,就超過了一百家。刺激作用很明顯的。

就以沙河大橋為例,陳州府境內就多出了兩家建材公司,注冊資金達到了十萬華元,分別經營河沙、水泥、五金等。陳州府的地方政府還特地的把這兩家新公司在內的本地相關行業的企業負責人都召集起來,發動大家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盡量爭取橋梁建設工程中的各種需求訂單都落在本地。

雖然他們誰都清楚這是不可能的。

但是建材這方面的前景是有目共睹的。這沙河大橋如果修通,只陳州府境內,看看就會有多少老式橋梁要更換成堅實堅固的鋼筋混凝土橋梁?這些才是建材公司的真正希望。

齊魯武定的利津縣豐國鎮。

大清河入海口前最富饒的鎮集,這里的碼頭可以說也是大清河的入海口了。

近來山東也是多雨,大清河中上游一帶的雨天持續了好幾天,下游的滾滾河水就不需要多說了。但豐國鎮碼頭的擴建工程并沒有雨水拖延步伐,依然十分熱鬧。

這并不是中樞內閣規劃的建筑工程,而是在這一波全國交通工程建設當中,齊魯政府跟風而進行的省內重點建設之一。在這個雨天里參與港口工作的工人接近五百人,其中一半來自豐國鎮。

一群群身穿雨衣的碼頭工人忙碌地穿梭在港口和倉儲區之間,一架架重型蒸汽吊機將一車車裝滿了大塊青石的車廂吊送到工程建設的第一線。

這些青石都是武定府本身所產石料,不管是港口防波堤的外包石,還是碼頭鋪地用的雕紋石板,全產自武定府。而在港口碼頭與倉儲區之間,還有一輛輛以畜力牽引的軌道板車。這條鐵軌并不是因為這項工程而緊急搶修的,而是豐國鎮的碼頭設計中本身就有軌道。

后者在這些年里,已經成為大中型碼頭的標配之一。

而豐國鎮的碼頭吞吐量當然不能跟煙臺、青島相比,甚至比之萊州都要大不如,但這里靠著大清河,再次也不可能是小型港口。

且齊魯省政府為什么要修建這個碼頭?

就是因為這兒的地理優勢。

齊魯有那么漫長的海岸線,但兩個大型港口一在半島的南側,一在半島的東側,北邊的萊州港發展前景并不怎么美妙。豐國鎮所在的齊魯西北沿海區域,很大程度上更受到了天津的影響。天津港的存在和發達眼中擠壓了萊州灣沿線的生存空間。

但有句話是怎么說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萊州港現在的情況就是標準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萊州港位于豐國鎮港和煙臺之間,齊魯政府的算盤就是期望著豐國鎮也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讓大清河流域也火紅起來。

一條大清河貫穿了齊魯的北境,若是能發展起來,那對齊魯全省的作用可巨大無比。

別看萊州的發展速度和繁榮程度遠遠比不上煙臺和青島,但跟齊魯別的府相比,已經是很好了。

豐國鎮和萊州港那就是半島北側的小煙臺和小青島。

豐國鎮港區熱鬧紛呈,此刻的青島港也熱鬧的緊。這不僅是因為青島本身就是山東的第一大港,年吞吐量比煙臺還要強上一籌,還因為青島擁有齊魯境內唯一的一家大型造船廠——青島造船廠。

此刻青島造船廠的中高層領導和股東代表正匯聚一堂,他們不是在討論廠子的下一步發展規劃,而是每個人手里都拿著一本書,渾身散發著斗雞一樣的蓬勃生機,這是朝廷剛剛下發來的《陳漢集裝箱標準規范》。

從今天起,集裝箱這個在陳漢境內已經施行了很久的運輸方式,甚至都已經傳到了歐洲的運輸方式,被國家政府以行業標桿的形式確定了下來。

說真的,陳漢的反應有點慢了。這個果子在十年之前就熟透了,就可以摘取了,現在中國的遠洋運輸業,甚至一些英國遠洋商船,早就通行了集裝箱模式。當然,陳漢如今的這個集裝箱標準模范,也有著自己的必然意義。它讓集裝箱的體積從原先的四個等級十一個標準簡化為了三個標準,這幅度是超級大的。

大中小!

大的是多長多寬多高,小的是多長多寬多高,規定的死的不能再死。

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海洋運輸業也是個進步。

雖然陳鳴很想說集裝箱的大小應該完全一致,但就現在的科技條件來看,這是不可能的。再說了,就是21世紀集裝箱也有普通箱和高箱之分,甚至普通箱里都有大小之分。

而對于各地的造船廠來說,這也是個必須要嚴肅面對的事情。他們今后再造船舶,就必須依照集裝箱的大小來設計船舶結構了。不然的話,那會被時代潮流所拋棄的。

陳漢推行集裝箱運輸,這二十來年的時間里,沒有用什么行政手段、高壓強壓手段,而完全是用肉眼看得見的利益,讓千千萬萬的船家自己做出了選擇。

任何一家造船廠都清楚集裝箱對于船只的作用,任何一家有抱負的造船廠都不會忽略集裝箱對于船舶的重要性。

事實上,國家十多二十年來發展出來的海洋運輸力量,已經因為注重這個細節而增收了很多很多的利益了。一艘普通的民用遠洋商船的最大載貨量一般是500噸上下,但這只是理論載重數據。在之前的百年時間里,如此商船實際上的載貨量連400噸都沒有,連300噸可能都勉強。

因為有船艙空間結構這個隱含的性能制約,再加上安全的考慮。甚至在許多時候,因為商品特性導致對貨倉空間的利用率很低,往往感覺已經堆滿了,其實所有貨物加起來也許還不到300噸,白白浪費了商船的運力。同時,船艙里各種不規范的貨箱,也導致裝卸、儲運的過程非常繁雜,浪費大量工時。

而集裝箱的‘生成’很是解決了這方面的難題。雖然集裝箱的個頭要比之前的貨箱大不少,但也絕對不想后世那般的巨大。最大的集裝箱也只是三尺寬高,一丈長。用蒸汽吊機或者說大型畜力吊機送上船甲板,甚至是直接從特意設置的‘天井’落到船艙內部,然后用人力板車推到船艙深處。最后經過移動吊車——滑輪組,很輕易的就能把每個倉房的每一寸空間都利用上。

而現在,陳漢就是要減少集裝箱的標準,之前的十一個標準實在太多太多了。集裝箱統一標準,并指導商船貨艙的建造規范。這就是內閣的打算。

各種標準的集裝箱,可以最大程度合理儲備運輸大宗商品,再結合如今陳漢各個碼頭上都匹配的蒸汽吊機,裝卸運輸效率可以大幅度提升,這對于現時代貨物儲藏運輸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的商貿活動,有著不可忽視的巨大意義。

江南也在下著雨,甚至可以說,這個月份的南方,整個都籠罩在一片煙雨之中。

可就是在這綿綿的降雨中,南方的贛江、湘江、錢塘江、閩江等等河流,一處處的內河碼頭也在緩慢地擴建中。整個中國在進入了龐振坤時代后,就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年前。全國各地到處都是工地,到處都是建設……

網站提示:歡迎您對發表您的評論,每一篇留言都是作者最大的創作動力。

發表評論將獲得55的積分,積分可以下載全本的到手機進行隨身閱讀。

推薦收藏:如果您喜歡本站,請把網址添加到瀏覽器收藏夾,謝謝大家的支持(CTRLD)

來源于網絡,為系統自動采集生成,若有侵權,請告之!


上一章  |  主宰江山目錄  |  下一章